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

軍中的斥候終於出現,只不過他的模樣也奄奄一息,軍中的司物官給了他一下口水,斥候便在所有人羨慕的眼神中一飲而盡。

蕭捷看着他問到:“可查探清楚?”

“回稟蕭帥,查探清楚了,宋人在大患鬼魅之外廣築高牆,深掘溝壑,數十萬人駐守!”

雖然心中早有準備,蕭捷依然面色一緊,瞧着四周無數求生的眼睛,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回去和宋人一戰是不可能的了,唯有走出這片沙漠。

人說大患鬼魅皟約有八百里,事實上並非如此,從伊州到澤田寺最多不過一百八十里地而已,但在這一百八十里地之中,目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盡是黃沙。

一百八十里地變得十分遙遠,到處是高臺,像塔一樣的黃土懸崖隨處可見,土壤摻着沙礫的卵石覆蓋着,戈壁中既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甚至連蜥蜴和昆蟲也沒有。

蕭捷發現這裡白天地面灼熱,籠罩着一層像充滿煙霧的渾濁空氣,一路上到處可以看見騾馬和駱駝的骨頭,呈現出一片十分可怕的現象。

但到了晚上,溫度又會降低,甚至給人寒冷的感覺,於是乎他便下令全軍,晝息夜行,不得其馬。

馬的生命力比人的要頑強,他們是契丹人的夥伴,同時也是在爲難時的“幫手”,眼下這些戰馬就是大軍的糧倉,水桶,一旦有馬匹倒地,便有吃有喝了…………

蕭捷還下令殺掉多餘的戰馬,用馬血當水止渴,所有能喝的東西都要交給軍中的校尉管轄,不得擅自喝水,唯有全軍休整的時候方能飲用。

如此一來大軍還真的好上許多,一個人走在茫茫的沙漠之中很快就會死掉,但若是人數越多希望也就越大,何況他們還有戰馬。

陸續的,有些契丹人丟掉了身上的累贅,鐵甲,鐵劍,長矛,圓盾灑落一地,甚至連皮甲也扔掉了。

蕭捷看到了卻沒說什麼,這些東西都是他們自己準備的,而非朝廷所發,相比性命,這些身外之物在這個時候一文不值。

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中,必須要用重典,蕭捷在全軍上下安排了數萬刀斧手,同時告誡軍中校尉以及虞侯,要想活命必須要控制好自己手下的人,若有尋釁滋事者,立刻斬殺!

軍中出現混亂和營嘯比眼下的沙漠還要恐怖,經過伊州城之戰後,蕭捷覺得自己對人心應該更加重視,若不是自己的自大,也許就不會出現這裡了。

和契丹人一樣,宋軍也派出了斥候,當然宋軍的斥候卻是吃飽喝足而來,遠遠的掉在契丹大軍的身後,站在沙丘上觀望,即便是派出人馬追殺,也根本不會有什麼效果。

蕭捷索性就徹底放任不管,只要這些惱人的“蟲子”不進入大宋的兩裡之地,沒工夫去管他,再遠一點他們就不會跟來了,畢竟這沙漠對宋人一樣是一處險地。

大患鬼魅皟的邊上,楊懷玉和石元孫在聽到斥候的回報後頗爲滿意,顯然這是蕭捷在自尋死路,三十多萬大軍要想安然無恙的穿過這“八百里瀚海”幾乎沒有可能。

“你說就這樣放他們走了是不是有些虧?”石元孫看了看四周將士失望的眼神輕輕捅了桶楊懷玉的肩膀。

“虧嗎?我可不覺得,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若是契丹人整軍再戰拼個魚死網破,我等要損失多少將士?官家若是知道了會如何想?更不用說朝中的袞袞諸公,即便是勝了,也要被奏疏給活埋!”

楊懷玉的話讓邊上的石元孫微微打了個寒顫,是的,眼下這局面怕是最好的結果,大軍回朝之後也少不得賞賜,沒必要再做出損兵折將的過激之舉。

看了看一臉自信的楊懷玉,石元孫只覺得這個和自己一樣出生將門的同輩已經站在了自己的上面,微微摸了摸下巴,石元孫覺得自己是不是也該和家中脫離關係,就如同他楊懷玉一般?

彷彿是看穿了石元孫的想法,楊懷玉轉頭說道:“西面的事情已經解決,官家怕是已經決定和塞爾柱休兵交好,大軍的西征也算是結束,狄帥不久便會回朝了,你這個西域都護府的都護也當不了幾天,朝廷應該會另尋他人擔任,你回朝領功的日子也不遠了。”

石元孫明白這話的意思,既然官家能把楊懷玉和二十萬預備軍派來,便是說明對黑汗的攻伐結束了。

輕笑一聲道:“我能有什麼封賞,只要頂着將門的帽子便走不了多遠嘞!”

“將門?”楊懷玉嗤笑一聲:“大宋還有將門嗎?或是說將門還有用嗎?除了你我之外,將門之後中可有出人頭地者?”

石元孫細細想了想點頭道:“確實如此,將門名存實亡矣!”

“所以官家要給你封賞,還不能太少,爲何?就是要體現官家對將門的重視!知道了嗎?”

石元孫苦笑道:“這麼說我還是應該託這將門的福氣?看來也要讓家中的小子捨去蔭恩,自己憑本事去軍武院拼個前程!”

“這話有道理!”

楊懷玉和石元孫對視一眼哈哈大笑,雙方算是早有交情,雖然接觸的少了,可伊州城之戰卻讓他們兩人的默契有所增加。

別看石元孫罵的很,事實上他若是不行楊懷玉,早已捨棄伊州城,絕不會苦苦支撐這麼長的時間等待楊懷玉的救援。

眼前的防線自然是要繼續加固的,二十萬大軍總不能在這裡乾耗着什麼事情也不幹,這防線該修築還是要修築,現在用不到以後保不齊會用到。

眼下契丹人對伊州的進攻等於是給大宋敲響警鐘,伊州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不能有失。

至於這一戰的軍功自然是要統計好的,在大宋軍中什麼錯都能犯,唯獨將士們的軍功不能有錯,否則軍中的文官即便被生生打死也沒人會說什麼,畢竟那個在外征戰,戰死是常有的事情…………

捷報和軍功一起被火速送往神都城,此戰是契丹人挑釁在前,後有宋軍以少勝多,如此一來確實值得大書特書,對於大宋百姓來說,征伐西方的蠻夷遠不如擊退契丹四十萬大軍要來的犀利!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