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是已經賜你們三人同進士出身了嗎?”趙君有些奇怪,你們跑去湊什麼熱鬧?
“官家對我等仨人的恩典,我們不會忘記,但是臣等還是想去參加省試,看看我們的水平到底如何。”王十朋恭敬的回答道,其實心裡話沒說出,皇帝賜予的哪有憑自己真本事考上的硬啊,省的那些同僚們老是瞧不起自己。
“你們可想好了,如果參加省試落榜,那麼現在職位則不保,同進士身份也會被取消,免的丟朕的人。”趙君很嚴肅說,既然你們這些學霸看不上特招非要去試水,那麼就不能鬧着玩玩。
三人沉默了一下,又互相看一眼一同回答:“臣遵旨。”
“那就祝你們好運,從今日開始就放下手頭之事,安心學習,祝你麼金榜題名。”趙君笑着說,學霸就是學霸,竟然這麼有信心。
省試在三月初三進行,在禮部禮部貢院進行,大宋的省試至神宗時王安石推行科舉考試新法,廢除明經諸科,增加進士名額。進士科試考經義,罷詩賦、帖經、墨義。考試分四場:第一場試本經,第二場試兼經,第三場試論一首,第四場試時務策三道。至此往後,考三場或考四場不斷更替,考試內容亦不斷變化。神宗以後,時而詩賦與經義並行而舉,時而又罷詩賦,專用經義取士。
而今年的省試,趙君親自拍板,決定詩賦與經義並行,雖然說寫詩與做官之間並沒有多大關係,但是能出幾個大詩人也是不錯的。
省試在貢院內進行,連考三天。爲了防止作弊,考官俱爲臨時委派,並由多人擔任。考官獲任後要即赴貢院,不得與外界往來,稱爲鎖院。考生到達貢院後,要對號入座,同考官一樣不得離場。趙君本來想親自光臨貢院,看看士子們如何答題,自己在後世的電視劇裡看過但是卻沒有見過真正的考場,但是卻被李綱等勸住了,說是官家駕臨必然會驚動士子,不利於其答題,趙君想想也就罷了,等殿試還是有機會的。
第一次省試在三月十五日由尚書省張榜公佈,在東華門外唱名,一共錄取貢士350人,等名單送到趙君手中,他赫然發現樑清、史浩的名單在內,但是王十朋落榜。
這段時間他們三人都沒來御書房,趙君本來想安慰王十朋幾句,想想也算了,畢竟還有一次機會。還有複試加考數學的機會。三天後,在貢院落榜了考生又進行了半天的考試,趙君一共出了十道數學題,主要涉及到方程、不等式、平面幾何特別是勾股定理這三個方面,基本上也就是初中水平知識。
考試依舊在貢院中進行,不過和前幾天相比,少了一些人,考場中的氣氛顯得有些沉悶,畢竟前三百五十人已經錄取,剩下的這麼多人競爭剩下的五十個名額,有的考生聽說是靠什麼理工科,聽未所聞,乾脆都放棄了。
就在貢院西北角的角落裡,坐着一名中年考生,大約四十左右,神情顯得到很平靜,他叫楊輝,是錢塘人,天資聰穎,被當地稱之爲神童,早年中舉本想再進一步考取進士,卻被連考數次都落榜,這讓他失去了那種興奮的勁頭。這也難怪,自從考上舉人後,他的興趣慢慢發生的變化,不再對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感興趣,而是對算數這當時稱之爲雜學感興趣,而且頗有研究,無奈省試根本不考這個,所以每次都名落孫山。
“今年是最後一次了。”楊輝有些灰心,本來已經落榜後來聽說還要什麼複試考理工科就抱着試試的態度留下來繼續考。但是等到他打開卷子看,頓時激動起來:什麼雞兔同籠、什麼物不知數,竟然全部都是算數!
難道今年自己撞上大運了?楊輝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些,然後就仔細開始計算起來,僅僅用了一個時辰就將全部試題做完,仔細的檢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這才交卷,然後才離開。
當天考試結束後卷子密封后就全部送到了御書房,趙君興致勃勃的親自閱卷,不過看到的情形卻讓他猶如潑了一盆涼水,連續看了十張卷子,竟然都是白卷!趙君真沒想到大宋的士子們數學功底竟然如此之差。
又看了數十張,總算有了上面寫了字的捲紙,這讓趙君的心情略微好些,但是大部分都是作對兩三道題,能作對一半以上的寥寥無幾。就在趙君已經失望透頂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張捲紙密密麻麻寫滿了字,頓時精神一震,仔細看起來,竟然全部作對,滿分。
大宋竟然還有如此的牛人?趙君實在忍耐不住,立即讓御書房裡伺候的宮女把卷紙上糊上的名字打開:楊輝!
楊輝三角!他突然想起整個名詞,頓時激動起來。楊輝三角是二項式係數在三角形中的一種幾何排列,趙君在學習高等數學裡曾經學過,對此很感興趣,沒想到現在能見到首創者。
“快,快將楊輝至御書房,朕現在就要見他!”趙君忍不住大叫道。
隔壁的張九成一聽到趙君的呼喊,趕緊過來聽完他的要求之後,立即奔向禮部:官家口諭,傳舉子楊輝立即進宮!
此時候的楊輝,正在臨安城的一個小酒館裡吃飯,周圍全部都是這次進京趕考的舉子,不過現在的個人心情已經和當初躊躇滿志的模樣大不相同,大部分都名落孫山,一個個唉聲嘆氣,嘴裡不停咒罵。只有一桌人圍着一名舉子就坐,那名舉子顯得神采飛揚。
“興華,咱們錢塘縣就你一個金榜題名,可謂父老鄉親們爭臉了。”旁邊一個舉子以羨慕的口氣說道。
這個叫興華的舉子,顯得有些得意,他掃了一眼在旁邊桌子上默默吃飯的楊輝,說道:“俊成老弟不必灰心,你年紀尚輕,又是第一次參加省試,落榜倒也在清理之中,你要好好努力三年以後金榜題名的機會還是很大,不像有的人,連續考了二十年竟然依舊不中,丟人之極。
這些有的是錢塘縣的舉子,還有的是臨縣,自然明白這個叫興華的舉子在說誰,都不約而同的目光投向了另一張桌子邊的楊輝,同情者有之,幸災樂禍者有之,但是就是沒人反駁這個舉子的話。
楊輝聽了心裡一陣憤怒,但是又能怎麼樣呢,自己確實考了將近二十年依舊不中,從一個青春少年考到現在的中年大叔依舊一事無成,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年值得自己揮霍?
回家去,再也不願意踏進考場一步!楊輝想到之裡,站起來準備要走,突然看到酒館外邊闖進了一個官吏帶着兩名士兵。
那名官吏大聲喊道:“錢塘舉子楊輝可在此?”
“正是在下,請問有何貴幹?”楊輝有些疑惑。
“官家口諭,請舉子楊輝速速進宮!”這名官吏大聲喊道。
皇帝要召見自己?楊輝一下子愣了。
“恭喜楊大人了。”那名官吏看着發愣的楊輝笑着說道:“據聞,楊大人你已經被官家欽點爲這一屆進士科的理科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