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

嗚嗚嗚……

北京城的早晨在一陣汽笛奏響的尖利中被喚醒,這是一班昨天從東京城出發的火車,火車上裝載的都是些北京城需要的用度,能用火車裝載的往往都比較貴重,城外的車站已經站滿了準備搬運的工人和商號的掌櫃。

上好的瓷器,精美的寶石飾品,以及各種珍玩,在前面幾節車廂堆放的都是整整齊齊碼好的絲綢,錦緞,這些錦緞可不簡單,先染後織,色彩多於三色,以經面緞、斜爲地、緯起花的提花,一段沒有重色的錦緞最少能賣出五貫錢的高價!這可是尋常人一月的工錢。

在寒冷的冬日裡,火車的蒸汽在空中凝結成一大片白雲,仿若它是帶着白雲而來,讓人驚歎這一奇觀,許多人都想靠近看看這火車到底有何神奇之處,但都會被北平府的衙役攔下。

要想靠近火車?除非你是交了錢運輸貨物的掌櫃,或是掌櫃僱傭的夥計,手中拿出一張三司燙花的憑證,否則……北平府的大牢足夠寬敞!

也只有大商號的掌櫃才捨得本錢高價用火車運送貨物,十貫錢三大箱的貨物,裝的是滿滿當當,爲了節約成本,即便是蔡記的貨物都要仔細的碼在一起,儘可能的騰出更大的空間。

前些日子大雪封了路,花了好久才把路面的積雪掃清,接着便是漕運的運河被冰封,漕運船隻根本就進不了北平府地界,只能靠陸運來完成。

有了火車之後,那些急需運往北京城的東西便有了着落,火車不光速度快,而且載重驚人,七八個小房子大小的車廂拉着便走,速度還堪比駑馬,關鍵是這火車路上不帶停歇的,一直開到北京城!

耶律賈一身的寬袖直裰,頭上帶着再平常不過的直角襆頭,紮在人羣中沒人會覺得他是遼朝的契丹人,多年來往於大宋的他早已經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地地道道的漢人,甚至連說話都帶有一股濃重的開封口音。

火車給耶律賈帶了強烈的震撼,而且聽人說火車這東西居然用的石炭和水,其他的什麼都不需要,如此巧奪天工之物若是放在大遼,必然會……

“聽說了嗎?馬上這火車就要多了,官家下旨,着將作監繼續開造鐵路,聽說這鐵路已經勾連了西京洛陽,馬上就要往南北而去,北到興慶府,南到廣南路的廣州惠州嘞!”

圍觀百姓的閒聊吸引了耶律賈的注意,裝作好奇的樣子開口問到:“嚇!要修的那麼遠?咱們大宋的鐵夠嗎?”

“說的就是嘞!這要用掉多少的金鐵,可這火車帶來的好處不也是誰都能瞧見的嗎?若是火車多了,聽說就像當年遷都一樣,只要有錢便能乘坐!到那時候遊歷整個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嘞!”

一旁馬上有人搭話道:“這話也是在理,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咱們大宋的火車越多越好嘞!若是能把鐵路鋪到邊關纔好,一夜之間便可把兵甲運送到遼朝的邊上,看他們還敢侵襲騷擾邊關!戍邊的將士們也能輕鬆些了!”

“可不是?!若是真像你所說,那咱們大宋便再也擔心遼人南下了!”

耶律賈不過是引了個話頭,就把圍觀百姓的話都給掏出了出來,但聽了他們的話後,耶律賈徹底不淡定了,若是真如他們所說,宋人便可三日之內調兵數萬人馬,若是火車源源不斷,那豈不是大宋的戰力也源源不斷?!

耶律賈被這一驚人的發現所震驚了,扭頭看了一眼火車便想靠近瞧瞧,就在他艱難前進的時候,圍觀的人羣一鬨而散,北平府的衙役也開始向外走,車站進駐了一個指揮的禁軍,正在驅趕圍觀之人,甚至連那些捕快也不例外。

事出有異必有妖,耶律賈拉住一個捕頭略帶好奇的笑眯眯問到:“這位官爺,這是怎麼了?好好的怎麼開始轟人了?難道連看看都不行?”

捕頭瞧了一眼耶律賈隨即說道:“看看?看什麼?最後一節車廂裝的是什麼連老子都不知道,你憑什麼看?沒瞧見這裡都被禁軍接手了?不想惹麻煩的速速離開!”

耶律賈跟隨在那捕頭身後離開,他們兩人的身型差不多,耶律賈便緊緊的跟隨在捕頭的身後,待到了旁人瞧不見的死角,便迅速欺身而上,乾淨利落的把他的脖子擰斷……

火車的最後一節車廂打開了,耶律賈發現,和別的車廂不同這節車廂是從內打開的!不光是有人從車廂中出來,而且他們還很特別,所有人穿着的都是奇怪的衣服,並非交領右衽或是左衽,而是對襟相交,用釦子扣在一起的棉衣,相交的部份極少。

最爲奇特的是他們穿的雖然是棉衣,可衣領卻高高的豎起,保護了脖子,即便是有寒風也灌不進去,這樣的衣物一定很暖和,出來的人身上幾乎都是佩戴了一根腰帶,要帶上是一個短劍模樣的皮套,怕是在裡面裝了匕首之類的東西。

而在他們的身上卻是揹着一根長長的木棍似得東西,木棍的一頭極粗,而另一頭極細,還有一根鐵棒鑲嵌在上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黑光。

這是大宋的什麼軍隊?爲何自己從未見過!

他們身上揹負的東西耶律賈好像在哪裡見過,但卻死活想不起來,耶律賈猛然想起,這些禁軍身後背的東西應該是密諜傳來的,但那個密諜只傳來一幅圖後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從此之後耶律賈便再也沒有他的消息。

“莫不是大宋造出的什麼利器?不知他們是大宋哪一軍的士卒……火器營?!”

就在耶律賈猜測的時候,他卻猛然瞧見了一個苫布包裹的長管出現在眼前,而之後便是放在一對車輪上,顯然只有火器營纔有火炮這種東西!這麼說來,最後一節車廂便是從東京城而來的火器營?

前面的東西都是用來遮掩的,只有最後一節車廂的東西纔是火車源源不斷前往北京城的原因!耶律賈摸着下巴暗自揣測,火器營被大宋皇帝留在了東京城,顯然現在是在北京城中設了營地,所以要把東京城的火器營運送到北京城!

耶律賈小心的後撤,顯然這些火車應該還有,會源源不斷的把火器營運往大宋,但自己已經沒有時間來看了,他今天要參與大宋的朝會,覲見大宋皇帝,並且還有一個時辰便到!

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
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