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

馬車從邏些城外出發一直到了瑪兒敢才停下,此時的瑪兒敢已經不同於之前的任何一個時候,城池變得十分巨大,並且往來的商賈已經出現。

若是問趙禎這個世界上最具有冒險精神和開創精神的人是誰,趙禎必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商人!大宋的商人!”

在合法範圍內,大宋商人的趨利是任何人也比不上的,很難想像在這個封建時代擁有極高的道德標準,甚至是道德約束。

大宋的商人要遠比趙禎想象的守規矩,因爲這是華夏曆史上第一次對商人的全面解放,只要繳納朝廷規定的商稅,剩下的所有所得都是他們自己的。

即便是大宋的商稅頗高,但卻沒有人有怨言,因爲大宋的商稅是按照賺取的利潤以及進出口的規格劃分的。

這一套體系的出現是因爲趙禎對面坐着的蔡伯俙,以及在神都城中無時無刻不爲三司操心的包拯,這老倌在趙禎的旨意下已經變得極爲會養生,否則也不會撐到現在依舊精神矍鑠。

他是爲數不多知曉趙禎就在高原之上的朝臣之一,並且也是極力支持瑪兒敢擴建的三司官員,因爲這老倌的眼光是不差的,他看的比誰都遠。

瑪兒敢的規模擴大最重要的是爲了取代邏些城成爲大宋在高原上的政治中心,雖然現在邏些城的地位依舊重要,但很快就會像東偏移。

西藏上都護府的出現已經讓他嗅到了不尋常的味道,他了解趙禎,知道這是官家打算把高原一分爲二的辦法。

西藏上都護府地處邏些城,主兵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這些都是王韶所要做的事情,而整個西藏的政事卻不一定要在邏些城中。

繁榮的瑪兒敢完全有能力取代邏些城的政治地位,以實現兵事和政事分開的手段。

所以在瑪兒敢三司加大了投入,要人給人,要錢給錢,畢竟高原不等同於中原,在那裡天高皇帝御,官家還要實行自治,當然敢要把地方官員的權利和兵權劃分開。

如此瑪兒敢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大宋在高原上擁有極爲廣闊的土地,想要統治這些土地就需要和北方草原一樣進行城市化。

這是一個相當繁雜的工程,大宋在北方草原經營多年,纔有了現在的城市化規模,而西藏原本就是地廣人稀,這裡的百姓多以聚居地生活。

高原和草原不同,草原幾乎都是以漁獵放牧爲主,而高原卻有一定基礎的農業,而大宋的土豆在高原上也可種植,有些地方甚至能夠種植小麥等中原農作物。

這就使得大宋在高原上進行城市化並非難事。

得益於大宋中原地區大量的城市化經驗,在高原上進行城市化需要的是大量的時間,而並不缺少經驗。

先建設一座規模龐大的城池,再依託這座城池不斷的向四周輻射,不斷的新建小城,以達到增加城池數量和規模的程度。

這也就是瑪兒敢不斷壯大的原因,因爲大宋的官員正在不斷的把四周的百姓遷徙到這裡,因爲人數本就不多,所以效率很高也很快。

而另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用過商業,瑪兒敢的商業不斷的繁榮,來自大宋的商人不斷的增加,貨物不斷的往來,瑪兒敢就成爲了高原上最好的交易地點。

在吏治和商業的促進下,瑪兒敢迅速擴展,也讓西藏的百姓看到了新的世界,原來高原上也可以如此繁榮。

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不需要大宋的官吏在高原上不斷的奔跑尋找聚居的西藏百姓,他們自然而然的機會前往瑪兒敢進行交易。

於是乎當趙禎和蔡伯俙再次回到瑪兒敢的時候,這裡已經大變模樣。

城池變得更加宏偉,遠遠的看去就如同一支躺臥在高原上的洪荒巨獸,一望無際的平原,龐大宏偉的瑪兒敢城,再加上藍藍的天空和白雲,這幅景象會讓人不自覺的感慨人類的偉大。

蔡伯俙的嘴巴已經無法合攏,之前的瑪兒敢和現在的瑪兒敢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

跟隨趙禎回朝的大軍同樣覺得震撼,無數的將士大聲呼喝:“壯哉!”

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心中的感覺,語言已經變得匱乏,是什麼樣的力量創建了這座令人瞠目結舌的龐然大物?

是華夏的文明,是漢家的智慧,大宋已經沿着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向前飛奔而去,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大宋已經半隻腳跳出了華夏循環的怪圈,開始了嶄新的世界。

在這一點上趙禎從未懷疑過,並且一直在不斷的努力,爲的就是讓大宋邁入新世界的大門。

這個世上所有人都不知道未來會是一副什麼模樣,但趙禎卻非常清楚,可能會和自己認識的歷史大爲不同,但不會脫離他的預想。

從一開始大宋在他的改變下就變得不同,這是一種蛻變,一種在趙禎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蛻變。

趙禎知道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進步的過程,只不過大宋並沒有如同後世一樣,在漫長的歷史中掙扎着前進。

原本的大宋也應該如此,如同一個在黑暗中不斷摸索向文明彼岸不斷前進的人,但現在不同了,趙禎這位大宋的帝王能夠看清楚前路的模樣,在他眼前未來不是一片漆黑,而是透着光亮,就像是有人在遠處指引他一樣。

兩者之間有着極大的不同,趙禎知道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意味着什麼,而且他知道是什麼引領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些前提下,大宋擁有了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繼而是火車…………

現在大宋的蒸汽機已經開始普及到了工業之中,而格物也就是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很大的進步,人們開始學會了總結經驗,更加系統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大宋的發明和創造在系統性的進行,這原本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的邏輯差距。

在趙禎看來,大宋已經做好了工業革命的準備,大宋的匠人在不斷的創造,利用蒸汽機這種外來的動力不斷的創造者一個又一個的生產機器。

而大宋對鋼鐵的處理和鍛造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鋼鐵產量已經遠超這個時代,而且冷鍛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因爲大宋已經有了蒸汽鍛造機。

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八章太子泡妞
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八章太子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