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

即便是趙禎早已在大宋推廣了牛痘,可依舊不能讓人們忘記它的恐怖,當年只要出現痘疫,往往是一個村子的人死絕戶,一個鎮子的人感染,一個鎮子也不會剩下多少人,一個州府若是不採用極端的手段控制,那這個州府也將會十室九空。

這就是天花給古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宛如惡魔,談之色變。

最終,龐籍作爲中書門下平章事,還是他第一個開口的人,聲音中略帶惶恐和不安的說道:“官家,痘疫之威猛於虎也,若是遼朝中京道出現痘疫,北平府有池魚之禍!”

“龐相公所言甚是,陛下當率領皇子避痘離宮!暫且南遷東京城,待痘疫消除再回北京!”

夏竦第一個站出來附和龐籍,他的話也讓兩府相公連連點頭,狄青和彭七兩人更是覺得應該如此,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能在危險之中,尤其是如痘疫這種極其危險的疫病之中。

但上首的趙禎卻搖了搖頭道:“朕不能走,也不用走,朕接種過牛痘,不單單是朕接種過,宮中的皇子,妃嬪,都接種過,朕要留在北京城,確保北平府的一切照舊!”

衆人再三勸阻也無用,最後反倒是趙禎開口道:“爾等可都接種過牛痘?”

衆人對視一眼,這纔想起自己來,最後統計發現,除了龐籍和夏竦,其餘人幾乎都接種過了牛痘,趙禎冷冷的望着夏竦和龐籍道:“種痘乃是國之大事,爾等身爲相公爲何不種?!”

龐籍無奈的說道:“官家,老臣已經是半截身子入黃土的人,即便是種了牛痘還能活多少年?身體髮膚授之父母……”

他的話顯然也代表了夏竦的觀點,對於牛痘的重視程度顯然他們還是不知道,趙禎無奈的嘆了口氣,頗爲悲哀的望着兩人道:“虧你們還是相公,知曉這牛痘的好處,也懼怕痘疫帶來的危險,如此還不以身作則?

這讓朝廷中的袞袞諸公如何看待二位?牛痘的普及程度越高,將來爆發痘疫的範圍便越小,若是我大宋百姓人人接種牛痘,那這痘疫便算是徹底在大宋消失了。”

兩人被趙禎說的目瞪口呆,原本他們認爲自己不種牛痘也沒幹系,畢竟是牛身上取的痘瘡,誰願意接種那玩意,不潔之物如何能治病?

大宋的百姓也是衝着對趙禎的信任纔會大部分人接種牛痘的,那些堅持不接種牛痘的人也都是和龐籍夏竦兩人一樣的想法。或是認爲不該在肩膀上留下一個大大的疤痕,或是認爲這東西不乾淨。

包拯有些看不下去,打了個圓場道:“官家,北京城的百姓接種牛痘者十之八九…………”

“十之八九?!就這不準確的數字還沾沾自喜嘍!爲何不人人接種?朝廷不過是抽取一人十文錢的價格,連這點小錢都舍不起?莫不是要等痘疫來了才知道害怕不成!”

“這…………”包拯被趙禎嗆住,最後咬牙道:“百姓之中有人認爲接種牛痘者並非是再也不染,也有人聽聞接種當日便有暴斃橫死者…………”

趙禎拿出袖中皇城司的奏報道:“皇城司的人早已在嶺南做過驗證,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一二人耳!剩下的人都活着,而且活的好好的!

再說城中那麼多的百姓接種,連朕和皇后皇子妃嬪都接種了他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要是說牛痘無效更是荒謬!世人皆知患過痘疫者永不再患,連藥王都寫進書中,還有誰大放厥詞?!”

趙禎憤怒的聲音在文德殿中迴響,一種臣公只能行禮:“陛下息怒!”

顯然這件事已經觸怒了趙禎的底線,稍稍頓了一下,趙禎指着龐籍和夏竦兩人開口道:“你二人還真是不怕死,牛痘若是真的來了你們也別種!”

“包拯,立刻着人清查城中還有多少戶人家不是全種牛痘的,另外再命北平府治下各縣,凡是沒有接種牛痘者,一律接種,若是不尊朕的旨意,從知縣事開始,沒幾官員皆數革職抄家!百姓不尊罰銅五百斤!另以木板封門,石灰隔戶,待痘疫散再還自由身!”

包拯點頭道:“臣遵旨!”

“狄青,彭七,調大軍,用良將,封鎖邊境,凡是在我大宋邊牆關卡之外者,無論何人一律變得入宋!若是我大宋百姓或是漢家百姓前來,一律隔離,此事命王唯一總領,要人給人,要藥給藥!”

狄青,彭七二人出班拱手道:“臣遵旨!”

首先這是在遼朝發生了痘疫而非大宋,其次大宋有牛痘能抗衡這中傳染性極強,死亡率極高的病症,所以趙禎還算是能控制心中的怒火和擔憂。

而朝臣們對於官家做的決定毫無疑義,面對這種曾經奪取無數華夏人生命的疫病誰也不敢有什麼相左之言。

因爲這次遼朝的痘疫,大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封鎖邊境,趙禎的旨意從皇宮發出,並且一路向北直至宋遼邊境。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封鎖,所有的州府在看到聖旨,知曉有關痘疫的時候便在第一時間配合,痘疫對與北京城也許遙遠,可對於密雲,行唐,遵化等地可就是近在咫尺的禍事!

說實話現在的閉關只能把痘疫的傳播減少到最小,不會有攜帶痘疫的人再進入大宋,可在此之前,大宋的國門還並未拒絕來自遼朝的商賈和原本的宋人百姓。

邊境州府的百姓人人自危,但很快被州府衙門彈壓下去,並且承諾朝廷的大軍和醫者很快便會到來。

趙禎在次日的大朝會上拒絕了暫時遷都東京城的奏疏,並昭告天下他,大宋的皇帝就留在北京城,朝廷也發出安民告示,宣稱牛痘可以防治痘疫。

但一場悄然而來的天花病毒已經開始了他的肆虐,天花病毒的潛伏期有十二天,在這十二天內進出大宋的遼朝商賈,大宋商賈不知有多少…………

遼朝爆發了痘疫,整個中京道幾乎沒有倖免,傳播的速度驚人,即便是寒冷的天氣也極難把它們徹底殺死,何況遼人拜大宋所賜,也開始使用煤炭的鐵爐,這東西造價不算昂貴,使用更是便宜,碳石能要的了幾個錢?

所以遼朝的百姓家中多用火爐或是暖炕驅寒,效果極好,室內可謂是溫暖如春的,這也便向的加劇了痘疫的傳播……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