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

寧夏路的興京最好吃的東西便是羊肉,這裡的羊肉肥美,只要處理得當便沒有什麼羶味,各種關於羊肉的吃食也是五花八門。

寒天裡的一大早晨,喝一碗燙燙的有肉湯,整個人渾身上下便暖和起來,再泡上一塊饃饃,那便是能飽飽的撐到中午!

趙禎和往常一樣坐在一個面街的腳店中,一頭渾身雪白的綿羊被老闆的大兒子牽了進去,老闆出來給了錢之後,便瞧見趙禎這個老主顧,笑着說道:“貴人今日又來小店光顧,還是老樣子?”

趙禎點了點頭:“這是自然,打進了興慶府之後,第一個嚐了你家的羊湯,便再也挪不動了!”

老闆立刻喜上眉梢,指責趙禎對其他吃飯的人道:“瞧見沒有,神都城來的貴人也誇口咱們老胡家的羊湯地道!”

趙禎笑了笑,指着老戶不斷熬製的辣油道:“唯有你們家的羊湯捨得放辣椒,胡椒嘞!”

老胡叫道:“這是自然的,興京之中羊湯的早點鋪子何止百家?爲啥都來俺們家吃喝?還不是咱家下料足,有講究!”

趙禎喝了一口熱辣的羊湯,嚼着蔥花道:“這話是沒錯的,下次你再在這羊湯裡直接泡上餅子,再配些糖蒜,那便是頂頂好的胃口了!”

老胡驚訝道:“貴人是在哪裡吃過?”

趙禎撩起頭上的束帶笑了笑:“神都城的人都這麼吃早食,羊盤就要配上撕碎了的小饃饃,那味道纔算是一定一地的好,想想看鮮美的羊湯都滲進了軟軟的餅子裡,一口下去可不是美的不行?再咬上一口酸甜可口的糖蒜…………箇中滋味……”

“啪!”

一個漢子拍了一下桌子,讓在座的人嚇了一跳:“神仙不換!”

趙禎嚴厲的目光瞪向僵硬在街面上的喬裝護衛,立刻就讓他們消失在人羣之中。

老胡嚥了一下口水道:“多謝貴人提點,以後咱們老胡家的羊湯就這麼泡饃吃!諸位回去也幫俺老胡放出消息,明日都來嚐嚐俺老胡家的羊湯!糖蒜管夠!”

衆人哈哈大笑:“這感情好,明日可別忘了,不然必不和你干休!”

老胡的大兒子長得五大三粗,爲人也是靦腆,不知道該如何謝趙禎,只是一個勁的往趙禎的碗中加湯。

小兒子一身儒袍從店中走出來,前襟已經撩了起來,看樣子是在幫忙的,見了趙禎便施禮道:“多謝這位貴客的提點,這還是給了我家發財的門路,以後的羊湯管夠,小店不取一文!”

看着兒子的模樣ꓹ 老胡想說什麼話到嘴邊還是嚥了下去,只是在邊上尷尬的笑了笑。

趙禎笑着看向少年人道:“未曾想少年人還是讀書的ꓹ 知書達理便是好啊!可要用在正處,你家人賺錢不容易,別用他們的辛苦錢送人情ꓹ 某也不差你這一點人情和羊湯。”

趙禎的話讓少年人面紅耳赤,也讓周圍的食客議論紛紛ꓹ 不少食客明白了趙禎的意思後,看向老胡道:“你家這老麼還是有腦子的ꓹ 比俺家的榆木腦袋強的多。”

老胡一臉尷尬的對趙禎道:“讓貴客見笑了ꓹ 這孩子想讀書想瘋了,但興京之中的書院以滿,進不去書院了……”

趙禎稍稍驚訝道:“不該如此的,你這孩子之前不是在書院的嗎?按照規矩,書院的孩子可以一直讀下去,直到參加大比的年歲,怎生突然就沒學上了?”

大宋的教育是趙禎一手擬定的ꓹ 這其中有多少的關竅他最清楚,只要是從第一年讀書的孩子ꓹ 就能一直在書院中從小學開始一直讀到能夠參加科舉結束。

這不是地方上的規定ꓹ 而是朝廷制定下的國策ꓹ 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所在。

眼前這個少年郎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ꓹ 雖然身材壯實了些,但臉上的稚嫩還未消除ꓹ 不應該出現在老胡的店鋪中幫忙。

更不應該沒有學上纔是。

老胡欲言又止ꓹ 但葉安卻勸說道:“你且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ꓹ 某家在興慶府之中還有些門路,看能否幫上你。”

架不住趙禎和一衆食客的勸說ꓹ 老胡這才拍了拍小兒子的肩膀張口道:“其實是這娃的命不好,之前已經在崇德書院讀了幾年書,但未曾想今年冬試之後便了明年入學的消息,其他的同窗都以獲了讀書的機會,小老託人打聽才知曉,原是被東京城來的商戶頂了學…………”

“嘿!這董學教的手越來越黑了,原先只需另外繳納束脩便能入學,現在倒好直接頂替,價高者得!”

邊上的食客不滿的嚷嚷起來,顯然這個董學教已經不是第一次利用官職謀取好處,趙禎皺眉道:“爲何不向學教之上的學監,學政上告?”

腳店裡稍稍安靜了些,有人用怪異的眼神看向趙禎道:“貴人是神都城來的,不曉得也是在情理之中,神都城是什麼地方?天子腳下,那些學政,學監,學教自然是收斂的緊,可在興京,學教,學監,學政都是沆瀣一氣的一丘之貉!想要上告?告給誰?”

趙禎笑道:“眼下的興京不也是天子腳下嗎?聽說興慶宮中便是太上皇的行宮,這些人也敢亂來?”

衆人將趙禎提到了自己,立刻露出崇敬的態度來:“太上皇自然是仁德天下,文武雙全的不世君王,但已經放權給了官家,不理政事了,否則那些人豈敢如此放肆?”

趙禎點了點頭:“說得也有道理,可爲何不向興慶府的知府,監察院等衙門上告?”

衆人偃旗息鼓道:“那些都是頂頂要害的衙門,豈能因爲這等小事過問老胡家?說不得他們也是一起的,到時惹怒了大官倒黴的還是自己不是?”

趙禎笑着起身道:“不試試怎生知曉?孩子你叫什麼?”

“胡柯!”

趙禎好奇的望向他道:“你怎生知曉我是有官位在身的?這裡的人可大多以爲我是富商嘞!”

胡柯小聲道:“之前的先生曾經說過,爲上官者善養其氣,不怒自威,尋常食客本不相熟,常來小店中吃喝一段時間便熟絡了,可先生您卻不同,便是常常光臨小店,卻從未有人敢於近身,非您一身的貴氣,乃是威儀逼人!”

一衆食客交頭接耳,之前他們也沒注意到,只是經過胡柯的點播才發現是這麼一個道理。

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
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