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

三天時間,東京城的地震基本上算是度過了,而這三天趙禎連帶宮中的一家人全數住在了後苑之中,這場地震根據破壞情況以及時間等等諸多因素判斷,趙禎估計應該又五六級左右,否則不會造成如此大的破壞,而且很可能是淺源地震。

大宋司天監已經開始把各種他們總結出來的數據彙報給趙禎,這本就是他們的責任,天文數術和地震在這個時代都歸司天監管理,司天監是趙禎繼位之後最早改革的朝廷衙門,也是彙集大宋人才最多的衙門。

他們對地震的態度可爲是積極的,並且收集了所有地震數據,地震可不是時常發生,這些寶貴的資料對司天監的官員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三天時間基本上也給東京城百姓緩過神來,該救援的人也都已經救出來了,木質的房屋要遠比鋼筋水泥更加容易救援,木質的房屋其實更加適合居住,水泥雖然已經普及,水泥建築也開始出現,但多是當作商用,還很少又人家用水泥來蓋房子,最多也不過是用磚石堆砌一下基礎外面用水泥塗抹,而房子的上半部分依然是用的木質機構。

富有彈性的木質房樑和立柱在地震來襲的時候很大程度上的吸收了震動,即便是變形斷裂也釋放了擠壓的力量,讓百姓們在房屋下死裡逃生,但即便是如此,東京城中依然死傷一千二百零三人,大多是死於市井之中的踩踏和擁擠。

但趙禎也慶幸,地震是發生在了白天,如若是午夜,後果將不堪設想!經濟上的損失大宋能承受得起,錢財乃身外之物,大宋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不光是錢財,還有強大的技術以及重要的商路。

這些都是東京城再次崛起的資本,一場地震所能摧毀的不過是已經生產好的產品,原料,以及廠房而已,但它摧毀不了人們的熱情與希望,趙禎拿出了自己內庫的錢財作爲專項資金放入朝廷的票號,只要是受災的商鋪都可以貸款用來整修商鋪或是重建工廠。

最爲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錢沒有利息,一分錢的利息都沒有,借多少,還多少,甚至連票號都不收取費用,票號的學徒便放出話來:“這是官家不忍商賈受難,特意從內庫中拿出的錢財,古今多少帝王能這麼做?說的難聽點,這可是官家的體己錢!”

這可是難得,商賈拿了錢,一邊走一邊哭,看見的人都要問上一句,於是這消息便如長了翅膀一樣在東京城中傳開,明眼人都能看見東京城的救災情況,這已經是很好的了,誰想到官家不光要救災,還要幫助受災的人重新站起來!

其實趙禎的動機很簡單,只有商鋪和工廠恢復了,東京城的百姓才能恢復,他們有工廠繼續上班,有活計繼續工作,便會安心放心,東京城的秩序便能很快恢復,其實這就是趙禎撥款以工代賑,受損的,店鋪,街道都需要人來維修建設,這些都要投入錢財和人力,而趙禎借錢給他們,一方面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一方面又能收回來,雖然沒有利息,但這已經是很好的了。

商賈們不光從朝廷的票號中得了借款,還老淚縱橫的向皇宮拜謝,趙禎不過是無利的借給他們而已,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趙禎簡單的一個手段便能達到如此效果讓許都朝臣驚歎不已,稍稍有些頭腦的人也都知道其中的關竅,但卻絕不會說出來,即便是受災的商賈明白過來,但在這種時候官家拿出內庫作爲救命錢已經是極爲大方的了。

不知何時一則消息從皇宮中傳了出來,也不知是那個多嘴的內侍或是宮女說的,皇宮之中相公們的五邊形府衙並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失,但禁中大內的卻未能倖免,宮殿倒塌,地面隆起,房舍塌陷,滿目瘡痍,皇帝和皇后兩人帶着皇嗣居住在後苑之中!

消息傳出官員唏噓,百姓痛哭,連遼朝的使臣都爲之動容,大宋的皇帝真乃一國之君,把江山社稷,百姓安居放在了首位,把自己放在了後者。

官員們在朝會上諫言趙禎,適當的時候也該修繕一下皇宮,但趙禎卻義正言辭的拒絕道:“京師大震,雖已平息,百姓尚且居無定所,市井繁榮之況尚未恢復,朕豈能大肆修繕皇宮禁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乃朕之所願!”

朝臣們大爲震驚,好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代名臣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們不覺得奇怪,但從君王的嘴中說出來卻讓人震撼,這本就是士大夫所應當奉行的準則!

尤其是范仲淹,第一個開口讚道:“官家之語如醍醐灌頂,我輩當奉爲經典!”

趙禎老臉一紅,這就是範文正自己說的話,稍稍尷尬之後道:“範院正既然喜歡,那朕便手書一匾賜予你,望你牢記!”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皇帝的手書可不是輕易能得到的,何況似乎如此意義非凡的字句,即便是放入家中每日供奉都是應該,勸勉之言可謂是價值萬金!羨慕嫉妒的望着范仲淹,這人到底是得了多大的運氣呦!

大慶殿的殿外傳來喧譁之聲,趙禎和羣臣瞧去,只見一人滿身塵土的被架了進來,在看到一身朝服的趙禎後猛然竄向御街之前,帶着哭腔說道:“起奏陛下!京畿四周之州府接連地動!死傷無數,災民遍野!”

嘩啦……朝臣們炸開了鍋,開始的時候他們還以爲只有開封府地動,沒想到四周的州府也受到了影響,但這又說不通,好像時間上有點對不上,開封地動三日之後,相鄰州府纔有地動啊!

趙禎臉上的笑容僵住,猛然站起走下御街來到騎士身前:“都有那些地方受災,死傷情況如何?速速報來!”

騎士摸了一下臉上的淚水擡頭答道:“甲申,忻州、代州、幷州發生地動,房屋倒塌,當地官員報奏壓死二之人達萬二千三百八十九之數。其中忻州死一萬九千七百四十二人,傷五千六百五十五人,牲畜擾死五萬餘;代州死七百五十九人;幷州死一千八百九十人!”

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
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