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除夕

</script>

謝凝是十分期待寧綰雲的。

一個母親爲青樓女子的姑娘,帶着一身好武藝去參加武舉,能走得多遠呢?能有多大的用處呢?這些都是未知之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她在朝中的背景一乾二淨,最適合作爲手下收爲己用。不過暫時謝凝是不能去關注這事了,因爲回宮之後就是小年夜大宴羣臣。

大梁朝的做法十分體恤臣下,別的朝代都是大年夜將大臣們挖到宮裡陪皇帝吃喝玩樂,大梁朝卻是定在小年夜,讓大年夜羣臣回自己家裡守夜去。於是十二月二十四這天晚上,謝凝又被迫穿上沉重的禮服,接受了一回各個屬國和藩鎮的祝賀,只看得她眼花繚亂,差點沒記住。

二十五,沒有親屬、祖籍也不在京城的地方官員和藩鎮都趕回自己的家去了,朝廷各官署也在進行着最後的年終收尾工作。二十六,各官署將新一年的財政計劃報給戶部度支司,度支司收下,貯存櫃子,封泥貯存。二十七至三十,朝廷官署全體休假,初一元日再祭天、祭太廟、社稷,拜過皇帝與太后之後,初二至初三再次放假,總共算起來有約莫六天的官假。

“朕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恨過過年。”謝凝讓瓊葉給她揉肩膀,癱坐在錦榻上,發出這兩個月來最常說的一句抱怨。“當皇帝可真累!”

瓊葉抿嘴笑了:“有三天的空閒呢,陛下想做什麼?”

“三天空閒?朕的瓊葉兒,最多就是兩天!三十那天多了事了!”謝凝哀嘆,“就算是這兩天,朕也要將各部署的來年財政支出摺子給看了,哪來的時間休息?你若是心疼朕,就讓御膳房給朕準備些好吃的。”

瓊葉可比蘭橈好騙得多,她聽了自家女帝這般辛苦,立刻叫御膳房準備好吃的去了,沒到半個時辰就給謝凝端來了一碟樓子餅。所謂“樓子”乃是個形象的說法,具體的做法是先攤開一層薄餅,將羊肉剁碎了與牛油拌好,先在薄餅上塗微末的一層,接着再一層餅一層餡地塗上。最好的廚師能將每一層都塗得如紙般輕薄,中間換不同的餡,千層疊下也不過兩寸厚,且味濃肉鮮。

謝凝忙得沒空吃飯時,御膳房便會給她準備各種便攜的美食,早上通常都是包子。這天早上聽說陛下又熬夜看摺子了,御膳房便以消熊、棧鹿爲餡,蒸了一籠小籠包送來。宮城後邊便是土地寬廣的禁苑。禁苑除了給十六衛府做必要的練兵、屯兵之所外,還作爲皇宮的牧場,飼養了大批奇珍異獸,其中就有精心飼養在山中的熊與鹿。取最肥美的熊肉與最柔嫩的鹿肉,伴以香菇等物,便是消熊、棧鹿。

女帝喜好醴酪,御膳房便常常將乳酪貯藏餅中,烤得外表金黃酥脆,內裡卻奶香1欲1流,便是女帝喜歡的銀餅。或用單獨隔籠蒸出金乳酥、雕酥玉露團。若是女帝終於得空吃口飯了,便將水晶飯裡摻入龍睛粉、龍腦末,用牛酪漿調和,放入密封的提缸內,垂進冰池,不必等結冰,只需冷透了,讓乳酪在水晶米外邊凝結一層,再取出食用。

由於御膳房妥帖的照顧,謝凝那顆“百官皆休假唯獨朕勞碌”的心終於得到了安慰。就這麼一轉眼,迎來了除夕夜。

宮裡的除夕與別處的也並無太大區別,無非就是更隆重盛大一點。宮城最南邊的承天門兩旁各有兩座高閣,東爲丹鳳閣,西爲望仙台。因宮中只剩女帝與太后兩個主人,段昀是個客人,算半個主人。便一切從簡,只在丹鳳閣上擺出一桌宴席,三人對坐,慢慢地斟飲吃食。望仙台上則是梨園、教坊表演之處。

