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暫時離別

“她性子很靦腆, 平時幾乎不說話,我們雖然同窗幾年,但我真不大瞭解她, 她給我印象最深的大約就是跪太廟了。”謝知說,這也是大部分人對她的印象。

謝蘭因關切的問秦宗言:“這樣對你們有影響嗎?”

秦宗言笑道:“能有什麼影響?就是一個在京城又多一門親戚。”

謝知怔了怔才反應過來,秦三郎的妻子就是賀蘭氏, 也是賀蘭英雄異母姐姐。

“賀蘭英雄怎麼會尚主的?他立大功了?”謝蘭因奇怪的問,賀蘭英雄的父親是賀蘭氏的酋長手下有一萬騎兵,在懷荒附近是個不大不小的豪帥,同秦家的關係親密。賀蘭氏在懷荒勢力還可以,但遠達不到尚主的程度。

秦宗言解釋說:“他十二歲進京以後就一直在羽林衛, 是陛下的親衛, 這次陛下南征, 他也立下不少功勞。”但是還達不到尚公主的榮耀, 應該是拓跋曜破格提拔。

謝知吃驚的問:“賀蘭英雄是陛下的親衛?”

“怎麼?”謝蘭因偏頭看着女兒,“你見過他?”

“見過幾次,但不知道他是陛下親衛,我以爲他是陛下的馬伕。”謝知一直覺得賀蘭英雄是給拓跋曜牽馬的, 因爲她每次看到他,他都在給拓跋曜牽馬, 因他出色的控馬技術, 基本只要謝知陪拓跋曜騎馬, 都是由賀蘭英雄來牽馬。

謝知並不知道, 賀蘭英雄正是因爲幾年如一日的給拓跋曜看馬, 才得拓跋曜看中,任他晉升成自己親衛,這次南征也將賀蘭英雄帶上。本來賀蘭英雄是一直待在京城,不會再回懷荒,他回懷荒也是奉拓跋曜之命來看謝知,等兩人成親後賀蘭英雄便離開,謝知未來的生活情況由拓跋曜安插在懷荒的暗探報回京城。

“賀蘭英雄馬術出衆,或許就是因爲當了陛下馬伕,才讓陛下記住他的。既然是不重要的人,那就沒必要多提。”謝蘭因輕鬆的說,她心裡明白,拓跋曜是準備扶持賀蘭英雄,賀蘭氏也是懷荒大族,他這舉動是想讓賀蘭氏以後來壓制秦家?但這話謝蘭因不會對女兒說,她怕女兒多想。不過就算她不說,可能阿菀也會知道。

謝知當然能明白拓跋曜的用意,但她也不能說什麼,畢竟這只是猜測,而且要是秦家要真這麼容易被取代,也不會在懷荒屹立多年,她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秦家的隱形實力,她將煤爐的圖紙遞給秦宗言,“大人,你能讓工匠把這個爐子做出來嗎?”

“這是什麼?小竈?”秦宗言看到圖紙就大概猜到這種爐子的用途,“你準備讓人冬天用來取暖?這是鐵爐子,可能購買的人不會很多。”

“可是這煤爐可以燒煤,兩顆蜂窩煤球就能燒一個時辰,燒完以後整個屋子都會很暖和。”謝知說,她還記得她早很小的時候,有次過年前跟太公、太太回江南老家,太太給他們做蛋餃,用的就是這種煤爐,太太前後做了兩個小時蛋餃,等快做完時候整間屋子都暖和的讓她快透不過氣來,人都差點上火,“不過這種爐子有點不好,就是要注意通風,不然會死人。”

“死人?”秦紘、秦宗言和謝蘭因都微微吃驚。

謝知補充道:“也不是燒這種爐子會死人,只要燒炭取暖,不注意通風都會死人。”

秦宗言看着圖紙說:“我先讓工匠把爐子做出來,看到成品再說。”在推行商品方面,秦宗言是很謹慎的。

謝知道:“還有要配合煤球。”謝知還記得最早期的蜂窩煤是怎麼做成的,不然她也不會把煤爐弄出來。她也很贊同繼父的謹慎,雖然前世蜂窩煤爐風行一時,可不代表這裡會有人喜歡,要不是五哥說營州居住環境很苦,謝知也不一定會弄蜂窩煤爐出來。

秦宗言微微頷首,心裡並不太在意。懷荒寒冷,有錢的人家自然有火地和火坑,沒錢的人家也有炭盆,他不覺得會有很多人樂意用這種爐子取暖。

秦紘是來接謝知回房的,謝蘭因也不多留女兒,催着女兒隨秦紘回去。秦紘同謝知一回兩人的房間,他就將自己私庫的鑰匙,和一箱子地契、房契給謝知,這是他跟阿菀在婚前就說好的,婚後他要把所有的財產都交給謝知管理,“我給分兄弟們的就是一些現錢和在懷荒的幾個鋪子,這些鋪子生意不好不壞,一年也就幾百貫的收益,還不夠他們喝一次酒的花費。”

謝知在京城見慣貴公子宴飲,一次用掉幾千貫的,甚至上萬貫的都有,對秦家兄弟的奢靡也沒太多感受,這是社會常態,她感慨也感慨不過來。“這是母親的嫁妝,既然大人都給你了,就一切由你來做主。”謝知對錢不是太上心,她兩輩子加起來就沒少過錢,所謂缺錢也是自己養兵試驗用得太狠,纔會沒錢,但她自己是不缺錢的,所以對秦紘分出慕容氏的嫁妝沒有絲毫感覺,不就是幾個小鋪子麼?如果兄弟感情好,還在乎這些錢作甚?

