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

馮子材雖然哀嘆不已,但他自然不是坐以待斃之人,不然當年也不會因爲餓得受不了,揭竿而起,參加義軍了。

“曾帥大敗,不過鮑超就在和州,向來不會坐視不理,定然會東進剿滅髮匪的。”馮子材道。

“但是連曾帥他們都敗下陣來,甚至落入髮匪之手,鮑超如何能剿滅得了髮匪,不陷入其中就不錯了。”李揚才依舊沒有解除憂慮。

這主要是太平軍逆襲顯得太過強大,甚至可以說是**了,要知道曾國荃軍包含着大部分湘軍精銳,此戰之後湘軍可以說是元氣大傷,損失比之當年的三河之戰更加慘重,估計沒有數年時間是無法完全恢復元氣的。

鮑超所統領的霆部,雖然也算是湘軍強軍,但是李揚才清楚,當年鮑超離開金陵城下,帶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霆軍的主力是留在金陵城下,估計大部分現在都成了太平軍的俘虜。

如今鮑超所統領的霆軍,過半都是最近招收的新兵,雖然也打了一些小仗,在鮑超的訓練下戰鬥應該也不算弱,但是要和剛剛戰勝曾國荃,士氣大振的髮匪抗衡,那可能性真的不大。

“我修書一封給都興阿,讓他念在同朝爲臣的情分下,幫助我們一把。”馮子材神色陰沉道。

“馮帥,你和都興阿勢同水火,他根本就不會前來相救,而且他下轄的是八旗兵,他們的德性如何?你會不知道?他們恐怕正在祈求髮匪不找他們麻煩,豈會相助於馮帥你!”李揚才搖頭道。

馮子材聞言,心中更是一痛,他當年不過是一時不忍,將部分投降的廣西老鄉(太平軍)釋放,送回老家而已,怎料到會遭到都興阿彈劾,差點就鋃鐺入獄,雙方自那時起就齷蹉不斷。

對方是滿清勳貴,自己是漢族賤民,朝廷支持誰可想而知了,對方漸漸升任爲江寧將軍,位高權重,而自己依舊在總兵位置上熬日子。

廣勇落入現在這種田地,都興阿的壓制顯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不是曾國藩看在同爲漢臣的面子上一直力保,恐怕廣勇的名號早就不復存在了。

現在自己求都興阿來救援,都興阿會答應?馮子材自己都不相信。

不過,事到臨頭,死馬也要當活馬醫,馮子材自然不會放棄那麼一絲獲救的可能,道:“不試一試怎麼知道,我現在就寫信,我總不相信都興阿會坐視鎮江落入髮匪之手。”

當信寫好後,馮子材又道:“我再修書一封,給上海的李少荃,如果他還希望蘇南安穩的話,定然會來相救的。”

“這……”李揚纔有些猶豫,欲言又止。

馮子材明白李揚才的心思,他奉曾國藩之命鎮守鎮江,除了防備太平軍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防止李鴻章的淮軍過來搶攻,畢竟之前天京之戰湘軍勝券在握,連他這種湘軍外圍將領,都只能在遠處觀望,淮軍這種已經脫離湘軍名號的傢伙,肯定是被拒絕參與了。

只是想不到,當時在防備對方過來參戰,現在自己卻慘敗起來,雖然有曾國藩暗中的命令,但情況危急下,馮子材自然顧忌不了那麼多了,淮軍來就來吧,大不了自己連鎮江的地盤都讓出去,總比死在太平軍手中強多了。

所以馮子材當機立斷道:“此事不用再議!你去送信吧。”

……

揚州府府城江都,江寧將軍臨時府邸內,都興阿看着手中的書信,嗤笑道:“馮子材啊!馮子材!以前在我面前不是很囂張嗎?怎麼現在卻來向我求救了。”

爲何說都興阿現在所在地是江寧將軍臨時府邸呢?因爲江寧將軍原本的駐地應該是金陵城,也就是洪天所在的天京城。

不過那裡已經被太平軍佔領多時,還在那裡建了都,這讓原本在金陵城地位顯赫的江寧將軍,只能將治所移到揚州府的江都城中了。

一旁站立着的富明阿聞言,提醒道:“馮子材鎮守鎮江,那裡是京杭大運河漕運要衝,不容有失,我們不能坐視不理。”

都興阿聞言笑了起來,盯着富明阿看了又看,道:“富明阿,我知道你是員悍將,當年在琦善手下,也是戰功赫赫,但是你直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你可知道我們大清在髮匪手中是如何維持在江南的統治的?”