每年除夕的表演都是先從驅儺開始的。“儺”是《離騷》中那個“帝高陽之苗裔兮”的高陽帝的三個兒子,死後爲疫鬼,兩個住江水中爲瘧,一人住在宮室角落裡,容易驚小兒,是以每年除夕宮中都要進行驅儺,爲了“逐盡陰氣爲陽導也”。

驅儺的隊伍由教坊的伶人組成,分爲四隊。一隊身材魁梧,戴門神面具,着鍍金銅甲,持桃木弓箭,扮將軍。一隊穿得花紅柳綠,畫濃妝,扮鍾馗、鍾小妹、土地、竈神等各路神仙。一人肥胖,做判官。剩下一人,需選教坊司裡最瘦最高者,戴兇鬼面具,身上塗硃紅,唯剩牙齒是白的,裸足朱衫,是爲儺鬼。剩下的教坊伶人亦盛裝濃墨,攜帶各色樂器,整個隊伍達千人。

樂器中須有一面大鼓,由四人擡着,上邊站着一壯漢,站在隊伍最前方。驅儺由望仙台開始,壯漢擊鼓,歌伎吹笛,伶人起舞,扮演者高聲吟唱,道出驅儺的典故。高陽帝之子如何爲疫鬼,心懷怨恨,欲危害人間。鍾馗如何出現,如何嫁妹,如何發現儺鬼,如何與儺鬼爭鬥,如何被判官誤判幾乎冤屈,又如何爲各路神仙所助,最後成功殺死了儺鬼,保人間平安。

整個驅儺的過程非常長,驅儺的隊伍自望仙台出發,且歌且舞地穿過承天門——這也是除了帝后、太子太后以外唯一能經過承天門的機會。這一夜皇城也打開九門,容百姓進入皇城,遠遠地一睹天顏,順帶看驅儺表演。驅儺的隊伍經過承天門後,百姓們往往跟着隊伍往前,孩童尤其喜歡看。驅儺隊伍走過承天門外的天街,出朱雀門,向南一直走到靖善坊,在大興善寺面前停下片刻,由大興善寺的主持奉上手抄的祈福經文。再轉頭往北,回到崇安門。

崇安門前早搭好了高臺,隊伍登臺,進行驅儺最後的一個環節,那就是真正的“驅儺”。扮演鍾馗者對儺鬼高聲吟唱,然後指揮將軍驅儺,將軍以桃弧弓射出桃枝,正中儺鬼胸口,儺鬼自高臺上躍下,作死去狀,藏於臺下。鍾馗再唱祝賀之詞,拜謝丹鳳閣上的帝王,呈上大興善寺的經文。至此,驅儺儀式正式完成。

驅儺儀式一般在戌時正開始,整個過程差不多要持續一個時辰。驅儺之後,教坊開始在崇安門外的高臺上歌舞、表演百戲,中間還有帝王每年一度地“賜福”,也就是撒錢。殿中省將銀錢換成銅板,用巨大的金盤裝着,由宮女侍衛扮作金童玉1女,只待太監總管高聲道:“天家賜福——”謝凝便道一聲:“賞!”宮女侍衛們便將銅錢漫天潑下。

大梁朝白銀、黃金、銅錢之間的兌換是固定的,百文一吊,十吊一貫,一貫也是一兩銀子,四兩銀子一兩黃金。若論價格,市面兩個白饅頭一文錢。雖比不上文宗時的富足,但謝凝還是一口氣灑了千兩銀子,百萬個銅錢一口氣灑下城樓,那場面蔚爲壯觀,百姓齊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后,世子,瞧見了沒有?”謝凝指着樓下笑道,“這萬歲還是拿錢買的!”

