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的部隊一仗消滅了入侵江淮地區的金國軍隊,又揮師泗州,同時趙君也率領揚州的兩個廂的兵力北上和牛皋的軍隊匯合,依舊留下高培帶領一個廂鎮守揚州。
揚州軍主力部隊再一次在泗州匯聚,一些在上一次徐州攻城戰中損失比較慘重的營隊也得到了新的兵源補充,揚州軍再一次兵強馬壯,準備攻打徐州。這時候趙君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提出了“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迎回二帝”之說。而這句話不知道什麼原因出現在了揚州和杭州的報紙上,頓時引起士林和百姓的歡呼。
這句話在歷史上是岳飛說的,不過趙君提前了幾年,同樣也引得了岳飛的呼應,一時間在北伐前線,這句話成了大宋將士之間相互鼓勵的最流行的話語。
而這句話在朝廷,卻引起了不同反響,朝廷內外暗流涌動。
這天正是中秋節,早上下完早朝,万俟卨剛回到自己府上不久,就接到了官家送來的一封請柬,原來在八月十五中秋夜晚,秦檜請万俟卨到晚上到自己府上觀花賞月,秉燭夜遊。
堂堂的當朝宰相請自己去府上做如此風雅之事,對於万俟卨來說還是第一次,自然不敢怠慢,一到傍晚換上了一身贊新的文士服,讓官家趕着馬車到達了城南的宰相府,等被一個管家引起了秦府的會客廳,万俟卨才發現,客廳了已經坐着兩個人一個是殿中侍御史羅汝楫,令一個竟然是剛剛被罷官賦閒在家的張俊。
万俟卨一見這架勢,心裡頓時明白了幾分,三人寒暄之後,又過了一個管家模樣的僕人才進來說老爺在後花園一備下茶酒,請三位大人移步後院。
三人跟着管家向秦府的後花園走去。這是万俟卨第一次進入這個地方,面積很大,種滿了各種奇花異草,好多都是万俟卨所沒見過的,再花園中間的假山旁邊放了一張方桌,還有幾把椅子,秦檜穿着一件便服正悠閒的坐在那裡。三人趕忙上去行禮,一番客氣後,三人落座。花香陣陣、涼風習習,看着天空一輪明月,確實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諸位大人,如此良辰美景,有何感想?”秦檜抿了一口茶笑着問道。
万俟卨仨人自然是一頓奉承,說是此情此景,能陪宰相大人一起賞月,三生有幸云云。
但是秦檜聽了卻是一聲長嘆:“諸位大人果然好興致,但是老夫感到十分擔憂,國將不國矣。”
“相爺爲何這麼一說?”万俟卨大吃一驚。
“諸位是否聽過揚州郡王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迎回二帝這句話?
三人互相看了看,又點了點頭。
“郡王重新執掌神武前軍,僅僅勝了一場,就如此好大喜功,誇下海口,非大宋之福而是大宋之禍也。”秦檜繼續說道。三人沒吭聲,靜靜的聽着下文。
秦檜輕輕咳嗽了一聲,清清嗓子又繼續說道:“神武前軍善戰不假,但其僅僅十萬兵力,如何能跨越數千裡,深入到金國腹地?如此窮兵黷武之事,我大宋百姓如何能承受?百姓苦矣,大宋危矣,還有那個岳飛也跟着叫嚷,實乃一丘之貉也。”
“相爺言之有理,我看這個揚州郡王不僅好大喜功,而且暗藏禍心!”剛纔一直默不作聲的張俊突然開口到。
“哦,爲何?”秦檜一臉驚訝。
“我領揚州軍北伐之時,發現諸將領不服調遣,陰奉陽違,奈何我張俊孤掌難鳴,這才導致徐州之慘敗,後來我暗中調查,這裡竟然是郡王在背後指示!”
“可有真憑實據?”秦檜問道。
“這……暫時還沒找到,不過明眼之人一看就知!揚州軍前後判若兩人,豈不是最後的證據?”張俊最後說道。衆人點點頭,的確如此。
秦檜這個時候又抿了一口茶才說道:“各位,老夫請大家到府上,一則賞月談天,二則商議郡王執掌兵權之事,除了上述之憂慮之事,老夫更擔心的是郡王之功高震主啊。”
万俟卨心一動問道:“相爺,官家對此有何看法?”
“雖然官家嘴上沒說,但是以老夫對於官家多年的揣摩,其心裡也忌憚之事,不過趙君現在是臨危授命,有些話不方便出自官家之口罷了。”秦檜回答道。
既然皇上對此事不喜,那事情就好辦多了,一直默默不語的殿中侍御史羅汝楫開口了:“不如請奏官家,等揚州軍攻打下徐州後,以軍費財力補給困難爲由,令其退兵則可。自然可以剝奪郡王的兵權,讓其繼續做個閒散王爺。”
“如若趙君以未達到北伐之目的,將在外君名有所不受爲由,不肯退兵如何?”万俟卨反問道。
“以金牌催之,一道不行,連續數道,趙君身爲大宋郡王,難道不服官家的旨意?抗旨不遵就這一條就讓他夠受的!”羅汝楫冷笑了一聲。
對於羅汝楫這個想法,大家頗爲贊同,不過秦檜卻搖搖頭:“恐怕金牌根本就發不出去,朝廷上爲趙君說話之人大有人在啊。”
三人一聽的確是這個道理,張俊插了一句:“相爺的意思是如若要動趙君,必先動其朝中之人?”
“對,就是這個道理。”秦檜贊同道:“而朝中支持趙君的大臣,主要就有三人:宰相李綱、樞密使呂頤浩、戶部尚書黃天樂,而以李綱爲最,只要動其相位,趙君則失去了在朝中最有力的幫手,後面再動趙君易也。”
三人點頭,深表秦檜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是大家都清楚李綱是那種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之人,既不貪污斂財,也不聲色犬馬,且出人宰相以來,政績頗佳,一個典型的正人君子,又曾經和皇上一同出生入死,真正的簡帝在心,哪有那麼容易將其從相位上拉下?
當衆人把心中的憂慮說了出來,沒想到秦檜哈哈大笑:“諸位不要妄自菲薄,雖然李綱確實和官家出生入死,但是並不等於官家對其無怨言,據老夫所知,官家對其言語頂撞,專橫霸道之勢頗爲不滿,只是挨着其顏面不好說而已,再說李綱立足抗金,這和官家心中和金國議和相反,每每在這件事和官家相爭不休,讓官家惱怒不已,我曾經聽官傢俬下說恨不得將這個老頭趕回家,永遠不想見他那張苦瓜臉。”
秦檜最後一句話把大家逗笑了,的確同位當朝宰相,李綱一天老是板着臉,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而秦檜則如浴春風、風度翩翩,給人的第一印象比李綱好多了。
“更重要的是,李綱也並非道德君子,他也有有辱斯文,敗壞道德之事。”秦檜有些神秘說道。
“哦,相爺請快說。”三人急切問道。
“就是他的小女兒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