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

遼朝的使者很快就把消息帶來,並且還附帶有西北路招討司招討使蕭滿蕙的親筆書信,這對西域來說是一劑強心針,有了遼朝的支持和援助,西域便能聯合遼朝對付大宋,甚至取得勝利。

西域人不知道這是引狼入室的開始,也不知道這是大宋和遼朝對決的戰場,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利益和鼠目寸光的未來。宋人不會在乎西域人,同樣的遼人也不會在乎他們。

遼人之所以幫助西域並非是出於別的原因,而是因爲人類最簡單的東西利益,當利益成爲主線的時候,無論是什麼人都無法放棄。

所以遼人來了,西北路招討司在蕭滿蕙的率領下以八萬鐵騎滾滾而來支援西域。

而西域這片戰場立刻成爲宋遼之間利益相爭之地,除了屹立在黃頭回鶻的于闐國,這個國家在大宋的外交中事實上已經滅亡,但奇怪的是又突然出現了,並且是以華夏血脈,漢家至親的名義出現的。

原因無他,國主尉遲氏乃是曾經入了華夏的形勢,並且這個于闐國漢人衆多,所用之禮儀爲漢禮,所用之文字爲漢字,所說之話爲漢化,基本上和華夏同宗同源。

自從唐朝的民族大融合之後,胡人血脈便與漢家血脈相互交融,其中尉遲氏便是融入華夏血脈的其中之一,很難想像一個漢家文明在西域屹立數百年的時間。

于闐國早在漢代便出現,乃是因爲尉遲部落的興起,在唐代正式成爲華夏的一部分,得到了本就擁有胡人血統的李唐王朝承認和敕封。

趙禎在伊州的軍中召見了于闐國的使者,對於這個曾經漢家王朝的同族充滿好感,因爲這個國家基本上是以漢人自居,認同以及歸附漢家文化和王朝。

自唐亡之後,中原出現了五代十國之亂想,尉遲婆跋繼位爲于闐王,他自稱“唐之宗屬”,並以唐朝國姓李氏爲姓。可見他對漢家王朝的遵從。

因爲他的改姓之後的于闐國便算李氏王朝,但好景不長,相鄰黑汗國喀喇汗王朝的木薩汗宣佈***教爲國教,信奉佛教的於聞國和信奉***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間,爆發了持續近四十年的宗教戰爭。

趙禎從使者的口中得知了戰爭的過程以及慘烈程度,這是一種信仰之間的碰撞與竭斯底裡的廝殺,雙方都不認同對方的信仰,以至於信仰成爲最大的戰爭因素。

趙禎見識過信仰的狂熱,這個時代的人一旦認定某種信仰之後,這種信仰的力量便會驅使人瘋狂起來,而由此發動的戰爭也是一種最不理智,最爲瘋狂的殺戮戰爭。

使者的原話乃是:兩國之間互相征伐,勝者屠戮鄉民,十室九空,披堅執銳之人戕殺手無寸鐵之民,無有因由。老幼婦孺,孕病之人皆無放過,孩童之骸隨處可見,婦人之體屍陳道野!

即便是沒有在現場,通過於闐使者泣血的控訴也能聽出其中的慘烈,王鶴緊握雙拳默默不語,而邊上的王鐵鞭和曹康兩人怒目圓睜。

趙禎長長嘆息一聲也沒有說話,原因和簡單,兩國戰爭開始的那年正好是建隆元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東西方最爲重要的兩件事一個是大宋的陳橋兵變,另一個是西方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至於在西域地區的倆個小國征戰,實在是不會有人顧及當地百姓的死活。

于闐國和黑汗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四十年的時間,戰爭初期,于闐國佔據優勢,他們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進攻以後,揮師西進,曾一度攻佔喀什噶爾。

雖然在***援軍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奪回了喀什噶爾,但也沒有扭轉戰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與于闐的戰爭中。

很可惜,于闐國財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曠日持久的戰爭,使其實力大損,逐漸處於劣勢,最終喀喇汗王朝完成了對於闐的征服。

但于闐國並未消失殆盡,他們依然在蔥嶺以南的地區生存着,但和中原王朝的往來卻斷絕了,這也是爲何在大宋的鴻臚寺文書中認爲于闐國滅國的原因。

當然,歷代于闐國都和中原王朝保持良好關係,甚至願意主動承認中原王朝的正統性,自己作爲附庸。

所以大宋對於闐國的瞭解要遠比黑汗多得多,連趙旭也能當衆說出于闐國的大致國情。通過他的講述,衆人才知道這個于闐是一個什麼樣的王國。

這個以農業、種植業爲主的王朝,甚至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故手工紡織發達。特產以玉石最有名。

于闐自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爲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晉至隋唐,于闐國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闐百姓喜愛音樂、戲劇,在繪畫方面具有天竺、西域的混合風格,畫家尉遲乙僧於唐初至長安,繪有許多壁畫,與唐人吳道子、閻立本齊名。

文化上的相同極大的促進了他們和中原的共通性,也讓中原王朝極爲認同,所以于闐國自創建以來和中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關係。

而黑汗國卻因爲是大宋剛剛建國不久,立刻上貢大宋,成爲大宋的朝貢之國,這種朝貢便是承認大宋中原正統王朝的地位,大宋自然滿心歡喜。

趙禎微微苦笑,現在看來,很可能是黑汗國擔心大宋援助於闐國而使出的一種手段,他們哪裡知道,那時候的大宋正在太宗的帶領下忙着北伐收復失地,根本無暇顧及於闐國。

于闐國雖向大宋求援,但卻也知道大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並未保有希望,但在此之後,黑汗年年上貢,歲歲朝謁大宋,使得於闐國心灰意冷,他們認爲中原王朝已經不會在乎于闐國了。

戰爭形勢的逆轉,于闐國越來越難以支撐,最後只能放棄原有的土地向南遷移苟延喘殘下去,直到大宋崛起之後在西域開始展現天朝的影響力,這才使得於闐國看到了希望。

尤其是趙禎以“仁明”傳遍天下的時候,于闐國國主尉遲臨風再次派出使者覲見大宋皇帝。

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
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