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都在內鬥

天佑歷2年秋,由於昊國內派系之間的鬥爭,讓昊王帶着一部分精銳部隊,不顧趙誠的勸諫,挪師到了東邊。美其名曰加強對東側渤地的防禦。

其實這一切趙誠也有所預料。畢竟趙誠知道,自己堅持什麼,昊王那邊的人就下意識要反對什麼;如此一來,除了特別明顯的坑昊王不會跳,但凡是在坑上蒙上一層布,趙誠只要說不要跳,昊王那波人就絕對會往裡面踩。

昊王現在剛過二十五,這是最不願意受到控制的年齡。

他憋屈五年後,終於聚集起一波少壯派們猛然出手,把自己的行在挪移出趙誠控制範圍內,去了東邊一座城池。

殊不知!在任何一個首府之外的城池屯集重兵,理論上都要提前半年屯糧。而需要有效率的屯糧,不至於路上被人吃馬嚼消耗大半,需要每隔五公里搭建一個草料場,確保大軍沿線能夠把勞累的牛馬換到草料場養膘。

而驛站附近要囤積草料,又需要提前徵調各縣勞役。而調動勞役,又需要地方上石壕吏們去抓人。而趙誠現在連年征戰,人早就抓乾淨了。

昊王現在帶着忠誠於自己的部隊東進,是想當然地以過去他帶着幾百人的王庭隊伍東巡時的路徑來行軍的。

殊不知過去他出巡,是靠着北方八徑的過往商客來提供糧草。現在這供給壓根就沒法養三萬大軍。

昊王爲什麼會突然想要到這個城池定都呢?因爲他這兩年所聽到的是此地城池堅固且多銅鐵。然後就拍板了,一股腦過去。

這是一個堪比馬謖的決策,只看到一些好處,完全就把致命短板忽略。而他又有君王的通病,習慣性的做主開發新路線,緊盯着“新路線帶來的優勢”,完全不思考“新路線的短板”,更是偷懶將如何填補短處,交給別人籌劃負責。

昊王現在更加致命缺點在於,他沒看到自己在行軍中的“負資產”作用。

正統的兵家長途行軍的時候,其主營內除了必要的沙盤,軍事檔案等東西就沒了,這些最多也就四個馬車的量,不影響軍隊運轉。

而帝王出行奢入儉難,要帶着女工,自己食宿所用的寶鼎,以及所睡的大牀都要攜帶,這往往就需要數百人來擡着。這樣的標準就意味着身邊要維持兵馬是非常難的——故在南北朝,當君王匆匆跑出去後,立刻就變成了傀儡。

這就好比二十一世紀旅行,在負責路程規劃的人眼裡,需要提前訂車票,規劃旅店,確定好旅店周圍有哪些飯館靠近景點,方便在有限時間內,都可以去逛到。

而不是雙手一攤灑脫狀態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尤其有些說走就走的傢伙認爲自己任性是合理的,所有任性都是要消耗錢和時間和資源來彌補失誤。

旁白:這不是灑脫而是耍無賴。

…玉掉落在路上沙土中…

昊王兵力挪移後,大爻北部藩鎮們就得到了消息,大家紛紛樂呵:“收拾不了趙誠,還收不了你?”

北部藩鎮將軍柳暈帶着兵馬開始北上。他動員了自己麾下兩萬人。相對於昊王螞蟻搬家一樣的無腦,柳暈首先是對四方傳達消息,自己領兵十萬北上,虛張聲勢來驚擾昊軍。

隨後派遣了偏師,截殺昊王隨行遷都人馬,在這樣操作下,昊王急吼吼加速進入了廷城,他以爲他走得快率先進城,別的部隊就會自發朝自己靠攏,殊不知他一離開主部隊,他的隨行隊伍就慢了下來。

天佑歷2年12月,廷城。柳暈帶精銳甲兵一千五百人趕到城下,其中兩百人是他麾下精銳,是預備先登的。

一臺臺簡易的投石器部署就位,隨着一條條弧線的最終落點定好,庭城雖然牆堅固,但是面積太小了,東側城牆上的所有塔樓全部轟然倒塌;破損的塔樓頂棚幾乎是保持上半部分完好,然後從空中掉落,如同被斬首。

