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

趙禎看着眼前的輿圖,在地勢上,青藏高原居高臨下,俯視四川盆地和河西走廊。一旦易手,外敵隨時可以衝向四川天府之國,大宋的川陝四路將由原本的富庶戰略大後方變爲大宋的最前線。

而更要命的是,河西走廊也隨時有被切斷的危險,該走廊若被切斷,西域將與內地失去聯繫,甚至很可能朝不保夕。這種威脅的存在將讓大宋日夜不安,永無寧日。

歷史上唐朝就是因爲吐蕃的虎視眈眈和滲透侵擾,不僅劍南川蜀地區一夕數驚,而且在於西域同東擴的阿拉伯帝國的對抗中腹背受敵,直接造成了最後坦羅斯之役的慘敗和最終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這是歷史留下的慘痛教訓,趙禎覺得這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的慘劇,絕不能再在大宋的身上發生。

現在的大宋是一個急速擴張的王朝,在國內對各種資源的緊迫壓力下迫使這個原本秉承華夏固守,封建的王朝不斷的做出改變,不斷的獲取更大的疆域,也在不斷的探索未來。

這是歷史的必然,是文明進步的必然,當大宋停止與外交流,停止通商,停止發展的時候,這個王朝的本質便會再次迴歸傳統的封建小農思想,同時也意味着大宋“死了”。

趙禎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現在的大宋可謂是他一手締造的王朝,完全有別於太祖太宗甚至是他父親的大宋,眼下不斷的進取才是大宋的定義,也是新大宋的力量。

要想讓國家持續的發展,就要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而現在,道路的最大絆腳石已經不是遼朝,也不是曾經的所擔憂的內患,而是在西域,在大宋對外經濟的道路上。

邊患是歷代王朝的最大問題,可吐蕃對中原的影響從未像現在一樣強烈,四川天府之國,雖然直面吐蕃的威脅,但同時多山的蜀中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再加上氣候原因,吐蕃人對中原王朝的威脅並不是很大。

可現在不同了,西域在趙禎眼中是個賊,是個靠從大宋身上偷竊而獲取財富的賊,而吐蕃卻是個強盜,一個敢正面和大宋剛的悍匪。

趙禎覺得自己有一種吃着火鍋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給截了的感覺。

確實很不好受,但要消除這個隱患,就需要大宋培養一支能在高原上作戰的軍隊,而這支軍隊卻是大宋所沒有的,有時候,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迫切的。

所以他不惜挑撥天竺和吐蕃之間的關係,刺激吐蕃和角廝羅勢力的對立,這些都是在爲解除吐蕃之患做努力。

四川境內有不少高原之地,這是一片吐蕃和大宋之間的緩衝地帶,大宋在逐漸擴張的時候勢力範圍已經延伸至了高原,這是一種無意識的擴,並且在成都府設立了雅州,而它也是後世雅安的所在。

很自然的,這裡便成爲川西咽喉,西藏門戶、民族走廊,吐蕃人和會偶爾來到這裡和大宋的商賈做生意,而蜀中的商賈又是大宋現在最會做生意的人。

吐蕃人也是通過貿易才逐漸發現大宋的強大,這個王朝的崛起之快,攻伐之兇猛,讓吐蕃人領略到了盛唐遺風,想到盛唐就想到他們當年吐蕃王朝的榮耀…………

所以吐蕃人是不甘心的,尤其是贊普的後裔,松贊干布的後裔的烏思部,在他們的眼中,大宋的崛起也應該是吐蕃的崛起,可看看眼下,擁有吐蕃最大的城市,最神聖的宮殿的邏些城卻不是吐蕃的中心,反倒是一個僞贊普角廝羅和大宋“勾肩搭背”,成爲高原上的雄鷹,這怎麼能讓烏思部眼下這口氣?

而達昂更不是什麼使者,而是整個烏思部的首領!他是真正擁有贊普純淨血統的人。

吐蕃四部其實就是四個王系,這是趙禎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吐蕃自唐末崩潰之後,各方勢力崛起,以血統和權威分爲了四個王系,這四個王系就是現在的吐蕃四部。

吐蕃的局勢演變一點也不比華夏的五代十國的亂局簡單,甚至更爲複雜,趙禎命人以最快的速度從崇文苑調取卷宗,還好大宋一項是情報爲先,在和吐蕃通商以及和角廝羅友好的時候便獲取了高原上的情報。

擺在趙禎面前的是一個複雜,倫理,相殘的吐蕃,簡直可以寫成一步狗血的皇族鬧劇。

這四王系分別是朗達瑪之子云丹的後裔佔據拉薩,稱爲拉薩王系。他的勢力多在拉薩、桑耶、朵康等地。

噢鬆之孫尼瑪袞退居阿里佈讓爲王,其三子分別統治孟域——拉達克王系,佈讓、象雄——古格王室,總稱爲“上部三袞”。古格王室之後拉喇嘛絳曲斡迎請阿底峽大師至西藏,自稱阿里王系。

尼瑪袞的第十一代孫據亞澤爲王,自稱亞澤王系。

哦鬆之孫扎西鄒巴有三個兒子:巴德、斡德、基德,稱爲“下部三德”。斡德的第三個兒子赤穹,據雅隆秦昂達則城,形成雅隆覺阿王系,而次子赤德的後人在青海定居,成爲宗喀王角廝羅。

趙禎看了許久之後才從複雜的人物關係中理出一條,宗喀王角廝羅也就是雅隆覺阿王系的一個分支,但現在他的實力最強,和大宋的關係最好。

趙禎不會讓角廝羅一家獨大,但也無法在吐蕃另外三王系中尋找夥伴,最好的辦法就在高原上培養自己的勢力,至於如何培養……趙禎看着御案上的紫檀木匣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吐蕃人對佛教有多麼高的崇拜?藏傳佛教的力量甚至高過了他的發祥地天竺。吐蕃人對佛教的狂熱尋常人根本無法理解,信仰已經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要高於現實生活的存在,是精神上的天國。

而對佛祖舍利,趙禎相信他們完全沒有抵抗力。

所以趙禎覺得自己手中所擁有的這十顆佛祖舍利很可能成爲大宋在雅州甚至是高原上建立勢力的最好手段,通過這十顆佛祖舍利,讓大宋成爲一個可以插手高原的正統存在。

趙禎在三才驚訝的目光中手綻蓮花唸叨一句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咪、吽!”

………………

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
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偉大還是瘋狂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十章我是賭神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二百三十七章帝國資本的力量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兩千三百五十八章來自邏些城的消息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