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

趙禎對自家的商鋪還是有信心的,別的不說,單單是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已經要遠遠超過這個時代,最爲難能可貴的是,官營買賣已經有了自己培養人才的這個概念。

一個大買賣不光要能培養出人才,還要能留得住人才,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官營買賣還是蔡記都做的很好,最要緊的是,名聲更好。

官營買賣和蔡記最大的優勢便是名聲和資源,這兩樣東西是組成官營買賣和蔡記不可缺少的東西。

這個時代的百姓和後世其實沒有多少區別,唯一一點便在於他們沒有想到上升的空間來的如此之快。

原本百姓們的要求很低,能吃得上飯,沒有苛捐雜稅之苦,他們便把朝廷和皇帝當作是他們的依靠,而在律法健全,可依法行事的時候他們的安全感也得到了滿足。

大宋這些年來打擊權貴,懲治步伐和特權,着實給了百姓們以巨大的希望和滿足感,而科舉的改革,文化的振興,官制的加強,使得大宋的百姓,華夏的子民第一次發現原來他們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

宋的疆土雖大,卻少了幾分唐時的狂放,多了些內斂和雍容,也多了精巧和雅緻。

尋常百姓第一次發現,自己兜中的錢財變多了,富裕下來的錢遠超當初買一個頭繩,一根髮簪,一頓佳餚的多。

而是能夠買上幾盆不錯的花圃,精美的傢俱,漂亮到原先萬萬不敢奢望的玻璃器!

這時候人們心中的美好就被最大化的勾勒出來,唐的盛世是大氣,豪放,是瀟灑快意,是萬國來朝,宮闕盈天!

宋代盛世是百姓都有好日子過,有法可依,無有宵禁,夜不閉戶,賊人只能躲在陰暗之處!

權貴戰戰兢兢,不敢觸法度分毫,百姓堂堂正正可高居廟堂!窮人讀書可入仕,無需拜帖蠅營權貴門!

眼下誰若是去尋權貴之門遞上拜帖,三天之內必被天下讀書人所唾棄…………讀書人有風骨,有膽氣,敢爲天下先!

腹中才華不施與人,唯有報國忠君方爲不負韶華!這是讀書人的風骨,亦是大宋的風骨!

當這樣的風氣在大宋流行起來的時候,大宋纔會進入真正的盛世,大宋的風氣彷彿一夜之間回到了魏晉,彷彿一下回到了翩翩君子漫步於道的春秋…………

這是百姓的福氣,亦是他們從未敢想象過的事情,而商賈的繁榮和機遇的增加,使得百姓們再次看到了另一個希望。

科舉入仕只能是對少數人來說的事情,這天下間能人多少?太多太多,才學出衆者幾何?亦是太多太多!

如何向上走的問題再次擺在大宋百姓的面前,誰不想過上好日子?誰都希望!

天生不是讀書的人,需要另一條路來向上走,這條路便是經商,在大宋所謂的經商已經極少有所劃分,只要腦袋靈活的人總能走上商賈之道。

這樣的傳奇和神話在大宋不斷的上演,以前同村的人去了城中做工,三五年,甚至一兩年後便是坐着自己家的馬車返鄉。

身上穿的是綾羅綢緞,帶的是各色佩飾,極盡華美!

成功的方法有很多,只要分享自己的經驗,便會有更多的人走上這條路,源源不斷的往城中而去,有時鎮子上開了工廠,整個鎮子便繁榮了起來,變成某樣東西的出產之地。

這樣的改變來的太快,向上走的道路也太寬,大宋的百姓一時有些接受不了,在迷茫中終究有人最先看清了道路走上了富裕。

於是乎整個大宋便都看到了希望,整個大宋也都繁榮昌盛了起來。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宗族,只要有希望便有了一切,只要有希望便有了向上的動力。

而這個時候,朝廷,皇帝便會受到萬民敬仰和擁戴,心中對皇帝和朝廷的信任便達到了最高,因爲皇帝給了他們好日子。

愛屋及烏之下,趙禎得到了整個大宋的信任,這種信任的力量被無限放大,以至於大到讓趙禎都要爲之提心吊膽。

因爲他要努力的維護皇帝的威信和顏面,以最大的程度避免貪腐,破壞法制的行爲出現。

如此一來,東城豪門的事情根本就瞞不住,朝堂上已經出現了流言蜚語,而民間亦是如此,趙禎要果斷的處理此事卻又不能使用政治權利。

怎麼做都是不妥帖的,唯有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方能奏效,所以他用經濟上的手段來對付東城豪門。

常言道:對付內部的敵人要比對付外部的敵人難得多,就是因爲內部的敵人瞭解你,知曉你的手段。

東城豪門以節義爲鎧甲,以資本爲盾牌。

若趙禎按歷朝歷代的規矩,以強權抄家滅族,在沒有證據之下就會變成一場屠戮忠良之後的陰謀,在外人看來其卑劣程度遠超太祖當年的“杯酒釋兵權”。

而今天,當那些東城商號的掌櫃代表東家簽字畫押,向錢莊借貸之後,趙禎便知道自己贏了,贏得體面而且毫無顧忌!

這是東城豪門小覷了經濟市場,也小覷了商賈之道,這個“戰場”要遠比邊疆的戰場要激烈,要比刀斧加身的血肉磨盤要殘酷。

弱肉強食纔是商場上的法則,而在大宋正真的不敗強者唯有官營買賣,唯有帝國資本!

文法殿是趙禎在宮城中後修建的一座宮殿,主要是爲了給大宋的司天匠人以獨立鑽研的地方,趙禎已經把天文曆法從司天監中專門的獨立出來,作爲一座專司曆法制定,稟報天時,校準節氣的單獨衙門。

在這裡圭表,日規,漏刻,渾儀,天儀,水運儀象臺等等諸多儀器皆在,有人專司報時,鐘鼓之聲從宮城傳遞四方。

路過文法殿的時候,後宮的內侍已經在此等候,步攆已經備下,顯然後宮中的女人們知道趙禎今日出宮,早已差人在這裡準備了。

趙禎近日的心情不錯,隨便問了句:“太子還在勤政殿中?”

邊上的內侍上前小聲道:“太子還在,每日都是過了亥時才肯離去。”

趙禎笑了笑道:“這點他可不如朕,朕在勤政殿中都是不過酉時便以早早離開的,他倒好拖到了亥時,朕曾對他說過勤能補拙,但要按時吃飯,命人去尚食局做幾道旭兒愛吃的菜送去,讓他趁熱吃,莫要涼了!哦,對了再賜他一壺玉東春!”

“奴婢遵旨!”內侍明白官家今日必有好事,否則這玉東春可不常見,往往都是官家最喜悅之時家宴上才用的上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
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