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君臣對

王旦顫顫巍巍的走進大殿之中,空曠的大殿顯得尤爲陰森,陽光只能透過窗戶的縫隙才能星星點點的照射在木質的地板上。

地板長時間被擦拭,難免會出現一些起伏,穿鞋行走其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趙恆皺眉的擡了下眼皮,看是誰打擾他的清靜,這時的他正享受天下盡在掌握的感覺,雖然不能上朝,但面前的奏疏是他了解朝中時局和大宋各地情況的最好途徑。

當他看到王旦垂垂老矣的面孔時,忍不住眼圈一紅急急的打斷王旦的行禮:“朕道是誰來了,原來是王公!快快賜坐!都這麼大的歲數了,就不要在乎那些繁文縟節了!”

“老臣可不想晚節不保,被人說是仗着年紀大就在官家面前放肆。”王旦笑着行禮道。

他與趙恆雖有君臣之名卻是亦師亦友,平時極爲注重禮節,不敢稍逾越,但是到了這個年歲,也就真的不是那麼在意了,看着趙恆的樣子,王旦也想隨意些,免得官家心思沉重。

果然趙恆極爲開心:“哈哈,你這輩子都是這樣,謹慎的很,所以朕才能把宰執重任放心的交給你。哦對了,你今天怎麼來了?往日你可是都躲着朕的!”

王旦在錦塌上坐下,端起內侍遞過的茗茶,看向宮人內待全部退走後纔開口道:“官家還是喜歡這小龍團,人生無常,老臣本打算今日面見官家辭相的……”

“不行!什麼都好說,只有此事不能再提,你就當幫朕的忙可好?!”趙恆先是蠻橫的打斷,轉而又放緩語氣的懇求道。

王旦還是第一次看到官家這樣求人,當年被寇準逼着御駕親征都沒有這般神情。

搖頭嘆氣一番:“官家並非老臣不願輔佐,而是力有不及!老臣這幅身體已經半截身子入土了,實在沒有能力幫助官家,今日本事準備請辭的,但是老臣又不打算走了!”

“你就不能……嗯?不打算走了?此話當真!”趙恆先是不爽在聽到王旦最後一句話時轉怒爲喜的問到。

“老臣不走了!”王旦也不顧怎麼禮法,顫顫巍巍的伸出手抓住趙恆乾癟的手掌道。

他一個六十歲老人的手掌都比官家的手掌還溫暖,看來是當年官家服食丹藥所致,忍不住捶打自己的大腿。

趙恆見狀慘然一笑:“王公不必如此,一切都是朕自己的錯,當年你曾經極力阻止,但朕已經鬼迷心竅。”

趙恆撕拉的吸了下鼻子:“不說這些,你這次爲何主動留下?”

王旦神秘一笑:“老臣這次留下當然是想問官家要個大官噹噹嘍!”

“哈哈,什麼官職,但說無妨!”

“太子太師!”

趙恆驚訝的看着王旦道:“太子太師乃是虛銜,並無實……你是要教導太子?!”

久居朝堂的官家怎麼能不知道王旦的意思,他是想恢復唐朝時期的太子三師制度,太子太師只是開始,慢慢的就會有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出現!

王旦點頭道:“官家猜測的沒錯,之前的奏疏已經不實用與現在的情況了,皇后畢竟是一介女流,而且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決定讓她臨朝稱制!”

“但益兒畢竟……”

“官家還是小看了太子殿下,今天的萬歲之聲太子不是處理的很好嗎?”

趙恆點了點頭:“確實很好,這和當年朕的遭遇是何其相似。”說完又瞥了一眼王旦,笑着說道:“可他卻沒有王公這樣的輔弼之臣!”

王旦啞然失笑:“官家莫要給老臣戴高帽了,老臣已經年老,不能輔佐官家,但給太子開啓蒙智卻應該可以。”

趙恆搖頭道:“非是朕不準,而是心中惶恐。此番開了太子三師職權,萬一……”

即使他不說,王旦也明白,趙恆是怕以後太子三師變成祖宗家法常設。

趙宋王朝這些年來玩的一手好制衡,以文制武,再把文官的權利收歸中央。

原先擁有實權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都被變成虛銜,現在如果把太子三師的權利解禁,等想收回時怕是不容易的……看來官家還是不相信文臣!

王旦搖頭嘆息道:“官家無需多言,老臣知曉了。”

“王公勿要介懷,朕有一良策!”趙恆看到王旦失望的眼神,趕緊補救道,他可不希望太子失去一個天大的助力。

“官家有何良策?”

“太子太師一職,朕給你!同時在朝中選出忠於王事的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趙恆語出驚人的說道。

王旦目瞪口呆,官家剛剛還是一副絕不鬆口的模樣,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快?

“但是太子親政後,太子三師便要主動請辭又御史監督!”

果然是這樣,這和他想象的差不多。

見目的達到,王旦跪地叩拜:“官家英明,從此以後即可有老持沉重之臣輔佐太子,又不會出現文臣亂政的現象!如此法得當,延續萬世而不衰!”

“王公什麼時候也學會溜鬚了?”

王旦笑道:“自寇老西處,丁謂者!”

“丁謂是有才能的,莫要這般說他。”趙恆笑着搖頭道。

王旦感慨:“官家一首《勵學篇》激勵多少文人。只可惜才能出衆者卻並不一定才品俱佳!”

趙恆搖頭道:“明君不怕!”

看着趙恆信心十足的模樣,王旦實在不好多說。

氣氛有些尷尬,王旦轉移話題道:“官家難道不好奇爲何老臣要親自……”

“朕還不瞭解你的心思?定然是太子天資具佳!王公起了愛才之心,看到了希望!”趙恆略顯得意的賣弄道。

其實和他猜的大差不離,王旦苦笑道:“官家真是瞭解老臣,太子本性醇厚,少年仁德,從此次事件來看,他已經有了處理危機的能力,最爲關鍵的是他才年僅八歲!

老臣本是不信傳言的,但是如今看來,官家真是天仙轉世,否則怎能生出如此的麒麟兒?”

王旦的話算是拍到了趙恆的心裡去了,他之前也想過,趙禎有如此天資是否和他這個神仙身份的老爹有關?

雖然丹藥什麼的他現在已然不相信了,但這並不妨礙他的信仰,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王旦只是隨口一說,在趙恆心中卻當了真!

君臣二人的簡單聊天就把一系列的事情定下,看似風輕雲淡,卻是兩人深思熟慮的結果。

但是!命運無常,他們的計劃是否能奏效,只有等待時間的考驗。

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
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