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宋作爲禮儀之邦的天朝上國,態度突然變得如此強硬讓西夏的使者有些始料不及,只能緩緩退走,而趙禎此時卻開始着急,現在的西夏已經從遼朝掠奪了一批糧食,如果讓他度過這次天災,以後再對付西夏就麻煩了,當務之急是要用兵西夏,出自之外別無他法……

對西夏的各種計策已經全部實施,可以說趙禎由內而外的不斷打擊西夏,不斷的削弱西夏的力量,看見的,看不見的無不是針對西夏的要害,現在事到臨頭,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豁然起身,因爲動作太快一下子帶倒了几案上的咖啡,瓷杯的碎裂聲使得整個宮殿寂靜起來,三才小心的上前整理地上的碎片一邊開口道:“官家這是怎麼了?”

趙禎並未回答三才,望着地上的濺的到處都是的咖啡和滿地的碎片開口道:“傳兩府相公於樞密院覲見!”

地上的三才悚然一驚,官家在樞密院接見兩府相公,這顯然是有大事發生,作爲內廷都都知的他很快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拿起手中的碎片便一路小跑的衝向門外,而此時的趙禎已經邁步走出文德殿。

殿外的天空陽光明媚,但一朵黑雲很快的向北京城上空飄來,緩緩的遮蓋住陽光,使得北京城的半部被陰影籠罩,這樣的奇景還真是少見,正和趙禎現在的意境,山雨欲來風滿樓……

樞密院設十二房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分曹辦事。

專司專職,顯然這種制度的辦事效率不容小覷,自曹瑋這位樞密使的去世之後,狄青便順理成章的接替了樞密使一職,而朝臣們卻也沒有多少反對,畢竟狄青的資歷在那裡擺着呢!要不是因爲有曹瑋壓他一頭,以他的功績早就能榮遷樞密使一職。

自從狄青坐上了樞密使的職位後,非但沒有狂傲,整個人都變得愈發謹慎了,自家的院門就從沒有關上的時候,任何人都覺得他這個樞密使當的窩囊,即便是怕被人非議,也不用大敞院門啊!但狄青卻認爲自己這麼做才能顯示出無私。

一時間京中關於他公正廉潔的佳話在仕林中傳開,顯然文人接受了他這種自我表達的方式,也明白了狄青絕不會結黨營私的想法,只有趙禎微微苦笑,一個武將,帝國的大將軍,居然要以這種方是向自己和世人表達他的忠貞。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喜是悲。

當然這一切都不能否定狄青的管理能力,嚴於治軍的狄青自然不會放縱樞密院中的常務,每一房辦事都如軍中一般中規中矩,甚至連小吏官員的行進之間都能瞧出行軍之道。

所有的地方狄青都能向朝臣妥協,唯獨樞密院例外,任何人不得染指樞密院之事,也不得對樞密院指手畫腳,唯獨趙禎這位天子例外,顯然狄青是把樞密院當作自己的白虎節堂了,但這並無不可,所以趙禎纔會對朝臣的指責選擇留中不發,爲這位大宋軍神遮擋風雨。

樞密院和中書省就在北京城的皇宮之中,他們是皇宮的一部分,也是大宋的外朝,相比東京城的皇宮,北京城的皇宮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形式上和東京城一樣,只有一座宮牆隔開,但寬闊的外朝容納了更多的朝廷機構。

可以說整個外朝彙集了除了府衙之外的所有京城官衙,太常寺和西尚書省,左藏庫都被納入皇宮外朝,這是趙禎爲了更方便大宋的辦事效率而故意爲之。

顯然這方法很管用,官員之間的推諉變少了,而合作的效率加快,無論趙禎的旨意還是中樞的行文都得到了快速的執行。

當趙禎的皇駕抵達樞密院的時候,所有人的兩府高官都到齊了,已經站在樞密院前的臺階下恭候。

雖然他們不知道不知道官家召見自己所爲何事,但顯然在樞密院中召見事關重大,很可能是兵事,自從大宋收復燕雲之後便很久沒有兵事了,即便是與遼朝之間的邊境摩擦,在官員眼中也不過是大宋的“練兵”而已。

簡單的行禮還禮唱諾之後,趙禎便帶領官員進入樞密院的兵事堂,這裡相當於軍中的白虎節堂,是樞密院中商議兵事的地方,等閒之人不得入內,即便是伺候的侍者都禁止出入其中。

趙禎在上首落座後便開口道:“如今西夏依然頹廢,內憂外患無不侵擾,真是我大宋收復河套的最佳良機,朕今日與爾等位列樞密院,便是曉諭諸位朕大宋出兵收復河套之地。”

復套?!

一時間兵事堂中所有人都被趙禎這個突如其來的議題所驚呆,龐籍,夏竦,晏殊等人把目光投向了狄青,在他們看來很有可能是這位樞密使鼓動官家的,但顯然他們錯了,雖然狄青知道官家有意復套,但連他都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陛下,此時復套是否太過倉促,我大宋之兵只在秦鳳路及永興軍路駐守,堅壁清野,卻並未集結以待出兵……”

龐籍的話得到了晏殊的贊同:“龐相公所言極是,此二路之兵雖然可用,但如若進攻西夏,必會使得我大宋西南腹地中空,若西夏人南下,京兆府危在旦夕!”

夏竦默默不語,但他卻能從趙禎的眼神中讀到一些特殊的消息,他了解自己的官家,沒有把握的事情絕不會說出來,這說明在官家心中早有定計,此時需要的不過是自己等人執行而已,所以夏竦自覺的不說話,靜觀其變。

而狄青則要興奮的多,相比別人他在復套這件事上做的準備早已充足,細細想了想便道:“啓奏陛下,復套雖然萬急,但我大宋將士早已準備妥當,今有青塘諸部對西夏發起進攻,使得其西面不得安生,涼州瓜洲危在旦夕,而我大宋收復燕雲,可由東攻伐西夏,滅此朝食不過爾爾!”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零四章皇宮內外的努力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