“當然是靠我們旗兵子弟,拼死拒敵,才能讓我大清江山穩如泰山。”富明阿道。

都興阿搖頭,道:“此言非也!江南的江山,是那些漢兵維持住的啊!當年琦善的兵不勇?不強?但是最後也不是敗了下來!我們旗兵根本就壓制不了那些髮匪,全靠那些漢將,才讓髮匪式微下來,你可知那些漢將的心思?”

“他們既然爲我大清效死力,定然是效忠於朝廷。”富明阿道。

都興阿依舊搖頭,道:“也錯了!他們都有反志!只是不敢反而已,除了罵名之外,就是因爲我們的存在!”

都興阿整個人變得振奮起來,道:“江寧將軍下轄之兵,已經很久沒有打過硬仗了。現在的我,也不算打,因爲我們旗兵的數量,比起漢兵來少太多了,如果連這點兵力都失去的話,我們旗人在江南將無立錐之地!”

“我老了,在這給位置上已經待不了幾天,朝廷從臨淮調你過來,就是想讓你接替我的位置!但是你雖然勇猛,卻缺少權謀,不知道很多隱秘。原本這也沒什麼,因爲髮匪將滅,量那些漢臣膽子再大,也只能貼貼服服的,但是現在不同了,那些髮匪似乎要死灰復燃,權謀你就不能不懂了!”都興阿有些悵然。

他語重深長道:“漢軍皆笑我們旗兵膽小,說我們旗兵上下,見賊才逃者是爲上勇,望風而逃者是爲中勇,誤聽消息而逃者是爲下勇。嘿嘿!難道我們旗人就沒有真勇士?!僧王(僧格林沁)不是嗎?”

“像他這樣的人,我們旗人從來都不缺!只是我們大清不需要而已!我們旗兵纔多少人啊!數十萬而已!如果全部都由這樣的勇士帶領着,我們旗兵不足數年就會損耗一空,到時亡國滅種還遠嗎?”

“你真以爲僧王的旗兵不能過江,笑話!天大的笑話!當年我們旗人是如何來到江南的,現在也可以這樣過來,只是朝廷嚴令僧王不準過江而已!和那些不成氣候的捻匪,廝殺千場,爲國捐軀的旗人,也沒有和髮匪大戰一場的多!”

“你用記住,只要我們旗人活着,我們這些旗兵還活着,別說是鎮江,就算江都丟了,我們依舊統治着江南,統治着中國!但是如果我們這些旗兵死了,大清就真的亡國了!”都興阿神色嚴肅道。

富明阿聞言,良久才從回過神來,他總算明白了,他當年跟着和春統帥江北軍務,作戰勇猛之極,屢立戰功,但是卻在明明毫無傷患的情況下,被朝廷以因傷致殘之理由,召回京師,訓練京營,直到最近太平軍式微才被派回來。

原來自己就是那些悍不畏死的真勇士!只是當時朝廷根本不需要自己這樣的人,纔將自己調回去而已!

富明阿心中悲涼,自己多年想不明白的事情,終於得到了答案,可是這答案未免太過滑稽了!

竟然是旗人不需要勇士!

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96章 一箭三雕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80章 備戰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22章 李臣典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4章 我也是!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1章 雙方局勢第56章 勇、信二王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8章 萬民歸心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64章 請辭王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9章 奇人王詡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2章 兩封信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64章 請辭王第103章 朱銘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0章 備戰第48章 勝利?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77章 風起第2章 天京危局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3章 三人論策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0章 毒計驚心第45章 戰場亂局第33章 遭遇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2章 天京危局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71章 爲什麼?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33章 遭遇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70章 大破江浦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25章 朕來殿後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20章 洪天欲突圍
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96章 一箭三雕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80章 備戰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22章 李臣典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62章 旗人不需要勇士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34章 我也是!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11章 雙方局勢第56章 勇、信二王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8章 萬民歸心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9章 勢力大漲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64章 請辭王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9章 奇人王詡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2章 兩封信第81章 全線激戰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64章 請辭王第103章 朱銘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0章 備戰第48章 勝利?第149章 倭國蠻夷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77章 風起第2章 天京危局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3章 三人論策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0章 毒計驚心第45章 戰場亂局第33章 遭遇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2章 天京危局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71章 爲什麼?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33章 遭遇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40章 俄國的抉擇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70章 大破江浦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25章 朕來殿後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20章 洪天欲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