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

陳得才部衆將在帳中得知南方太平軍的消息,神色都相當難看。

他們爲了快速的遠離成大吉部,和賴文光部匯合,行進迅速,而且爲了躲避可能跟來的追兵,不斷的轉向行軍,路線七拐八彎的,部隊詭秘之極,結果追兵倒是沒有甩掉,因爲根本就沒有,反而將洪天的傳令兵給甩得暈頭轉向。

結果直到剛纔他們纔得到南方太平軍的消息,這原本是一件很讓人振奮的事情,天京之圍已解,蘇南收復,皖南、皖中和江西落入太平軍手中,並且還兵進湖北和湖南,這是天大的喜事。

可是他們怎麼都高興不起來,錯過了消息讓他們無頭無腦的艱難行軍,雖然儘量避免但是依舊和清軍遭遇了數次,死傷相當慘重,對他們部隊傷害極大,他們心中都心痛不已,這是無謂是傷亡,如果得到消息,誰會冒險來這裡啊!

直接南下武漢,就能建立功勳,東進皖中,就可以歸入天國,安享和平,偏偏北上了,損兵折將,真是倒黴透了!

幸虧他們此時還不知道成大吉當時就投降了太平軍,以爲成大吉撤退是回援武昌的清軍,否則他們肯定會氣得吐血,這真是白折騰了!

三軍聯合在一起,雖然皆是敗軍之將,但是士氣還是稍微振作了一些,而且兵力也有近十萬,即便裡面老弱病殘有些多,但是也能充充門面了,而其中三、四萬的精銳,也算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陳得才成爲這支聯合軍統領後,這支部隊的核心更爲明確,比起賴文光管理的時候更加嚴密。

也是,賴文光雖然也算是太平軍悍將,但是威望還是不夠的,張宗禹和陳大喜等雖然表面上服從他,但是真沒有太多的尊重意味在,他們在捻軍也算是一號人物,在張樂行死後他們幾乎可以說無人可管束了。

賴文光不過是天國忠王陳玉成的一個部將而已,雖然有個王爵在身上,但是張宗禹也是樑王啊,而且太平天國後期王爵亂封,早就成了大白菜了,所以雙方地位可以說是平等的,加上這裡又是捻軍的地盤,是龍也應該裝成蛇一樣盤着纔對。

也是張宗禹和陳大喜顧念大局,否則根本不可能聽從張宗禹的號令。

而陳得才就不同了,是西北太平軍的最高統帥,而且還是英王陳玉成的堂叔,戰功彪炳,地位尊崇之極,陳玉成死後,他在陳玉成昔日舊將中有很高的威望,對於他的統領張宗禹和陳大喜就較爲信服了,至於賴文光更加不用說了,他原本就是陳得才部衆,此時更是以陳得才馬首是瞻了。

諸軍整合在一起,兵力增加的同時,士氣也大振起來,精神面貌大爲改觀。

發捻合流!

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從此以聽分封不聽調用爲條件,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形成初步的發捻聯合後,發捻合流的趨勢,就被滿清所警惕。

而現在張樂行死了,捻軍羣龍無首,終於被太平天國所趁,得到了最高的領導權,發捻正式合流。

這原本在歷史上應該算是極其重要的事情,事實上也得到了後世人的重視,不過放在大環境1864年和1865年這兩年內,此事有變得無比尋常了。

畢竟這回發捻正式合流,雖然讓西北太平軍和捻軍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實力依舊有限,比起洪天在天京之戰中勝利,將持續兩年之久的天京之圍解開,以及橫掃江寧,大破蘇南,解除東面之敵,並且西進皖中、皖南、江西,更是兵控湖北、湖南兩省,開拓出近四個省的地盤這樣的壯舉來說,真是相形見拙。

而且西北太平軍陳得才部、賴文光部和捻軍張宗禹、陳大喜部捻軍,剛剛整合在一起,就面對了絕大的危機。

僧格林沁部來了!

十數萬精銳八旗兵,以及河南、皖南、蘇北的綠營和團練二十萬部衆,將他們團團圍困!

清軍的總兵力達致三十餘萬,可以說差不多是僧格林沁在此時能抽調的總兵力了,爲的就是要將西北太平軍和捻軍的主力,皆殲滅在這裡。

……

僧格林沁中軍大營中,恆齡依舊陪同在側。

僧格林沁有些神思不屬,顯得怔怔的,而恆齡並沒有打擾僧格林沁思索。

恆齡是明白的,僧格林沁是在爲大清的興亡擔憂,局勢太惡劣了!

南方的消息接踵而來,讓他們感到震撼的同時,也深深的驚懼和憂慮。

天京之戰湘軍大敗的時候,他們感到吃驚的同時,其實並無太大的擔憂,太平天國式微已久,覆滅已經不遠了,就算能蹦達一會兒,恐怕轉瞬就會崩潰,根本無足輕重,甚至他們還有些幸災樂渦,看那些湘軍還自詡中華第一強軍,以爲自己天下無敵,這回吃癟了吧!

當江寧府落入太平軍手中的時候,他們也僅是認爲有些麻煩而已,還沒有足夠的警惕,否則僧格林沁不會聽從朝廷的命令兵至懷遠威逼曾國藩的,畢竟他統御五省兵力,被滿清視爲長城支柱,自由度相當大,就算朝廷也要忌憚他三分,他認爲不妥的命令,雖然不能無視,但是陽奉陰違也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是接下來,太平軍大破蘇南,淮軍盡皆投入洪天麾下,這就讓僧格林沁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可是和曾國藩的關係已經弄僵,以他科爾沁親王的地位和高傲的性格自然不願意向曾國藩認錯,而且他也認爲自己沒錯。

結果曾國藩投降了,連帶皖南、皖中和江西,近兩省的地盤幾乎是被太平軍兵不血刃的得到的,僧格林沁聞訊後氣得幾乎吐血!

