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欽點狀元、榜眼、探花和進士以後,緊接着就是狀元帶領諸進士拜謝皇恩後,要到皇宮左門外觀看張貼金榜及回家,這一過程就本稱爲狀元遊街。
今年是文理兩個狀元,臨安市民們感到分外新鮮,街上早就是人山人海看熱鬧。趙君也想去看看這壯觀的景象奈何這身份無法親臨現場。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趙君心中不由得惡意猜測今年的文科狀元郎汪應辰今年才十八,青春年少,會不會被哪些富豪官宦家的小娘子們爭搶?
進士考中,按照大宋律制,凡於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經吏部選試。但是今年大宋皇帝趙君卻另有規定,所有進士必須經過在六部、御史臺、樞密院等朝廷重要機構見習一年,然後按照其表現在授予不同的官職,見習期官職一律按照最低等的從九品算起。
王十朋、樑清、史浩三人本來就是書記處的,自然回到趙君身邊,而史浩又開始在御書房和商貿改制衙門兩個單位奔波,這次有書記處又多了一名見習生——狀元汪應辰。這樣以來一個小小的書記處竟然出了兩名狀元(張九成、汪應辰),一名榜眼(王十朋)一名探花(樑清),成了大宋學霸聚集地,讓人羨慕不已。而這以後也就成了慣例,獲得狀元的實習之地必是皇上的書記處。
熱熱鬧鬧的省試及殿試在三月底結束,在這個大好局面之下,趙君準備實施他蓄謀已久的軍政改革,但是卻被一件事給打斷了,而這件事的主角竟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詞人——李清照,而這件事竟然還是於科舉有關。
這天早上,趙君在御書房翻看大理寺和刑部呈報上來全國各地最近以來所判罰的各種案卷,這種案件很多,一般都是書記處按照案件的重要程度給趙君排列後,趙君也只是翻翻看一看,就像現在的抽查。不過今天趙君沒有看上面的一些重大案件,而是隨便從底下抽出一份案卷,隨手翻起來。
這是一件很普通的離婚案件,不過是女方要求離婚——在宋代是沒有休夫一說的,妻子告發丈夫自己也是要坐牢的。告發的罪名是“妄增舉數”就是謊報了科舉次數。在宋朝有規定,舉子考到一定次數,取得相應的資格,就可以給你官做。被告發之人叫張汝舟一個官吏,因謊報了考試的次數,“填表“弄虛作假被自己的妻子告發,結果張汝舟罷官被流放,而其妻子也坐牢兩年。看到這裡趙君的眼光被一個名字鎖住了——那個告發之人叫李清照!
李清照?難道是千古女詞人李清照?趙君有些不敢確定,又仔細看案卷並沒有多原告之人身份過多解釋,於是他搖鈴,隔壁的汪應辰應聲進來。
“速去刑部,將此女的身世背景查清,報給朕。”趙君把案卷遞給了汪應辰。汪應辰接過來一看只是一件普通的離婚案件,不知道官家爲什麼突然對此感興趣,但也不敢多說,匆匆走了出去。”
汪應辰走後,趙君回想起後世所瞭解的李清照的情況,只知道她前半生幸福後半生悽苦,但是並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儘管日此,李清照在悽苦的人生中寫出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這樣的詩句,這讓趙君尤爲欽佩。
汪應辰辦事效率到挺高,快吃中午飯的時候就從刑部回來,拿到了關於這份案卷的詳細資料,果然是千古詞人李清照,而從別的資料中趙君又瞭解到了李清照這樁不幸婚姻的經過。
不幸的根源還是在於靖康之恥,徽宗、欽宗父子被俘,新登基的趙構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蒐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
趙明誠被曾經被任命爲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並於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贊項羽諷明誠,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鬱郁,後死於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舟出現了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但是婚後的張汝州卻對李清照大變,拳腳相加,而李清照就將他以“妄增舉數”告官,結果就案卷上所判,張汝舟罷官被流放,而其妻李清照也坐牢兩年。
渣男,典型的渣男啊!
“汪應辰!”趙君忍不住吼道。
“臣在。”汪應辰聽到趙君直呼其名,趕緊推門而進。
“現在這個李清照關押在何處?”趙君問道。
“根據刑部所報,在臨安府的牢獄內。”汪應辰趕緊回答。
“立即釋放,朕要見她!”趙君聲音顯得有些冷冽。
汪應辰沒想到趙君竟然爲此大發龍怒,嚇得趕緊帶人出宮直奔臨安府衙而去。下午才把李清照帶回到御書房,或許是坐了幾天牢的緣故,李清照臉色顯得蒼白,早沒有趙君所想象的風華絕代的模樣,而像一個蒼老的婦人。
“罪婦見過官家,謝官家恩典。”李清照就要下拜。
“免禮,朕已經赦你無罪,快快請起。”趙君趕忙說道。
等到李清照站起來,趙君這才和藹問道:“你的遭遇頗令朕同情,只不過這個張汝州好歹也是朝廷命官,爲何竟然對你變化如此之大?”
李清照聽聞臉上現出痛苦的神色,一咬牙說道:“那個張汝州跟民婦成親,只是爲了貪圖民婦前夫留下的金石書畫,可惜那些金石書畫已經在紹興的時候被盜。於是張汝州得知後就對民婦開始冷淡,到最後拳腳相加……..”說道最後,李清照泣不成聲。
“渣男啊,真是一個渣男。”趙君忍不住大罵。又高聲叫道汪應辰的名字,嚇得汪應辰又趕緊過來。
“那個張汝州現在何處?”趙君問道。
“根據刑部所報,現在正在流放途中。”汪應辰小心翼翼說道今天皇帝的脾氣有點大。
“傳朕的口諭,立即派兵追趕,打三十大板再繼續流放!”趙君有些氣不過,本來想直接拿出去砍頭,但是其罪還沒到那個地步,只好打板子解恨。
“官家且慢。”沒想到李清照突然跪下說道:“張汝州已經得到懲罰,如果再打三十大板恐怕走不到海南就死了。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官家放過他把。”
看到李清照爲張汝州求情,趙君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易安居士說清,朕且放過他,不過傳朕旨意,流放海南後終生不得返回!”
“遵旨。”汪應辰心裡暗暗叫苦,今天自己運氣不好,光刑部就跑了三趟了。
等汪應辰離開,趙君突然想起一件事,問道:“你說你前夫留下的金石書畫怎麼會被盜?”
“我流落至紹興時,住在一個鐘氏之家,結果一天晚上,她金石書畫突然一盜而空,後來報官無果。”李清照回答道。
趙君一聽,立即拉動了鈴繩,這次進來的是王十朋:“傳朕旨意,立即令刑部派出破案能手奔赴紹興府,協助紹興府衙破李清照金石書畫被盜一案,如若不能破案……..他這個紹興知府就別當了!”
又要去刑部!今天皇帝是怎麼了,爲了這個民婦竟然如此大動干戈?王十朋心裡想着,嘴上趕緊答應,又詢問了一些具體情況,這才匆匆而去。
“清照乃民婦一個,竟然讓官家如此照顧,實在是愧不敢當。”李清照心裡感動不已,特別是自己前夫的那些金石書畫有可能失而復得,心裡就感到激動。。
“這是朕應做之事,既能寫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婉約之詞,又能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豪詞,試問當今還有哪位女子?”趙君笑着回答。
“官家聽過民婦的詞?”李清照有些呀然。
“朕自然聽過。”趙君心裡想全中國沒有聽過這兩句的人估計沒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