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邀功請賞

周瑜這會兒也看出來了,祖煅的好奇心雖然是真的,但眼下卻是在跟他演戲,目的麼,自然是想要找下臺階了。

周瑜跟他囉嗦了這麼半天,沒一刀剁了他,顯然是有的談。

祖煅這不就上杆子給自己找下臺階了嗎?

果然,祖煅接着喊道:“你且告訴我你用的什麼手段,若是能讓我心服,我就願降!”

周瑜心中暗喜,口中卻是不屑道:“山兒多狡,誰知道你是真降還是假降。”

祖煅眼睛一亮,故作惱怒道:“漢兒就是多心,我以大山和祖靈發誓!”

“一言爲定?”

“一言爲定!”

周瑜大喜,旋即將他的設計托盤而出。

其實這設計說出來了也就沒什麼可稀奇的了,無非是周瑜使人捆着水鳥,躲藏在蘆葦蕩外,等到檢查過後,再悄悄潛入蘆葦蕩中。

等到看見、聽見響箭之後,立刻將手中的水鳥放飛。

遠處的人看見之後,接力放飛手中水鳥,如此一來,只需要兩、三次接力,遠處早已經等待着的船隊便能收到命令,朝着岸邊聚會點疾馳而來。

雖然他們離的較遠,可速度卻比陸地上要快的多,要不是周瑜早就命令,讓他們抵達之後先藏在蘆葦蕩裡聽候調遣,其實他們是要比祖煅的人手來的還早的。

至於飛鳥會不會看錯,那自然是不會。

此處人多,再加上祖煅派人檢查蘆葦蕩,裡面原本有的飛鳥早已經被人所驚嚇飛遠,自然不用擔心誤判了。

“竟是如此……”

祖煅長大了嘴巴,呆若木雞,完全沒想過還能這麼操作。

其實這種計策並非是奇在設計,而是奇在眼界。

也就是第一次遇見時,會十分震驚,可在見過一次之後,就不覺得有多精妙了。更別說祖煅他們常年居於大山之中,很少到平原上,更別說是湖泊邊了。

祖煅能夠派人去蘆葦蕩裡搜查,提防周瑜在裡面暗藏人馬,已經相當機警過人了。

也就是他碰上了周瑜,但凡換上普通將領,想要給祖煅設計鴻門宴,運氣好點的,也就是被對方發現了蹤跡,一拍兩散。

運氣差點的,那恐怕直接得進祖煅的鴻門宴了。

周瑜笑盈盈的問道:“如何,你現在可願投降?”

祖煅回過神來,心中生出欽佩之意,當即跪伏於地,大聲喊道:“祖煅心服口服,願意歸降!”

********

來自孫策、賀齊、周瑜的奏表恰好在同一天送到了劉封處。

劉封打開看完之後,臉上流露出明顯的喜色。

“好,乾的好啊。”

看見劉封不但眉飛色舞,且興奮的叫喊出聲,諸葛亮、龐統、陸遜三人也是驚訝莫名,很少見到劉封有這麼失態的時候。

“你們且拿去看看。”

劉封笑着指了指案几上的帛書:“孫伯符此番頗爲盡力,派了孫河回來稟報,書信上向我請命,想要暫時留在荊南,爲荊南士族豪強出謀劃策。”

劉封對此倒是毫無懷疑,根本不擔心孫策是想要跑路。

孫堅一家子可都在自己手裡,孫權現在都當上縣長了,孫策一個人跑路有什麼意義?

另外一方面,荊南地區,尤其是長沙地區,的的確確和孫家關係非常密切,許多人不知道,長沙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孫家的死忠。

劉備趁着周瑜攻打南郡,孫權一攻合肥的時候,南下橫掃荊楚,饒是以劉備的名聲、官位和實力,再加上劉琦對荊州的大義名分,長沙依舊是抵抗最厲害的地區。

長沙根本看不上劉備,長沙當時反倒是傾向於曹操和孫權。

傾向於曹操是因爲曹操有天子在手,又是天下第一大勢力,自然不缺少人押寶,而孫權則是完全有賴於父恩了。

後來湘水劃界時,孫權再度偷襲劉備,荊南四郡幾乎沒有什麼得力的抵抗,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因爲長沙投的太快了,以至於其他三郡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已經兵臨城下了。

原時空裡,長沙能夠抵抗劉表一年有餘,張羨的號召力,長沙士族豪強的民心所向都是很重要的原因,可還有一層原因卻很少爲人所知。

那就是當年跟隨孫策征戰中原,屢敗董卓麾下精銳,逆襲而入洛陽的長沙精銳們。

這批士族豪強以及他們的部曲,在孫堅戰死之後大部分都選擇了回鄉。這些人爲數可不少,足有萬人之衆。

這批精銳不但大戰經驗很是豐富,而且軍械裝備極好。

不但有袁術給的補給,而且當初孫策宰了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也從荊州州府和南陽郡府中獲得了大量的軍械物資。

