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

洪天前去勸降鮑超等人時,並不是獨自一人,反而帶着一大票人。

王詡、趙烈文、彭玉麟、楊嶽斌等人不說,連黃翼升、蕭慶衍、陳湜、李臣典等人都帶上。

洪天帶着這多人的用意倒是簡單,只是想告訴鮑超等人這麼多湘軍悍將都投降了,你們投降也不算什麼吧。

果不其然,鮑超見到這麼多以前的同僚,一時間竟然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其他人就算了彭玉麟和楊嶽斌可是湘軍巨頭,竟然雙雙投降太平軍,這絕對能撼動湘軍上下的軍心。

但是結果卻讓洪天大失所望,鮑超並沒有投降,無論洪天一方如何勸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分析形勢,許以高位,鮑超依舊不爲所動,他的話語很簡單,曾國藩有恩於他,除非曾國藩投降,否則他誓死不降。

而孫開華和曹志忠回答也和鮑超相仿,鮑超對他們恩重如山,鮑超不降,他們也決不投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洪天發現自己以往無往不利的王八之氣,竟然絲毫用處都沒有,心中恨得咬牙,但是卻無可奈何。

最終他只能好言好語幾句,然後帶着一大夥人,灰頭土臉的回去。

對於此事,洪天相當氣悶,幾名手下敗將,都落入自己手中了,竟然都不肯歸附自己,洪天真有種將他們統統拉出去殺掉的衝動。

不過,他也就想一想而已,殺掉這三人的話,太平軍的軍心定然會出現問題的,不要說剛剛收編的霆軍,就連那些投降的湘軍將領,也會生出不快來,因爲鮑超可是他們的舊同僚,曾經並肩作戰過的。

而且,洪天對他們三人的確很欣賞。

鮑超就不用說了,身體湘軍大將,霆軍統帥,是晚清時期爲數不多的名將,和多隆阿合稱“多龍超虎”、“北多南超”,戰功赫赫。

那孫開華和曹志忠,則是中法戰爭中的英雄人物,在臺灣抗擊法軍,雖說洪天在中法戰爭中除了馮子材外,其他人都並不熟悉,但還是勉強記住這兩人的名字,所以對於這兩人洪天也十分看重。

說起來,洪天對於中法戰爭的人物,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劉銘傳。洪天只知道劉銘傳後來當了臺灣巡撫,以爲在中法戰爭中劉銘傳擔任的是文官角色,但事實上劉銘傳卻是總督當時的臺灣軍務之人。

中法戰爭中臺灣的抗戰,就是他統籌指揮的,並且最終擊敗了法軍,可見他軍事才能之高超了,而洪天對於這位駐守的常州的淮軍將領,卻並不瞭解,如果不是趙烈文提醒,恐怕根本就不會在意。

勸降鮑超、孫開華和曹志忠等人不成,洪天雖然氣惱,但最終也之能無奈的接受現狀,暫時放棄繼續勸降,將他們繼續關押,直到他們肯投降爲止。

接下來的數日,洪天加緊收編霆軍降卒,霆軍將領雖然不肯投降,但是普通將士就沒有那麼多“骨氣”了,輕易就臣服在洪天的腳下,辮子一籮筐,一籮筐的倒入長江中,如此清軍就少了萬餘人,太平軍就多了萬多人。

這些日子中,四周的軍情不斷向着洪天通報着。

北面的都興阿部據說極其安分,退入江都後就閉城不出,洪天嚴令譚體元不得輕進,畢竟八旗兵雖然貪生怕死,但是真將他們逼急了,定然會拼死反抗的,而且都興阿敗了,北方的僧格林沁恐怕在中原會坐不住,到時南下的話,太平軍可就有**煩了。

馮子材部退到了溧水,但是劉官芳緊隨而至,馮子材無奈之下,繼續向南部的高淳撤退。

而高淳縣已經是江寧府最南的一個縣了,再南下就是進入皖南的寧國府,進入安微省了。

洪天得到此消息後,匆忙向劉官芳發了一個命令,要求他不能越過高淳地界,進入皖南地區。

因爲洪天還得到了一個消息,劉銘傳部已經從常州進入鎮江,而李鴻章也進入常熟地界,並且開始集結蘇南各地部曲,準備西進和太平軍作戰。

洪天現在基本光復了江寧府,南部馮子材兵力單薄不足爲慮,北方的都興阿部,絲毫進取之心也無,已經久未征戰,難以造成真正的威脅,而西部的湘軍實力經過天京戰役和江寧戰役,已經損耗得七七八八,短時間內恐怕沒有再戰之力。

所以,東部李鴻章統領的數萬淮軍,就是洪天現在最爲強大的敵人了。

淮軍算是湘軍的一個分支,是在曾國藩指示和支持下,由李鴻章建立的,因爲這支部隊的人馬主要來之安徽江淮一帶,所以稱之爲淮軍。

雖然最初建軍的支持者爲曾國藩,不過後來實權漸漸轉入了李鴻章手中,現在已經基本被李鴻章掌控。

而且這支部隊不斷壯大,原本只是六千五百人,弱小之極,還是乘英國輪船,才闖過太平天國轄境,前往上海的。

不過,現在它已經發展壯大到一個驚人的地步了,兵力幾乎是原來的十倍,蘇南地區的松江、太倉、蘇州、通州、常州五府是他們的地盤,現在連馮子材讓出的鎮江,也納入他們的管轄之下。

而且最爲讓洪天警惕的是,淮軍和其他的清軍有很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身在東南沿海,特別是轄區中有上海這樣一個華洋交集之地,他們和外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

爲了幫助淮軍征剿太平軍,洋人還特意幫助淮軍組建了洋槍隊,用來征剿太平軍。

所以得知淮軍準備西征的時候,洪天因爲江浦大捷而放鬆的心情,再度繃緊起來,因爲他知道這將會是一場惡戰。

就在洪天準備集中手中力量和淮軍大戰一場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趙烈文來請辭。

……

洪天的軍帳中,王詡、趙烈文、韋志俊、彭玉麟和楊嶽斌皆在其中。

坐在主位上的洪天,看着前來的五人,雙目眯起道:“趙參謀,淮軍將要西進的消息,你應該知道了吧。這個時候,你想去哪裡?”

