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

利益,這個不可或缺又太過可怕的東西總是存在於人類的歷史之中,他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東西,而是一直相伴左右的衍生品。

所謂的利益就是用來滿足自身慾望的一系列物質、精神的產物,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金錢、權勢、情慾、感情、榮譽、名氣、甚至是國家威嚴、領土、主權等所帶來的快感,但凡是能滿足自身慾望的事物,均可稱爲利益。

利益依附慾望而生,而人的基因確定了慾望的存在,這是人的天性,沒有人可以拍着胸口說自己的沒有慾望,包括活着都是慾望的一部分。

世界是人組成的,人是有慾望的,於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階級、既得利益者、階級矛盾、政治、戰爭……而利益衝突決定着一切。

人類的歷史也是一部慾望的進化史,利益的分配史,幾乎沒人能逃過這兩樣東西的束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利益是用來解決各種矛盾的良藥,利益也並不一定都是壞的,相反在某些時候利益可以用來團結人心。

趙禎最擅長的就是利用利益的牽絆來解決問題,他作爲皇帝就要想辦法把大宋所有人的利益都糾結起來,讓所有人都在一條船上。

於是大宋的農業逐漸被工業所取代,於是大宋的農業逐漸變成一種商業的必需品。

這麼做爲的是什麼?減少土地兼併對大宋帶來的衝擊和危害,千百年來土地兼併一直是各個王朝動盪的隱患,也是無法攻克的難題。

可現在的大宋依舊沒有人去抑制土地兼併,趙禎首先保證的前提不是土地禁止被買賣,而是土地必須種植糧食,糧商必須要買賣糧食。

這看起來好似沒有什麼改變,但誰都沒想到,大宋的糧商已經不是最賺錢的人。

糧商已經從一流商賈變爲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商賈,他們賺取的利潤已經被嚴重限制,因爲大宋強大的運輸能力,使得哄擡物價成爲一種不可能。

華夏的百姓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吃,誰會閒着沒事去鬧事?

日子只會越過越好,眼下不是一個紛亂的王朝,相反大宋的團結和強大是前所未有的,商業的繁榮使得土地兼併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

整個大宋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向上走的事態,所以趙禎並不擔心百姓造反,因爲沒有理由,也沒有契機。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百姓不造反因爲他們的利益被穩定了下來,但有些人的利益機會受到衝擊。

戰爭永遠是最賺錢的買賣,尤其是當趙禎把那些利益集團捆綁在大宋的戰車上之後便更是如此了。

趙禎用商賈作爲大宋前進的“車馬”,利用這些商賈形成強大的後勤保障以及地方建設的主力軍。

這是一個強大的利益鏈,從朝廷到軍隊,從商賈到地方,甚至是提供貨源的原產地都處於這條利益鏈上的一環。

這些鉅商非常聰明,他們不是獨立存在,而是把所有環節都拉在了一起,都成爲收益的一方,即便是趙禎這位皇帝知道也沒有辦法。

大宋需要這些鉅商,明知他們的背後帶有強大勢力的背景也必須要使用。

因爲當初他們確實幫助趙禎在不斷的戰爭中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可以說他們同樣也是大宋的功臣,也在爲大宋貢獻過自己的力量。

趙禎作爲皇帝,於情於理不都應該對他們斬盡殺絕,所以這也是趙禎頭疼的原因,他幾乎從未對這些鉅商有過動手的念頭,這是商業的正常發展,是資本的不斷壯大。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即便是出現了組織也是正常的,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沒人比趙禎更加了解經濟的發展模式。

他從後世帶來的記憶足夠支撐他現在的所需和所用,無論是寡頭還是財閥,這些經濟衍出的東西都是常有的。

當他們影響朝廷和大宋國策的時候,這些鉅商的存在就開始威脅到了大宋的穩定,事實上他們對戰爭的渴望已經在不斷的推動大宋的邊境摩擦。

只可惜趙禎發現的時候這些鉅商已經壯大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

即便是三司都無法覈算出這些商賈所擁有的財富到底有多少,財富的積累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的對商賈的定義。

其實他們已經不同於普通的豪商巨賈,每個家族都擁有龐大的財富,關鍵是他們還知道什麼叫低調。

不願意把自己的財富暴露出來,他們知道自己最大的敵人不是同行,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是趙禎給了他們今天的財富,雖然沒有什麼政治地位,但他們在朝堂上也有發言權!

資助了大量的學子,朝堂之中的官員和他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做善事就是以爲的付出嗎?恰恰相反,做善事有時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能得到金錢買不來的東西。

名聲只是一個方面,還能得到人脈和資源,他們雖然在朝中沒有什麼地位,但影響絕對是巨大的,爲他們說話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甚至能調動邊防的小股軍隊,甚至能讓某系誒傻瓜成爲幫助他們衝鋒陷陣的勇士。

他們能夠遊說某些人,也能讓曾經的朝廷重臣爲他們所用,成爲他們的一員,利益分配的一員!

呂夷簡就是典範,曾經的大宋相公,即便是致仕了也有強大的影響力,他能操控某些事情,而同樣也能被別人操控。

是人就會有慾望,有慾望就會有利益,既然沒有人能例外,呂夷簡也最終成爲利益集團的一份子。

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不光要投其所好,更是要給他名聲,這東西有時是花錢也買不來的。

在大宋如何能獲取名聲?

尤其是像呂夷簡這樣的致使高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講學,或是發表有影響力的言論,而恰巧呂夷簡曾經對待青塘的態度和劉渙一樣,甚至是一模一樣。

他認爲就該讓青塘被毀滅,暴露他們的狼子野心,甚至不惜與主動去引誘威脅以達到目的。

這樣的言論使得他在大宋轉敗爲勝之後獲得了相當高的人氣,再加上平日裡捐贈學校,鼓勵學子,四處講學,尤其是他呂夷簡的學問還是極好的,於是他便成爲被民間百姓追捧的大儒。

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
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