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

安徽安慶,太平天國天侯臨時行轅。

洪天在這裡收到了來自北方的消息,而且一個比一個讓他吃驚,一個比一個令他震撼,讓他充分感到自己以往所熟知的歷史,已經全面的崩壞了。

皖北相當的平靜,社會一片和諧,同化的程度已經和之前歸入的皖南、皖中一致,安徽一省完整的納入了洪天體系當中。

捻軍幾乎沒有抵抗,就接受了太平軍的整編,河南一省被太平軍完整的掌握着,和太平天國控制的南方數省整合在了一起。

蘇北和蘇中地區,已經被西北太平軍和北上支援的譚體元部控制,因爲譚體元部兵力有限,而且西北太平軍畢竟是太平軍舊部,整編起來不能像捻軍那樣隨心所欲,所以整編的步伐略微有些慢,但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蘇北和蘇中,不久之後就會和江寧府,以及蘇南一樣,成爲太平天國核心地區之一。

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河南六省之地,以及浙江西北湖州一隅,爲太平軍實際的控制區,六省多的地盤,而且皆是中華富庶之地,可以說中華半數的財富,已經爲太平軍所得。

而且,山東的中原漢軍和閻敬銘,與直隸的劉長佑、石文秀,已經宣佈願意歸附太平天國,可以說名義上這兩個省,已經屬於太平天國了。

太平天國的勢力達八個多省,可以說已經初步具備統一中華的資格。

而最爲震撼的消息,自然莫過於滿清的覆滅了,這個和太平天國征戰僵持了十數年的國家,這個曾經奴役了中華三百多年的殖民帝國,轟然崩潰。

洪天真的沒有預料到會這麼快,他雖然已經感受到了滿清的虛弱,覺得它不久之後就會覆滅,但是怎麼都想不到會就這樣湮滅在歷史中。

初初聽到這消息的時候,他幾乎以爲是誤傳,因爲在歷史上滿清可是繼續堅持了近半個世紀才覆滅的,但在再三確認後,他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對於滿清的覆滅,他身爲一個漢人,自然打心裡感到高興,但是心中也有些緊張的,因爲這樣一來他所知的歷史變樣就更大了,滿清覆滅了,太平天國就成了當今中華的正統,這不但是整個中華的事情,東亞,乃至世界都將爲之牽動。

可以說,洪天相對於這個時代的人最大的優勢,已經變得極其微弱,從這一刻起他已經不能再過於依賴前世所知的歷史行事了。

而滿清的突然覆滅,也引起了他的深思。

初時他也不能理解爲何會如此的,但想到前世的辛亥革命他又有些恍然了。

當年的辛亥革命比起今年的甲子起義來,可謂更加不堪入目的,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核心,傳說中的偉人孫某人還在美國洗大餅,但即便是如此一個亂糟糟的起義,仍能牽起大波瀾,讓半個中國宣佈獨立,最終另一位偉人袁某人輕輕翻手,就讓滿清覆滅了。

而在這個時代烽煙四起,太平天國橫空出世;捻軍縱橫中原、淮北,馳騁千里;大理杜文秀威震西南,兩廣天地會揭竿而起;西北迴、民蠢蠢欲動。

這個時代的局面比起辛亥年來好上不知多少萬倍,比那位孫某人來,洪天這個已經建國十餘年的太平天國的君王,自然更加有威望,而且他征戰數省,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已然威震華夏,婦孺皆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人心向附,也並不是太讓人奇怪的事情。

而北方變局中,劉長佑、石文秀和閻敬銘三人的名字,出現在洪天的腦海中。

對於石文秀,洪天是沒有記憶的,或許歷史上有這一號人物,但是應該也是一個無名之輩。

而劉長佑和閻敬銘,洪天則有印象。

特別是劉長佑,這個人在歷史上相當有名,除了他湘軍元老,和第一位漢人直隸總督的身份外,最爲讓洪天在意的是這個劉長佑早在甲午戰爭前十二年,就建議先發制人討伐日本。

當時日本已經表露出對中華的野心,並且開始付諸行動。

早在1872年,日本就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附屬國琉球,準備以琉球爲跳板進攻臺灣。

而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臺灣高山族殺死的事件,更是讓日本有機可乘。

日本利用滿清官員的糊塗,以琉球是日本屬邦爲藉口大舉進攻臺灣島,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對中國的武裝侵略,從這一刻起,一個蕞爾小邦開始挑釁中華,妄圖實現它蛇吞象的“壯舉”。

但當時日本和滿清實力懸殊,加上水土不服,日軍失利。在美英等國的“調停”下,日本向清朝勒索白銀50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軍侵臺是“保民義舉”(即間接承認琉球人是日本屬民),才從臺灣撤軍。

這簡直就是喪權辱國了,區區蕞爾小邦在戰敗的情況下,都能在滿清身上撕一塊肉下來,正是此舉讓世界各國認識到滿清的虛弱,開始了對滿清的進一步侵略。

試想一下,一個國家在打勝仗之後,還會給戰敗方賠款,哪一個國家會傻到不去踩兩腳,就算被掀翻了,不是還有高額的湯藥費嗎?

