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今日該上早朝了。”趙君還沉睡在睡夢中,迷迷糊糊就聽到有人戰戰兢兢的叫自己。他睜開眼睛看看,透過窗簾外面還是一天漆黑,由不得有些惱火:“你時辰看錯了吧,天還沒亮!”
叫趙君起牀的是一個長到倒很清秀的小宦官,叫小李子,看到趙君發怒,不由得嚇得“撲通”一下跪了下去:“皇.......皇上......今天要早朝,所以要起來的早些.......”
“好了,知道了,你出去吧。”趙君只好說道。
該死的早朝!竟然是早上五點就要上朝,天還沒亮啊。昨晚批閱奏章到深夜,又和柔福纏綿了好長時間,趙君感到剛眯上眼怎麼又要起牀了?
“官家,還是起牀吧,今天是大朝會,要不那些大臣們背後又要議論皇上懶政了。”睡在趙君身邊的柔福輕聲說道。
沒辦法,趙君只好放過柔福溫軟的身體,準備爬起來。從外面走來兩個小宮女齊聲說道:“請奴婢爲皇上更衣。”一想到
自己赤身裸體,趙君實在不好意思讓兩個小宮女爲自己穿衣,只好伴着臉說道:“朕自來,你們出去吧。”
連續趕走了小太監和小宮女,趙君這才自己起牀穿衣。無奈這龍袍穿起來實在繁瑣,最後還是柔福嗤嗤笑着起牀幫他穿好。
“乖,還早,你繼續睡會吧。”趙君知道柔福昨夜也沒睡好,就拍拍她的小臉蛋示意她繼續睡會。
“官家都起來了,臣妾怎好意思在賴牀?要不會被小娥妹妹笑話。”柔福還是努力的爬起來。
趙君沒辦法看,自從自己當了皇帝,柔福就被封爲皇后,母儀天下,平日裡做事嚴守法度,一絲不苟,只有在和趙君單獨相處時候才露出小兒女般神態,搞得趙君有心心疼,才雙十年華怎麼像箇中年貴婦那樣一般嚴肅,無論趙君怎麼說她都不改還振振有詞說是皇家禮儀本該如此,說的趙君一陣無語。
起牀以後進行涮洗,自有宮女伺候,完了就用膳。宋朝皇帝的飲食生活有一個最大特色,那就是每天只有兩頓正餐。一般都是上午八九點鐘讓御廚做一頓飯,下午五六點鐘再讓御廚做一頓飯。中午呢?中午沒有。
由於今天要上早朝(宋朝的從宋高宗開始早朝是每五天進行一次),所以今天早餐也就提前,既然是正餐,那就很嚴肅了首先需要御廚裡的“膳工”給他烹調出各色佳餚,然後又需要“膳徒”給他端到跟前。端到跟前還不能算完,還得有人擦桌子、鋪桌布、疊餐巾、佈菜、倒酒,甚至在皇帝吃每道菜之前還得替他嘗一口,以免有人下毒。後面這些活兒跟御廚已經沒有關係了,全靠宮女來完成。
負責替宋朝皇帝嘗菜的宮女有幾十個,輪流值班,統稱“尚食”;負責佈菜倒酒打掃衛生的宮女也有幾十個,也是輪流值班,統稱“司膳”。
當然這些情況我們的皇帝陛下趙君是不清楚的,他昨晚在柔福寢宮慈元殿休息,吃飯的地方就在慈元殿地外殿。
當他和柔福坐在寬大餐桌邊,旁邊的宮女就端來一杯酒恭敬的放在他面前,趙君前幾日找了原來皇宮裡資深宦官對自己進行了衣食住行的必要培訓——免得自己像一個想下來的土包子。所以他知道宋朝皇帝正餐的吃法——每喝一杯酒就上兩道菜,每上一次新菜就把前兩道菜撤下去。
“今天有多少道菜?”趙君想了想問道。
“回官家,一共三十道。”
三十道.......趙君聽了嚇了一大跳,尼瑪就我和柔福兩個人能吃這麼多?
“把菜單拿來讓朕看看。”趙君打算挑幾樣自己喜歡吃的,這麼多實在是浪費啊。
小宮女當然不敢亂說什麼,只好匆匆出去不一會兒就拿來一份文書。趙君接過來只見上面寫着
喝第一杯時,上“花炊鵪子”和“荔枝白腰子”。
喝第二杯時,換“奶房籤”和“三脆羹”。
喝第三杯時,換“羊舌籤”和“肚籤”。
喝第四杯時,換“肫掌籤”和“鵪子羹”。
............................................................................
...................................................................................
太奢侈啊,大早上吃這麼膩的東西........趙君實在有些招架不住,想了想說道“朕,今天胃口不好,早上吃點小米粥以及饅頭小菜即可。”說完突然又想起旁邊的做的柔福,就問到:“嬛嬛,你吃點什麼。”
“官家吃什麼,臣妾就吃什麼。”柔福知道趙君想秉性,不是一個喜歡奢侈的人。
“以後別臣妾臣妾的,以後你就叫朕我夫君,我還是叫你嬛嬛。”趙君聽了這個詞就彆扭,讓他想起了後世那看起來頭暈的宮鬥戲,宮鬥啊,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後宮充滿了陰謀詭計。
柔福抿嘴一笑,沒有接話,趙君知道柔福雖然溫柔但是有時候性格也執拗,也不想在這方面多費口舌。
“這些做好的膳食.......”趙君想了想說道:“就送給那些上朝的大臣做早膳吧。”趙君知道早朝大臣們都是餓着肚子的。
“官家......”柔福剛剛開口
“叫夫君”趙君糾正道。
“夫君,如果大臣們吃到夫君賜的早膳,而知道夫君只是一點饅頭稀飯,一定稱頌夫君勤儉。”柔福說道。
“嘿嘿,嬛嬛你有所不知,那些東西不能多吃,吃多了不好。”趙君笑着說,看到那菜單竟然大部分都是肉類爲主,還是動物內臟,想想那麼高的膽固醇,吃多了不會得“三高”?咱剛登上皇帝不久,雖然剛滿三十,也算年富力強,但是現在也要注意養生了,還想多活幾年呢,
當然這些話趙君是不會對柔福說道的,兩人很快用餐之後,趙君穿上龍袍,就準備移駕崇政殿,今天的朝會則在那裡舉行。
等趙君坐着轎子趕到崇政殿,百官已經在殿堂中分兩邊手拿笏板站在那裡,一個個交頭接耳說着小聲話,讓趙君想起了後世開會時候領導未主席臺下面人羣紛紛議論的情景。右邊爲首的宰相李綱,左邊爲首的則是剛剛恢復任職的樞密使呂頤浩,兩人倒是神情嚴肅。
趙君掃一眼宮殿中的大臣,舊臣中除了李綱、呂頤浩、黃天樂幾位少數熟悉的大臣外,其餘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裡面多幾副新面孔,其中就有剛剛被授予參知政事的賴布衣、殿前都指揮使牛皋、殿前都指揮副使的王石和蘇三,幾位都是跟着趙君打天下的心腹,算是朝中的新貴。
等趙君坐上龍椅,三呼萬歲以後,真正的朝會開始了,看着下面一大羣黑壓壓的官員,趙君知道這些士大夫階層的精英代表,和他們打交道不是鬧着玩的,鬥智鬥勇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