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

秘閣的大門伴隨着機括的吱吱呀呀聲緩緩開啓,兩府相公們有些奇怪,這裡已經好久沒人來了,除非有關乎國鼎之事,否則官家不會輕啓這裡。

難道今日的軍演另有隱情?

懷着稍稍忐忑的心,衆人進入秘閣,夏竦是早就看出其中蹊蹺的,而身爲平章事的龐籍也發現了其中的不妥,轉頭向風輕雲淡的曹瑋道:“曹樞密,官家宣召我等前來秘閣所謂何事?”

曹瑋淡淡一笑道:“等官家來了便見分曉,龐相公稍安勿躁。”

魯宗道和晏殊兩人對視一眼便不再說話,從曹瑋和狄青楊懷玉的態度看,這三人一定是知道什麼。

朝臣永遠都要等待皇帝的到來,這是禮制不可逾越,但這次的等待讓文臣們覺得是那麼的漫長,衆人迫切的想要知道官家召見他們的原因,在他們的猜想中認爲最少和這次軍演脫不開關係。

趙禎進入秘閣後被嚇了一跳,所有人都把目光緊緊的釘在自己的身上,眼神中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趙禎輕咳一聲道:“此次秘閣對奏乃是大宋最高之密,萬萬不可泄露出去,稍有泄漏都可能會對我大宋北伐造成不可估量之害!”

北伐?!

趙禎的話說完一幫文臣頓時便炸了。

北伐一詞多少年沒有出現過了?這是隱藏在大宋文武羣衆內心深處的夢想,收回煙雲故地,一統大宋金甌!

但自從當年太宗兩次北伐失敗後,便給整個大宋留下了陰影,彷彿遼人不可戰勝,這也導致即便真宗御駕親征贏得檀淵之戰的勝利後依然會賠錢了事的原因。

打心底裡宋人對遼朝的戰爭充滿畏懼,兩次失敗的經歷如夢魘一般困擾在大宋的頭上,使得許多人覺得大宋就不可能戰勝遼朝,這一想法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改變。

對於北伐,衆人是又期待又畏懼的,畢竟當年的失敗記憶猶新,大宋開國之初的精銳一下被太宗消耗殆盡,並且大縱深大迂迴戰略也隨之被否定。

夏竦是充滿興奮的,北伐遼朝爲大宋收回煙雲十六州是每個士大夫的夢想,而他作爲監軍更是無上的榮耀,但顯然其他人不是這麼想,晏殊不喜兵事,在他看來固守大宋使得大宋繁榮昌盛就很好了,沒必要攻伐遼朝索取那片已經被遼人統治百年之久的土地。

“啓奏官家,北伐煙雲雖是百年大計,可我大宋兵甲所需甚大,且燕雲之地對我大宋亦是可有可無,如今我大宋財賦甚多,農田何止萬頃?又何必要勞民傷財,枉死將士?”

晏殊的話剛剛說完狄青便冷哼道:“可有可無?哼晏參政說的倒是輕鬆無比,煙雲乃中原之咽喉,地勢險要可拒遼人十萬鐵騎,否則太祖太宗爲何要攻伐煙雲?否則真宗朝遼人爲何大軍南下直逼東京城!枉你熟讀史書,縱觀全史有那個朝代丟掉了煙雲之地?!”

以晏殊的才學當然知道煙雲的重要性,可在他看來現在的大宋根本就不需要煙雲,沒有燕雲之地的大宋不也是好好的嗎?甚至比以前更好!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達到了盛世的程度,何必再興師動衆勞民傷財的去奪取煙雲?

晏殊厭惡兵事是滿朝皆知的事情,當年趙禎命大軍西征党項他便上疏反對,之後的滅國大理他更是上疏十條警示趙禎戰爭所帶來的危害。

趙禎虛心接受的同時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直道現在他又反對攻伐煙雲,趙禎開始懷疑的不是自己,而是文臣腦袋中對戰爭的恐懼和擔憂。

讓文臣帥兵打仗本就是個錯誤,他們看到的只是當年太宗的十萬禁軍覆滅,並且這個夢魘一直困擾着他們,這一次趙禎大宋讓文臣作爲監軍負責後勤和軍隊的忠誠,剩下的事情全權交給武將執行,避免文人的怯戰思想影響到軍隊。

狄青的話幾乎是在打晏殊的臉,可他並不生氣,而是搖頭道:“臣只是覺得這樣做不值得,畢竟我大宋如今昌隆,即便沒有燕雲之地也是一樣。”

趙禎笑道:“你難道就沒想過如果大宋有一天變得衰敗了能?月尚有陰晴圓缺,何況大宋呼?此時不取煙雲,後世子孫更沒有機會,而如果朕北伐成功,收復煙雲之地,即便後世子孫衰敗也能固守多年以延國祀!”

趙禎的話讓衆人驚醒,官家這麼做乃是爲後世之君着想,爲大宋着想!

這下連還有話說的魯宗道都不願開口了,官家說的沒錯,以如今的大宋軍力財力,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龐籍開口道:“啓奏陛下,爲何要以軍演爲名?”

趙禎笑道:“誰說這不是真正的軍演了?不光要有一次,還要有三次以上!”

“三次?!”衆人忍不住驚叫出來。

一次軍演的耗費已經相當巨大了,沒想到官家居然還要進行三次!這不是勞命傷財又是什麼?

趙禎瞧見衆人的模樣擺了擺手道:“衆位臣公勿要多慮,其實三次軍演和一次所需差不多,朕只不過利用三次軍演麻痹遼朝和党項,並把所需用度轉移至前線而已。而第三次致使遼人和党項人習以爲常之後,便揮兵北進,一鼓而下的收回煙雲之地!”

一而再再而三的軍演只不過是爲了麻痹敵人的佯攻?曹瑋和狄青對視一眼,這個計劃真的不錯,怎麼之前卻從未有人想起過以軍演爲幌子!

衆人也被官家的話所驚呆了,這算不算得上是兵行詭道?

他們的反映在趙禎的意料之內,爲何後世對軍演那麼的敏感?不光是討厭別人在自己的家門口炫耀肌肉,更是擔心別有用心之國會乘機大軍壓境。

毛子當年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可不是裝裝樣子,而是雖時準備動手的……

趙禎把計劃詳細的說出,除了曹瑋三人,就數夏竦理解的最快:“官家的意思是借軍演之機,密調兵甲,數次而遺?”

趙禎笑着點頭:“然也,此乃朕之惑敵之計也!”

衆人瞭然於胸,這樣的計劃確實周密,且能最大程度上的迷惑敵人,軍演的次數多了,遼人和党項人也就習慣了,倒是突然一擊,瞬息而至,勢必會一擊而破!

曹瑋和狄青對視一眼上前稱頌:“陛下之計如煙如霧,虛虛實實乃兵家之要義,臣下歎服!”

連身爲樞密使的曹瑋和狄青都這麼說了其他人自然不會有什麼疑議,齊聲讚道:“臣等歎服!”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北戍司軍的崛起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