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

皇帝的酒桌和其他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同,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沒有一個侍從伺候,環繞在周圍的不是內侍,而是從裡到外透着精幹的侍衛親軍司。

即便是在酒桌上召見兩府相公也依然要吃菜喝酒的,趙禎也不想讓兩府相公們過年還愁眉苦臉,笑着舉杯道:“諸位相公滿飲此杯,一來爲這佳節助興,二來爲新年祈福。”

衆人舉杯慶賀,遙祝趙禎:“官家仁德此乃天下之福,百姓之富!”

在他們看來恭祝皇帝就是恭祝整個大宋,整個天下。皇帝是帶領天下人前進的,也是所有人的君父,帝王仁德則天下仁德,天公自然作美,風調雨順……

畢竟每年的正月十六官家還要去城郊祭天爲百姓祈福。

趙禎已經習慣了這種恭維,但習慣歸習慣,他並不享受這種禮遇,這個時代天下繫於一人,從朝臣們的話語中就能看出來對自己的期望有多高,皇帝英明則天下大治!

被人期望是好事,可趙禎此時卻不得不說一些讓兩府相公們失望的事情:“諸位應該知道朕此次不光是宴請爾等歡度佳節的,還有要事相商。”

來了!

衆人心中驚叫,官家還是提起北伐之事,多少年了北伐已經成爲困擾在大宋頭頂的夢魘,揮之不去百般纏繞!

太祖沒來得及北伐就駕崩,太宗兩次北伐失利揮霍掉大宋開國之初積攢下來的百戰雄兵,從此宋人一提到北伐無不戰戰兢兢,這是一種本能的畏懼。

趙禎理解朝臣們的心思,也理解圍繞在大宋頭頂上的恐懼,但他必須北伐!排除所有先決條件不說,單單是這份恐懼趙禎就要打破它!

作爲一個王朝,一個帝國,如若沒有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的氣魄和勇氣,那這個王朝便已經喪失了他的驕傲!何談天朝威儀?

自秦以降,中原王朝哪個不是向外展露猙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大唐兵鋒莫敢敵焉!就連國祚僅僅三十八年的隋朝都能出兵大敗突厥,一場白道川大勝乘勝追擊致使突厥帝國由盛轉衰,往日的雄風一去不復返!

在趙禎看來中原王朝必定要戰勝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只有如此才能稱得上是煌煌天威的上國,才能稱得上是四海八荒的真正霸主!才能讓國內的百姓獲得上邦天朝的自信!

趙禎看的清楚,所謂的民心很簡單,國家繁榮昌盛,外敵不敢犯其鋒芒,這便是一個盛世,比之所謂的文治強上百倍!

兩府相公們各懷心思,有人心中激動甚至興奮諸如丁謂夏竦等人,有人則是心中忐忑諸如龐籍呂夷簡等人。

“陛下我大宋如今國庫充盈,甲堅兵利,衆將士莫不虎賁,北伐之事乃志在必得!”

夏竦的話引起了龐籍的不滿:“夏參政此言差矣,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北伐燕雲更是傾舉國之力,所費何止鉅萬,士卒不可勝計,大宋如今之昌盛來之不易,北伐是否得不償失?”

這是保守派的觀點,也是大宋如今流行的主要觀點,在許多朝臣眼中,北伐真的有必要嗎?

如今大宋的國力遠勝先帝和太祖太宗朝,百姓安康,物阜民豐,只需拱衛疆土便國無戰事,如今的西夏在西域征伐不斷,而遼朝還未從蕭耨斤遺留下的亂政中走出,完全不能成爲大宋的威脅,何必去招惹?

趙禎輕嘆一聲:“諸位的想法朕都知道,所謂得不償失卻是不察不明,何謂得不償失?我大宋收回故土,北御強敵,得中原屏障,復華夏金甌有何得不償失?!”

趙禎的語調越來越大,充滿慷慨,氣衝霄漢,述說着華夏天威,凜凜之氣宛若天神,所有人都有一種感覺,彷彿官家的話就是天理,就是大道,無人可以違背……

一時間保守的相公大爲駭然,他們覺得自己彷彿是一隻軟弱的綿羊,龐籍和呂夷簡對視一眼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膽怯和懦弱,誰也不希望自己成爲軟弱的人,龐籍和呂夷簡自然也不想,趙禎的話給了他們很大的震撼,想想如今的大宋和遼朝,慢慢的他們也覺得自己是不是過於謹慎了?

甚至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什麼,只是有一種不安縈繞在他們的心頭。

這種感覺說不出道不明,但晏殊一開口他們就發現了問題的所在:“陛下所言無可厚非,我大宋自然是應該收回燕雲故地完璧金甌,可陛下打算御駕親征……”

隨着他的話兩府相公臉色一變,他們終於知道自己擔心的是什麼了,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謂天子親自率兵征討,一般而言皇帝御駕親征,以萬乘之重,馭百萬之師,自然人心踊躍,爭效死功,理應攻則必勝、戰則必克,然而詭異的是華夏曆史上的御駕親征總是半半之數……

漢高祖劉邦是第一位御駕親征的皇帝,自他之後共一十八位帝王御駕親征,勝負參半!

在兩府相公眼中,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皇帝御駕親征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爲這會加大此次北伐的危險程度,一旦皇帝被俘或被殺都將會給大宋帶來嚴重的災難。

即便是在大軍環繞之下,這種事情也是說不準,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的時候偏就會趕上這一萬中的萬一!

對於兩府相公來說,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概率他們也不能忽略不計,並且要徹底根除這個萬一,在他們看來這萬一就是無限大了……

龐籍和呂夷簡起身離座,在趙禎面前大禮拜下:“臣等懇請陛下三思!”

宰相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穩定並執行皇帝的命令,士大夫的職責就要簡單的多,輔佐君王。

魯宗道,晏殊自然也是跟着拜下,兩府相公皆是如此,就連丁謂和夏竦都不例外,在他們看來北伐燕雲自然無可厚非,但官家御駕親征卻是可以避免的……

兩府相公在自己面前拜倒一地,趙禎都覺得這是在考驗自己,說實話自從他登基親政以來,還從未遭遇過如此反對,兩府相公的想法一定是代表了絕大多數的朝臣,甚至是所有朝臣的想法,但趙禎依然覺得自己不能妥協。

“朕意已決,無需在議!自我大宋開國,太祖御駕親征南征北戰爲我大宋開拓疆土,後太宗北伐遼朝雖兩次失利,但卻至死不悔,先帝更是禦敵於檀淵,朕亦然!朕要讓後世君王記住,我大宋天家的骨血中從不缺乏凜凜戰意,也要讓天下人知道我天水趙氏沒有懦弱之輩!”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
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