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

當天空中的第一抹陽光照射在神都城的皇宮飛檐上的時候,大宋這個盛世王朝開始了全新的一天。

三才早早的帶着內侍在清涼殿中爲趙禎準備朝服,今日是朔望朝會,規格較高,即便是趙禎都要隆重對待。

朔是農曆初一,望是農曆十五,也就是說在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時候所舉行的朝會都是大朝會,別看皇帝和朝臣們掌握着大宋的權利,是統治階級,但事實上分內之事繁多。

朝臣們要總結三個月的事物,制定這個月的安排,各部,各司,各衙門都不能清閒,便是最爲閒散的崇文院都要上疏皇帝把書籍整理和日常管理的事宜上奏………………

官員不輕鬆,皇帝就更不輕鬆了。

這些制度根本就不是趙禎制定下來的,而是華夏老祖宗制定下來的東西,作爲皇帝的操勞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樣,大權在握,天下獨尊,想幹嘛就幹嘛…………

歷朝歷代的皇帝,尤其是賢明之君在這種制度下都忙的夠嗆,要不然昏君爲何那麼多,那麼容易做?真正歷史上的昏君也沒有多少,數量最多的反倒是那些資質平庸的守成之君。

趙禎的皇帝朝服以絳紗袍、蔽膝、方心曲領穿戴及通天冠、黑舄圖爲一套,這是次於袞服和冕服的帝王服飾,主要是在大朝會和大冊大典時穿戴。

穿戴這套朝服最少要三刻鐘的時間,按理說應該由皇后或後宮嬪妃帶人給趙禎穿戴,可趙禎獨居清涼殿處理政事,王語嫣和蕭撻裡之間的事情讓趙禎頭疼,直接讓三才代替了。

三才算是得心應手,一邊給趙禎繫上通天冠一邊開口道:“官家,皇后與皇貴妃之間相處還算融洽,已經不再互相冷視,平日裡也能搭個話什麼的……”

趙禎點了點頭:“嗯,若是如此朕也能早點回去了,這都快秋涼了,朕還在清涼殿中算怎麼回事!”

通天冠卷樑寬一尺所以又名捲雲冠,冠上綴卷樑二十四道,高一尺,戴時用玉犀簪導之,三才插上玉犀簪後道:“官家,皇城司傳來消息,草原上基本安定,再無動盪,各州府劃分已經完備,城池建設極快,草原上的各部百姓爭相爲朝廷出力,大讚陛下之慷慨。”

“蔡伯俙呢?他在上京城如何了?朕回朝之後妙元便幾次進宮向朕討要駙馬嘞!”

三才給趙禎套上絳色紗袍,領、袖、襟、裾均緣黑邊再配上襯裡所用之紅色,愈顯端莊大氣:“蔡駙馬在上京城中牧守極好,聽朝臣們說上京城已經成爲草原的中心,各部族百姓齊聚於此,通商往來頻繁,上京道安定祥和,繁榮之況不弱大定府!”

趙禎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下身也用絳色的紗裙及蔽膝皺眉,而邊上的三才接過內侍呈上的金玉大帶給趙禎束腰,接着纔是足穿白襪黑舄,掛佩綬。

事實上趙禎對老趙家的天子服飾並不是很滿意,當然這也不光是老趙家獨創,而是對華夏天子服飾多年的繼承和發展,只不過唯一沒變的地方是寬大的袖口。

張開雙臂後,袖口之大都快要垂到腳面了,這也致使君王的一行一動都要穩重,內有警醒之意,但事實上除了不方便之外並沒有什麼用。

最大的壞處便是提筆寫字的時候要小心,稍不留意便會弄髒衣袖,皇帝的衣服稍稍髒了一點邊要更換,又是半個時辰的時間被浪費掉,趙禎對此稍稍不滿。

但無論是禮部還是宮中的內侍省司禮監都拒絕趙禎改良朝服的建議。

便是趙禎這般貴爲天子也不能輕易改動,只能勉爲其難的接受,不光如此,三才一邊穿戴一邊催促:“官家,馬上便是早朝了,咱們要是不快點……”

趙禎一拍腦門:“速速更衣,若是遲了早朝,范仲淹定然要爲難朕了!”

三才苦笑道:“官家,這範相公乃是您一手提拔,可您爲何要任用如此固執的人爲相?他處處緊盯官家,您還不願換了他。”

趙禎擺了擺手:“朕爲何要換了他?范仲淹是能臣,是忠臣,有他盯着朕,朕反而踏實。若是換了阿諛奉承之輩,朕今日晚一刻,明日晚一刻,日復一日會如何?天下政事豈能等待?!”

三才連連點頭:“官家說的是,奴婢沒有您的眼光,只能看到眼前。”

趙禎瞥了他一眼,顯然三才是知道,但他還是裝作不知,藏拙的同時,也表達了對范仲淹的不滿,趙禎微微搖頭道:“若是有人在太子面前這般,立刻發配沙門島去造船,你知道朕是什麼意思。”

三才微微一凜,再次躬身道:“奴婢遵旨!”

趙禎點頭離開清涼殿,四周的內侍打出儀仗上前,天色未亮,宮燈排成成龍,對着三才殷切的表情揮了揮手,步攆這東西他甚是討厭。

帝王所乘坐的代步工具,通常稱爲“輦“,本來和車一樣是有輪子的。但自秦以後,帝王、皇后所乘的輦車被去輪爲輿也就是後世說的類似於轎子一般的東西,也由馬拉改由人擡,於是稱作步輦,這樣做的好處便是多了一些典雅和休閒的氣息。

但事實上自從步攆出現之後,乘坐的帝王並不多,以人爲畜,這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文人不屑,皇帝自然也不能經常使用。

到了趙禎這裡就更不可能了,他不希望把轎子在大宋普及開,一旦成爲先例之後,便會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成爲後世的理所當然。

還好,大宋的朝臣們都習慣坐牛車上朝,百姓們的出行也多乘坐公共馬車,轎子這東西的存在價值完全消失。

能體現身份和地位的最好東西便是馬車,有錢人家誰不準備一輛或是幾輛來顯擺?大多數官員家中也是如此,上行下效,大宋的百姓也多以馬車爲奢。

作爲皇帝的趙禎更不能隨意乘坐步攆,萬一官員效仿,百姓也跟着如此,那就不好再取締了。

太陽的光芒照射到皇宮高高翹起的飛檐上,宮城四角的鐘聲悠然響起,傳遍了皇宮,也傳遍了整個神都城,趙禎在輝光之中向乾宇殿而去,十月初一,朔望大朝會開始………………

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
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西邊的異動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