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

站在城樓之上,看着那輛接老人的牛車緩緩離開,看着那些被堆成小山放在原地一絲未動的賞賜之物,趙禎知道大宋站起來了,華夏也開始變得不同了。

這也意味着人身上的骨頭更加堅固,更加強韌,三才在邊上給趙禎披上了一件銀狐皮的裘衣:“官家,吐蕃使者和天竺的皇帝都到了,在章臺殿等候召見。”

趙禎點了點頭:“來的倒是挺快,神都城恐怕沒有遊遍吧?”

三才捂嘴笑道:“官家您是沒瞧見這兩個人遊神都的模樣,簡直是鄉下的土包子,什麼都沒見過似得,便是花樓街上的清倌人都能讓他們直了眼睛…………”

“你說你一個太監怎麼對這種事情感興趣大爲感興趣?!這兩人看似在隨鴻臚寺的官員遊玩,但實際上怕是在思考如何面對朕,希望從朕這裡一些東西。”

三才笑道:“定然是要從官家這裡得到太平,他們已經吃不住勁了,天竺皇帝自然是來獻俘太廟的,吐蕃的使者必定是來求和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族被角廝羅吞併。”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求和?朕這裡可沒有和平,中原和吐蕃自古便是水火不能相容,唐時便是如此,何況朕之今宋?中原和吐蕃必有一戰,但眼下角廝羅爲棋子衝殺吐蕃,打算一統高原,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但同樣也不會給別人機會。”

趙禎說完便向城牆上的階梯走去,剛剛的老人對他觸動太大,也使得趙禎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無論大宋存在與否,這些規矩必須延續下去。

宋承唐制乃是因爲唐朝的制度在大體上是成熟的,最符合中原王朝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雖有改動但也是爲了適應國情。

趙禎所希望的也就是如此,宋承唐制,那後人是否會承襲宋制?只要大宋的制度優越,那就沒有不沿襲的道理。

即便是做出改變,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這對整個漢家文明都有好處。

走了幾步趙禎便回頭看了看宏大的城池,轉身對三才道:“命人於此處立下鐵碑,大宋皇帝不可遷都,不可棄城,不可降敵,若有違背,羣臣諫之!百姓棄之!國法廢之!”

這句話讓三才顫抖的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太重了,官家把話說的太重,太絕了,這樣的鐵碑誰人敢立?!

見他還沒有任何動作,趙禎大怒:“朕之言來我趙家之骨,若無此勇氣,便是百代江山也如齏粉!若有人因此上諫,悉數把名單報來!”

皇帝動了真火,四周的侍衛雖然也覺得這話激盪,但卻也是長跪不起,誰也不敢領命,最重要的是,朝臣們還不知道,若是誰把這事情辦了,朝臣們追究起來,誰人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

三才一邊嚎一邊抱着趙禎的大腿道:“官家,此言甚絕,還請官家三思!!”

趙禎擺了擺手:“罷了,若是你不敢,便由朕親自來,把朕的話傳出去,終究是要讓朝臣知道的,瞞也瞞不住,不如讓他們先知道,明日罷朝,你且把這句話傳到。”

見皇帝暫時收回旨意,三才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奴婢遵旨!”

他比誰都清楚趙禎的話意味着什麼,這是要把今後的皇帝都釘在神都城中,官家的話說的太重了,而且官家的名聲也太過響亮。

以後的君王若是遇到萬急之時也沒有辦法遷都離開,這是真的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了。

不過三才哪裡知道,趙禎這是在給趙宋天家逼上一條絕路,一條讓後世子孫不努力都不行的道路。

人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天家也是這個道理,居安思危最重要的不是居安,而是思危。

這座城池是趙禎苦心經營才換來了,當然這樣的防禦自是堅固無比,可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以後這座城池會變成什麼模樣誰也說不準,現在把規矩立下來便是讓後世子孫謹記。

邁步下了宣德樓,既然仁欽桑波和那耶波羅都到了,那就該見見他們,對待那耶波羅甚是簡單,這個亡國之君沒有來意,他也不會想要來神都,來見自己。

他是俘虜,無論怎麼樣的待遇都改變不了他俘虜的身份,在面對大宋,面對趙禎的時候他甚至都不如一個神都城中的子民。

神都城中的子民便是見了皇帝都不需要跪拜,只需彎腰躬身施禮即可。

但那耶波羅卻雙膝跪地,以頭稽首,這是失敗者對勝利者的恭敬和恐懼,如同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趙禎笑眯眯的擡手:“起身吧!瞧瞧朕的宮殿如何?”

“陛下的宮殿在我的眼中便是天上的宮闕,巍峨聳立,煌煌之堂,降者歎服!”

那耶波羅說的是真話,這只不過是大宋皇宮中的一座偏殿,聽說西夏的皇宮當年也叫章臺殿…………但相比大宋的章臺殿卻是不能比擬。

在看到趙禎的一瞬間那耶波羅是吃驚的,眼前這個儒雅大方,文質彬彬的人居然是轉瞬之間連開兩條戰線,北擊塞爾柱,南滅天竺的帝王。

這是一種強烈的衝擊,他實在想象不出大宋兇悍的士兵居然是這個儒雅帝王所指揮的。

瞧見他望着自己發呆,趙禎便知道那耶波羅心中的想法,指了指懸掛在御座邊上的天子劍道:“不必如此驚訝,這是朕的佩劍,自從登基之後便從不離左右。君子也會仗劍殺人!但要用腦子指揮手臂,你我到了帝王這一等,殺伐果斷乃是應有之事,天竺便是因爲你的腦子不好纔會有今天的禍事,知道你錯在何處嗎?”

“不該對大宋生出貪婪之心!”

那耶波羅一路上都在反思自己的錯誤,後來他才發現自己毀在了貪婪之上。

“錯了,貪婪之心人皆有之,無論道德高低,都會有的,便是那些名家大儒也希望青史留名,也希望弟子無數,也希望利國利民,這何嘗不是貪婪?人若是沒有了貪婪之心,那就沒有了上進之心啊!”

趙禎的話讓那耶波羅一愣,這話聽着有些有悖常理,但確實是這個道理。

恭恭敬敬的向趙禎施禮後,那耶波羅真誠的問到:“臣在大宋聽聞過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還請陛下解惑!”

“你錯在手段愚蠢,不知進退!”

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
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三百八十章党項求放過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