“胡說八道!”太后輕輕地拍了一下她的手,笑斥着,又叮囑道:“女帝明日還需大朝日,切不可貪玩耽誤了休息。”

叮囑完了,太后也就回長樂宮去休息了。元日大朝拜了皇帝之時,內外命婦也要進宮拜見後宮之主。往常都是皇后受拜,如今女帝沒有皇后,少不得還是太后出面。

段昀也知曉皇帝在除夕與元日纔是最累的,便也早早地告退了,臨走還叮囑謝凝早些回去。謝凝靠在丹鳳閣上懶懶地看着樓下的熱鬧,笑道:“表哥放心,朕自有分寸。”

等段昀離去,樓下的百姓也差不多將銅錢撿盡了,紛紛散去。因爲一年一度皇城開放的時間只在酉時至亥時,子時一到,皇城九門全都關閉,驍衛開始巡夜,抓到閒雜人等便是重罪。

“陛下。”蘭橈見狀不由得輕聲道,“您也擺駕回宮吧,樓閣上夜風重得很,您……”

“不,朕還要去個地方。”謝凝道,“派人去取一套常服來。”

瓊葉與蘭橈皆是莫名其妙,卻只好照辦,將常服取來。

謝凝換了常服,披上斗篷,便吩咐道:“你們倆先回去吧,青瓷,留在此處陪着朕。”

她話裡的意思是身邊只留青瓷一個,瓊葉與蘭橈都知道自家女帝和善歸和善,若是生氣起來可不得了,忙帶着宮女太監們退下了。一剎那間,原本熱熱鬧鬧的丹鳳閣只剩下謝凝一個,還有影子一般沉默的青瓷。謝凝嘆了口氣,將斗篷的帽子兜上,指着不遠處的城牆道:“青瓷,看到那裡了麼?帶朕過去,去最高處的地方。”

青瓷轉頭看去,那是皇城西北角的將作監,將作監是朝廷部署的五監之一,主管建築之事,女帝指的正是將作監正北一座塔狀建築。她不敢多問,只道:“是,屬下遵旨,陛下,屬下僭越了!”

語罷一攬謝凝的纖腰,帶着她幾個起落,如夜梟般無聲地穿過黑夜,落在將作監的高塔頂端。

高塔之上夜風烈烈,塔頂鋪着黑色的筒瓦,瓦上打了釉,異常地滑,青瓷站着不禁心驚,叮囑道:“陛下請——什麼人?!”

她全神貫注地擔心着女帝的安危,此時才發現,原來九重塔頂上,靠着塔尖的地方,竟然坐着個人。

青瓷一驚之下,左手伸出攬住女帝的腰,右手一抖亮出細長的腰刀,直指來人。不料謝凝卻制止道:“青瓷,住手。”

“陛下?”青瓷不解,那人卻在此時站了起來,緩緩道:“陛下的好侍衛。”

“還是多謝太尉教導有方。”謝凝謙虛地說,轉頭安撫道:“青瓷,不必驚慌,去下邊等着吧。”

青瓷看看女帝,又看看不該出現在此處的太尉,只能聽話。她小心地將攬在女帝腰上的手鬆開,便有一隻手分毫不差地接過。她一失神,人就給擠下了小小的塔頂,匆忙中只好提氣而上,落在下邊一層的屋檐上,這一看,又是愣住了,差點叫出來。

噓。葉睿圖捂住她的嘴巴,將她的穴道一封就帶着她去了旁邊的屋頂上,這才輕聲道:“若是被他發現你在偷聽,呵呵……小青瓷兒,你還想在你家女帝身邊當侍衛?他讓你跟黛眉交換一輩子守着雲南,信不信?”

青瓷卻還是擔心地看着塔頂,女帝沒有武功,就這麼在塔頂上站着,若是有個萬一……她只能以死謝罪了!

實際上,塔頂的情況卻比青瓷想的好多了。陸離接過手將謝凝的腰攬住之後,便凝氣將她的纖腰一握,把她抱到了塔尖附近。將作監的塔頂做得十分小巧,塔尖之外還有個四面開的小小飛檐,大男人坐上去必定硌得慌,小女兒家做在上邊卻恰好一邊是飛檐一邊是塔尖,凹下去的部分將人穩穩地托住,哪怕在上邊歡呼雀躍也不會掉下去。

謝凝坐在上邊,攏了攏斗篷,望向對面,道:“該是時候了。”

話音未落,只聽一聲更鼓響,對面望仙台上赫然出現一棵巨大的燈樹。燈樹以純銅澆鑄,按九九之數排列,總共九層四百零五盞。每一盞花燈都以琉璃做成木蘭花開之狀,頂端則是水晶做成的重瓣蓮花。紅色的燭光映着透亮的花瓣,光芒亮了大半個皇城。

