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趙禎覺得蕭撻裡已經能做到知己知彼了,但他還並不會去在意,現在的遼朝即便是繁榮如遼聖宗時一般,也不會是大宋的對手。

因爲蕭撻裡的即位稱帝,遼朝可能變得強大,這一點趙禎不否定,但若說遼朝和大宋之間能有一戰之力,這也是不可能。

知己知彼的不光是她蕭撻裡,趙禎同樣也瞭解他的對手。

趙禎知道蕭撻裡爲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登臨帝位,可以說這一舉動徹底的解決了她的所有後顧之憂,並且還能整個遼朝的所有資源。

贏得民心的她獲得了整個契丹人的支持,同樣也使得草原上的各部明白,大契丹是她蕭撻裡說的算,之前以她自己的名義定下的協議依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趙禎在乾宇殿中說的話讓朝臣們恍然大悟,這時候不是關心遼朝“誰家天下”,而是該關心蕭撻裡這位“聖天皇帝”的才能時候堪比武曌,以及大宋該作何反應。

歐陽修再次出班道:“陛下,契丹皇帝登基,雖繼遼朝之國鼎,卻屬改朝換代之舉,亦算是“開國之君”我大宋…………”

他說不下去了,話已經很明顯,該不該派遣使臣前往?

這纔是這次朝會的重中之重,大宋與大契丹之間的關係時候應該保持如遼朝一般?或是有什麼變動?要不要利用這次機會對蕭撻裡的所作所爲聲討?

擺在趙禎面前的是倆個選擇,聲討她的行爲可以加固大宋的正統地位,斥責蕭撻裡乃是竊國者,讓她名不正言不順,並且使得遼朝皇族耶律氏對抗蕭氏。

若是大宋派遣使者前往祝賀,這就是承認蕭撻裡和大契丹的地位,在禮法上進行了承認,契丹也將成爲大宋眼中的正統王朝。

雖然所有人都希望現在的契丹亂成一鍋粥,但趙禎清楚,沒有十足的把握,蕭撻裡不會貿然行事,更不會登基稱帝。

望着歐陽修古井無波的眼神,趙禎緩緩開口道:“派遣使者,傳遞國書,大宋承認蕭撻裡爲契丹國之主,承認其帝位!”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文武百官之中有不少人覺得官家這是兵行險招,這麼快就承認蕭撻裡的帝位實在太過草率。

但六部尚書和三省相公卻明白,趙禎這是在維持大宋與契丹之間的穩定關係。

能宮變成功並且登臨帝位便說蕭撻裡早已有備無患,她這麼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時候去否定她的正統根本毫無意義,對契丹的打擊不會有多大。

更爲重要的一點,遼朝的遺老遺少中膽敢有反對蕭撻裡的人怕是早已被剷除,剩下的要麼是苟且偷生,要麼已經轉向蕭撻裡而擁戴之。

有着絞盡腦汁去離間契丹穩定的功夫不如把精力用在大宋對黑汗的戰爭上。

隨着趙禎旨意的下達,大宋的朝堂便把契丹的事情翻過去,連大宋的百姓都知道,遼朝早已是她蕭撻裡說的算,登基稱帝與換國號有什麼區別?

趙禎比所有人更清楚,遼朝還是遼朝,契丹人還是契丹人,蕭撻裡不過是得到了帝王的稱謂,使得民心更加團結罷了。

一個早已被百姓敬仰,期待依舊的女人登基即位有什麼新鮮的?

至於大宋,攻伐黑汗在即,還有閒暇去顧及遼朝一場看似變天其實連水花都沒多少的宮變嗎?

大宋對黑汗的戰爭正式拉開序幕,趙禎的討伐檄文傳遍天下,羣情激奮之下同仇敵愾,大宋的侵略戰爭也變成了一場正義的自衛反擊戰。

要麼就不打,要打就要打的漂亮,以雷霆萬鈞之力,以最短的時間摧毀黑汗王朝,這是向世界展示大宋軍力的最佳機會。

在大宋國內,黑汗早已被宣揚成了蠻夷外族,和遼朝這種大宋承認的正統王朝不同,滿意外族的文化和宗教信仰都變成了“原罪”,這纔是精神層面的打擊。

當你的對手是一個和你一樣擁有文明程度很高,受到你公平對待的敵人時,你會在心理上有一種緊張和壓迫感,但當你的對手是一個“土逼”的時候,你在精神上已經碾壓他無數遍了,自信這種東西在戰爭中非常重要。

趙禎把握的很好,沒有讓自信成爲自大,在宣揚黑汗荒蠻愚昧的同時,也把回鶻人的戰力準確的描繪出來。

蔡伯俙成爲此戰的轉運使,雖然他不參加戰鬥,但位置卻至關重要,朝中極少有人能擔當如此重任,而狄青也被趙禎從參謀軍事院中抓了出來,由他指揮這次對黑汗的滅國之戰。

雖然大宋培養出來的將領還有很多,但唯有他狄青最適合主持滅國之戰,和一般的戰爭不同,滅國之戰過程複雜,事物繁多,不單單是攻殺城池就算完的,還有百姓的臨時安置,戰俘的處理,城防的修繕,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當地的生產生活。

趙禎要不是黑汗被滅國,更不是得到千里赤土,一片殘垣斷壁,他要的是毀滅黑汗王族,要的是佔領黑汗的土地,資源,人口,財富!

他要征服那片土地,而不是摸去黑汗王朝…………

相比能征善戰的猛將,狄青更加適合作爲統帥,這段時間他在參謀軍事院中可沒少沉澱,西征的時候可沒用他,已經把這位帥才憋得不行。

當趙禎在乾宇殿中點到狄青的名字時,他激動的表情當真是讓朝臣們感慨,在心中認定狄青是最合適的人選,朝堂之上無一人反對。

兵者,要訣有四,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這是大宋軍隊的口號,亦是軍中將領的必要綱領,唯有如此才能做到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

這是大宋軍隊徵魔之戰的口號,背嵬軍,上四軍抽調兵馬供給十萬人,在加上邊軍十二萬,以及十六衛中抽調的八萬人,共計兵馬三十萬人!

這對於大宋來說並不是龐大的數字,若是要對契丹北伐,人數最少是其三倍,並且對大宋來說還不算是傷筋動骨。

爲何?

國庫充盈之況,萬世未有…………

是的,大宋的國庫有錢,非常有錢,趙禎和包拯蔡伯俙三人簡單的做過一次推演,人吃馬嚼,公路運輸,武器軍備等等一切都算上,甚至還留下了一部分作爲應對天災的應急之用,國庫中的國帑能有效負擔大宋武裝三百萬人的軍隊…………

第六百章對策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
第六百章對策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一百三十八章奎大的蹤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情報爲先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契丹的盟友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