“安慶。”趙烈文道。

洪天瞳孔一縮,掃視對面衆人,道:“他們和你一起來,是被你說服了嗎?本侯真想聽聽你的理由,竟然可以說服他們。”

“我們天國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李鴻章的淮軍,必須集中精力纔可以對付,但是我們所在的江寧四處受敵,此戰恐怕十分危險。”王詡道。

“我們之前不是已經商量過了嗎?都興阿部輕易不會南下,而馮子材部很快就會被我們驅逐離開,而且他兵力薄弱,根本難以對我們構成威脅,而湘軍經過兩場大敗,根本無力對我們發動攻勢,你們在擔心什麼呢?”洪天問道。

“僧格林沁就在中原,如果他們南下我們如何抵擋呢?”趙烈文道出了他所擔心之事。

“不會吧?他不管中原的捻軍了?”洪天一驚,但依舊鎮定的道。

“張樂行已死,捻軍大受打擊,根本不足爲慮,僧格林沁的八旗兵完全可以南下作戰的。”趙烈文道。

“你如此確信?有什麼原因嗎?”洪天道。

“僧格林沁驍勇善戰,果敢有謀,他定然不會輕易讓我們天國恢復元氣的,而且八旗兵早就覬覦東南之地,只是原本湘軍一直拒絕他們南下,才讓他們卻步淮河,只准許都興阿部駐守揚州,現在湘軍勢弱,皖南之地危殆,曾國藩恐怕不會再堅決阻擾僧格林沁部南下。”趙烈文道。

“你前往安慶,就能勸服曾國藩?”洪天問道。

“微臣定竭盡全力,爲陛下解憂!”趙烈文道。

“你們的意思呢?”洪天目光在其餘四人身上一一掃去。

“臣等附議!”王詡、韋志俊、彭玉麟和楊嶽斌一致言道。

洪天沉默了,如果是之前他抓破腦袋,都不會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趙烈文要求前往安慶見曾國藩,這幾個人竟然都一致贊成。

曾國藩可是趙烈文的舊上司啊!而趙烈文現在則投降了太平軍,兩人見面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曾國藩知道趙烈文叛變,恐怕會當場就將趙烈文格殺,當然也可能是另一幅場景,趙烈文是“詐降”,重歸曾國藩麾下。

至於趙烈文勸降曾國藩,洪天怎麼想都覺得荒謬,但是眼前這幾個人竟然都相信趙烈文能勸服曾國藩阻攔僧格林沁的八旗兵南下。

“本侯依舊不明白!你們爲何會贊成,難道就不擔心嗎?”洪天問道。

“王某相信趙參謀的能力!”王詡道。

“趙烈武仍在我們軍中,趙參謀定然不會做出有負陛下之事。”韋志俊道。

“彭某相信趙參謀的爲人。”彭玉麟道。

“楊某相信他們。”這是楊嶽斌的回答。

洪天再度沉默,在衆人臉上掃來掃去,又沉思了一陣,衆人都靜靜的沒有言語,靜候洪天的答覆。

“此事事關重大,本侯想先問問忠侯和幹侯的意見。”洪天道。

“軍情緊急,請陛下馬上恩准。”趙烈文跪下道。

其他人也跪下,道:“請陛下馬上恩准!

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1章 爲什麼?第4章 天王洪天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8章 戰前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55章 潛艇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1章 雙方局勢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章 放血飼民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95章 道貌岸然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48章 勝利?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9章 戰起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34章 我也是!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3章 演講第116章 驚變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13章 大變局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48章 勝利?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48章 勝利?第19章 戰起第34章 我也是!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8章 洪天改制第56章 勇、信二王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65章 彭、楊歸降第85章 湖州局勢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22章 李臣典第6章 聚攏人心第89章 傳檄蘇南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87章 輕取丹徒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
第90章 上海之戰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1章 爲什麼?第4章 天王洪天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120章 中原新附軍的新動向第30章 十萬天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章 夜香工、野心家、熊孩子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8章 戰前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85章 湖州局勢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2章 漢軍的心思第133章 外交形勢轉變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155章 潛艇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1章 雙方局勢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7章 放血飼民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95章 道貌岸然第61章 自降天侯,斷指立誓第48章 勝利?第43章 水陸之嫌隙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50章 是朕害死了他們!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第19章 戰起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34章 我也是!第56章 勇、信二王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12章 四軍動向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28章 臣等死諫!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48章 重爲天王第13章 演講第116章 驚變第53章 百變星君第113章 大變局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15章 湘軍的心情第48章 勝利?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48章 勝利?第19章 戰起第34章 我也是!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10章 僧王慘敗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65章 彭、楊歸降第68章 洪天改制第56章 勇、信二王第68章 洪天改制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26章 終於退入城了第65章 彭、楊歸降第85章 湖州局勢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22章 李臣典第6章 聚攏人心第89章 傳檄蘇南第47章 真正的決戰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87章 輕取丹徒第78章 中國近代工業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