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

隨着滅國西夏的計劃被定下,整個樞密院便進入一種奇特的狀態,所有人都在以最大的動力辦同一件事,這種狀態在大宋可是不多見,戰爭能把的一個國家的所有力量往一處使那便贏了一半。

戰爭打的是國力,趙禎從不會在戰爭上吝嗇錢財,因爲戰爭帶來的收益要遠遠高於他的投資,雖然這收益是一個漫長等待的結果,可戰爭財不是時常都會有的,一旦大宋拿下西夏,那大片的養馬地和肥美的河套平原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趙禎可不認爲這些土地不值錢,也不認爲他們是化外之地,只要利用的好,便可使大宋更上一層樓。

三司,中書省,樞密院,路政院等等朝廷機構迅速的運轉起來,連殿前司和崇文苑都是如此,所有和戰事有關的衙門無一例外加班加點,身爲皇帝的趙禎已經三天沒有回宮,更別說那些官員了。

北京城皇宮的外朝燈火通明,而整個大宋也沒閒着高效的運轉了起來,龐大而可怖的國家機器一旦運轉起來就如一條狂龍,誰也不能阻擋它的步伐。

軍隊在接到命令之後便開始快速集結,沒人問這次的目標是哪裡,因爲問了也沒用,領兵的將領也不知道他們的目的地,只知道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調防。

在大宋調防已經成爲習慣,中央禁軍與戍邊禁軍和十六衛的調防爲的就是讓士兵體驗戍邊的幸苦以及在戍邊過程中產生的摩擦而獲得更多的實戰經驗。

只不過有心人注意到,這次調防的規模實在有大了些,即便是要調防何必從北平府調防最爲精銳的禁軍?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也不會想到,趙禎的調防其實是一場滅國之戰的前奏。

軍中的傳言更多,即便是小小的步卒都在互相商量這事,狄青帥司的年輕的士兵小虎對老兵問:“軍頭你說咱們這是去幹什麼?不會是單單的戍邊吧?聽軍中的兄弟說,咱們這次去的是西邊……和党項人作戰嘞!”

軍頭皺眉,一雙滿是老繭的手幫年輕士兵緊了緊身上的背囊道:“莫要聽那些人的,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好,軍中不得傳這種消息,要是讓虞侯聽到了,定要軍法從事,即便是讓你上刀山下火海你還能不去怎的?”

小虎想了想也是,憨笑着道:“是嘞!俺聽您的,不過這次軍械司給的陌刀輕省了許多,也比之前的好用了,連俺的橫刀都給換成了新的!”

軍頭笑了笑:“這算啥?看看這板甲,之前的那副的裡襯都快磨爛了,瞧瞧現在的這幅,用的還是棉的裡襯嘞!即便是再冷也穿的舒服,不過平時只能放在大車上罷了……”

兩人正說着話,一邊的軍需官已經帶着幾個軍士推着小車在軍中發平時沒有的東西,這讓他們十分驚訝,在軍中都是統一去領取東西,還沒見過軍需官親自帶人來發放東西的,一板車一板車的苫布下究竟是什麼?

“張彪,把你們的人都帶來,官家賜下禦寒的衣物了!人手一件,可別說俺虧待了你!”

御賜的衣物?

作爲軍頭的張彪驚訝的問到:“什麼衣物?真是官家賞賜下來的?”

“那是自然!這是還能有假?不是俺誇耀官家的仁厚,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天子嘞!瞧瞧這是什麼?上好的毛衣!京中的達官貴人,富商豪紳家也沒有幾件,誰曾想咱們禁軍居然每人一件,這可不是天大的賞賜?”

“嚇!這就是毛衣,小虎快叫兄弟們來領取,這東西可是寶貴的緊,即便自己捨不得穿,送去家中也是極好的!快快!”

隨着軍頭張彪的話,整個軍營都沸騰了起來,原本看熱鬧的人飛快回到自己所在班直中叫喚,一時間軍中熱鬧的像是在過年。

誰能想到官家居然有這麼大的手筆,眼看就要入秋了今年比之去年更加寒冷,官家賞賜的毛衣真是時候,不光禦寒還非常舒服,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些毛衣還有大小之分。

不光有毛衣,還有各種的小物件,裝炒麪的布袋,隨身攜帶的水壺,打磨刀劍的磨刀石等等這些無不顯示大宋軍備的齊全後勤保障的得利,有這樣的後盾,將士們還會有怨言?誰也不會再在軍備上的問題找藉口。

這一幕在大宋的軍中上演,很簡單,這是趙禎在消費囤積的毛衣存貨,大宋的羊毛保存了很多,並且這些羊毛都要製成毛衣或是毛毯之類的東西,雖然西夏的羊毛已經沒有了,但趙禎更要促進消費,使得大宋對羊毛的需求增加,這樣一來會迫使市場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也爲大宋拿下西夏後獲得供求關係。

戰爭要是不能帶來利益爲何要發動戰爭?

這次對西夏的戰爭大宋發動了更多的士兵,收復燕雲趙禎不過是用了十萬人,而對付西夏,大宋用上了整整三十萬大軍,這是史無前例的,即便是太宗的雍熙北伐也不過二十萬大軍之數而已。

十五萬的禁軍,十五萬的十六衛,這是大宋能拿得出手的所有家當,當然大宋的軍備人數遠遠不止這些,但他們要負責對燕雲的駐守,以防遼人乘機南下。

三十萬大軍是一個什麼概念?這相當於大宋一個繁榮府城的所有人口,所需要的物資,軍械更是繁多,軍費用度鉅萬,可以說爲了這次西征,趙禎是把自己的內藏庫都搭上了……

拜大宋公路所賜,三十萬大軍在大宋境內移動迅速,在狄青的指揮下,兵分三路撲向西夏邊境,最遠的已經抵達大宋的西北邊境州府西寧州,另一路兵馬則慶州駐紮,最後一支這是從大同府出,沿着宋遼邊境穿過了遼朝的東勝州抵達烏蘭木倫河。

大宋名義上打着操演的旗號,使得遼人再次緊張起來,對東勝州加強防務,因爲當初大宋正是打着操演的旗號對燕雲之地發動突然襲擊的。

十萬大軍就這樣安然度過遼人的邊境進入烏蘭木倫河,一路上沒有任何的停歇也沒讓遼人起疑。

此時的西夏已經被大宋所包圍,如果算上青塘聯軍,現在的西夏便是四面楚歌,而大宋並沒有急着動手,原因很簡單,糧草還在路上。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
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