他覺得這是他的過錯,如果他不是聽從朝廷中那兩個無知婦人的話,威逼曾國藩,以曾國藩的性格來說,根本就不可能叛變的!

他原本打算南下討伐曾國藩,但是西北太平軍突入淮北,和張宗禹部,以及陳大喜部聯合在了一起,發捻合流這是他一向極其忌憚的事情,雖然之前捻軍和太平軍也有聯合作戰的時候,但是捻軍一向是聽封不聽調用的,所以這種聯合極其鬆散,但即便如此已經給清軍帶來極大的麻煩,現在真正一同行動,威脅之大可想而知了。

而且現在南方太平軍勢力日盛,地盤已經擴展到皖中,隨時可以渡淮河而擊,這對於北方的八旗兵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假若北方的發捻聯軍和南部的太平軍聯合在一起,僧格林沁想一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所以僧格林沁調集了他可能抽動的部隊,對發捻聯軍進行圍剿,將賴文光部和張宗禹部、陳大喜部殺得丟盔棄甲。

但是他絲毫高興也沒有,因爲壞消息越來越多,一個接一個的彷彿沒完沒了。

湖北唐訓方率部反叛,雖然沒能奪取武昌,但是卻將其團團圍住,湖北局勢岌岌可危,他清楚官文的德行,能耐着實不怎樣,他想南下救援,但是卻深感無力,他在豫東地區,離武昌太遠了有些鞭長莫及,根本不可能在安慶和南昌的太平軍趕至前抵達,而且他的八旗騎兵在江南水澤地區始終是有些施展不開的,到時說不定會出現危險。

而當他猶豫的時候,湖南的消息也傳到了,巡撫惲世臨投降,連湖南省府長沙都被叛軍竊據,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

湖南是湘軍的老巢,現在長沙丟失了,恐怕整個湖南都不保了,他怎麼都不敢相信,局勢怎麼會突然變成這個模樣,在半年前太平天國將近覆滅,但是現在不但死灰復燃,而且越演越烈到這個地步!

接下來的消息,亦是如此,沒有一個好的。

成大吉叛變,南下支持唐訓方叛軍,而安慶和南昌的太平軍也西進,湖北和湖南的局勢危殆。

這些離他還是比較遙遠的,但是曾國荃部北上皖北,和陳得才部北上淮北地區,這就成了他的麻煩了。

他既要集中精力剿滅賴文光部、和張宗禹部、成大吉部組成發捻聯軍,又要阻擋北進的曾國荃部,還要面對行蹤詭秘的陳得才部,當真是三面受敵。

最終他放棄了繼續堵截陳得才部,讓陳得才和賴文光等人匯合,畢竟這兩方都是流寇,大軍在外猶如無根之木,只要隊伍大了就難以快速逃走,更容易剿滅,不像曾國荃部根基就在南部,隨時有大軍接應。

而他還認爲陳得才部的加入,會讓發捻聯軍放鬆警惕,他就會有機會將聯軍一舉殲滅,而事實上也差不多了,陳得才和賴文光他們匯合後,就加緊整編和聯合,對於僧格林沁部的確沒有那麼警惕了。

僧格林沁趁着這個機會將他們團團圍困住。

“報!僧王殿下,我軍已經完成合圍!”傳令兵的聲音傳入帳內。

僧格林沁和恆齡神色一震,皆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此戰定要將髮匪和捻軍盡滅於此!”僧格林沁道。

“旗兵必勝!”恆齡也高聲應道。

“旗兵必勝!”

“必勝!”

“必勝!”

……

無數的呼喝聲四起,八旗兵振奮起來,戰意高昂!

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03章 朱銘第5章 王氏兄弟第70章 大破江浦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13章 大變局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98章 降曾國藩第48章 勝利?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96章 一箭三雕第69章 戰起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1章 雙方局勢第69章 戰起第92章 拖延第109章 大對決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28章 臣等死諫!第71章 爲什麼?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6章 聚攏人心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69章 戰起第71章 爲什麼?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95章 道貌岸然第70章 大破江浦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95章 道貌岸然第97章 子虛烏有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33章 遭遇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113章 大變局第34章 我也是!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64章 請辭王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7章 放血飼民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66章 君臣第116章 驚變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13章 大變局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48章 勝利?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48章 勝利?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
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63章 鮑超兵至江浦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03章 朱銘第5章 王氏兄弟第70章 大破江浦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13章 大變局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98章 降曾國藩第48章 勝利?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46章 滬寧鐵路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96章 一箭三雕第69章 戰起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1章 雙方局勢第69章 戰起第92章 拖延第109章 大對決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83章 趙烈文會曾國藩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28章 臣等死諫!第71章 爲什麼?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6章 聚攏人心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69章 戰起第71章 爲什麼?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95章 道貌岸然第70章 大破江浦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95章 道貌岸然第97章 子虛烏有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33章 遭遇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113章 大變局第34章 我也是!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64章 請辭王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7章 放血飼民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66章 君臣第116章 驚變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13章 大變局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48章 勝利?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48章 勝利?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