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趙禎想讓孩子變成掌握知識的人,而不是那些被知識約束的迂腐之徒。

走到王語嫣身邊,已經熟透了的女人散發着雍容的美麗,即便是素面朝天的屈膝坐在那裡,也如一朵盛放的牡丹引人注目。

“如何,朕的育兒之道效果非凡吧?”

原本假裝生氣的王語嫣噗嗤一笑:“官家總是如此,有什麼打算也不告訴人家,總是給人驚訝後才說這些沒有來的……”

趙禎笑道:“朕不善於說教,只能用行動告訴別人結果,無論是朕的兒子,還是朕的子民都一樣。”

王語嫣低頭道:“包括那些西京的老儒?”

趙禎知道王語嫣的意思,輕輕挽起她的垂髮:“是也包括他們,這段時間難爲你了,朕知道你在其中做出的努力,西京的那些人如何來遊說你王家和你的,你頂住了他們的壓力和朕站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回答!”

這段時間宮外的誥命不斷進出皇宮禁中,不是那些人前來遊說又是什麼?

這是一種常用的手段,利用身懷誥命的婦人前來遊說皇后從而影響皇帝的決定,並非不可能。

趙禎沒有給那些京西之地的人任何封賞,這便是他們最受不了的結果,大宋的強盛一日強過一日,曾經的遷都舊事又被有心人提起,但遷都洛陽對趙禎和東京城的利益集團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東京城是世界上最爲繁華的城市,自然其中的利益體也是最大的,想讓他們放棄眼前的一切,遷都西京從新開始基本不可能,再說趙禎把東京城經營成如此地步也是費盡心力。

西京有一套和東京城一模一樣的官僚體制,這是當年太祖留下的,爲的便是以後遷都水到渠成,可漸漸的隨着東京汴梁越來越繁盛,遷都一事就被慢慢擱置下來。

如今再次有擡頭的趨勢,遷都是一國大事,在這個時代,國家首都的位置決定了戰略和防禦重點。

洛陽盆地地處黃河中游,屬中原腹地,從東西方向看,這裡正處於黃土高原的東南緣,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

其中山地,丘陵,平原形成天然的防禦工事,洛陽非但不是無險可守,事實上它憑山背河,形勢極其險要。

史記有云:洛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

這也是當初爲何太祖決定遷都的原因,在宋人心中防守是最爲重要的,只有能守住纔能有機會反擊,可這種防守反擊的策略在太祖太宗過後便徹底沉寂下去,而變成消極防守。

趙禎原本也有遷都的決定,洛陽城的地形是實在是太適合防守了,可漸漸的他明白大宋缺少的不是在地形優勢上,也不是在士兵身上,而是在心中。

膽小是歷代趙氏的致命傷,太祖當年做了黃袍加身的虧心事,便愈加害怕武將的半夜鬼敲門。

杯酒釋兵權,看似剝奪了武將手中的權利,同時也是在剝奪大宋強勁的戰力,趙禎覺得太祖的自信來自與他武將的出身,但他忘記了後世君王不會擁有武將的手段與謀略。

帝王之道並非是文武雙全,而是知人善用,帶領國家走向正確的方向。

趙禎從親政開始便逐步放開對武將的約束,重文輕武之策已經不是那麼的明顯,還有一點,連樞密使曹瑋都能參政,副使狄青都能上疏議政,這還有什麼羈絆呢?要知道這兩人是萬完全萬的武將出身!

武將的地位被趙禎提高了,文臣雖然有心反對,但隨着大宋西征党項,南滅大理之後,文臣們知道他們離不開武將的幫助,畢竟開疆拓土不是文臣所擅長的事情。

趙禎不善於演說,他甚至是個不善於用語言激勵人的君王,但他會用行動來告訴所有人,自己的態度。

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告訴文武羣臣,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兩者誰也離不開誰!

這意爲着現在的大宋已經不是曾經的大宋,這個頂天立地的瘸腿巨人已經被趙禎醫治健全,再也不會有怯戰畏戰的恐懼,這是一個強國才應當有的尊嚴。

東京城作爲大宋國都,地處中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但這不更是體現出大宋的自信嗎?

羣臣望向坐在大殿之中的趙禎如日當頭,他們今天看到的皇帝與往日稍顯不同,麼有穿戴長長的翅帽,而是把頭髮束起用金冠盤好,更顯英姿勃發!

這種幹練穩重的氣質就如開天闢地的英雄讓人敬畏,羣臣莫不歎服!

其實趙禎在這次大朝會上穿成這樣就是爲了宣佈自己的決定,如今遷都一事被好事者鬧得沸沸揚揚,整個東京城人心思動,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在簡單的禮儀後,趙禎開口道:“最近幾日朕的禁中是熱鬧非凡,宮外的夫人,國夫人,西京的誥命,不斷進出,爲的便是勸皇后向朕吹枕邊風,遷都西京這個話題在大宋可是被吵得沸沸揚揚,但這不是一個好的狀態,人心思動,各種猜想紛飛涌現,今天諸位與朕在這大朝會上好好議一議。”

作爲宰相的龐籍首先出班道:“起奏陛下,臣以爲遷都之事簡直荒謬!原本太祖打算遷都西京乃是爲了防守而考慮,當初東京城無險可守,出了北面的十里坡便是一馬平川,但現在我大宋兵強馬壯,虎狼之師,豈有再次遷都之理?”

不愧是宰相,龐籍的話說的有禮有節得到了大多數人同意,即便是有些妄圖反對的人也稍稍猶豫了起來,其實他只是拋磚引玉罷了,所有人都在等待上首官家的態度。

趙禎沒有讓衆人就等,點了點頭開口道:“龐相公說的在理,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並不畏懼那一馬平川之地,最爲重要的是,朕要爲我煌煌大宋固守國門!

東京城雖然無險可守,但卻是大宋要衝之地,一旦敵軍侵入我中原腹地,東京城便首當其衝,不光朕要爲大宋固守國門,後世歷代君王依然要如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我趙氏男兒務必誓死捍衛,如果有人畏敵,企圖南渡避禍,天必討滅之!”

趙禎擲地有聲的話使得大殿中的羣臣爲之振奮,也令那些有所心思的鬼蜮之徒心中大震,悽悽惶惶不敢說出一句話來。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二百三十九章名臣一鍋端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