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

趙禎的想法讓蔡伯俙和彭七爲之一驚,官家不單單是要取得燕雲之地,甚至還有佔領遼朝西京道和中京道的瘋狂想法,在他們兩看來,大宋能拿下燕雲十六州已經是邀天之幸,畢竟有了燕雲便能和遼朝抗衡,同時也不懼西夏的騷擾。

蔡伯俙拿着餅子呆呆的望着趙禎的背影,此時他才明白爲何官家不打算停止征伐的腳步,原來是所圖甚大!可西京道和中京道乃是遼人的最擅長的戰場,那裡有大片的草原和全民皆兵的契丹人……

彭七已經快步上前跟上趙禎的腳步,他的職責是保護官家,剩下的就和他沒有關係,官家要向西京道進軍,那便去便是,大宋的將士早已打算跟隨官家一路殺到遼朝上京建立不世之功了!

蔡伯俙急急的追上趙禎道:“官家,難道咱們不拿下整個燕雲全境?畢竟析津府纔是整個燕雲的半半之數嘞……”

趙禎笑了笑:“誰和你說朕要拿下燕雲全境的?連你都是這麼想的,遼人必定也這麼想,一個居庸關便會浪費我大宋許多人力物力,何必強攻?朕的目標可是羊城和燕子城!”

趙禎的話讓蔡伯俙和彭七說不出話來,今天的衝擊對他們來說實在太大了,誰能想到官家居然捨棄燕雲全境,劍走偏鋒的要奪取奉聖州的兩座城池?這要說出去恐怕連遼人也不會相信!定然會覺得大宋天子瘋了……

蔡伯俙和彭七對視一眼,官家既然會把如此驚人的消息告訴自己,那就說明這是官家志在必得的,自己定然要守口如瓶,即便是夏竦都不能透露分毫。

趙禎走在前面,此刻他看到的是析津府這座城市的魅力,草原的豪放和漢人的儒雅彷彿結合在了一起,一切都是那麼的天衣無縫,一點違和感也沒有,契丹人也好,漢人也罷,雙方之間並沒有什麼隔閡,畢竟大宋和遼朝也是以兄弟之國相稱的,雖然遼人治理漢人有所不公,但好歹還是南北分制,多少給了漢人一點尊嚴。

現在這片土地重歸漢人王朝的統治,趙禎自然不會爲難這些歸附的契丹人……漢人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就是融合,同化,看似最無力最沒用的東西,卻是最爲致命的!

如今析津府的契丹人已經慢慢的被當地的漢人所同化,除了他們契丹人的身份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區別,有的甚至和漢人一樣留了頭髮穿上長袍……

這就是不知不覺的改變,也正是這種改變讓華夏民族更加強大!

趙禎不打算採取種族滅絕的手段,因爲這是沒用的,即便毀滅了一個草原民族,還會有更多的站出來,匈奴人消失了卻又有突厥人成爲中原王朝的對抗者,突厥西進之後又出現了契丹,趙禎知道契丹也會消失,然後便是女真人和蒙古人……

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絕不可能被消滅乾淨也無法被徹底消滅,自己能做的便是讓他們融入中原王朝,讓他們恢復華夏人的身份!

所有的遊牧民族都是華夏先祖的後裔,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只不過他們在草原上過着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有別於中原百姓罷了,但雙方的共祖都是一樣。

匈奴人的祖先是夏桀的後裔,誰能說他們不是華夏後裔?突厥是匈奴的分枝也算是華夏血脈的一部分,契丹自然也不能例外……

趙禎看着一個契丹漢子笑罵着把手中的餅子扔給一旁的漢人孩子道:“狗兒今日有沒有聽你爹的話?再去禍害人家的被子定然要被打的屁股開花!”

名叫狗兒的孩童吸了吸鼻涕笑道:“格爾大叔,俺可沒有禍害你家曬的被子,誰要是敢禍害俺第一個不答應!”

爽朗的笑聲響起讓趙禎看到了契丹人的豁達,任何一個民族都不會是絕對的壞人也不可能是絕對的善人,接受契丹好的一面就要接受他們不好的一面,契丹人重感情,有時也很細膩,但有時卻又很粗狂,擁有着超常的執着,性格內向,且有時會無原則地原諒,好衝動,不善於爭取自己的權利……

但這麼長時間的瞭解,趙禎卻發現契丹人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一旦看見血腥活着投入戰鬥,他們整個人都變了,讓人陌生與恐懼,一旦作戰時他們就會變得異常殘忍,野蠻落後,漢人不理解他們的這種變化,把他們稱之爲蠻人,但趙禎知道這是他們血液中的原始衝動在作怪……

人類的本能除了繁衍後代便是嗜殺……這是不可否認的事情,在人類演變的歷史長河中多數的時候是在和自然鬥爭,一部分人學會了種植糧食,慢慢的這羣人身體中的嗜殺本能就被改造了,而有一部分人則是一直在草原上從事狩獵和殺戮,自然基因中蘊含的嗜殺因素被保留了下來,這就是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區別。

當然經過時間的融合,趙禎相信能改造這些草原民族身體中嗜殺的基因……讓他們融入大一統的王朝,而趙禎自己則是要建立一個自漢唐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並且在草原上也修建起一座座城市,讓遊牧民族也邁入城市化的進程之中,胡漢通婚,胡漢通商,胡漢一家!

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大宋強大繁榮的基礎上,只有徹底把契丹人征服了才能實行自己的改造計劃,想到這裡趙禎微微嘆了一口氣,說到底還是要比拳頭啊!

在這個時代,不,應該是說在任何時代,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但擁有絕對力量和權利的時候,整個世界便任由自己改造了。

看了看析津府繁榮的街道,趙禎笑了笑,如今析津府就被自己改造了不是嗎?來自大宋的商品物美價廉,原先析津府百姓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才能購買到的貨物現在只需一點點錢便能買到,銷量上去了使得大宋的商賈也笑得合不攏嘴,原先他們還認爲價格低了就賺不到多少錢了,沒想到賺得更多……

經濟的變化是最爲顯而易見的,析津府的契丹人也跟着受益,他們經過時間的融合已經有不少人轉爲農人,耕田種地也是一把好手,而且漢家女子多柔美,完全俘獲了契丹漢子那顆狂野的心,而契丹女子多矯健,對漢人來說也是非常不錯的良配,通婚在析津府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而文化上更是融合了許多,趙禎一路走來看到了相當多的宋人娛樂活動在此地也非常盛行,摔跤、擊鞠、射柳、射兔、下圍棋和雙陸等等均是契丹人和漢人都喜歡的,即便是詩詞歌賦也有互通,稱得上是別具一格。

趙禎在這裡看到了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融合的一幕,更加堅定了他民族大融合的想法,這種力量是多麼的強大,以至於在不知不覺間改變或是消滅了原有的隔閡!

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
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信鴿帶來的驚天猛料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