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幾乎是馬不停蹄趕到揚州,也沒回府休息就直接到了揚州軍部,高培等一幫人高級軍官都趕緊圍了上來,神情激動。
“大家都辛苦了,金三財等復職沒有?”趙君笑着打了招呼,原來在趙君離開杭州之前就提前發了一道手諭,命令被張俊撤職的金三財、王石、陳寶纔等人官復原職,大糧商黃茂也無罪釋放,所有家產全部歸還,故現在有這一問。
賴布衣說事情早就辦好,原來張俊塞進來的一些將領也被清理出去,於是趙君就讓賴布衣馬上召集各司的主事和廂以上的軍官開會。
會上賴布衣代表揚州軍做了簡要的彙報,並向趙君詳細解釋了當前的形勢。“根據探子來報,完顏昂率領的金齊大軍約莫五萬人正在向揚州逼急,已經到達天長軍,其中金兵精銳部隊大約三萬。”
趙君聽着就轉過身,背面的牆上掛着一幅超大的兩淮地區軍事地圖。
“天長軍........距離揚州才一百多里路啊。如果是快馬一天就可以趕到。”趙君心裡琢磨着。
“主帥,現在揚州城包括從前線退下來的共有四個廂大約三萬五千人左右,現在廣大士兵聽聞主帥你重新掌管揚州軍,頓時士氣大振,守護揚州綽綽有餘。”高培似乎看出了趙君的憂慮趕忙說道。
趙君點點頭,如果連揚州都守不住那神武前軍徹底是爛了,自己還圖什麼大業?不過這話他沒有說出口,而是讚賞的點點頭有問道“其餘各廂都在什麼地方?”
賴布衣走上前指着地圖說:“現在種烈的第二廂在懷遠縣,牛皋的第四廂在淮安、蘇三的第五廂在虹縣(現安徽省五河縣),王石率領的第八廂一部分官兵退至金湖縣、周文輝的第六廂則退至固鎮。”
趙君聽了又仔細看了一下各廂現在所在位置,又問道“這次徐州之戰傷亡如何?”
“十萬人出征,死傷將近將近三萬人,尤其以王石的第八廂、周文輝的第六廂傷亡最大。”
趙君聽了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裡不禁暗罵張俊,真他媽的不是自己的娃不心疼,如果自己再遲迴來幾天是不是就要把自己的家底敗光了?
“從現在開始就立即從廂兵中補充兵源,各個廂儘快滿編,朱勇你管廂兵訓練,這件事由你來負責。”趙君命令道。
“我立即去辦,爭取早日完成。“朱勇馬上回答。雖然三個廂轉爲禁軍以後,各州的廂兵特訓營營自動變爲禁軍單位,但是揚州軍部廂兵訓練司並沒有解散,而是轉爲指導訓練各州的廂兵,朱勇任主事。
趙君的心思又回到戰事上,看了看地圖才說道:“對付完顏昂,我們不僅要守住揚州城,更重要的是要徹底消滅這支金軍,大家有什麼看法?“
賴布衣這時候說道:“我們可以採取關門打狗之勢,搶先一步奪回泗州,徹底斷絕完顏昂的退路,完顏昂孤軍深入江淮腹地,又知後路被斷,必然退軍,揚州之圍不戰而解,同時我們可以在完顏昂撤退的路線上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進行伏擊徹底消滅這支金軍。”
衆將領一聽紛紛認爲這是個好辦法,趙君也覺得可行就命令賴布衣的參謀司依照此決定製定詳細的戰事方案,然後進行調兵遣將。
第二天一早,參謀司的方案就放在了趙君的案牘上,他仔細閱讀以後,又補充了一些小細節,立即簽上自己的大名,又蓋上軍部大印,以揚州軍部的名義下發到各個部隊,立即執行。
幾天之後人們並沒看到金兵大舉進攻揚州的消息,反倒是本來潰敗不成樣的揚州軍突然變得異常兇猛起來,分別從懷遠、淮安等地出發,匯聚到泗州城,在第四廂指揮使牛皋的指揮下,以三個廂將近四萬的兵力猛攻泗州城,完顏昂帶着金兵主力南下,泗州城守衛的士兵不多,很快就被拿下。
宋軍突然拿下了泗州城,和揚州的守軍城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原本一路高歌猛進的金國部隊現在又遭到宋軍兩頭圍攻之態,宋金在兩淮地區的形勢頓時顛倒過來。
在通往淮南西路虹縣的官道上,一支龐大的金人隊伍正冒雨前進,他們就是準備攻打揚州的完顏昂的部隊,不過現在確是向北退卻。當完顏昂發現泗州被佔後,自己隊伍深入淮南地區腹地太多,又被殲滅的危險。當機立斷做出了立即北撤的決定,爲了不在和泗州的宋軍主力硬拼,完顏昂決定繞過泗州城,泗州城西虹縣一帶向北,就可以到達齊國控制的宿州,然後再回到徐州整休。
現在淮南地區進入了梅雨季節,一連幾天全部都是陰雨綿綿,整個道路顯得泥濘不堪,別說是步兵,就是金國精銳的騎兵也不得不下馬步行,隊伍的行軍速度顯得異常緩慢。
完顏昂也走在中軍隊伍裡,他披着蓑衣,看着陰沉沉的天空,連綿不斷的雨水,心裡很是着急。照着行軍速度,什麼時候才能撤回到徐州?
而且這一路漫長,會不會遭到宋軍的阻擊甚至埋伏?這都是完顏昂所要考慮的,所以這一路他催的急,讓部隊冒雨前進,於七月六日這一天進入了虹縣境內以南。
而同時,一支宋軍從泗州出發,也冒着連綿細雨向西運動,爲首的正是第三廂指揮使牛皋。當牛皋重新佔領了泗州城後,立即接到了來自揚州軍部的命令,臨時任命其爲泗州諸軍總管,率領主力軍隊立即趕到虹縣的橫山一代進行埋伏。
選擇虹縣橫山這個地方,是軍部參謀司經過反覆討論深思熟悉過的,對於金兵回撤的幾條道路進行反覆研究,認爲完顏昂爲人謹慎,爲了儘快撤回僞齊境內,會繞過泗州城以西,從虹縣向北進入宿州的可能性最大,而橫山則是最佳伏擊點。
牛皋接到命令後不再遲疑,幾乎是傾城而出,帶領了三個廂的主力約四萬人帶着各種輜重立即趕往虹縣,但是也讓他感到煩惱的是遇到了梅雨季節。連綿的細雨對於基本上是步兵爲主,又帶着紅衣大炮等重型裝備的宋軍更是苦不堪言。
儘管如此牛皋還是命令軍官們不停的催促各個部隊趕路,也在七月六日這一天趕到了虹縣境內以北,兩支軍隊相隔竟然不到百里,卻都無察覺。
…………………………………..
………………………………….
“現在距離虹縣還有多遠?”完顏昂看着水汽濛濛的前方問道。
旁邊一個副將回答:“根據詢問當地百姓,前面五十里外有一個叫小北山,穿過山谷再過二十里就到了虹縣。”
“還有將近七十里路。”完顏昂看了看陰沉的天空,現在已經到了申時,看來無論如何今天是到不了虹縣的。他又看了冒着雨已經疲憊不堪的士兵,於是就決定找個乾燥的地方安營紮寨,埋鍋造飯,準備明早再過小北山。
而這個時候,牛皋的隊伍已經來到距離小北上以北三十里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