“真是漂亮,所謂明燭天南也不過如此了,這燈朕卻是沒見過的。”謝凝不住地讚歎,“朕昨日還唸叨着當年那株銀花火樹,卻聽祿升說……”

“被砸了。”陸離低聲接口道,“你去九華山那年除夕,賢妃與淑妃爭寵,妄圖貴妃之位,淑妃得以令先帝爲之點火樹銀花,不想那火樹銀花竟在府庫中斷了。”

火樹銀花是隆昌二十一年西域都護府進貢的奇珍,全樹以紅銅澆鑄而成,枝頭點綴着九九八十一朵海棠花,每一片花瓣都是薄如蟬翼的純銀片。點亮之時樹身映出紅光,花瓣卻銀光閃爍,真真的火樹銀花。

“真是懷念啊。”謝凝靠在塔尖上,望着望仙台上的燈樹嘆息道,“那時朕才十五歲,年少不知世事艱難,看到什麼都歡喜。那一夜還下着大雪,朕怕冷得很,無論如何都不願出門,七郎便用狐裘裹着朕,好說歹說地哄着,說是有個好東西要給朕看,將朕抱來將作監塔上。雪花飄了朕滿臉,朕凍得要發火,他卻將朕放在這塔頂上,叫朕看望仙台。朕望過去時恰好火樹銀花被一盞盞地點亮,那情形,當真美不勝收,華彩非常。朕一下子就看呆了,興奮得手舞足蹈……噗!”

她說着不由得笑了起來,“朕還因此摔下了塔頂,嚇得放聲尖叫,七郎慌忙將朕抱住,不料落地時卻引來了驍衛,差點將他抓去打板子,若非那時他是金吾將軍,那可就慘了。誰知他被發現了還不知悔改,指着塔頂說……”

“從此以後這將作監塔頂便是我陸七與夫人觀燈之處,誰也不許上去,否則的話,休怪金吾衛尋千萬個藉口將他打板子。”陸離替她將話說出來了,擡頭看着她,隱忍地問道:“謝凝,你就這麼喜歡往我心口捅刀子?”

當着他的面說他們的溫軟舊事,卻能將當年的溫柔繾綣描述得像是跟另外的男人一樣,彷彿她眼前的不是陸七,不過是一個名爲“太尉”的陌生男人。

陸離不明白,“謝凝,你明明就記得從前的一切,同我一樣刻骨銘心,爲何就是不願對我多一點寬容?”

“太尉,你總是記不住朕的話呀……”謝凝搖頭嘆息道,在望仙台璀璨的燈光下對着他燦爛一笑,輕而緩地說道:“因爲——朕的七郎已經死啦!死在三年前你說和離那個午後,眼前的你不過是披着七郎的皮囊而已,朕懷念的、忘不掉的、永遠愛着的,是七郎的心,不是你太尉陸離的身。”

陸離心中驀地一痛,不禁伸手想抱住她,叫道:“凝兒!你不要……”

謝凝卻微微一笑,忽然一推塔尖,整個人飄然離開塔頂,翩然而落。陸離差點被她的動作嚇得肝膽俱裂,怒道:“謝凝——”

耳邊全是風聲,謝凝卻絲毫不懼,因爲在墜落的瞬間,她看到至少四個身影飛速掠來。墜落到最後兩層塔樓時,陸離已追到她身邊,伸手便要抱她,卻不料一道白光盤旋而來,卻是一把白玉摺扇。這扇子的方向剛剛好阻擋住陸離的視線,即便陸離拼着受傷的架勢將它硬接了,也來不及救謝凝。隨後一雙有力的手將謝凝穩穩地抱住,隨後幾點接力消力,輕如片羽般落在地上。

謝凝伸手推開那人,雙腳剛站在地上,兩道人影便在她身邊跪下了,青瓷與夏侯淳齊聲膽戰心驚地叫道:“陛下!”

“佛祖哎!”葉睿圖嚇得差點腿軟,一脫口連從前的稱呼都出來了。“嫂子你就算跟陸七吵架也不必尋死吧!”

