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

現在的大宋看似海晏河清,但內部存在的問題依舊不小,趙禎從未覺得大宋已經到了鑄劍爲犁馬放南山的時候,相反廣闊的疆域反而需要大量的士兵去守衛。

而大宋的軍隊這段時間鋒芒太甚,在士兵心中功勳往往被放在第一位,兵部已經查證了三起邊境衝突都是大宋邊軍所致,並且很可能時故意爲之,爲的就是以斬首獲得軍功。

被查到的三起都是戍邊邊軍的所作所爲,雖然無法代表整個大宋的軍隊,當這樣的行爲也已經足夠讓趙禎保持警惕的了。

軍種將士更多的時候是在關心什麼時候能有機會外出作戰,軍隊的積極性是很高,但現在對於大宋來說卻並不需要這麼高的積極性。

尤其是在趙禎明確對天竺進行封鎖之後,這樣的積極性在現在就變得有些過於高漲。

之前爲了適應高強度的戰爭需要,趙禎對大宋的軍事單位進行了擴充,新增了十六衛,同時擴大了軍隊人數,無論是禁軍還是邊軍都是呈爆炸式的增長。

外加上收復外族編製成軍,先在的大宋早已不是幾十萬人的軍隊規模,而是數百萬大軍。

在戰時這樣規模的軍隊不算過分,再加上大宋的國帑萬巨,萬全負擔得起,可現在四方寧靜,萬全不需要繼續維持如此龐大的軍隊和開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人數進行削減,清涼殿中從冰窖傳來的涼風很舒服,趙禎看着對面的狄青感嘆這位大宋的戰神已經初現疲態。

沒想到在自己的保護之下,這位大宋軍神依舊不行了,這次不是被文臣所攻擊,而是爲大宋的軍事操勞的不行。

當然趙禎不否認自己也有一部分責任,當初掉他回朝也是有保護和轄制之意,狄青在軍中的威望很高,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存在。

原本因爲大宋缺將所導致趙禎不得不重用狄青,可現在不同了,大宋的軍事已經超越了原本的軍事範疇和體系,軍隊的裝備有了質的飛躍並不算什麼。

最重要的是已經有了專業的軍事人才培養體系,所以說現在的大宋並不缺將,從軍武院畢業的軍官先進入軍中歷練,從最基層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積累大量的軍中經驗的同時,也把自己在軍武院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其中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已經是完善的軍官培養制度,基本上無可挑剔。

如此一來,大宋“軍神”就不再需要在戰場上親自指揮,更不需要搞個人崇拜以增加將士們的信心了。

當然,趙禎還是需要狄青卓越的戰略眼光,這東西可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原本的樞密院被取消,改爲參謀兵事院,而在增加兵部的實權。

這一系列動作看似是在恢復舊制加強六部,但事實上卻是趙禎在削弱相權的同時削弱兵權。

狄青調任兵部尚書,這是一個能參與朝政的機會,他也獲得了另外的一個身份,參知政事,但狄青對政事並不關心,只是在涉及到兵事的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

眼下就是如此,趙禎向他諮詢關於裁軍的建議,身爲兵部尚書的他自然知道趙禎的意思,當卻慎重的說道:“官家,非臣疑心,而是當下裁軍並非明智之舉,西面的吐蕃依舊是我大宋隱患,而天竺並未臣服,天下之間所需用兵之處亦不在少數,尤其是恆邏斯以及與塞爾柱接壤之地。何況若是一氣裁撤太多,民心不穩,將士不甘……”

趙禎知道狄青擔心的是什麼,其實他是擔心大宋的將士一下從軍中回到民間,不知道該如何生活了。

“你的意思朕知道。可現如今我大宋又要開始出現冗兵的之象了,若是不早做打算,待兵員過剩,到時再行裁撤已然晚矣!”

狄青很快提出瞭解決辦法:“官家,參謀兵事院之大參王韶向臣提過一個辦法,既能減少裁撤大軍所帶來的動盪,又能循序漸進的爲將士們某一個好出路。”

趙禎驚訝的表情中帶着一絲狡黠:“哦?是什麼辦法,快快說與朕聽。”

“王韶有云:兵在貴不在多眼下我大宋之兵甚多,最上者沒過禁軍,禁軍最精者沒過上四,然大宋疆域遼闊,邊防較多,不可皆以上四軍作防,必有邊軍相輔相成。”

狄青說到這裡稍稍頓了一下,見趙禎微微點頭頷首的模樣,信心大增繼續道:“臣和王韶相互辯論過,其所說乃最適我大宋也!邊軍四年兵役便止,而我大宋交通便利,並未有所影響;至於十六衛以保地方安危,各州府之十六衛甚多,雖是戰時而集,可我大宋亦有數百萬之退伍老兵,可隨時調動,此十六衛之弊也!”

趙禎點了點頭:“狄卿的意思是裁撤十六衛?”

狄青搖了搖頭:“臣並無此意,臣的意思是可否把現有十六衛全部裁撤,另取消邊軍番號,在邊疆邊軍之地重開十六衛,邊軍將士以十六衛之名號戍邊,以十六邊衛爲名,使其成爲大宋的正軍而非偏軍?”

這算是意外收穫了,當初趙禎和王韶商議的時候是準備“作局”誆騙狄青入局,並且讓他同意裁撤軍隊的,但沒想到他居然能從中找到更爲合算的辦法。

如此一來大宋的境內十六一下便全部裁撤,並不會影響這些人,大宋的十六衛幾乎都是老兵所組成,他們平日裡也正常過日子,進行生產生活,只不過在每月抽選幾天時間行進訓練罷了。

先在的大宋需要這樣嗎?並不需要,大宋邊軍的戰力已經相當驚人,而武器裝備的供給保障依舊不成問題,所以邊軍的戰力相當強悍,外加長期戍邊,將士們的能力和經驗並不弱於常年征戰的禁軍。

裁撤十六衛的影響和風險相較於裁撤其他兵種要小得多,這一點趙禎很快贊同:“如此便從本月十五開始,逐漸裁撤腹內之十六衛,所有衛所器械,軍官全部抽調至各邊軍,相互契合,增加訓練以提高戰力。”

狄青長舒一口氣:“臣遵旨!”

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
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