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趙烈文輕嘆江山

雨花臺清軍大營靠後方所在,一頂軍帳之中,兩人在草蓆上盤膝對坐。

這兩人,其中一位是個兩鬢斑白,略顯老態的中年將領,臉上滿是怒容,正不停的講述着什麼,神情十分激動,有時甚至忍不住站起來踱兩步,纔將心情回覆重新坐下。

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從中軍大帳離開的韋志俊。

而他面前則是個書生,一身舊儒袍,看上去有些邋遢,彷彿很久沒有洗過一般。

此時他正神色淡然的手捧一本書,不時翻看,一副專心致志的樣子,似乎對於韋志俊講述的事情渾不在意。

不知過去了多久,韋志俊終於喘了口氣,將話語說完,安靜的坐在席上,看着這頂軍帳中的佈置,心中微感自慚。

這座軍帳十分奇特,裡面除了他們兩人中間的席子,及旁邊放着筆墨紙硯的矮桌外,就是密密麻麻的書架,上面全部都是書籍。

這哪裡像是一頂軍帳,簡直就是一間書房!

韋志俊知道,不要說雨花臺清軍大營,就算是遍觀天下,除了趙烈文的軍帳外,恐怕再也沒有如此的景象。

很少人知曉,謀略通天的趙烈文,平時愛書如癡,看書看到廢寢忘餐的地步,就連隨軍打仗都會帶着一大車書籍前往。

而在這次圍攻金陵城期間,因爲圍城太久的緣故,趙烈文更是直接在附近蒐羅各種典籍,最終都藏在了這間軍帳中。

這還是趙烈文將看過的書運走,僅是將沒有看過的留下,這頂簡陋狹窄的軍帳,才能勉強容下趙烈文的藏書,否則就算再多十頂這樣的軍帳,也放不下趙烈文這段時間蒐集來的典籍。

這纔是讀書人,難怪他胸中有無邊謀略,輔助曾國藩將湘軍發展都這等地步。

韋志俊如此想的時候,趙烈文一臉不捨的將手中的書暫時放下,看着韋志俊道:“韋兄,動怒又有何用?金陵城將破,已成定局。坐困孤城,就算悍勇如李秀成,也回天乏術,你還是爲自己想一想後路吧。”

“趙軍師!我韋志俊還能如何?髮匪尚未滅,韋某就已經落到這樣田地,任人欺凌,一旦金陵城破,髮匪盡滅,韋某還會有容身之所嗎?”韋志俊滿臉悲涼道。

“你我相熟一場,趙某定在滌公面前,保你高官厚祿。”趙烈文神色一正道。

曾國藩,字滌生,滌公是別人對他的尊稱。

韋志俊聞言,臉上浮現感激之色,道:“多謝趙軍師厚愛了,你的大恩韋某沒齒難忘。”他清楚趙烈文在曾國藩心中的地位,有他擔保自己以後的前程就有保障了。

“小事而已!你爲清廷盡忠,這是你應得的。”趙烈文輕輕擺手道。

韋志俊聞言心中輕嘆,道:“只可惜太平天國,終不能成大業,以軍師大才,竟無真正施展的機會。”

趙烈文雙目眯了起來,但很快就恢復如初,道:“髮匪覆滅在即,天下終將大定,這些話以後不要再說了。”

韋志俊聞言點頭,但想了想後,道:“韋某聽聞曾九向部衆下密令,入城後可縱兵擄掠七日七夜!趙軍師不知道你是否能……”

“此事休要多提。”趙烈文搖頭舉手,止住韋志俊的話語,他眉頭大皺,“曾沅甫此舉是爲了激起士氣,我也不好阻攔。不過,你也不要太過擔心,彭雪琴渾身正氣,不會讓曾沅甫胡作非爲的。”

韋志俊看了看趙烈文,見對方神色絲毫不爲所動,當即不再在此事上糾纏。

因爲他十分清楚,趙烈文雖然在軍中甚有威望,但因爲曾國藩的緣故,他並不希望和曾國荃有所衝突,甚至如今更是不惜詐病來讓功。

隨後,兩人又交談了很久,最後韋志俊才退去。

看着韋志俊離去的背影,趙烈文搖頭輕嘆,道:“連韋志俊這樣的人物,太平天國都留不住,如何能成大業?只可惜千萬漢民浴血奮戰死,滿清江山依舊巍然不動。”