“就……就是啊!”另一個結結巴巴的聲音符合道,“那個……你又是何必呢!”

唯有陸離站在她對面,氣得臉色發白,“你……”

“你看。”謝凝笑着說,“太尉,如今朕想看火樹銀花,便能修火樹銀花,朕若是不慎摔了,有的是人將朕保護住,就連七郎待朕的真心,朕若是用心去對待,未必不能找到。這塔頂,朕下一道聖旨,管他是誰,驍衛絕不敢放人上去。太尉,你還以爲自己無可取代麼?不,你對朕而言,可有可無。”

陸離的臉瞬間血色盡失,他嘴脣顫動,卻什麼都沒說。

那日陸裳一頓痛罵,他便明白了自己當承受的一切。當日他令她在羣臣面前受辱,如今她還回來,也沒什麼錯處。

他已甘心承受她的無情,謝凝卻又忽然走到他面前,對他伸出了手。陸離心頭一跳,然而狂喜尚未涌上心頭,便發現謝凝根本沒多看他一眼,不過是將他手上的白玉摺扇給抽了出來,轉身給了一直默不作聲站在旁邊的錦衣男子,也是方纔抱住她的人。

“秋水爲神玉爲骨,好一把摺扇,好一個翩翩公子。”謝凝將扇子遞出,笑問道:“告訴朕,你叫什麼名字?”

那男子恭敬地將扇子接過,道:“臣汝陽王景淵,拜見吾皇。”

原來是那世襲罔替、差點就封了一字並肩王的汝陽王景家。謝凝記得汝陽王府接連三代都是單傳,上一代汝陽王是去年……不對,已經是元日了,那就是前年死了,承爵的是景家獨子景淵。傳說中這位汝陽王生性閒散,平生不愛權勢也不愛錢財美色,唯好佛道,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全都泡在京城大小寺廟裡。因先代汝陽王、王妃、先帝都不曾理會他,竟到了二十七歲也不曾娶妻。

謝凝想着想着就皺眉了,按理說這汝陽王身爲從一品的郡王,初一十五是要上常朝的,遇到節慶大典更要同皇帝祝賀。自登基大典到小年夜羣臣之宴,無論如何也該面對面祝賀過了,但謝凝對他竟一點印象也無。

想到此處,她不禁細細打量起景淵來,更出乎她的意料,景淵不僅不平凡,還長了一張極其美麗的臉。

是的,美麗。他的五官堪稱妖冶,濃彩豔麗之處更勝謝凝生平見過的所有女子。但或許是因爲常年禮佛的緣故,他身上自然自然地帶着一股沉靜之氣,彷彿一口深不見底的古井,不起波瀾。便如此刻,他被女帝一眨不眨地看着,換做另一個塵世貴公子段昀世子,早就紅透了臉,說一聲“胡鬧”別過頭了。景淵卻像沒感覺到謝凝的視線一般,一派從容自在。

最後還是等在一旁的鐘銘之看不下去了,原地轉了三圈,叫道:“那個……我說,你別看了!你看驍衛都跪了一地了,你就別給我三哥的美色迷惑了,可以麼?”

謝凝這才移開視線,笑問道:“原來表弟也在吶?不過,這三哥是怎麼回事?朕怎麼不知長寧侯府與汝陽王府有親?”

“陛下明鑑,不過是銘之胡鬧之語。”景淵忙解釋道,“小時候臣與銘之鬧着玩,他隨口叫的,大長公主與長寧候溺愛,不曾阻止,臣一定……”

“既然皇姑與長寧候不介意,朕自然也是不介意的,看着羣臣和睦如親,朕甚是欣慰。”謝凝轉頭問道,“銘之,這好好的除夕夜你不在家孝順皇姑,跑來這裡幹什麼?”

“我幹嘛要在家聽我娘嘮叨個沒完?我好不容易約了三個要去珠語樓等……”鍾銘之說了半句纔想到漏了嘴,趕緊住口,一張臉又紅又白。

謝凝卻故意當做沒發現,問道:“珠語樓?那是什麼好玩的地方?朕閒得無聊,也隨你們去。”

“陛下,萬萬不可!”夏侯淳與青瓷都着急道。

謝凝眨眨眼,問道:“有何不可?”

