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

大慶殿早朝時,趙禎看着手中的柳永秘奏微微顫抖,怒火彷彿火山一般從胸口涌起,直衝天靈蓋,從柳永的密報來看,真定府,不,應該說是整個河北西路的州府都有問題!

孫沔身爲轉運使,幾乎是路一級的最高行政長官,轉運使在大宋立國之初只是負責運輸,太宗爲了限制節度使的權利便加強了轉運使的職權,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責。

到了老爹的真宗朝轉運使職掌繼續擴大,實際上已成爲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

各州府的知府事,知州事貪贓枉法還好監察,一旦到了路一級的官員,朝廷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就連最有衝勁的柳永在涉及到孫沔這個轉運使的時候都開始請示。

大殿內的朝臣們雖然身處溫暖之中,可心中卻是有些微寒,這種寒冷主要是來自於官家如冰霜般的表情,自党項乞和以來,還從未見過官家如此憤怒,難道是哪裡又出了事情?

砰~

一聲突兀的響聲出現,所有朝臣驚訝的望着御街上翻滾的碳盆,三才幾乎是手腳並用的上前扶住趙禎,而陳彤伸手扶住了滾燙的碳盆,一時間飛出的木炭在御階上滾落……

趙禎甩開三才,把手中的秘奏扔給三才道:“你把上面的話念給諸位臣公們聽聽!”

重頭戲來了,所有朝臣都好奇,到底是誰的奏疏,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能讓一項穩重仁和的官家失態?

“臣河北西路監察柳永泣血上奏……”

直到三才唸完了許久,大慶殿中依然是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突入起來的消息震驚了,誰都沒想到河北西路居然會有如此駭人聽聞的事情,難道不知官家對隱瞞災情不報這種事最爲憤恨嗎?

趙禎的手心中還攥着另一半的秘奏,主要是關於孫沔不法裡通外國,把糧食販賣給遼人的。

趙禎不打算讓朝臣們知道,而是決定讓柳永先在河北西路收集孫沔的證據,這個時代要是沒有確鑿的證據基本上不能把一個正四品的轉運使怎麼樣。

朝臣們慢慢的回過神來,大慶殿立刻就炸開了鍋,許多人聲討盧爲遠的隱瞞不報,但也只是聲討而已,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處置辦法,而對救助真定府的工作倒是有不少人各抒己見。

但給出的方法都太慢,大雪阻隔了道路,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想要讓臨近的州府支援也是難於登天,何況臨近的州府也多少受到雪災的波及。

趙禎點了丁謂的名,如今的丁謂是財政的一把好手,大宋的三司使在他的手中抓的穩穩地,沒人能代替他的作用:“丁相公,你是朝廷的計相,不知有何妙法?”

丁謂皺眉道:“啓稟陛下,臣對真定府的情況已經有所瞭解,但依然無能爲力,真定府連續降雪半月有餘,地平三尺道路阻隔,而且不光陸路如此,就是漕運也被冰封,即便是朝廷現在就發糧救援怕是也來不及。”

趙禎一時無語道:“那如何是好,難道要看着真定府的數萬災民餓死不成?”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救援上的時候,魯宗道卻發現常平倉的糧食去了哪裡纔是最重要的,只要能追回糧食不就能解決真定府的燃眉之急了嗎?之後再讓朝廷的賑災糧食陸續抵達,一場雪災便可平定。

想到這裡微微轉頭對宋綬道:“追回常平倉糧食不就成了,爲何官家和兩府相公都在想辦法從外部救援?”

本打算出班的魯宗道被身旁的宋綬拉住:“老倌你就不要招惹官家了,你的想法雖好,可你既然能想到,官家和王相公,丁相公怎麼能想不到?其中必有蹊蹺,你要是實在想說,便等到朝會散去的留身奏上單獨和官家詳談便是。萬一這是官家在故意避重就輕?”

魯宗道微微點頭:“公垂所言有理,那老夫便等上一等。”

夏竦出班道:“啓奏陛下,無論是從京師運糧還是臨近的州府救濟,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不如從真定府城內着手。”

趙禎微微點頭:“夏相公的話有理,細細說來!”