在圍城的第一天,昊王故作鎮定,但是在晚上在後宮發泄。

然而第三天開始,隨着昊王縱情於酒色,就很難按時起來了。

即便是他按時起牀,也懶得在前線承受壓力,正如大學生,在逃課第一次,發覺沒被點到後,久而久之,就越來越懶了。

宣衝在學兵家要義時,在背書方面,並不比這些時空本土人要優秀多少,要知道過目不忘是大爻神童的標配。

但宣衝知曉自己是凡俗,在兵法運用中定下多條戒律;其中第一條就是隔絕酒色。酒會混淆理智,而色則會刮衰骨氣。如果不能如同清教徒一樣將自己作息協調到精確,那又怎能穩定協調數萬人工作呢?

昊國的這位國主作爲穿越而來的意識,卻在逆境中隨波逐流,已經是直抵終末。

處於北方正在架設傳送門的浦娥,通過神通看着昊國內的情況。

她準確的關注到宮廷內鶯鶯燕燕的歌舞,搖了搖頭說道:“懷晟(國主身份的穿越者)意志投射已經到了盡頭了。”

浦娥打開系統,在系統界面上,是繁星點點,每一個星光都是這個位面上閃爍着的意識,而其中十幾顆星辰周圍有一個氣泡一樣的光環。(這是灌裝封印)

浦娥目光瞅着這個星空一樣的界面,其中一個六邊形的小星星即將要熄滅。這個小星星是“懷晟”的,浦娥記得他的每一個優點,要強,有上進心,乃至於剛烈,但是現在被熬到盡頭了。

浦娥決定將這次任務後將其回收,投射到某些專屬時空中通過“注靈”手法,恢復一下。

然而此時浦娥略微皺着眉頭,因爲在她看到的這個繁星圖上,有一個她現在無法解釋的“空曠”區域,這意味着該區域中沒有任何可觀的意識,亦或是她現在根本無法觀察到。因爲哪怕是這個位面的混沌四月那邊,也是能看到孱弱的意識星光的。

在維度體系中,關於意志是否強大,不在於某些表象標準。尊重維度上規則,並不是意志弱。叛逆規則,也並不是所謂意志強大。真正強大的是在時空展開後,證明自己能把握住發展的走向。

對於浦娥這種穿越者來說,其自身的等級,取決於她調動的“意識”規模數量。

目前她能無視成本調動的,也就只有這種“氓”級的穿越意識,“氓”級穿越意識只能用於一次穿越,有時候就連一次逆境都承受不住。

…龍爪在扒拉…

當天晚上,昊宮內發生了一場政變,蒙着臉的大內樞密們急匆匆的進入宮中,然而第二天大清早,昊天諸臣被召入大殿中,內廷的人“痛哭流涕”宣佈國主薨了。

這等情況,朝中的大臣第一眼就能看的出是內廷的人不對勁,會想方設法跑回地方,串通實力派,然後與把持皇宮的黃門宦官們理論。

然而就在昊王薨的第二天,趙誠就火速發兵前來救援了。柳暈見勢不妙立刻從城下跑了。同時傳令,嗯,不用他傳令,他派到東邊那些偏師們也都風緊扯呼。

宦官沒有和朝中的大臣完成勾結,君主意外身亡的事情是捂不住。史書中很多明確被記錄的宦官之變都是如此,

但是!一旦內臣完成和朝臣的勾結,就是史書上不少不爲人知的君王暴斃。

從體制上來看,昊國是類似於“唐制”;昊國的前身震旦在昊天界時,帝王們會給自己身邊親近的黃門侍郎太多恩寵,有時候會讓這些黃門侍郎開始經營自己聲望。然而那是在昊天界,昊天龍國有着諸子分封在各方鎮場子,中樞的黃門勢力雖然自己攬權,卻也幫昊帝能控制更多的人,且“大內樞密們”這個內衛力量,選拔都是在都城附近有根有底的人來擔當。一定程度上讓地方上其他龍子們插不進手。