南陽郡是當時天下第一大郡,也是東漢最大的冶鐵中心,每年出產的鋼鐵冠居全國之首,而且還是階梯式的領先。

這些鐵甲軍械不但儲存在鐵官營的倉庫之中,也儲存在南陽郡治宛城和荊州州治襄陽的軍械庫中。

孫堅可以說是吃了個飽,如果論起當時各路諸侯的鐵甲率,恐怕也只有吞併了中央南北、西園軍,拿到了洛陽武庫的董卓能在孫堅之上了。其他諸如袁紹、曹操之類,加在一起都未必能有孫堅一部的鐵甲多。

孫策和這些人依舊有恩主故吏的關係,只要張羨點頭,孫策甚至能直接指揮這些人作戰。他留在荊南能夠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大於回到吳縣劉封手下。

除了孫策這邊傳來了好消息,賀齊、高順、周瑜、祖郎他們也都紛紛傳來了好消息。

賀齊、高順所部趁着年節,率三千精銳走水路長途奔襲,一戰斬首千餘籍,再戰斬首七百餘籍,兩戰打破了六個山寨,俘獲山越、漢民共計五萬一千多人,只從山間小道跑掉了不到一千人。

賀齊威勢大陣,此後不到十天,周邊三十多個大小山寨一起請降,又是七萬餘人歸附朝廷。賀齊緊跟着順勢再開一縣,在建溪上游設立建陽縣,開縣不過一週,就得周圍山越青壯七千餘人投效。

形勢一片大好的同時,賀齊也向劉封請援。

正因爲局勢太好,賀齊想要加快速度,兵力上毫無短缺,山越歸附之民還怕沒有立功的機會,至於對面是自己的同胞?

不存在的,山越之間彼此廝殺的時間都比漢人南下長遠的多,甚至就連山越這個名詞,都是漢人爲了方便統稱而送給山越人的。

賀齊現在求援的是商品和糧食,尤其是糧食。

大量山越人的歸附,使得賀齊手裡的糧食消耗起來很快。

哪怕以一個成年男子一個月半石糧食這個極低的消耗來計算,他手裡的五十多萬石糧食也堅持不了太久,而且他不僅僅要供給這些人吃喝,還得預留出明年的種子和口糧。

以東冶縣來計算,明年的糧食淨收入大概在三四十萬石左右,可能會因爲曲轅犁等因素而更高一點,但也不會突破五十萬石。

今年是因爲劉封之前補助了賀齊二十多萬石糧食,才讓他手裡握有了超過五十萬的數字。

另外,雪鹽、霜糖和香油的影響力也相當的強,用來收買山越酋長、族長、大小率們堪稱利器,自然也是多多益善。

劉封固然是給了賀齊不少力度的支援,但對方僅僅只是小半年的時間,就已經開闢三縣,收攏十多萬山越、漢民下山屯田,這個速度也是大大出乎了劉封的意料。

原時空中,賀齊幹了三年,纔開墾出建甌、建陽、漢興三縣,直轄人口更是少的可憐,三縣加在一起都沒過兩萬。

而且即便這麼慘淡,在孫策死後,消息傳到當地時,三縣也是立時俱反,逼的孫權不得不湊了六千郡縣兵給賀齊,讓他再次回會南平叛。

如今不過四五個月,賀齊就已經幹出了原時空中十倍有餘的政績,如何不讓劉封笑逐顏開?

同樣,周瑜那邊傳來的也是大好消息。

在祖郎的輔佐之下,他成功的拿下了當地山越人中名聲最大的祖煅。

看帛書中記述,周瑜和對方居然都設了鴻門宴,結果周瑜技高一籌,生擒了祖煅。

隨着祖煅一起投降的就有大小十四個山寨,人口超過七萬,隨着祖煅投降的消息傳出去,降服的山越部落會越來越多。

畢竟祖煅和祖郎幾乎就是當地最聲名顯赫的大頭領了。

請完功後,周瑜也提出了要求,幾乎和賀齊如出一轍,希望劉封能夠給予錢糧的資助。

賀齊那都說了,雪鹽、霜糖、香油對山越人的殺傷力之高,自然沒有理由會南的山越人喜歡,而豫東鄱陽、丹陽的山越人就不喜歡了的道理。

看完帛書之後,諸葛亮等人明白了劉封爲什麼會如此高興。

山越人總數大概在三百萬左右,如今不過半年時間,周瑜和賀齊竟然已經降服了二十萬之衆,這幾乎是山越人總數的十五分之一了。

這進度要是再不高興,那可就太過苛求臣子了。

龐統詢問道:“將軍,那兩位郡守的求援,該如何安排?”

