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

摩羯柯鈺是毗羯羅訶波羅三世的使者,他代表着天竺向大宋出使,這是一份榮耀,誰讓波羅王朝是現在天竺的最強勢力,雖然它還沒有統一整個天竺,但這也恰恰說明毗羯羅訶波羅三世的眼光。

他不是一個愚蠢的人,派出摩羯柯鈺便是爲了和大宋打通關係,進行商貿,沒錯,其實毗羯羅訶波羅三世的目的就在於和大宋通商,年輕的他擁有着前任君王所沒有的眼光。

並且摩羯柯鈺乃是他最信任的心腹,所以此次前來是向大宋表達敬意的同時,也希望和大宋達成通商的協議,畢竟鵬珈羅和大宋的雲南路交界,雙方之間也算是有些來往。

雲南路的大宋百姓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即便是不如大宋的中原腹地,但也在當年蘇洵的治理下井井有條,並且大宋的支柱性產業也在玉蘭路安家落戶,茶葉,琉璃,咖啡,等等來自美洲以及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產物都在這裡。

當初趙禎選擇雲南路放置這些產業就是因爲這裡偏僻,距離北方的遼朝和西夏遙遠,山高路險且關隘衆多,別說是密探了,即便是大宋的百姓想要進出雲南都要破費功夫。

可這卻不能阻止雲南路的百姓和鵬珈羅的人通商,雲南有着不錯的經濟效益,因爲大量產業的關係,雲南的工廠也不在少數,商家往來於此,百姓手中的錢財可不少!

有了錢自然就好消費,鵬珈羅屬於天竺,但他也是相對有一定自律性的,當地的部落首領便和雲南路的百姓通商,所謂的通商也只是小打小鬧,主要以白糖,食鹽,茶葉爲主,偶爾採購一些絲綢和瓷器。

但不知是這個部落的首領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居然把這一消息死死的隱瞞下來,並不願意向其他人分享。對外宣稱大宋無比強大,且不屑於和天竺人做生意。

於是本就自己過自己的天竺人也就忽視了這一切,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一個強大的國家就應該封閉起來,自己享受自己的統治,就像現在的天竺一樣…………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鵬珈羅部族出現的瓷器,絲綢無意之中被人發現,同時在一次宴會上還被外族發現了一瓶精緻的香水,這便引起了天竺的軒然大波。

在鵬珈羅不斷的有精美的商品被發現,這些美麗的瓷器,精美的絲綢,華麗的衣物,甚至是奇幻的香水都引起了天竺人的不滿,原來你鵬珈羅一直揹着旁人在和大宋做交易!

尤其是香水這東西,居然只要一兩滴就能使得整個人的氣味變得如此芳香迷人,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寶貝!憑什麼你一個人獨佔?

爲此,毗羯羅訶波羅三世不惜派出了精銳士兵,步兵兩萬,騎兵一千,戰象六百消滅了鵬珈羅的高等姓首領,鵬珈羅也自然就成爲毗羯羅訶波羅三世手中的領地。

天竺看似是佛祖的誕生之地,看似是安定祥和的,可不要被這外表所欺騙,越是戰亂的地方越容易產生宗教,佛教也就是在此時誕生的,並且佛教還不是天竺的第一大教,信衆遠遠不及印度教的人數。

波羅王朝在北方的主要對手是拉傑普特人建立的各王國,爲了爭奪優勢地位,他們與佔據摩臘婆和拉賈斯坦的瞿折羅-補羅帝訶羅人連年作戰。

這還不算完,在南方德干地區的羅溼陀羅拘陀人強大的時期,波羅王朝也曾與向北擴張的羅溼陀羅拘陀發生過戰爭。結果發展成一種以曲女城爲中心的三方混戰,並且最後贏得了勝利,建立了暫時的霸權。

但現在的毗羯羅訶波羅三世發現,波羅王朝的統治地位再次受到威脅,天竺的各個勢力都在蠢蠢欲動,而且他還有一顆最大的野心也沒有得到滿足,統一整個印度。

既然要統一整個印度,就必須要有強大的國力,而國力的最好體現其實就是財富,毗羯羅訶波羅三世從大宋的身上看到了商機,這是一個使他波羅王朝在經濟上崛起的最好機會。

於是,在不經意間,倆個國家的倆個君主達成了一種巧妙的默契,使得兩國朝着互惠共贏的一面前進。

摩羯柯鈺知道自己前往大宋所負擔的使命,所以在一路上以最快的速度前進,但他發現自己實在是小看了大宋這個帝國,眼前的一切讓他流連忘返,各地官員甚至會設宴招待他。

開始他還能推辭,可隨着次數越來越多,規格越來越高,他實在無法推脫,可在參加過一次宴會之後,立刻被這豪華奢侈的宴會所吸引。

大宋的文化,大宋的美食,大宋的禮儀,大宋的美人,以及大宋談吐風雅的文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覺得這裡纔是人世間的天國!

但這樣一來,他抵達大宋京畿道神都的速度也就自然而然的減慢了,這一切也都是趙禎做的,他希望天竺的使者到達的太快,他還有許多事情要準備。

天竺,其實現在不應該這麼稱呼,而是該直接叫它印度,沒錯,趙禎在崇文苑中查看了史書,從唐朝後期開始便已經叫印度了。

印度者,唐雲: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稱……良以其土聖賢繼軌,導凡御物,如月照臨,由是義故,謂之印度。慈恩傳二曰:“印特伽國,謂印度也。”

也就是說現在就應該叫那片區域爲印度,用當地人自己的話來說便是婆羅多。

趙禎有個習慣,便在面對外國使者之前,詳盡的瞭解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政治,和局勢,以達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否則怎麼能從中獲取利益?

至於現在印度半島的局勢,其實不用趙禎刻意的收集,因爲雲南路的官員早已做了,並且把印度半島的局勢以奏疏的形勢呈上,趙禎對着拿下亂七八糟的國名不感興趣,他知道,雖然現在的波羅王朝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是外患衆多。

只要知道這一點便足夠了,趙禎可不願大宋成爲好心的東郭先生,一個強大而統一的東南亞王權勢必會對大宋產生威脅,即便他們本身不想和大宋產生衝突,也會在某些時候不得已的發生摩擦。

但一個分裂的,征戰不斷的印度半島卻是趙禎最願意看到的現實。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
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