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

馬車從邏些城外出發一直到了瑪兒敢才停下,此時的瑪兒敢已經不同於之前的任何一個時候,城池變得十分巨大,並且往來的商賈已經出現。

若是問趙禎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冒險精神和開創精神的人是誰,趙禎必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商人!大宋的商人!”

在合法範圍內,大宋商人的趨利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很難想像在這個封建時代擁有極高的道德標準,甚至是道德約束。

大宋的商人要遠比趙禎想象的守規矩,因爲這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次對商人的全面解放,只要繳納朝廷規定的商稅,剩下的所有所得都是他們自己的。

即便是大宋的商稅頗高,但卻沒有人有怨言,因爲大宋的商稅是按照賺取的利潤以及進出口的規格劃分的。

這一套體系的出現是因爲趙禎對面坐着的蔡伯俙,以及在神都城中無時無刻不爲三司操心的包拯,這老倌在趙禎的旨意下已經變得極爲會養生,否則也不會撐到現在依舊精神矍鑠。

他是爲數不多知曉趙禎就在高原之上的朝臣之一,並且也是極力支持瑪兒敢擴建的三司官員,因爲這老倌的眼光是不差的,他看的比誰都遠。

瑪兒敢的規模擴大最重要的是爲了取代邏些城成爲大宋在高原上的政治中心,雖然現在邏些城的地位依舊重要,但很快就會像東偏移。

西藏上都護府的出現已經讓他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他了解趙禎,知道這是官家打算把高原一分爲二的辦法。

西藏上都護府地處邏些城,主兵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這些都是王韶所要做的事情,而整個西藏的政事卻不一定要在邏些城中。

繁榮的瑪兒敢完全有能力取代邏些城的政治地位,以實現兵事和政事分開的手段。

所以在瑪兒敢三司加大了投入,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畢竟高原不等同於中原,在那裡天高皇帝御,官家還要實行自治,當然敢要把地方官員的權利和兵權劃分開。

如此瑪兒敢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大宋在高原上擁有極爲廣闊的土地,想要統治這些土地就需要和北方草原一樣進行城市化。

這是一個相當繁雜的工程,大宋在北方草原經營多年,纔有了現在的城市化規模,而西藏原本就是地廣人稀,這裡的百姓多以聚居地生活。

高原和草原不同,草原幾乎都是以漁獵放牧爲主,而高原卻有一定基礎的農業,而大宋的土豆在高原上也可種植,有些地方甚至能夠種植小麥等中原農作物。

這就使得大宋在高原上進行城市化並非難事。

得益於大宋中原地區大量的城市化經驗,在高原上進行城市化需要的是大量的時間,而並不缺少經驗。

先建設一座規模龐大的城池,再依託這座城池不斷的向四周輻射,不斷的新建小城,以達到增加城池數量和規模的程度。

這也就是瑪兒敢不斷壯大的原因,因爲大宋的官員正在不斷的把四周的百姓遷徙到這裡,因爲人數本就不多,所以效率很高也很快。

而另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用過商業,瑪兒敢的商業不斷的繁榮,來自大宋的商人不斷的增加,貨物不斷的往來,瑪兒敢就成爲了高原上最好的交易地點。

在吏治和商業的促進下,瑪兒敢迅速擴展,也讓西藏的百姓看到了新的世界,原來高原上也可以如此繁榮。

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不需要大宋的官吏在高原上不斷的奔跑尋找聚居的西藏百姓,他們自然而然的機會前往瑪兒敢進行交易。

於是乎當趙禎和蔡伯俙再次回到瑪兒敢的時候,這裡已經大變模樣。

城池變得更加宏偉,遠遠的看去就如同一支躺臥在高原上的洪荒巨獸,一望無際的平原,龐大宏偉的瑪兒敢城,再加上藍藍的天空和白雲,這幅景象會讓人不自覺的感慨人類的偉大。

蔡伯俙的嘴巴已經無法合攏,之前的瑪兒敢和現在的瑪兒敢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跟隨趙禎回朝的大軍同樣覺得震撼,無數的將士大聲呼喝:“壯哉!”

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心中的感覺,語言已經變得匱乏,是什麼樣的力量創建了這座令人瞠目結舌的龐然大物?

是華夏的文明,是漢家的智慧,大宋已經沿着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向前飛奔而去,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大宋已經半隻腳跳出了華夏循環的怪圈,開始了嶄新的世界。

在這一點上趙禎從未懷疑過,並且一直在不斷的努力,爲的就是讓大宋邁入新世界的大門。

這個世上所有人都不知道未來會是一副什麼模樣,但趙禎卻非常清楚,可能會和自己認識的歷史大爲不同,但不會脫離他的預想。

從一開始大宋在他的改變下就變得不同,這是一種蛻變,一種在趙禎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蛻變。

趙禎知道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進步的過程,只不過大宋並沒有如同後世一樣,在漫長的歷史中掙扎着前進。

原本的大宋也應該如此,如同一個在黑暗中不斷摸索向文明彼岸不斷前進的人,但現在不同了,趙禎這位大宋的帝王能夠看清楚前路的模樣,在他眼前未來不是一片漆黑,而是透着光亮,就像是有人在遠處指引他一樣。

兩者之間有着極大的不同,趙禎知道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意味着什麼,而且他知道是什麼引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些前提下,大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繼而是火車…………

現在大宋的蒸汽機已經開始普及到了工業之中,而格物也就是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進步,人們開始學會了總結經驗,更加系統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大宋的發明和創造在系統性的進行,這原本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的邏輯差距。

在趙禎看來,大宋已經做好了工業革命的準備,大宋的匠人在不斷的創造,利用蒸汽機這種外來的動力不斷的創造者一個又一個的生產機器。

而大宋對鋼鐵的處理和鍛造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鋼鐵產量已經遠超這個時代,而且冷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因爲大宋已經有了蒸汽鍛造機。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九百零九章牙璋辭鳳闕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