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父愛如山

一碗冰鎮的中草藥灌入,趙禎只覺得肺腑清涼,略帶薄荷香氣的冷飲讓他恢復了清醒。

昏昏沉沉的時候只聽見一旁有人說話:“太子在御階下站了多久?”

“大概一個多時辰。”

“荒唐!太子年少體弱,怎可在烈日下久立?你們這些內侍是怎麼做事的!”老者的怒喝讓跪在地上的陳彤顫抖。

宋代的內侍地位極地,他們的任命甚至要受到外臣的監督和管理。

簡單地說,就是皇城中所有的官員都能對對他們進行監督,稍有不慎就會遭到責難。

“奴婢早就想稟報,可太子說官家難得如此開心,嚴令奴婢打擾。”像鴕鳥一樣的陳彤委屈的說道。

王旦震驚的望着牀榻上的太子,他完全想不到太子的孝道已經到達這種高度,寧願自己在烈日下曝曬也不願意打擾官家和自己的聊天,這不可能是裝腔作勢,而是發自肺腑的至純至孝,年僅八歲的少年極少有這般心性和毅力。

緩緩的走到太子身邊,看着呼吸略微緩和的趙禎,王旦嘆息一聲:“癡兒!”

轉頭對牀邊的官家躬身行禮道:“太子至善,老臣歎服!”

趙恆此時卻艱難的伸出手,輕輕的用溼毛巾搭在趙禎滾燙的額頭上,眼中泛起一絲漣漪:“吾兒天性醇厚,王旦你要讓他明白,君子欺之以方的道理!”

王旦瞬間就明白了趙恆的想法點頭道:“老臣知道!”

可是躺在牀上的趙禎卻在心中苦笑:這下有點演過了!老爹和王旦把自己看成一位正人君子了!可我現在不就是在上演一出君子欺之以方的好戲嗎?

慢慢的睜開眼睛,趙禎假裝迷茫的望着四周道:“我這是在哪?”

趙恆欣喜的拿開兒子頭上的溼毛巾道:“癡兒,你在朕的景福宮中。小小年紀不要勉強自己,凡事要量力而行切不可莽撞行事!”

看着老爹愛惜的眼神,趙禎突然覺得自己很混蛋,眼前的中年人眼中充滿了父親的慈愛,可自己卻是在欺騙這種最質樸神聖的感情。

自己先前的表演就像是一個小偷,在偷竊這副身體主人的父子親情。

他真的是被趙恆的父愛打動了,他本是單親家庭,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完全不知道父愛是什麼感覺,在他看來父親是一個極不負責任的人。

但趙恆的行爲讓他體會到了什麼叫父愛如山,這種感情不能用語言去表達,卻比大山還真實,比山巒還偉岸。

酸酸的感覺充滿這鼻翼和眼角,趙禎使勁的吸了吸才道:“父皇兒臣好多了,只是今天闖禍,擔心父皇責罰才……”

趙恆笑眯眯的說道:“百姓口呼萬歲,只能說明你的所作所爲讓他們滿意,是個合格的儲君。這算什麼闖禍?更何況這是遼使的詭計。”

王旦在一旁點頭道:“官家所言極是,這麼拙劣的離間豈能分離父子之情?”

見兒子好的差不多了,趙恆羨慕的王旦說道:“少年的身體就是恢復的快,你看益兒都能給你行禮了。”

說完轉頭對趙禎嚴肅的說道:“吾兒,王相公從即日起就是太子太師!你以後要對他施以尊師之禮。”

趙禎趕緊拱手施禮:“學生拜見老師!”說完拱手高舉,自上而下的行禮。

王旦哈哈大笑,摸着下巴上微白的鬍鬚道:“老臣還禮。”

殿中的氣氛變的極爲融洽,趙恆坐倒在錦塌上,趙禎在側正對着王旦,聽他給自己上的第一節課“君子欺之以方”。

王旦驚奇的望着趙振道:“太子已經能通篇背誦《孟子》?”

趙禎有些忐忑的點頭道:“四書五經孤已經能全篇背誦,但其中的經意卻並非全部理解。”

這下就連趙恆也驚奇的坐起道:“朕之前考校你的時候都是抽取名言典故,難道那些都是你早就理解的?”

趙禎靦腆的點頭:“兒臣以爲父皇是故意挑些簡單的問……”

王旦立刻插嘴道:“太子殿下能否說出《孟子》中哪一章能體現出亞聖的仁政?”

趙禎毫不猶豫的回答:“寡人之於國也!”

就在趙恆和王旦驚奇的時候,趙禎開始背誦全文,在最後還總結道:“全文分爲三個部分,其一是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其二是孟子採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甕”的論辯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其三是論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徑——實行仁政。”

趙禎看着被鎮住的兩人心中得意,這些都是後世的標準答案,要知道四書五經在後世都被分析的十分透徹,這是幾千年積累的經驗,完勝宋儒的斷句式片面分析。

宋儒極其喜歡把先賢的文章斷句分析加以解讀,這樣得出的結果當然是片面的,而後世卻是把整篇文章連貫的解讀,這樣得出的答案當然更加全面也完勝宋儒的分析。

就像管中窺豹和一覽無餘,高下立判。

王旦呆呆的望向趙恆道:“太子儒學造詣極高!這是生而知之?!”

這是要把自己往聖人的火坑裡推啊!

趙禎打了個冷顫趕緊解釋:“太傅之讚我可受不起,其實用了討巧的方法,文章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實在太難,我就直接通讀全文,然後對全文加以分析,這樣就更加省時省力。”

王旦剛準備否定這一行爲,但是卻被趙恆打斷道:“整片通讀分析?”說完就開始皺眉苦思,沒一會眼前一亮的說道:“王公試試,此法確實大有不同!”

趙禎苦笑,當然不同,先賢們寫文章就是整篇的,哪有想一句寫一句最後鑄成文章的道理!

君臣二人用趙禎的方法試了下,果然如此,最後恍然大悟,哭笑不得道:“是誰先提出逐字逐句的解釋經意的!”

王旦望向趙禎道:“孩子本性純真不會受到框架的束縛,這恐怕就是太子另闢蹊徑的原因吧!”

只要自己是個孩子,大人們就總能找到方法自圓其說的去彌補自己身上的漏洞。

就像人們常把不能解釋的東西合理化一樣。

自己的才能被充分肯定當然是一件好事,這也距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

在趙恆的打發下,趙禎無奈的離開,他真的很想聽聽兩人對自己的評價,不過沒什麼關係,今天自己的表現應該很完美了!

出了大殿,趙禎就趕緊向自己的馬車溜去,在車上他就能安心的分析一下今天的表現。

但是他失望了,看着一車的小妞,趙禎無奈的退走,去找避難的蔡伯俙,至少那裡不會比車廂中還難受。

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
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