劉封的臉上浮現出苦笑,還能怎麼樣,臣子這麼能幹,提的要求又這麼合情合理,自己之前還給了大話,現在自然是盡力支持了。

不過這樣也好,這些山越人今年就能開始種地,有曲轅犁和漢人教導,又是屯田的行事,只要沒有天災人禍,今年就能有淨收入了。而且時間越長,淨收入越多,同時大量的招攬山越人,不但能大量增加生產力,拓寬整個江南的經濟、物產和人口上限,最重要的是,還能大幅度提升江南的治安。

這些山越放着不管,可是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別看孫十萬只能在山越身上刷戰績,可就憑這一點,他在江東士族豪強的心裡可是加了不少分數的。

江東的山越實在是太麻煩了,除了吳郡以外,幾乎每個郡都要面對山越劫掠的問題,這無疑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可到了東晉時期,山越的問題就小了許多,這就是孫氏在山越問題上的貢獻,也給劉封指出了一條明路。

“給他們。”

劉封思索了片刻,下了決斷:“每人再給三十萬石糧食,霜糖十石,雪鹽五百石,香油一百石。跟他們講清楚,只要有成績,我就繼續給他們補充。”

諸葛亮、龐統、陸遜三人對視一眼,目光裡滿是笑意。

顯然劉封現在所說的話纔是心底裡真正的想法。

如今江東還囤積着近三百萬石的糧食,完全補充得起。

先前擴軍,主要消耗的是財帛金錢,糧食的消耗其實並沒有增加多少。

江東這裡擁有大片的湖泊沼澤,以及大量的海岸線。

劉封積極的推廣鹹魚、鹹蛋等製作方法,給部隊提供大量的魚蝦作爲蛋白質補充。

除此以外,劉封還在江東繼續投資擴建風力、水利磨坊,使得豆腐的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從而得以供應精銳部曲。

劉封所做的這些,都是爲了提升精銳部隊的伙食待遇,從而提升他們的戰鬥力。

都能給精銳部曲供應上肉類,蛋白質了,糧食自然是十分充足的。

放着也是放着,保存起來還要成本,而且再過一年,這些糧食可就都變陳糧了,還不如送去給周瑜和賀齊使用。

當然,劉封能夠這麼輕鬆的根源還是下階段的戰略上有大江大河依靠。

斷荊北大軍後路有長江和湘水爲補給線,江夏和南郡又都在長江邊上。

最麻煩的當屬襄陽了,可一樣有漢水連通。

諸葛亮等人按照劉封的吩咐做過模擬,以十萬人規模的參戰規模,每月耗糧當在三十萬石左右。

平時養軍就需要每月二十萬石了,額外的開銷其實只有十萬石。

這相當於只比平時多消耗了五成,這可是從揚州把糧食運到荊州前線,性價比着實讓人驚喜,損耗大約在每百里百分之五左右。

而陸地的損耗則是每百里百分之三十起步,而且還是線性增加,一千里的時候,損耗甚至能高達百分之三百到五百。

這也難怪孫子會在兵法中記錄,遠征千里之後,日費千金了。

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7章 郭嘉荀攸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章 大言欺人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8章 毛遂自薦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9章 否決張飛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18章 小試牛刀
第509章 士氏朝貢第239章 黃巾來援第290章 馮家有女第47章 郭嘉荀攸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85章 郭嘉獻策第135章 程仲德不辱使命第190章 密謀造反第132章 各方雲動第499章 臨湘夜宴第505章 子修三求第406章 集思廣益第57章 元龍薦長文第390章 欲加之罪第112章 劉曄解困第215章 天子求援第3章 大言欺人第288章 奇貨可居第301章 厲陽開城第324章 呂岱嚴畯第388章 南地烽煙第617章 李典進言第591章 葭萌之爭第404章 劉馥來投第335章 太史擒吳景第58章 毛遂自薦第60章 知會曹豹第49章 魯肅舉才第242章 袁紹決議第26章 八二分成第54章 自由來去第393章 表奏吳侯第570章 射殺雍闓第337章 目標錢塘第165章 諸葛子瑜第547章 突來變化第576章 司馬建功第514章 騎兵三寶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141章 平分秋色第4章 曹豹的困境第71章 互惠互利 【25求追讀!】第133章 琅琊諸葛第93章 幕後黑手(第三更求首訂!36)第291章 戰後安排(加更!求點票票,謝謝)第138章 孫策破門第559章 棄城而逃第403章 二寇獻寶第271章 欲招此婿第97章 曹操的心思第80章 父慈子孝第450章 荊軍後手第262章 孫策憂心第147章 孫策謀江東第323章 兩處堅守第173章 陳登拜父第478章 再訪鄀國第588章 戰略調動第199章 人中呂布第567章 司馬說魯第59章 否決張飛第637章 兩方援軍第302章 劉繇兩難(加更,加更!)第309章 殺賊誅心第258章 沿途考察第590章 別有用意第536章 仲謀之見第537章 利縣大敗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445章 進取沙羨第109章 大獲豐收第544章 土寨攻防第285章 虎癡奪門第433章 中原烽火第14章 獻策屯田第195章 勾連徐州第224章 進駐聞喜第415章 賀齊報捷第417章 劉備催婚第400章 回稟劉備第615章 曹仁來援第149章 劉表所欲第462章 龐氏兵變第387章 各方後手第283章 二袁反應第274章 倉已降劉第523章 平定三郡第330章 山陰城破(七千字大章!)第459章 荊南思定第244章 生擒黃何第206章 評請伐徐第314章 局勢變化第227章 三場夜宴第486章 探病蒯良第228章 徐晃勸降第435章 伯符獻策第410章 幕府初成第456章 遊說桓階第487章 蒯良歸順第318章 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