……

城外的清軍雖然對於城中的異變有些警惕,但是上至統帥曾國荃,下至營前小兵,都並不認爲金陵城中的太平軍,真可以力挽狂瀾於即倒。

兵臨金陵城兩載,圍城的清軍從原來的劣勢,逐漸轉爲優勢,直至如今對城中太平軍,已經擁有壓倒性的實力。

五萬清軍,皆湘軍精銳,百戰之師,縱橫南方數省,近年來罕逢敵手,統帥曾國荃英勇善戰,軍事趙烈文謀略滔天,楊嶽斌和彭玉麟的水師,更是自創建以來,就有無敵之勢,對太平軍水營罕有敗績。

而金陵城中的太平軍,雖然有悍將李秀成坐鎮,但是城內士卒疲憊,糧草匱乏,和外界消息不通,根本就沒有半分取勝之可能。

所以,城外的清軍對於此戰有必勝的信心,唯一覺得不安的,就是破城的時間,可能會延遲,致使外援趕至,功勞分薄。

……

城外清軍信心十足,而城內的太平軍,處在絕對劣勢當中,對於戰事自然持着悲觀的情緒。

不過,他們軍心並沒有動搖,反而死戰的決心盎然。

洪天的演講太過煽情了,太平天國原本就是一個宗教色彩極其濃重的國家,軍隊中很多兵卒都是拜上帝會的信徒,他們信奉爲天國戰死後,會進入天堂。

所以,悍不畏死是太平軍的一個重要特點,爲清軍所忌憚。

而現在被洪天進一步洗腦,將這些兵卒的士氣振奮起來,使得他們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般,全部都宣誓要和新天王洪天死守天京。

不單單是太平軍的兵卒,就連那些尋常天京民衆,都開始瘋狂起來,家中的什麼菜刀、砍柴刀、斧頭、鐵鍬,都全部被取了起來,打磨之聲四起。

精壯漢子不要說,就連小孩子,也拿着樹枝揮舞,老人家握着鐮刀蓄勢。

全民皆兵,這是對現在天京城中情景的最佳描述。

從來沒有一座城池的民衆,會像天京城此時的民衆那樣瘋狂,人人不畏死,全部都喊着‘天國萬歲!’‘天王萬歲!’‘洪天萬歲!’的口號,舞動着各式各樣的兵器,吵嚷着要保衛天王,死守天京,決戰清妖。

這是這支瘋狂的軍隊,這是一羣瘋狂的民衆,這是一座瘋狂的城市!而這一切皆因他的存在。——太平天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裡阿諾斯

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5章 朕來殿後第8章 萬民歸心第2章 天京危局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52章 當頭棒喝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2章 兩封信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66章 君臣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55章 潛艇第99章 勢力大漲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68章 洪天改制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章 放血飼民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80章 備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80章 備戰第95章 道貌岸然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7章 放血飼民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77章 風起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89章 傳檄蘇南第22章 李臣典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4章 請辭王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2章 兩封信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88章 周馥第5章 王氏兄弟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18章 戰前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55章 洪天的殺機
第130章 將要一統的節奏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25章 朕來殿後第8章 萬民歸心第2章 天京危局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52章 當頭棒喝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2章 兩封信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66章 君臣第76章 李鴻章會威妥瑪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101章 歷史崩壞的開始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98章 降曾國藩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39章 王詡再獻策第155章 潛艇第99章 勢力大漲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59章 都是朕的錯!第68章 洪天改制第41章 讓人疑惑的勝利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45章 戰場亂局第7章 放血飼民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60章 五十萬臣民同悲哭第145章 一戰爆發第36章 悔王韋志俊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80章 備戰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80章 備戰第95章 道貌岸然第37章 反攻的開端第141章 普奧戰爭爆發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47章 東方靜止戰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7章 放血飼民第55章 洪天的殺機第77章 風起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32章 震撼世界第32章 王詡口舌生花第89章 傳檄蘇南第22章 李臣典第98章 降曾國藩第64章 請辭王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2章 兩封信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46章 大破湘軍主營第88章 周馥第5章 王氏兄弟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42章 指點、參詳第154章 俄國人的心思第18章 戰前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94章 南丁格爾之徒第24章 陛下,撤退吧!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79章 與英國的第一次爭鋒第72章 馮子材欲南下第117章 大清完了!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157章 太平江山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134章 會布魯斯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107章 淮北風雲起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55章 洪天的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