現在昊國不斷遷都不說,並且“大內樞密們”還都是新附爻人寒門士人,在戰亂下沒有恆產,現在入了宮更是投機客。

眼下這場弒君行動,朝臣們默認了,此時在大殿上,沉默就不代表同意。

在王廷內,一位老臣開始對黃門進行試探,詢問:“既然君王已死,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大內樞密領班的眼神閃過放鬆,連忙接過話茬說道:“對對對,國主已逝,國家還得早立新君;青公德高望重,還請您拿個主意。

隨後諸多大臣也開始討論,討論完後,擁立了年僅四歲的,昊王的第十八子爲新的國主。

很顯然這個四歲的昊國小皇帝,是用來過渡的。即舊的國主被“體面”用意外送走了,如果新的皇帝是個成年的,有自己思想的;登基後學曹髦,來個以身殉國,大家都不好收場了 就在這幫人開始另立新君,等待趙誠大將軍救駕的時候,一羣龍裔近衛軍團護送着昊帝的女兒悄悄離開城池。

浦娥看着內鬥不休的昊國,嘆了一口氣:“國勢連敗至此,早就有人該身死;而你“懷晟”只能自己身死,而你死後,這社稷方有一絲生機。“

浦娥撇了一眼趙誠的方向,點了點頭,她現在已經決定將這個殘局交給這個即將叛變的“抽卡將領”自由發揮了。

在浦娥的指派下,舊的昊國國主的四個女兒現在一路向東,去投奔她們的姨娘虞鯉了。虞鯉與武恆羽所生的三個兒子也都是龍裔,而龍裔間相互聯姻,才能保證血脈不會弱化。

在北方的雪花中,化爲龍形的浦娥凝望南方,她相信虞鯉會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當武恆羽的血脈都是龍裔,在浦娥看來,自己未嘗不是讓昊天龍裔在羲人星球重建了呢?

至於現在匆匆去護駕的趙誠,已經拿到了他想要的法理。未來到底是做殫精竭慮的諸葛武侯,還是做那願行周公之舉的曹丞相? 浦娥對此很感興趣!因爲趙誠在原來的時間線上,沒機會選擇,就被君主忌憚才能防微杜漸了。

五天後,武恆羽察覺到昊國內部混亂,於是乎向西用兵拿下陽泉關,而準備進一步用兵時剛好碰到了東逃而來的昊軍, 這樣一隊五百人的天庭龍衛以及龍裔集團,武恆羽本意是想要拿下,但被身邊虞鯉所勸,收下了這一部願意改名換姓的龍裔。

畢竟爻帝不義,武恆羽也沒義務幫着爻帝對昊人誅九族。正如浦娥所預料那樣,虞鯉對這四個龍裔的女兒很稀罕。將其當做乾女兒對待。

在天佑歷2年十一月時,武恆羽聽說武飛得到了武家全部支持。暫時也熄了錦衣還鄉的想法。

如今武恆羽突然就記起,自小時候起,武飛就拆他臺,讓他不自在。

因爲當下武飛也的確有能拆他臺的資格,若是他不能壓着兄弟一頭,如同飯食無炙,烤蔬無鹽,遂,武恆羽留在北方經營。

…“倫理”…

在昊廷宮廷政變的同時期,大爻宮廷中也出現了波瀾。

大爻九座懸浮宮殿,都擺好了“渾天儀”。司天丞們例行公事每年一次爲宮中貴人們進行爻算。這種爻算類似於健康保健體檢。

尤其是各個宮中的爻室子弟們,都要穿着袍服來此檢查。

不同人的特徵,以及居所,都能用卦象來進行數據化,然後經過爻算後,可以提示受測者注意每日言行對福禍的影響。——這就類似於二十一世紀,如果性格爆裂,可能有甲亢,得在食用和作息上調整,性格帶着陰溼氣的人,則是要靠多爬山,曬太陽這類運動調節。

自古巫醫不分。最強的醫療保障並非是請來“藥到病除”的醫生,而是扁鵲那樣可以望病深淺。

負責此事的,是名爲“地衡”的司天丞。

然而這樣的宮中御者,由於瞭解君王隱秘,往往常遇殺身之禍。

地衡望着李妃所生的濟王(英兒),心中劇震。因爲李妃所生的兒子和大爻並沒有香火所續。——這是謀篡的大事。

然而就在他準備調查的時候,第二天突兀地在自己工作的司天臺上,被倒塌的渾天儀給砸死了。宮中進行了多番調查,確定是渾天儀年久失修,這也成爲了一樁小懸案。因爲質疑者懷疑,是不是有人想要掩蓋“天象中不可說”的事情。

