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

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南門,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得到消息,但一切都爲時晚矣。

隨着消息的傳遞,走漏已經成了必然,八刺沙袞的東汗高層當然也收到了消息。

事實上他們的速度並不慢,只不過比林壑晚了一步而已,當城牆上的巡邏兵發現南門的城牆上空蕩蕩的時候便再第一時間向守軍的主帥彙報了。

雖然一切都晚了,但他們重新組織人手登上南門城牆,並在全城搜捕沙巴盧克和他的家人,不過得到的只是人去屋空的事實。

轉眼之間,八刺沙袞城已經陷入一片慌亂之中,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南門,但結果卻是遇到了城牆上的守軍,絕望之中的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打算離開這座即將變成宋軍鐵蹄下毀滅的城池。

行賄是最簡單的手段,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卻成爲無用的東西,有錢也需要有命花才行,守城的將軍比誰都清楚放這些人出去的代價是什麼。

越是在這而時候越要頂住壓力,越要想辦法穩定城中的局勢,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持,拖延時間,讓宋軍主動放棄,或是和談。

東汗的統治者烈圖克打算堅持下去,只可惜他的人民早已拋棄了他,當宋軍展現強大的戰力和鋒芒的時候,黑汗的戰鬥意志已經被擊潰。

就在八刺沙袞內亂的時候,宋軍已經開始了進攻的最後一個步驟,大軍集結,檢查裝備,構築公事,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已經進行到了尾聲,一旦拿下八刺沙袞這個曾經屬於黑汗的都成,現在的東汗都城,整個東汗便算是完了。

而接下來就要看西汗的態度,若是還降,大宋便輕鬆許多,眼下這場戰爭更多的是殺雞儆猴。

咚咚咚…………

大宋的戰鼓敲響了八刺沙袞的喪鐘,整個城池微微一滯,接着便陷入更加瘋狂之中,林壑散佈的屠城消息讓城中的每一個人瑟瑟發動。

因爲宋軍會屠城!

自古以來兵匪一家,軍人之所以積極攻城略地也是因爲能夠在勝利之時到處洗劫民宅而發財,官兵在鎮壓叛亂的時候也經常洗劫百姓家,這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還有一點,在戰場上經過激戰基本都殺紅了眼,在城破之時無法明確城中有多少投降與抵抗,繼續揮刀砍殺、一路掠奪財物是平常不過的事情,因此兵災之劫向來都是百姓最大的苦難。

歷朝歷代中,軍隊靠殺立威,所到之處,殺戮成性,血流成河,掠奪成災,雞犬不留,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大宋的軍隊已經能做到軍法約束的地步,再加上原本的軍餉和賞錢都還不錯,軍功更是能換取大量的賞賜,於是屠城劫掠之事在宋軍之中銷聲匿跡。

眼下趙禎開了屠城的這個口子,主要原因是這裡屬於域外之地,並非是大宋的國土,再加上這裡的百姓無有華夏血脈,沒有任何負擔。

並且屠城也能增加大宋的威懾力,同時也能釋放大軍出征在外的壓力。

趙禎早已不是歷史上的那位仁君,下達這樣的旨意對他來說毫無壓力。

之所以在大宋的對外戰爭中從未有過屠城之事,實在是因爲那片土地乃是華夏的故土,或多或少有着漢家血脈在其中。

但現在不同,黑汗完全就是域外之地,和華夏基本沒有任何關係。

在這個時代唯有弱小是原罪,強大的力量可以讓你爲所欲爲。

八刺殺袞的騷亂在迎來大宋的第一輪炮擊之後便陷入了短暫的安靜,接着便是沸反盈天的大崩潰。

大量百姓蜂蛹到了北門,這裡是宋軍唯一沒有重兵部署的城門,典型的圍三缺一。

城內的亂局,城外的重兵,兩者相加已經徹底壓塌了烈圖克,這位曾經的黑汗汗王的親弟弟發現自己當初就該學于闐王尉遲臨風一樣歸降大宋……

現在唯一能挽救八刺殺袞的辦法就是向大宋乞降。

可當他看到使者的隊伍在大宋的箭雨中變成刺蝟的時候,他就知道八刺殺袞完了。

烈圖克在絕望中打算拼命一博,人在爲了活命的時候往往不擇手段。

圍三缺一雖然是一線生機,但有時也是一條死亡通道。

守城之軍非萬不得已不能突圍,非萬不得已不選缺一之路。

烈圖克不傻,他知道宋軍的戰力強大不是八刺殺袞城的守軍能抗衡的,瞧瞧他們恐懼的眼神,以及那些被臨時徵召來的年輕士兵,烈圖克就知道他們在宋軍面前不堪一擊。

既然幻想破滅,那就要逃命了,在這個時候烈圖克毫不猶豫的命令北門士兵打開城門,不知情的百姓以爲這是他們逃出生天的機會,事實上不過是成爲軍隊的墊腳石而已。

一旦北門有埋伏,這些人可以成爲人肉盾牌,若是沒有,一樣會成爲大軍砍殺的對象,只有這樣才能迅速驅散這些沒有頭沒腦的人,給大軍一個通道。

當北門打開的一剎那,所有人都向城門瘋狂的涌出。

黑汗的百姓早已被嚇破了膽,尤其是宋人宛若雷霆的“神器”。

他們瘋狂的趕着車馬或是徒步向北方奔去,城門之外是一片平原,沒有宋軍的蹤影,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真主賜予的福音。

人流逐漸變大,T同時城中的守軍也開始出城,而大宋的軍隊正從兩翼包抄而來。

這讓烈圖克更加篤定了心中的判斷。

立刻下令大軍全速前進會,任何阻擋在大軍之前的人都是敵人。

這是逃命的時刻,誰也不會去在乎自己前面的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分,你是一貧如洗的賤民?你是富甲一方的商賈?通通都要給我閃開,要麼便是我的刀下亡魂,這不是喪盡天良而是人的本性如此。

於是荒唐又殘忍的一幕出現了,這些從北門出逃的黑汗百姓沒有遇到宋軍的屠城相反,他們遭到了來自八刺殺袞守軍的屠殺。

軍隊就是軍隊,他們都戰力不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能抗衡的。

隨着黑汗百姓被屠殺殆盡,財物也被大軍洗劫一空,隊形也頗爲散亂。

烈圖克已經瞧見兩翼宋軍的包抄已經近在眼前,但同時他也知道自己逃出生天。

隨着號角的吹響,大軍再次加速,飛快的向北方逃離,而烈圖克看着遠處追趕而來的宋軍咧嘴冷笑,一腳從邊上騎士的馬背上踹下一個人。

繩索扣着他的手,他只能跟在馬後奔跑,但人的速度如何能比得上馬?

一路拖拽之下迅速變得血肉模糊,這個人便是林壑……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