秦紘就知道謝知不會在乎這些事,他會主動分給兄弟嫁妝,一來是兄弟感情不錯,二來也是有私心的。他現在都沒想好要不要跟阿菀生孩子,要是將來兩人不生孩子,肯定要從兄弟子嗣中選嗣子,要是兄弟翻臉的話,他還怎麼選合心意的嗣子?

“五哥,你準備什麼時候走?”謝知只掃了一眼秦紘的家當,就隨手把所有東西都收起來,這些東西她可以慢慢看,現在最重要的是五哥。

“我頂多還能留六天。”秦紘說完,見謝知臉上露出顯而易見的失望,連忙說:“我先去那邊探探路,要是有空,我過幾天就回來看你。”

“不用。”謝知摸着秦紘的臉說:“來回路途這麼遠,你又能留幾天?趕路多累?你還是早點把房子建好,把我接過去最好。”

秦紘偏頭輕啄謝知的手心:“我一定會早點造好房子的。”

謝知又想起了一事:“五哥,你要帶多少親衛過去?”

“我暫時帶二百人過去,都化成我的隨從一起過去。”秦紘說,“去了那邊先探探昌黎王和建德王的態度。”

“我看建德王不會對你如何,倒是昌黎王可能會防備你。”謝知說,建德王和昌黎王都是魏國宗室,但地位卻天差地別。兩人雖都跟如今皇室關係較遠,但昌黎王卻是正經的龍子龍孫,他的高玄祖父是魏國開國太|祖的七皇子。因此他雖常駐邊荒,卻是堂堂一方封疆大吏,手握重權,身負抵禦契丹和高句麗的重任。

而建德王的先祖則是太|祖的堂兄,靠着同族的關係才討到一個誥封,成爲邊關小郡的太守,因太守之責本身並無實權,建德郡又是窮的連飯都快吃不飽的地方,因此建德王本身並無雄心壯志,只靠着朝堂俸祿混吃度日。哪怕秦紘去的是建德郡,跟他沒太大關係。倒是昌黎王肯定會擔心秦家插手營州事務而防備營州。

謝知擔心秦紘的安危,想問他過去有什麼對策,可秦紘滿心滿眼的卻全是昨夜洞房花燭夜的種種,他摟着謝知低聲說:“阿菀,這半年你會想我嗎?”

“會,我天天都會想你。”謝知趴在秦紘胸膛上說,他們就等於是剛開始談戀愛就要分手了,可惜現在沒有手機,不然他們就能隨時隨地聊天視頻了,“五哥,我會天天給你寫信。”

秦紘說:“我也是。”

謝知仰頭一笑:“你公務忙,不用天天給我寫信,只要記得兩三天給我寫一封就好。”

秦紘說:“公務再忙,寫信的時間總有。”在不能跟阿菀見面的日子,他也只有給阿菀寫信了。

他低頭想親吻謝知的脣,卻被謝知一下捂住他的嘴,“我們剛回來,還沒有洗漱過呢。”

秦紘輕笑一聲,抱起她往後院走去,他知道她好潔,吩咐人隨時準備熱水備用。新婚燕爾的小夫妻,總是恨不得時時刻刻都黏糊在一起,尤其是秦紘馬上還要離開,更是捨不得離開謝知,無論謝知做什麼都要跟着他。

謝知也捨不得秦紘離開,但想到她跟秦紘最多也只分開半年,心裡也稍微安慰了些,而且秦紘是男人,對生活瑣事不上心,謝知卻擔心秦紘去了營州吃不好穿不好,因此這些天都在跟秦紘準備路上的乾糧,和到營州後的食物。

她準備的都是耐儲存的食物,有烘烤過的肉乾、有炒過的肉醬,還有各種糧食的炒米粉,她甚至還讓人做了幾百斤的烙餅讓秦紘帶上,反正他要帶不少人,這些食物肯定都能吃完。營州比懷荒還冷,謝知又讓人準備厚厚的棉衣,軟和的羽絨墊子,還有取暖用的煤爐,謝知甚至連蜂窩煤都帶上了不少。

這樣的出行家當一點都沒讓人驚訝,反而大家都覺謝知細心,古代出行比不現代,一張卡就能環遊世界,古代出行吃穿住行都要考慮到,從懷荒到營州的路上,一路基本都是荒地,少了任何東西,都不能用錢買到。秦宗言也對謝蘭因感慨,果然還是要成親纔有人貼心照顧兒子,下人再細心,哪裡比得上妻子的盡心?

就算秦紘和謝知再不樂意,時間也過的飛快,很快就到了秦紘出發的日子。這一日秦家衆人皆早早起來送秦紘出發,在大庭廣衆下,秦紘也不好跟謝知依依惜別,看着寒風中披着斗篷的妻子,他拜別父母后頭也不回的離去,他怕自己再耽擱下去,會忍不住帶阿菀離開。可營州那邊的情況不明,他不放心把阿菀現在帶過去。

謝蘭因安慰的握着女兒的手,謝知回頭對阿孃一笑,示意自己沒事,橫豎半年就要再見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赫連鳳容也擔心謝知傷心,上前低聲在她耳畔道:“阿菀,你要的果酒酒精蒸餾出來了。”

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3章 謝家往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159章 生波(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51章 分家(上)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7章 南樑(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64章 賞雪(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07章 見面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22章 入宮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79章 打拐(下)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61章 生波(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09章 守城(一)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95章 奔喪(上)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10章 守城(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章 內宅瑣事
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3章 謝家往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159章 生波(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51章 分家(上)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67章 南樑(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52章 分家(下)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64章 賞雪(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13章 守城(五)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07章 見面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22章 入宮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79章 打拐(下)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61章 生波(三)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80章 瑤姬傳人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109章 守城(一)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69章 如何揚名第195章 奔喪(上)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3章 書房議事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110章 守城(二)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24章 內宅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