宮廷中議論紛紛,而真正的原因被掩蓋了。

在宅院中,速旺冷汗津津,此時他捂住胸口,那個荊棘鎖鏈現在牢牢地遏制住他心臟,對他靈魂鞭撻,即任何人如果察覺到這個秘密,他都會受到懲罰。

如果先前知曉李妃所生的兒子,並非皇家血脈,他絕對不會結盟。雖然他想要掌權,作爲靈帝舊時王府的舊臣,他那點忠誠的思想鋼印還是在。至少是得保證下一代江山還是周王的。

但是現在呢,他想退出都不行了,在皇家血脈上做手腳,這是最爲大逆不道,絕不是懲戒了李妃以及李家就能解決的了,他作爲政治同盟,也會被政敵趁着這個機會徹底打倒。

“自謀出路”還是“向天家盡忠誠”?速旺痛苦着,而痛苦中帶着愉悅。

最終他選擇徹底放棄道德,一條道走到黑,於是乎他最後一點心靈上遮羞布被扯下來。在遮羞布撤下來後,是一種莫名快感。

速旺並不知道,他不知不覺所溝通的那個偉大存在,就是這樣喜歡看到“原本號稱牢不可破”被悄然腐蝕改變。

忠臣變成奸佞,貞節變成無恥。至於聰慧則是最終成爲反被聰明誤的大傻子。

速旺突然轉過身來,問道是誰。

這時,一個影子站在他身後,問道:“怎麼了,不想幹了嗎?”

速旺看着這個影子,以爲是吳龍(主持天下丹會的那個)低聲中帶着憤怒彷徨:“這一切都是你的算計?”

顯道人控制的影子戲謔:“任何道路都有未知風險,當初你難道不知道我與你相交的“叵測”嘛?可是你還不是選了嘛。”

速旺咬了咬自己舌頭強制冷靜,低聲道:“給李妃肚中布種的人,是你?”

顯道人呵呵呵地笑着道:“篡奪帝氣這種事情,如果沒有足夠福運,是不可能成功,我本一散人,怎敢盜龍氣爲己用?”

速旺聽出了其中意思,猛然問道:“那這?敢偷星換月的到底是誰?”

顯道人嬉笑並沒有給予回答。

速旺凝視着顯道人,心中不禁唸叨:“此人到底是誰的勢力?他說的沒錯,爻室雖然德衰,也不是隨便哪個人就能篡奪天命的;所以濟王的源頭也是不一般的,必須也是王侯將相。否則的話,承受不住龍脈(羲皇星內人道意識)的反噬。”

現在速旺自己已經撇不清干係了,於是乎想要通過秘密,要挾濟王的真正的族脈,讓其成爲自己的盟友。他認爲擁有濟王血脈的那一族,也畏懼秘密的散播。

他見顯道人不願意說,遂說道:“我已掌握朝中局勢,你若不告訴我,三個月後秋祭時,我會請陛下下令,讓朝中文武百官的先祖享饗賜,屆時我陪同濟王,挨個挨個恩賞這些臣屬的神位,即可辨別。”

顯道人點了點頭對他讚賞道:“那的確是個好辦法。”

速旺見到自己魚死網破的威脅沒有奏效後,不由氣勢衰竭,有些絕望地問道:“這偷星換月的事,爾等所謀到底爲何?既然是盜龍氣,你們總要爲自己所用吧!”

顯道人:”無他,我所信之主,就是想看一看,大爻這天下換一家後,又會怎樣?至於你,告訴你濟王是誰的種,其實也未嘗不可。且附耳過來。“

速旺眼睛一亮,遂開始貼近黑影。——此時此刻,這樣渴求真相的心靈是如此強烈,而在知曉真相後的無能爲力,又恰恰會心生巨大絕望。

顯道人如同廚師烹飪美食一樣,對速旺已經變質的意識進行不斷加工。

果然,速旺在聽到了顯道人所說的那個名字後,表情如同大理石一樣僵硬了。真相是那麼理所當然,但又是那麼讓他無法下手!