“那……哎呀!”鍾銘之跺跺腳,叫道:“那珠語樓是青樓!你一個女帝,去青樓?這像什麼話?”

“原來是青樓麼?朕還沒去過青樓呢,難道你這個長寧侯世子去得,朕卻去不得了?”謝凝吩咐道,“青瓷,回去取一套男裝來,朕偏要去看看,你們誰敢在除夕夜攔着朕,讓朕不痛快,朕來年便讓誰不痛快!比方說……讓滿京城的權貴都以爲朕娶他做皇后了!”

一句話成功叫在場的男子臉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紅。

第144章 驚嚇第161章第117章 酒後第24章 離京第37章 佈置第59章 謀定第173章第18章 請罪第101章 無動第23章 葬禮第101章 無動第56章 提點第123章 用心第171章第121章 嬌女第75章 銀錢第79章 旖旎第59章 謀定第77章 除夕第83章 納妃第100章 誤會第85章 出巡第42章 討賞第126章 十七第15章 寵妾(捉蟲)第49章 雪豹第10章 留宿第14章 幼弟第174章第102章 畫像第39章 收局(中)第15章 寵妾(捉蟲)第37章 佈置第97章 龍首第51章 司月第98章 醫谷第62章 把握第159章第1章 傳位第111章 留待第160章第44章 醉夢第33章 託付第67章 御狀第19章 斷鐲第18章 請罪第26章 表哥第25章 玉佛第88章 格殺第45章 決心第156章第84章 削減第64章 密道第125章 民怨第32章 鑰匙第106章 質問第65章 密室第73章 問劍第16章 耳目第29章 籌措第63章 將計第107章 不問第5章 登極第29章 籌措第136章 □□第166章 〈〉第114章 花會第11章 爲霜第138章 將軍第90章 假裝第41章 黃雀第173章第106章 質問第77章 除夕第7章 守靈第92章 遇劫第107章 不問第122章 胭脂第65章 密室第115章 達理第73章 問劍第93章 善惡第38章 收局(上)第23章 葬禮第51章 司月第58章 勸說第165章第108章 動搖第12章 教導第86章 翊衛第106章 質問第2章 覲見第14章 幼弟第114章 花會第144章 驚嚇第31章 仗義第74章 試探第14章 幼弟第160章第1章 傳位
第144章 驚嚇第161章第117章 酒後第24章 離京第37章 佈置第59章 謀定第173章第18章 請罪第101章 無動第23章 葬禮第101章 無動第56章 提點第123章 用心第171章第121章 嬌女第75章 銀錢第79章 旖旎第59章 謀定第77章 除夕第83章 納妃第100章 誤會第85章 出巡第42章 討賞第126章 十七第15章 寵妾(捉蟲)第49章 雪豹第10章 留宿第14章 幼弟第174章第102章 畫像第39章 收局(中)第15章 寵妾(捉蟲)第37章 佈置第97章 龍首第51章 司月第98章 醫谷第62章 把握第159章第1章 傳位第111章 留待第160章第44章 醉夢第33章 託付第67章 御狀第19章 斷鐲第18章 請罪第26章 表哥第25章 玉佛第88章 格殺第45章 決心第156章第84章 削減第64章 密道第125章 民怨第32章 鑰匙第106章 質問第65章 密室第73章 問劍第16章 耳目第29章 籌措第63章 將計第107章 不問第5章 登極第29章 籌措第136章 □□第166章 〈〉第114章 花會第11章 爲霜第138章 將軍第90章 假裝第41章 黃雀第173章第106章 質問第77章 除夕第7章 守靈第92章 遇劫第107章 不問第122章 胭脂第65章 密室第115章 達理第73章 問劍第93章 善惡第38章 收局(上)第23章 葬禮第51章 司月第58章 勸說第165章第108章 動搖第12章 教導第86章 翊衛第106章 質問第2章 覲見第14章 幼弟第114章 花會第144章 驚嚇第31章 仗義第74章 試探第14章 幼弟第160章第1章 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