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

趙禎採用遠攻近交的策略是正確的,畢竟塞爾柱的土地不是大宋的,這不是華夏王朝的統一之戰,而是一次關於大宋王朝的利益之戰。

與其說是遠交近攻,不如說是“鋤強扶弱”,對於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趙禎還是頗爲忌憚的,因爲現在的神聖羅馬帝國已經相當強大,吞併了拜占庭王朝之後,整過國家的力量都在恢復。

亨利三世在做的事情是他之前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統一整個羅馬帝國!

自從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實行東西分治,從此羅馬帝國再未統一,而曾經的羅馬帝國有多麼強大?

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皇帝圖拉真在位時,帝國疆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爲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恐怕是世界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

通過幾次與亨利三世的書信往來,趙禎早已知曉了他心中的宏偉計劃,他是要恢復一個鼎盛時期羅馬帝國的版圖,再現曾經的榮光。

這個野心有多麼的龐大?曾經的羅馬帝國受制於諸多因素以及不成熟的政治體系,最後被逐漸的瓜分和撕裂。

但現在卻不同了,眼下的神聖羅馬帝國雖然看上去也是分裂的,各種諸侯國以及貴族領主的分封制,但他們在對外上卻幾乎是一致的,即便是羅馬教廷也不能干涉對外的戰爭。

這就相當於一個強而有力的跳板和槓桿,讓亨利三世有着一個相當大的迴旋餘地,帝國也不再是如同之前那般的一盤散沙,前提是他要有一個強大的敵人以及一場對外的戰爭。

十字軍的東征就是最好的機會,這是一個整合神聖羅馬帝國力量的機會,而現在亨利三世成功的獲得了各諸侯國以及領主們的支持,並且還給他們帶去了巨大的財富和利益。

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覆滅意味着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開始擴大,這樣的輝煌成果令亨利三世的地位和實力大漲。

法蘭克尼亞王朝的力量幾乎到達了巔峰,趙禎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皇權將會開始攀登巔峰,攀登那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西方皇權並非是如同東方一樣至高無上,趙禎在馬車中不斷的翻看着三才遞過來的書籍,這些書籍中記載的內容不是華夏漢室的,而是西方。

從趙禎登基開始之後,就對西方的文化有着近乎癡迷的態度,他修建的智慧宮就是在不斷收集西方的書籍資料,廣羅西方的人才。

通商這麼多年下來,大宋積攢下來的西方書籍以及人才不計其數,這其中不光有科學技術,還有豐富且龐大的歷史資料。

趙禎能夠通過這些東西獲得一個完整的西方世界發展史,當然翻譯的人才也必須把每本書進行翻譯,同時進行校對和整編。

有按照時間線進行的整編,有的按照王朝更迭進行整編,甚至有些是按照文明更迭來進行整編的。

趙禎從來就沒有減少對智慧宮的投入,同時對那些人才也是採取優厚的待遇,給予他們相當於大宋六品官的待遇,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行爲,以至於每年都要從內藏庫中抽調不少的經費。

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收穫是驚人的,而趙禎每天都會抽出一段時間來讀書,這是他的習慣,也是“複利”所帶來的好處。

而趙禎發現,東西方的皇權之間有着天差地別的不同。

中國的皇權,是集權,集權就是把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或是一個極爲少數的階級身上,由一個人來分配資源!有一個階級來進行統治。

歐洲的皇權,卻並非如此,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說歐洲只有王權,他們的王權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上,以封而制,諸侯林立,皇帝的權利極爲分散,只是被所有諸侯以及領主尊爲共主而已。

當然集中的皇權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如同曇花一現,即便是最爲集中的皇權時期,國內依舊是諸侯林立,領主遍地。

而趙禎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原因,自秦以降華夏王朝的皇權統一已經經歷了千年,秦、兩漢、三國、兩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再到現在的大宋,漢家文明的皇權已經持續了千年。

天賦皇權以及皇權的至高無上早已刻進了每個人的骨子裡,從出生開始就知道皇權是上天授予皇帝的,皇帝是天子。

但在西方世界卻遠非如此,他們的皇權從一開始就是分散的沒有整合與統一的皇權。

所以一切的根本就是就是皇權,而亨利三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把皇權整合在一起,在神聖羅馬帝國重建一個全新的皇權體系,一個皇權高於一切,類似於東方文明的至高皇權。

只不過趙禎微微有些惋惜,亨利三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再把自己的改革進行下去,這就是一個命不久矣的人做出的最後掙扎。

他期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夠把皇權建立起來,這樣一來便能令皇權走上至高無上的巔峰,給自己的後世之君留下另一條全新的道路。

趙禎微微感嘆,亨利三世確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能夠在歐洲這樣的皇權上走出一條新路實在是不容易。

但更加可惜的是,趙禎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一個團結穩定還在不斷髮展的歐洲可不是他所期望的,怎麼能沒有宗教的迫害?怎麼能沒有宗教對皇權的壓制,怎麼能沒有對進步人士的迫害呢?

難道看着神聖羅馬帝國變成另一個強大的羅馬?看着它培養出文藝復興的種子?

一個力量分散的歐洲一個皇權與教權不斷傾軋對抗的神聖羅馬帝國纔是趙禎所需要,纔是大宋所需要的。

對外一致,對內混亂,這纔是趙禎最希望看見的樣子……………………

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
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