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

歧視並非是天生就有的,當然也不排除有人高高在上,但有些人會自己努力在高高在上的人面前獲得尊重,有些人則是把榮華富貴捧到他面前他都懶得擡一下眼皮。

這就是人天生的本性,他們認爲所有的事情都是應該的,大宋原本不瞭解這個西方的“極樂世界”,但隨着通商貿易的往來,開始逐漸發現,原來這個所謂的“西方極樂”其實並不怎樣。

趙禎坐在聖駕之中,車輪滾滾向前,他卻渾不在意,手中的奏疏已經快被他翻爛了,不是他在焦慮和猶豫,而是奏疏上的內容太過刺激,趙禎一度懷疑自己看錯了。

大宋乃是華夏的一部分,華夏漢室極少對控制範圍以外的地方充滿如此仇恨和鄙夷,即便是蠻夷制度愚昧在漢室看來也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但這一次卻不同。

奏疏來自於民情司,這是大宋朝廷專門用來收集民情,整理彙報給皇帝的專屬部門,也是趙禎改制之後特別設立的,爲的就會了解民意和改善制度。

奏疏的內容很清晰,也很勁爆,乃是大宋商賈聯名上疏呈遞,他們不是別人,就是走南面如絲綢之路的商賈,他們對天竺人的所作所爲已經忍無可忍。

最重要的是朝廷已經發文斥責天竺波羅王朝的君主那耶波羅,這是上國朝廷對外藩的斥責,極其有分量,要不是南絲綢之路對大宋的重要,朝廷絕不會這麼做。

但結果卻是波羅王朝上下對大宋的正式公文完全不予理睬,並且變本加厲的開始爲難大宋的商賈,如此之後,大宋的商賈再也忍不了,聯名上書民情司,請求趙禎爲他們做主。

現在的大宋商賈已經不是原本的有錢土財主,而是擁有巨大財富的羣體,每年他們向朝廷納稅的數額已經成爲大宋的大宋的主要收入來源。

朝廷已經開始重視這一重要羣體,能做到下達文書斥責天竺的統治階級已經算是極爲給面的事情了,但誰曾想人家根本不買賬。

但朝臣們已經把能做的,該做的都做了,對外發動戰爭這種事情他們說了不算,只能通過皇帝,但他們又在乎面子,不願被世人看出是迫於商賈的壓力向皇帝上疏。

於是乎朝堂的相公們和朝臣們一商量,不如讓商賈把民情司作爲向趙禎上疏的渠道,如此一來讓皇帝看到天竺波羅王朝的所作所爲,又和朝堂沒有什麼關係。

所以纔會有民情司的商賈聯名奏書,正文的部份只有幾張紙,但後面的簽名卻是足有數萬,厚厚的一沓讓趙禎感覺到了分量。

這不是數萬商賈,而是代表了所有靠南絲綢之路養家餬口的人,每個商賈身後有多少工廠商號?又有多少工人和家庭?

沒有千萬也有百萬了!

這件事關係到了大宋千萬人的生計和未來,分量之重宛如山嶽。

蕭撻裡自然瞧見了趙禎的表情,好奇的看着他手中厚厚的一封奏疏開口道:“官家何事憂愁?”

趙禎嘆了口氣:“因爲有一個無賴……”

“無賴?”

蕭撻裡好奇的望着趙禎,什麼人能無賴到大宋皇帝發愁的地步?

“人從出生開始便被劃分爲三六九等,低賤之人一輩子低賤,並且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而高貴之人永遠高貴,任何事情都要人伺候,這個種族還有救嗎?”

“你漢家也不是這樣嗎?”

蕭撻裡的回答讓趙禎稍稍一頓,但很快就釋然了,也只有她的話卻能如此尖銳,趙禎很快調整了心態,差點被蕭撻裡繞進去。

“不一樣,最少到了我大宋便不一樣了,即便是皇權無法旁落,即便是至高權利無法變換,但只要心中充滿希望,願意付出努力和改變,終究會有不同。”

趙禎在馬車中換了一個姿勢,從懶散的狀態中走了出來,坐直搖桿道:“在我大宋,平民百姓要想出頭很容易,想要脫離貧賤也不是什麼難事,讀書人只要用功,多少會有機會搏得一個功名,得了功名便能走上仕途,前途雖非飛黃騰達,可若是心中有抱負和理想,終究有出頭之日。”

“只有這一條路?”

“當然不是!讀書入仕者有之,讀書入格物者亦有之!在我大宋入格物者現以不在少數,他們用智慧改變國朝,創造出的器物可爲大宋帶來強大,優秀者可入智宮,研判格物之道,朝廷爲他們處置後顧之憂,我大宋智宮已達數萬人!至於實在不能入仕和入智宮的人,他們可以通過勞力獲得從商的第一桶金,做個小買賣發家致富的也不在少數,我大宋遍地是機遇,遍地是黃金!知道這些改變是爲何嗎?”

蕭撻裡搖了搖頭,趙禎自信的說道:“因爲我大宋不缺上升的渠道,所謂渠道便是途徑,便是從平民百姓變成心中想要達到位置的可能,我大宋不缺希望。

機會和未來就擺在所有人的眼前,就看你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大宋百姓活的有希望,有未來!朕可以說這是華夏數千年極少擁有的!”

蕭撻裡再次被震撼到,趙禎所說的這些是她聞所未聞的事情,甚至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卻成爲大宋的尋常之理,這樣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王朝若是不能持續八百年,實在是沒有天理。

“臣妾終於知道你大宋是如何崛起如此之快,也終於知道我大契丹爲何覆滅,不是你們甲堅兵利,而是你大宋有如此強基,這纔是你大宋的國力吧?!”

趙禎笑着點了點頭:“終究是被你看出來了,百姓有活頭,有自強之心,民族有希望,何來強敵?”

“那爲何官家被這奏疏所困擾?”

趙禎被蕭撻裡的話問的一滯,他的困擾不是奏疏之中,而是在別的地方,若是用兵治標不治本,即便滅了波羅王朝,說不定還有一個鳳梨王朝或是榴蓮王朝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不了。

但有一點趙禎可以肯定,種姓制度是好東西,不能改變,因爲這東西對天竺人來說不好,但對於別人來說卻是極“好”的。

它如同一瓶慢性毒藥,讓天竺人失去未來和前進的可能,這麼“好”的東西趙禎可不願讓它消失。

這也印證了那句老化: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
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八十章女扮男裝的太子妃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