夏竦微微一笑,望着曹瑋道:“這就要請曹樞密幫忙了,真定府最大的糧商應該就是曹家了,可否讓曹樞密休書一封讓曹家先把糧食放出讓百姓和災民度過這個難關,之後朝廷再從三司撥款直接以東京城的糧價購買這批糧食如何?”

這可是一本萬利的機會,曹家的糧食從真定府運往東京城一路上的消耗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依照夏竦的辦法不光能能提高糧價,而且還節省了路上的開支,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曹瑋不僅當場答應,還擲地有聲的說道:“如此甚好,也不必東京城的糧價,只需按照真定府往日的糧價即可,我曹家能有如此做善舉的機會本是難得,豈能大發國難之財?”

趙禎笑着點頭道:“曹樞密果然是國之柱石,如此便有勞了,朕會親自書寫匾額一塊贈與曹家!”

曹瑋激動的拜下道:“臣謝官家隆恩!”

許多朝臣嫉妒的望着曹瑋,心中尋思着怎麼受災的不是自己的老家……開玩笑官家親書的匾額意義非凡,往大了說代表着這戶人家的德行和威望,往小了說在家門口多了一塊武將下馬文官下車的下馬石。

這是相當高的榮譽,怎麼能不羨慕。

所有人包括趙禎在內都故意的忽略了一個問題,常平倉中的糧食去了哪裡?

朝臣們聰明的覺得官家不說那臣下就不該問,這種事情遲早會被爆出來,到時間沾染上因果的人就要承受官家的無邊怒火,天子之怒血流漂杵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如今真定府常平倉中的糧食就是個晦氣,誰有染誰倒黴。躲避還來不及才朝臣怎麼回去問這種事情。

但所有朝臣都走了以後,魯宗道選擇了留身奏,三才苦笑着對魯宗道施禮道:“魯參政,官家知道您會留身奏事,特意交代了,如果事關真定府常平倉就算了,您還是回吧……”

魯宗道微微皺眉道:“常平倉事關國計民生,豈能不了了之?大官還是速報官家的好,老臣要留身奏事。”

沒辦法的三才只能向趙禎彙報魯宗道的執着,這老倌是要成名成聖啊!只要認準的事情便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官家已經交代了自然有了應對之法,何必多事?

趙禎最後還是在紫宸殿見了魯宗道,望着這個勤勤懇懇爲大宋操勞的老人,趙禎微微一嘆:“魯師不必多禮,朕早就知道你會留身奏事,其實朕之所以讓柳永前往真定府就是接到了黑手的情報,只不過沒想到柳永這麼快的把事情挑破。”

魯宗道奇怪的問道:“難道其中還有隱情不成?”

趙禎苦笑着搖頭道:“何止是隱情,其中涉及的利益之多,數額之巨,駭人聽聞啊!”

魯宗道微微皺眉道:“朗朗乾坤之下如何能有如此多的鬼蜮之徒,官家此事可否屬實?畢竟柳永纔剛剛得授官身,又是第一次出任監察,恐被人利用。”

趙禎端起建盞遞給魯宗道:“魯師久居朝堂,豈能知邊事之繁瑣,各個地方的勢力錯綜複雜,甚至還有裡通外敵之人,我大宋幅員遼闊與遼朝党項皆有大片土地接壤,其中的私下貿易更是多如牛毛,否則魯師覺得東京城中的寶馬良駒是從何處而來?”

見魯宗道目瞪口呆的表情,趙禎走向大殿門口遙指北方:“朕就是要通過這真定常平倉,查出邊境各州府所有的貪腐和走私之事,實話告訴魯師,這次涉及到了河北西路轉運使孫沔,剩下的還不知有多少像他一樣貪贓枉法隨意揮霍公帑的人!”

魯宗道長嘆一聲:“老臣冒昧,官家之心揉不得一點沙子,這是百姓之幸亦是大宋之幸!”

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
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三百章悲歌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