而後來,由於滿清的軟弱無能,日本於1879年完全併吞了琉球王國,改設爲沖繩縣。

隨後,日本又開始侵略中國的另一個屬國——朝鮮。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等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爲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公然把朝鮮的宗主國滿清排斥在外,充分暴露了日本獨佔朝鮮的野心。

蕞爾小邦的舉動,沒有得到滿清的重視,滿清對此不聞不問。

後來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清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如願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軍權,這也爲後來甲午中日戰爭埋下伏筆。當時的國人對此懵然不知,但是劉長佑十分警覺,在一系列的事情中,他看透了日本志在中華的圖謀,建議先發制人討伐日本。

他當時提出這個建議的理由,是連帶越南局勢一併提出的,當時法國加緊了對越南的侵略,威脅到滿清西南邊疆,引起了滿清的重視,要求時任雲貴總督的劉長佑消弭戰爭的可能,所以劉長佑就給出了一個建議。

欲保雲南,先功日本。

當時的劉長佑分析,日本攻打臺灣、琉球,本來就違背了國際公法,清日一旦開戰,日本在國際道義上佔不到便宜,且其侵略成性,遲早會吞併朝鮮,不若乘其羽翼未豐,先發制之。

他認爲,自同治以來,朝廷講究洋務,設立海防,習水師,修炮臺,購鐵船,造槍炮,投入了大量的金錢,正是其用武之時,傾中國之全力誅一日本,是有把握的。

所以在光緒七年,1882年,距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差12年的時間,他就上疏提出具體計劃:“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簡大臣宿將有威望者起東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以臨庫頁島;別命一軍出朝鮮,以扼其西;而後選明習韜略、熟習水師之將,由寧波、定海率舟師趨長崎,以攻其南。或慮來擾海濱,則東南沿海久設練軍,亦自有防禦之具。硫球臣民喜復疆土,必將有助順之師。憑廟算之長,海外有截,天戈遠震,四夷戟兵,朝鮮、暹羅、緬甸諸國可免蠶食,不獨越南也。”

可惜當時滿清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因爲晚清根本就不是一個進攻型的國家,能下決心收復失地,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要它進攻日本,開疆拓土,真是有些癡人說夢。

無論是第一次**戰爭,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滿清無論是處在優勢的一方,還是弱勢的一方,心理上都是以弱者自居的。

釁不由我先開!

這是滿清的宗旨,就算別人的炮艦開到家門口,只要不開炮,滿清軍隊就不允許動手,這已經不單是不進攻,連防守都顯得懦弱之極了。

洪天每每想到滿清放棄了先發制人,進攻日本的機會,就感到無比痛惜,否則近代中國恐怕不會那麼坎坷。

當時的局勢對於中國而言是相當好的,當時中國內亂已經基本平息,而且1876年左宗棠出兵西北,從殖民者阿古柏手中奪取回新疆,更是憑藉兵威,在1881年迫使俄國人歸還了伊犁。

俄國歸還伊犁,在當時可以說對讓世界外交界都不禁驚歎的事情,因爲俄國人的胃口世界各國皆知,貪婪成性,嚥下去的東西從來都不肯吐出來,雖然伊犁並不是完整的歸還,但是也讓世界各國感到不可思議,憑空讓滿清在國際上的地位拔高了不少。

國內的戰事已經平息,國際威望上升,滿清完全可以向外發動戰爭的。

可最終卻因爲滿清的龜縮政策,使得這個歷史良機失之交臂。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了,中法戰爭無法避免,日本更是在甲午戰爭中主動進攻,滿清一敗塗地,至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復興的可能了。

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3章 三人論策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4章 天王洪天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9章 奇人王詡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3章 演講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9章 戰起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0章 上海之戰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8章 萬民歸心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5章 王氏兄弟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34章 我也是!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33章 遭遇第116章 驚變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90章 上海之戰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55章 潛艇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55章 潛艇第95章 道貌岸然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8章 萬民歸心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48章 勝利?第155章 潛艇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2章 當頭棒喝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33章 遭遇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37章 反攻的開端
第35章 速速取朕首級!第73章 請陛下馬上恩准!第129章 四方皆附第128章 英軍覆滅第51章 洪天的轉變第68章 洪天改制第67章 太平天國形勢第3章 三人論策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4章 天王洪天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9章 奇人王詡第84章 滿漢對抗之始第152章 嚇尿美國人第27章 全民皆兵第142章 動盪的歐洲第10章 毒計驚心第138章 齊齊哈爾第143章 拿破崙三世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13章 演講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29章 朕從了還不行嗎?!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100章 紛至沓來第121章 太平天國時代到來第131章 英國的災難第115章 北京戰起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19章 戰起第124章 急需整頓的吏治第97章 子虛烏有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90章 上海之戰第23章 洪天的咆哮第126章 擾亂世界第105章 光復湖北第8章 萬民歸心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151章 美國排華事件第5章 王氏兄弟第108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第34章 我也是!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74章 洪天的決定第125章 中國蒸汽時代第150章 殺盡倭國人!第106章 湖南無戰事第156章 世界第一第31章 彭玉麟一身正氣第114章 甲子起義第33章 遭遇第116章 驚變第104章 兵臨武昌第153章 欺負西班牙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20章 洪天欲突圍第90章 上海之戰第44章 湘軍軍師王詡第70章 大破江浦第155章 潛艇第111章 張皮綆,真正強!第144章 俄土戰爭第139章 黑龍江是俄國故土?第86章 曾國荃欲投降第75章 趙烈文西進第40章 趙烈文歸順第155章 潛艇第95章 道貌岸然第21章 瘋狂的太平軍第122章 八爪金龍旗第136章 悲催的英國第8章 萬民歸心第89章 傳檄蘇南第137章 戰略轉變第135章 東亞防禦聯盟第82章 滿清在行動第48章 勝利?第155章 潛艇第11章 雙方局勢第119章 劉長佑、石文秀第49章 陛下,我還想騎膊馬第123章 初具統一中華的資格第99章 勢力大漲第52章 當頭棒喝第93章 太平天國洋務運動之始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91章 不爲人所知的真相第33章 遭遇第16章 韋志俊忿恨交加第127章 楚英聯盟?第37章 反攻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