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

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盟約使得趙禎着眼於整個世界的局勢之中,但很快他便要投入到當下,即便是在闕樓之上也躲避不了的問題,再次動手砍掉遼朝的一部分。

一個早已被大宋滲透,威脅,覬覦許久的一部分,東京道!

這片土地趙禎一直閒置着,就彷彿是在閒置農田中的一塊荒地,讓人覺得可惜的同時,又在揣度帝王的心意,要知道東京道幾乎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但官家且並沒有任何索取的跡象。

彷彿是大宋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真正意義上趙禎卻是在不斷的“烹調”這支可惜的“雞肋”。

東京道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繁榮了,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爲大宋和當時的遼朝摩擦,東京道被契丹人視作隨時可能易主的地方。

於是那片土地在契丹人強力經營下卻也在不斷的衰落,既然終究有一天會經歷戰火的洗禮,既然終究有一天會成爲大宋的一部分,契丹人怎麼會甘心失去?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種失去不會影響契丹,所以契丹人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管理方式,高昂的稅收,不斷遷徙人口,使得東京道雖然富有,但財富卻都集中在了朝廷的手中。

如果有一天大宋奪取東京道,得到的最多也不過是東京道的土地,而人口和財富卻會被契丹隨之帶走。

這種想法很完美,最少是在大宋入主中京道的時候很完美,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黑水軍的不斷向北向東擴展,東京道也越來越放鬆。

資本這東西是有性格的,趙禎知道這一點,時間一長,資本就會慢慢的改變人們的固有思想,驅使這人往利益靠攏。

東京道也是如此,在資本逐漸強大,逐漸繁榮的情況下,改變了當地的許多事情,如同遼朝變成了大契丹國一樣,東京道也有了自己的變化。

在資本的干預下,在人心趨利的干預下,東京道再次繁榮起來,而這種在嚴格壓制下再次興起的繁榮更加迅猛,勢頭更加強勁,爲契丹國帶來的驚人的財富和利益。

於是資本再次成功的,不知不覺的干預了政治,它迫使契丹高層做出寬鬆的決定,也停止了人口遷徙的計劃,爲的就是促進東京道的發展,讓這塊土地再次給契丹提供強大的力量。

只可惜這些到了趙禎的手中,卻是“烹調美味”的手段而已,酒越釀越陳,肉越燉越香。

身爲大宋的帝王,他了解資本,瞭解它的能力和可怕,所以趙禎限制大宋資本的不停擴展,但卻以一種放縱的心態看着契丹的東京道不斷膨脹。

黑水軍向北擴張?向東擴張?

這一切都是他釋放的假信號,也是在爲眼前的這道“雞肋”加以調料。

黑水軍的北面是什麼地方?或者說外興安嶺之北是什麼地方?

是一片雪國,是西伯利亞大平原!

黑水軍向北只是在不斷的探索,探索通往白令海峽的道路,探索從陸路前往另一片大陸的可能,他們得到了大宋的資助,或者說是受僱與大宋。

這是女真人融入大宋的條件之一,這支彪悍的種族若是想要徹底融入大宋,就必須做出犧牲,探索一條人類極限下可以通往美洲的道路,這是一種報酬的方式,向大宋提供的報酬。

事實上女真人已經開始向大宋移民了,通過海東州每年向大宋遷徙越萬人,其中包括老弱,包括孩童,他們都將得到大宋的照料,成爲大宋的子民,而青壯卻要爲大宋探索路上的出路。

所以說在契丹人看來,黑水軍不斷的向北擴展,事實上卻是向南面的大宋遷徙而已,誰給了他們這些錯覺?

自然是大宋皇帝趙禎!

治大國如烹小鮮,而圖謀契丹之地如慢火熬湯,如何製作鮮美的湯頭,就要看製作者的水平以及耐心如何。

趙禎無疑是一個既有耐性的“廚師”,東京道在大宋向西域用兵的時候便已經徹底放鬆了警惕,而蕭撻裡也在趙禎被她所俘的時候徹底打消了顧慮。

有這樣的大前提在,東京道便開始從上至下的繁榮起來,有了朝堂政策的支持,有了地方上的熱情,被壓制許久的東京道徹底解開了身上的枷鎖,可以縱情“跳舞”。

於是一道“頂級美食”就出現在趙禎長桌上,出現在大宋這支饕餮的面前。

帶着享用“美食”的喜悅,帶着農人收穫的“幸福”大宋再次張開它的“血盆大口”享受起它的盛宴來。

乾宇二年初,大宋用兵東京道,藉口也是冠冕堂皇,收復華夏故土,重鑄神州山河,北京大定府禁軍十萬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伐契丹之東京道。

這次進攻分爲水路兩軍,北京道十萬雄兵攻西州克山河,山東二城,直逼遼陽府,而水路大軍則從登州出海,一路楊帆攻蘇州,克蘇州關,三日之內連下復州永寧城,寧州新安城,順化城,以及平南鎮海府!

速度之快,攻伐之猛,遠超契丹人之想象,但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契丹朝廷同時接到奏報,身爲熟女真的長白山女真部突然反叛,八萬人攻取桓州,正州,直逼三州連城所在!

所謂的三州連城便是定州,宣州,保州三座州城相連的地方,這三州之地相互接壤,州城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一旦攻陷一城,其他兩座城池朝不保夕。

可謂是一州失而三州失也!

如此凌厲的攻勢,如此迅捷的速度,如此巧合的安排,無疑讓契丹發現大宋早已對東京道崔延三尺,早已等待契丹的鬆懈,這纔有了可乘之機!

與此同時高麗第一時間發表國書,鼎力支持大宋,誓與契丹不兩立,把之前遼朝屠殺,驅逐高麗百姓的事情舉出來,完全不顧當時是高麗侵佔遼土在先。

這倒打一耙的行爲讓契丹人咬碎了牙根,雖然高麗對契丹宣戰,但誰都知道高麗不會出兵,他們只會躲在大宋的背後搖旗吶喊,最多便是提供糧草補給,還有特製的辣白菜作爲犒軍之物!

大宋這隻饕餮在張開第一口的時候就已經把東京道撕的面目全非,契丹守軍節節敗退,不堪抵擋,城池易主不過是轉瞬之間,當地百姓或是爭相逃命,或是歸附大宋之治。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二百八十二章空手套白狼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