若是別家王侯將相,縱然底蘊再深厚,速旺都確定能利用這個足以將其“身敗名裂”的秘密,將其綁定在陣營內,唯獨顯道人說出來的那個名字,他喃喃道:“不可能,怎麼可能是他!”

關於這個人名,周王自己失德在先。現在要論對錯,速旺在盤算了好一陣後,這個“秘密”好像沒法對那個人生效。

顯道人看着速旺失魂落魄,然後不知所措的樣子,非常滿意。

他信奉的“聖”,就是喜歡用萬象來迷惑凡人,最終用真相敲懵目標,引起凡人對真相的恐懼。

而拿着真相不斷勾引出愉悅痛苦,屬於紫色邪月所享。

現在紫色荊棘攥住了速旺的心,而藍色烙印痕跡爬滿了速旺額頭,朝着他腦子鑽進去。

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33章 節節阻擊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2章 主公,請!第170章 尋找魔源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84章 行如風第23章 破關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25章 上鉤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3章 龍蛇將起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70章 受孕於雀第71章 聖降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83章 天命有變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49章 四月同天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40章 迎駕第151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加”“減”的做題方式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25章 離火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180章 蚩尤兵第22章 藏武於民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73章 離火現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81章 誰是反派?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20章 戰鼓擂第32章 逐漸上手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70章 受孕於雀第155章 升龍登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60章 克復的燕地第120章 戰鼓擂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188章 仁者!暴虐?第110章 入京第161章 演進第71章 聖降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38章 西線崩潰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190章 羣魚望天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161章 演進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58章 鐵蹄掃蕩第21章 紮根第163章 “變”與“篡”的鬥法第184章 蹭進時代,爲決戰計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162章 金斗光華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85章 運動戰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79章 爲君之道第72章 主公,請!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7章 龍裔歸來第166章 混沌青蓮第46章 選材第24章 一切的預備
第53章 一方寧和,一方惡生第50章 作業本和工作臺第141章 倒反天罡第128章 “屠龍令”與“撥亂反正”第33章 節節阻擊第52章 掠不足以奉有餘第72章 主公,請!第170章 尋找魔源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84章 行如風第23章 破關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25章 上鉤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3章 龍蛇將起第43章 大軍紮營第130章 威震北方第145章 戍帝的最後第28章 與“好奇”分手。順天應人第70章 受孕於雀第71章 聖降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83章 天命有變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49章 四月同天第157章 燕地攻略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40章 迎駕第151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加”“減”的做題方式第62章 盛宴,主未入位,客先動筷第25章 離火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83章 征戰與娶妻第180章 蚩尤兵第22章 藏武於民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73章 離火現第102章 向南的探索隊第38章 “詭”與“人心”第139章 朝局震動,新舊第30章 跟腳紮實第181章 誰是反派?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23章 戍帝親征,浦娥隔望第120章 戰鼓擂第32章 逐漸上手第56章 截與闡,反攻倒算。第96章 爻都寶貝 南方王道第29章 調虎離山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69章 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第16章 滅界的種子第70章 受孕於雀第155章 升龍登第58章 新金磚商會第160章 克復的燕地第120章 戰鼓擂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31章 前線謀略,後方詭計第188章 仁者!暴虐?第110章 入京第161章 演進第71章 聖降第9章 星光下奔跑第107章 觀天地, 睹終考第138章 西線崩潰第48章 受到考驗的道德第106章 戮魔與封神第114章 死士的由來第190章 羣魚望天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161章 演進第65章 軍分南北第158章 鐵蹄掃蕩第21章 紮根第163章 “變”與“篡”的鬥法第184章 蹭進時代,爲決戰計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162章 金斗光華第103章 子嗣和安頓第77章 幸運之城的幸運邂逅第105章 武恆羽和虞鯉在大洞天第143章 派系養成第85章 運動戰第31章 暴力機器的“文明性”第176章 挽弓射天,禍源轉移第79章 爲君之道第72章 主公,請!第7章 所思,所享,所懼,所容第116章 帝國主義的鐵拳第26章 水深火熱的南蠻第135章 三鎮城隍第129章 皆有意外第76章 天地反擊,尊王攘夷第17章 龍裔歸來第166章 混沌青蓮第46章 選材第24章 一切的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