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

資本是無情的,同樣資本也是迅速的,即便是趙禎在主導着一切,卻也被資本的行動迅速給驚呆。

那些“搶奪”祁國公府產業的商賈根本就不是從旨意下達後開始行動的,而是在祁國公府出事之後便立刻開始動手。

行動之快,手段之激烈令人目不暇接,趙禎驚歎於他們的手段,這儼然就是一場中規中矩的戰爭手段。

從三司的奏報的數據來看,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曾經屬於祁國公府的產業一敗塗地,各地商賈對他家的“圍剿”簡直是毫不留情的。

本來趙禎預測,祁國公府的產業會被東城豪門吞併大半甚至更多,但現在看來,東城豪門只能撿點湯水喝罷了。

由此也可見,權利和地位對資本的影響是多麼的劇烈,趙禎當然希望資本掌握在最普通的百姓手中,這樣一來最容易被國家所控制。

朝廷對他們的壓力很大,相反若是在東城豪門的手中,便可見到他們的壟斷行爲,這樣的行爲是可怕的,肆無忌憚的。

趙禎覺得自己的實驗非常成功,由此可見現在的大宋民間資本已經相當強悍,只要有政策上的利好便會立刻行動。

大宋的商賈不差錢,差的便是機會和機遇,而屬於朝廷的國有資本手段卻相對單一,只是在觀望一段時間後才堪堪入場拾取剩餘的利益,這主要是因爲他們相對穩定,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會主動出手,畢竟這些產業都是屬於朝廷的,在沒有政策引導的情況下,極少出現大刀闊斧的吞併。

趙禎從一開始便覺得此次針對祁國公府的手段太過順利,尤其是朝廷居然輕而易舉的找到了刺客身上的線索,而且毫無疑問指向了祁國公府。

從趙仲旻臉上的震驚便能察覺到問題的所在,趙禎用腳後跟想都知道,這個倒黴鬼被東城豪門給出賣了。

甚至是故意陷害他的罪證,當然他本身也不會“乾淨”雙方之間必定有不可告人的利益交換在其中。

不過看到三司的奏報,趙禎差點笑出聲來,本打算坐收漁翁之利的東城豪門沒有在祁國公府上栽跟頭,卻在小小的民間商賈身上栽跟頭了。

機會就擺在眼前,而他們卻是下手太慢,成爲損失最大的人。

趙宗說離京已經有半個月,這半個月的時間,大宋市場上的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的產業被商賈佔有或是吞併。

大宋的市場是優勝劣汰的,祁國公府的產業之所以能夠長久壟斷和存在,最大的原因便是祁國公府的地位。

那些早就眼紅或是飢腸轆轆的商賈在發現祁國公府完蛋之後,便立刻開始向利益最大化的地方轉移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原料買的便宜,誰不希望自己的貨物賣的更高?

當祁國公府倒下之後,那些牽絆供應商與下游銷售商人的威脅消失的一乾二淨,原本的祁國公府得罪不起,現在卻不一樣。

完全無視曾經祁國公府的商號,把貨物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而屬於祁國公府商號的貨物無人問津,只能堆積在倉庫之中,要麼便是低價處理,可一旦低價,那隻會讓競爭者的價格更低,因爲無論是誰都希望參與到市場份額的競爭之中。

這是商業運行的規律,對於大宋的尋常人來說根本就看不懂,也看不透徹,但在趙禎眼中卻是清晰無比,所以他纔看到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半個月的時間裡,東城豪門的行動遲緩,不光行動遲緩而且還猶豫不決,這是其內部之間矛盾所決定的。

趙禎看的清楚,東城豪門對祁國公府的產業吞併速度非常慢,而且還有各家之間爭搶的矛盾在其中。

說到底,東城豪門之間也存在着利益衝突,相反,民間資本的商賈買賣非常迅速,目標明確,下手果斷。

瞧着包拯臉上樂呵呵的表情趙禎就知道,今年大宋的商稅怕是又有不少增加,而且是每年都有增加。

趙禎已經很久沒到三司來轉轉了,這一次也是因爲對自己“實驗”的論證而來,包拯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極好的機會。

“官家,蔡伯俙這段時間有些不妥,經常向成都府運貨,而且每次都是大量的貨物被運到成都府。”

趙禎看着包拯遞過來的奏報笑了笑:“都是些日常用度,駙馬府在成都府也是有產業,何須擔憂?”

“官家,臣是懷疑蔡伯俙在向吐蕃人走私貨物,駙馬府在成都府的產業,成都府知府根本就不敢管……”

包拯的話讓趙禎嘆了口氣:“那些商號按時向三司交稅了嗎?”

“這倒是按時繳納,暫未出現漏稅之像,只不過……”

趙禎知道瞞不住包拯,從他晶亮亮的眼神中知道此事自己是脫不得干係了,只能乾咳一聲後環顧四周道:“是朕讓他和吐蕃人做買賣……或者說不是吐蕃人,而是康巴人!”

“康巴人?不是吐蕃人?”

趙禎望向包拯道:“吐蕃民族衆多,部族也衆多,而康巴人和吐蕃人卻不同,康巴人主要信仰紅教,而吐蕃人信仰黃教或是佛教,宗教文化差異之大令人咋舌。

康巴人要比吐蕃人更爲高大魁梧,女人名字多爲三個字如“卓瑪措”意爲“花兒”,而吐蕃男人和女人的名字多爲四個字如“扎西頓珠”,意爲吉祥如意。

康巴人的吐蕃語和吐蕃人的吐蕃語並不一樣,二者不能互通,這是最明顯的區別。且裝束不同,康巴男人頭上有纏頭,紅色,康巴女人愛戴禮帽。

吐蕃人卻是不同,康巴女人穿氆氌長袍,沒有“幫典”,而吐蕃民女人穿綢緞,有“幫典”…………”

趙禎說了這麼多包拯豈能不明白他的意思,顯然這是要把吐蕃人和康巴人區別開。

待趙禎囉嗦完了這纔開口道:“官家的意思臣明白了,只不過臣擔心養虎爲患,資助康巴人會不會成爲另一個青唐部?”

趙禎搖了搖頭:“吐蕃和大宋現在處於一個爲妙的平衡之中,雙方都無法打破這個平衡,那大宋就需要一個助力,一個對吐蕃人瞭解,且有致命威脅的助力。”

包拯的眉頭抖了抖,躬身道:“臣明白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
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