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

除了趙禎本人和連夜進宮的幾位相公外,誰也不知曉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要趙禎刻意的保守消息,隻言片語也不會從大宋的皇宮中傳出去,只是這要看他對消息的重視程度。

一個皇帝怎麼可能連自己皇宮中的消息都不能保密?趙禎可是個誰也不相信,只相信叢林法則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他把隱私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因爲他自己便隱藏着一段不可告人的出處……

其實當趙禎進入勤政殿的時候,他便有意無意的放任消息的外泄,他不能主動的做出什麼,否則皇權與相權的摩擦便會激烈起來,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但即便他什麼都不做,皇宮中的人也會把消息散播出去,很快便有人知曉了皇帝在勤政殿中無燈久坐,也很快就有人把消息傳遞給了中宮的皇后,於是一出好戲便上演了。

皇后是除了皇帝之外,唯一能聯通宮牆內外的人物,而這個時候宮外的“有心人”便已經知道皇帝夜坐勤政殿一事,恐懼的同時也看到了一絲希望。

他們像是即將溺水的人抓走了最後一個從岸邊拋過來的繩索一樣,緊緊的抓在手中絕不會撒手,放任這個與皇帝修復關係的極佳機會匆匆而過,於是他們便與皇后的父親,皇帝的岳丈,大宋的國丈,同禮部尚書王蒙正聯繫上了。

王蒙正雖然是個商人,而且通過自家閨女的特殊身份一躍成爲大宋數一數二的商人,但他卻極少依仗外戚的身份,從沒聽說過他以國丈的身份壓人。

許多人都是在聽到他的名號後便自覺的行個方便,以爲能結個善緣,只不過用包拯的話來說:這也是其罪當誅!

但他着實沒有落人話柄,所以朝堂上對王蒙正的評價也是相當不錯,堂堂國丈以自己的商號賺錢有什麼錯?單單是王家商號每年給大宋繳納的商稅,以及提供那麼多給百姓做活的機會,便已然是了不得。

誰也沒有必要去觸皇后乃至官家的黴頭,這也讓王蒙正這個外戚在朝堂之中稍顯不同,雖然他從不過問政事,但偶爾一兩句話卻發人深省,龐籍誇他是儒商典範,包拯也不得不承認他對三司財計的獻策非常有用。

於是在龐籍等一衆相公挑戰皇權失敗之後,便在第一時間便找到了王蒙正,並通過他把消息再次傳遞給了皇后娘娘,想方設法讓她吹一吹枕邊風。

王語嫣便命三才在勤政殿中七分正三分假的開始演戲,要說效果自然是極好的……被趙禎一眼識破,並且很快便知曉了這是皇后的妥協。

趙禎不認爲王語嫣做錯了什麼,作爲皇后的王語嫣才智是不用說的,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政治智慧,這東西可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擁有的,即便是男子也是極少。

王語嫣向自己這個一國之君,枕邊的丈夫,隱喻的道出了君與臣之間的互惠互利,單單是這一點便了不得,更給自己創造了與朝中相公和解臺階。

要說皇后絕不會參與到朝政之中,趙禎絕不會相信,不光是王語嫣,歷代皇后就沒有說不接觸一點朝政的,有的時候女人的一句話可比男人說的要管用的多。

勤政殿的大門被關的嚴嚴實實,連窗戶上的簾子都被放了下來,沒有任何人知曉其中發生了什麼,陳彤望着厚厚的窗簾擦了擦汗:“大官,您說這勤政殿中的官家和相公們會不會中了暑氣?”

三才掏出一塊方巾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這你可管不着,官家下了嚴旨,任何人不得靠近上殿一步,連這御階上也不得站人,御前班直都快把勤政殿給圍實了!”

使勁的擰了擰方巾三才望着天空無奈的說道:“也不知是怎的,自從春天的大雪過去之後,這天氣便愈發炎熱起來,本應是惠風和暢,紙鳶翻飛的,現在卻已經夏日炎炎之感,你說怪不怪?!”

陳彤一個勁的點:“是嘞!這天氣真是惱人,春災是剛剛過去了,可這天氣熱的都快是旱災了!”

三才臉色一變,恨恨的踹了陳彤一腳:“你小子這是嫌命長啊!什麼話都敢說,若是應驗了,說不得拿你這殺才去祭天!如此不祥之言豈能信口胡唚?!”

陳彤連連擺手道:“奴婢錯了,再也不敢胡說……”

吱呀…………陳彤的話還沒說完,勤政殿的殿門便在機括聲中緩緩打開,出來的都是朝中一等一的相公,同平章事龐籍,參知政事夏竦,晏殊等人。

只不過雖然是朝中相公,可他們的模樣可頗爲狼狽,以往這諸位相公可都是華冠麗服,儀表堂堂,可現在無不是披頭散髮,狼狽不堪的樣子,顯然剛剛在勤政殿中着實遭了罪。

但龐籍的臉上流露出笑意,顯然事情已經過去,他的相位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夏竦的臉色陰晴不定,言語極少的跟在龐籍身後,最後的晏殊……臉色卻是最不好看的一個。

三才是東宮舊人,對晏殊和官家之間的關係比誰都瞭解,自從他接近文臣之後,官家便開始排斥他,連蔡伯俙都開始故意的疏遠與晏殊的來往,現在看來此事和晏殊也有關,算是徹底傷了陛下的心。

微微搖頭,三才指了指晏殊的背影對陳彤道:“瞧見沒有,這便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可是官家東宮的伴讀,現在卻是徹底完了,非要把自己標榜成文臣幹嘛?!到頭來卻是什麼都得不到。”

陳彤笑道:“大官說的哪裡話,奴婢可是覺得他晏殊沒有走錯,他是文資,若是不和相公們走得近些,便會被文臣說是趨炎附勢,這個名頭豈是他能承受的?再說晏相公可是僅僅三十有二便入了參知政事,這在咱們大宋找不到第二個,其中多半也有些身不由己啊!”

三才驚訝的望了陳彤一眼,微微點頭道:“行!你小子倒是有些門道了,若是把差遣辦好,以後不比我這個都都知差!幹活去吧!”

陳彤笑了笑:“多謝大官提攜,來人,把冰搖扇擡過來,去去勤政殿中的暑氣!”

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請假!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
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一副輿圖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請假!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隔空而問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