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

夏竦無力的走了,走到時候彷彿整個人的精氣神都從他的身上抽離出去,即便是到了最後,他還是沒能說服皇帝。

在夏竦看來如今的大宋早已是勝券在握,析津府被打造的固若金湯,而奉聖州的土地上,無數的城寨也在迅速的拔地而起,等那些探親的家眷來了之後,公路這種應時而生的東西也會佈滿兩地。

可以說整個大同府已經被大宋半包圍了起來,奉聖州,析津府以及大宋的太原府,真定府連在一起如同一片大網,牢牢的把大同府網在裡面,使的遼人動彈不得。

別人不知道,他夏竦卻是明白的很,這段時間官家的徵兵數量要比以往多得多,遠遠不止明面上十幾萬人而已,臨時徵召的士兵在太原府和真定府不斷訓練,隨時準備投入到燕雲這片戰場上。

官家的話沒錯,大宋的力量不是單單來自士兵,也不是官家給予的士氣,而是整個大宋所擁有的力量,每一個士兵,每一輛馬車,每一條公路,每一座城池,這些都是大宋的力量,也都將運用到對遼的戰爭中去!

趙禎望着夏竦微駝的背影心中苦澀,自己正在改變歷史,也在改變歷史上的戰爭形態,遼東整個國家的力量,並讓皇帝在戰爭中變的不那麼重要,文臣不理解,武將看不出,這恐怕就是夏竦所擔憂的事情吧。

對於趙禎來說,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拿下整個燕雲,雖然是最爲迫切的事情,但卻不能着急,看似矛盾的事情就彷彿一個快餓死的人的面前放着一碗滾燙的,開着鍋的豆腐腦。

吃的快可能被燙死,吃得慢可能被餓死,狄青的騷擾計劃相當於給了大宋一根能攪拌豆腐腦的勺子,使得大宋加快了收復燕雲的過程。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自己絕不能離開,遼軍有耶律宗真這個皇帝坐鎮,一旦自己離開了,兩軍在對壘的過程中氣勢就變得不一樣,雖然趙禎極力的想要淡化這種影響,但至少現在的他做不到。

每當趙禎出現的時候,整個軍隊的氣勢都會發生質的改變,士兵們的鬥志簡直要衝破束縛透體而出,這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雖然不能使得大宋的禁軍刀槍不入,但最少能讓他們的意志堅不可摧,就這樣便夠了,意志是戰場上比拼到最後的東西,盔甲爛了,橫刀鈍了,弩箭用完了,但只要意志在,大宋的軍隊便不會垮。

其實趙禎也想回東京城,他雖是皇帝,但首先是個人,經歷過戰場的廝殺,勝利的喜悅後,趙禎的心靈逐漸歸於平靜,此時東京城的“家”纔是他歸宿的港灣,雖然這個港灣有點大……

出征的將士都在思念家鄉,他趙禎怎麼能不思念?和普通士兵一樣,自己也有妻兒,也有親人,甚至朋友,對東京城的思念一點也不必將士們少多少。

趙禎的心中更是有一個無比大膽的計劃,遷都……

一旦拿下燕雲之地,大宋基本上就算是金甌以全,華夏固有的版圖再次出現在漢家王朝的疆域上,這個時候的軍事,政治中心也應當有所改變。

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便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自秦朝開始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中原王朝先後消滅了匈奴、突厥等強大的遊牧民族,但來自北方的威脅根本沒有消除。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中原王朝不能有效的統治廣大的草原,導致匈奴滅亡,鮮卑崛起,鮮卑滅亡突厥崛起,總是有遊牧民族填充這個真空地區,真成了鐵打的草原,流水的放牧人。

要想根除這個華夏王朝的頑疾,必須要擴大對草原的統治,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把京城安置在距離草原最近的地方,而且要有先天優越的地形條件,析津府便是最理想的地點。

畢竟歷史上的六朝古都不是白叫的,漢人的股有思想是把一國之都建立在中原腹地,這樣對南北兩地都有掌控,但卻忽視了針對草原的控制。

即便是強大的漢唐曾經統治過草原也不能長久,而趙禎要做的便是如後世一般,瘋狂的建造城市,公路,甚至鐵路,把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大宋的農莊牧場,讓它成爲大宋經濟利益上的重要一環,並且除掉草原民族身上的不同,把他們納入漢家王朝的大家庭之中。

這樣無疑給了遊牧民族安定的生活,穩定的經濟來源,安逸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反抗這種爲了生存而誕生的東西便會慢慢消失。

這是很大的一盤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最前提的條件便是眼下的大同府,最大的障礙便是遼朝和耶律宗真手中的十多萬遼人大軍。

看似遠在天邊的大同府其實近在眼前,雖唾手可得卻又不能強攻,和析津府一樣,趙禎需要的是完整的大同府,是有人,有城,有經濟,有基礎的大同府,而不是被戰爭打的千瘡萬空,幾近廢墟一般的土地。

析津府之所有能如此完整,並未受到多少戰爭創傷的保存下來,主要的原因是大宋的奇襲,以及火炮這種攻城利器的第一次出現,即便如此,在攻打析津府的時候大宋的禁軍依然損失數萬人。

如今大同府已經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全卻是一個渾身長刺的囊中之物,稍有不慎便會讓大宋咬的一嘴血,此時的耶律真宗真怕是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時候了,丟掉大同府也就意味着遼朝失去了整個燕雲之地。

並且連他這位遼朝的皇帝都有危險,畢竟直接通往中京道的路已經斷絕,想要到達除非向西經過德州入倒塌嶺節度使司再向東南,否則絕無通途。

趙禎用鮮紅的誅殺,以帶點虛線這種後世常用的國界分割線爲記號,靈巧的在輿圖上不斷的畫線標記,爲這個是對最強大的帝國規劃未來的疆域。

說實話對於趙禎來說這一切來的是如此突然,連他都想象到看似強大的遼朝居然在大宋面前節節敗退,連耶律宗真御駕親征也不能挽回敗局。

輿圖上出現了趙禎規劃之後的大宋版圖,北至貝加爾湖,南到南海諸國甚至大洋洲,西至帕米爾高原,東至琉球羣島,一片瑰麗壯闊的版圖出現在趙禎的面前。

重重的在輿圖上砸了一拳,趙禎喃喃自語道:“這時候可沒人能限制老子的擴張!”

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
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零九十九章機要司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一十四章統帥的天賦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