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

大宋西征並沒有沒藏訛龐想象的那般落入圈套,他的乞和只不過是爲了拖延大宋的進攻而已,好不容易走上權利巔峰的他怎麼會答應大宋的條件?

興慶府比起大宋的北平府完全不是一個等級,而興慶府的府城比起大宋的北京城來更是無法相提並論,看慣了北京城的宏偉高大,再看看西夏人的都城皇宮便覺得太過狹小,小家子氣太甚了些,這怎麼能與大宋相比?

歐陽修率領仗衛抵達興慶府之外便停下,此時的興慶府如臨大敵。

沒辦法,大宋對西夏的騷擾可謂是比一日三餐還按時按點,雖然從沒藏訛龐派出使者乞和之後,大宋的騷擾少了些,可但他們看到全副武裝的仗衛之後依然是露出驚恐的表情,雖然仗衛只有區區數百人,但卻讓西夏人提心吊膽。

應是代表大宋出使,仗衛們的身上不光有着華麗精良的鎧甲,同時還在頭盔上配備了鮮紅的冠羽,銀白色的盔甲,鮮紅的冠羽,簡直就是絕妙的色彩搭配,給人以強大的視覺衝擊力。

再加上背後的盾牌和高高豎起的騎槍,得勝勾上的鋒利馬槊,腰間插着的後背橫刀,馬鞍上的棘輪弩,等等這些無不給人天兵降臨的感覺。

西夏城牆上已經站滿了士卒,張弓搭箭警惕的盯着歐陽修一行,甚至有人開始搬運滾石檑木,好似這些騎兵會捨棄戰馬下來攻城似得……的確,在西夏人的認知中,現在的大宋軍隊好似沒有不能幹的事情。

但還好,歐陽修手中高舉的旌節引起了西夏人的注意,守城的將領趕緊把這一消息向沒藏訛龐報奏,同時命令守軍不得對這支奇特的宋人進攻。

很快西夏人便從城門上吊下一個小籃子,守城的將領站在城牆上高喊:“可是大宋使者?若是,便交出印信查明真身!”

歐陽修搖了搖頭,數十萬人防守的興慶府居然被自己一個數百人的使者團隊嚇成這樣,也端是個奇景,隨手掏出自己的官印告身放入籃子中:“此乃我大宋天子旌節,某家大宋參知政事,崇文苑大學士歐陽修,代國出使西夏!”

小籃子收了上去,沒一會城門便洞開,西夏的官員走了出來,把歐陽修的東西換給了他道:“歐陽參政多有得罪,裡面請,只不過也不能怪罪我等,你大宋“天朝”總是派出遊騎騷擾我大夏,得了數州之地還不知收斂啊!”

來人把天朝二字咬的很重,歐陽修自然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微笑着說道:“此言差矣,非我大宋騷擾你西夏,而是你西夏心中不臣啊!若是早日投降內遷,哪有這種事情?我大宋軍隊放行還來不及,怎會騷擾之?!”

一句話便堵得西夏官員說不出話來,這話說的,西夏立國至今,是說投降就投降的?!但畢竟大夏乞和在先,即便歐陽修用詞不當,他也說不出什麼來。

當大宋使團隊伍從興慶府府城南門魚貫進入城中的時候,兩邊站滿了圍觀的百姓,在他們眼中大宋騎兵的威武和高大遠超西夏的鐵鷂子,擒生軍。

高高豎起的騎槍閃爍着令人膽寒的鋒芒,武裝到牙齒的板甲讓人羨慕的眼紅,這樣威武強大的騎兵居然是大宋的,這讓許多西夏人不理解,甚至產生懷疑。

敬畏的眼神開始出現,西夏人也不傻,他們知道這樣的騎兵一定擁有極高的戰鬥力,不是西夏騎兵所能阻擋的,尊敬強者是草原上的準則,即便他們是敵人也是如此。

西夏皇宮中,年輕的太后沒藏氏焦急不安的坐在上首,而身爲權臣外戚的沒藏訛龐在宮中來回渡步,思考着應對的計策。

當歐陽修舉着旌節一路凱歌的來到興慶府時,可想而知沒藏訛龐的內心是多麼的鬱悶,他的乞和根本就是走個形式,爲的便是拖延時間之用,但誰知道他趙禎真的把使者派來,並且用參知政事這樣的副相作爲出使的使者。

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大宋的誠意,也是逼迫西夏的辦法,我把僅次於相公的副相都派了出來,我有誠意吧?你是不是該履行自己的諾言了呢?畢竟是西夏先派人乞和的……

手中的明黃色絹紙已經快被沒藏訛龐捏爛了,他怎麼也想不通大宋的速度爲何會如此之快,要知道就算是西夏乞和,大宋也該準備半個月左右的朝會商議定奪,還有這歐陽修爲何如此之快的抵達興慶府?

難不成他是飛過來的?興慶府距離大宋的北平府最少有數千裡之遙,就算上好的駿馬日夜兼程也要十數日才能到,爲何歐陽修只用了短短七天?

這是沒藏訛龐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事情,更加讓他驚慌的是趙禎國書的內容,這封國書的用詞是大宋罕有的,語言之犀利,字句之斟酌,氣勢之凜凜,充滿了威脅之言!

就算沒藏訛龐這樣的梟雄在讀完之後也都大汗淋漓,這哪是什麼國書,簡直就是一封恐嚇信!不光是在恐嚇沒藏訛龐一人,而是在恐嚇整個党項和西夏!

興慶府皇宮的外殿之中,歐陽修淡定的喝着茶,現在整個皇宮之中最放鬆,最清閒的就是他了,年輕的小皇帝他見過,完全就是一個不懂事實的娃娃,這纔多大一點點知道什麼?西夏至高無上的皇權掌握在沒藏氏這對兄妹的手中。

李元昊的子嗣寧令哥已經死了,歐陽修在進入皇宮之前便在道路旁的木樁上看到了他和野利家人的屍首,已經風乾的屍首如破布似的掛在那木樁上晃盪着,這就是沒腦子還被人利用的下場……

歐陽修一點也不會同情他,反而同情的是年幼的西夏皇帝,懵懵懂懂的孩子知道什麼,但他將會承受愚蠢的母親和舅舅所帶來的災難。

淡定的喝了一口茶水,一旁的侍者老實的站在原地,無論在哪個國家,宮中的侍者大抵都是一樣的吧?

歐陽修無聲的笑了笑,現在的西夏皇宮中也怕是隻有自己纔能有心情胡思亂想,沒藏氏與沒藏訛龐在後殿中討論許久也沒有個結果,還不知自己將會在這裡幹坐到什麼時候……要是有酒便最好了……

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章真相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
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二百章真相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