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既然被寧綰雲發現了身份,謝凝應該去跟她談一談,好好地拉攏人心,但謝凝卻只是在武舉的慶祝宴會上隨便說了幾句,隨後就埋頭在新一年的計劃裡了。年前各部署就將次年的財政計劃,或該稱爲要錢摺子給遞上來了,謝凝花了大半個月將摺子仔細看完,心裡有個數之後,便開始與朝臣商討。
說是商討,無非就是吵架。爲了防止大臣們有辱斯文,正月十六一上朝,謝凝剛在龍椅上坐下就說:“各部署上奏的請款摺子朕都看過了,也叫人算了,總共要花費四千一百萬兩白銀。孫墨釋。”
“回陛下,臣在。”戶部倉司員外郎孫墨釋恭敬地出列。
謝凝問道:“孫愛卿,你且說說,如今國庫裡還有多少銀子?”
孫墨釋早就被宋明璋與段昀點過,但外表依舊是那副老老實實的書生樣,稟告道:“回陛下,微臣纔跟度支司宋大人交接,如今今年國庫應剩金銀總共六千三百一十五萬兩。”
“那就是足夠啦?還能剩兩千多萬兩呢!”謝凝點頭,“既然如此,都批了吧。”
“陛下。”宋明璋站出來道,“今年還需發放各級官員俸祿、養廉銀、冬夏物資,需耗費八百萬兩。”
謝凝的表情還是很輕鬆:“那也還剩一千萬兩呢。”
“回陛下。”宋明璋又道,“皇室開支還需一千五百萬兩。”
謝凝的臉色立刻就沉了下來:“皇室開支怎會如此多?”
負責皇室建造的將作監丞忙出列道:“回陛下,皇宮乃是前朝遺留,經過戰亂,許多地方年久失修,每年修繕要花費四五百萬兩銀子。宮中如今宮人衆多,先帝又才入山陵,陵墓後期的建造也需花費四五百萬兩銀子。宋大人說皇室開始需一千五百萬兩,但依照臣這麼算,沒有兩千萬兩銀子是下不來的,光是長樂宮一年就要花費四五百萬兩銀子呢。”
謝凝聞言只是驚愕:“怎麼還有這麼多用錢的地方?爲何年前不上奏?”
百官只是有苦說不出,最後還是陸離站出來道:“陛下,百官所奏乃是各部署名下支出,宗室、俸祿與皇宮支出,不在百官所奏之內。”
“這……這可如何是好?朕還以爲國庫裡的銀子夠呢!”謝凝頭疼道,“容朕想想……這朝政支出是不能少的,諸位愛卿所奏都有理,朕看不如削減後宮支出吧,朕下朝就同太后商量去。行了,還有什麼事沒有?沒的話退朝,朕去太后那裡了。”
百官聞言都驚訝,歷來只聽說皇帝削減朝政支出,不肯少後宮的,現在好了,女帝開口就是削減後宮,這叫準備了一早上要同女帝吵架要銀子的官員們都愣住了。一個沒注意,女帝便走了,只好跪拜退朝。
謝凝說到做到,下了朝,朝服都不換,直接就去了長樂宮。太后正在院子裡散步呢,見了她這樣子不禁吃驚:“女帝,發生何事?爲何如此着急?”
“哦,沒什麼。”謝凝道,“朕就是來同太后商量一下,如今這皇宮之中只剩朕與太后,國庫吃緊,朕想除了長樂宮與紫宸殿,其他各處該削減的支出,該送出宮的宮女太監,都遣送了,太后以爲如何?”
經過昨日武舉之事,太后已經打定主意一個字也不參與朝廷之事,聞言便說:“這天下都是女帝的,何況區區後宮?女帝如何想便如何做,哀家是絕無二言的。”
“如此甚好。”謝凝笑道,“這件事便交給祿升與蘭橈兩人了,太后,您身邊這位桂棹女官若是有什麼話,直接對蘭橈說便可,朕是沒心思管後宮了。”
說着又同太后用了點心,纔回到紫宸殿。
“陛下?”蘭橈等着旨意。
謝凝的旨意卻簡單得很:“護衛的不用削減,其他守着宮殿發呆的人,不管是誰,該送去哪裡就去哪裡,一文錢也別想朕出!”
蘭橈看着她這副守財奴的樣子,不禁抿嘴笑了,行禮道:“是。”
然後轉身就將內廷一省六尚的主事給叫來了。
大梁朝的後宮仿照朝廷的樣子,建殿中省主管太監,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六尚主管宮女。殿中省下設六局,六尚之下還有二十四司。蘭橈原本就在尚宮局司簿司呆了數年,對後宮之事甚爲清楚,一天時間便將後宮的名單給統計出來了,好大一口箱子擡過來,還有一份總結的名單摺子。
交上來議事時,謝凝還破天荒地將祿升也叫來了。
“陛下,如今後宮有太監三千一百五十人,宮女一萬兩千零三十人。先帝本有後妃一百四十人,因膝下都無兒女,如今都到景山給先帝守陵去了,每位嬪妃帶了十到二十人不等的宮人。”
謝凝聽着就笑了:“朕就知道,後宮養了最多廢人,難怪錢都不見了。蘭橈,你說說想法。”
“是。”蘭橈行禮,看了她一眼,道:“婢子還望陛下明示,陛下想在後宮留多少人呢?”
“越精簡越好。”謝凝玩着手腕上的銀鐲,沉思道:“長樂宮的人是斷斷不能少的,紫宸殿的人你看着精簡,其餘各處宮殿不必留人。帝陵那邊,太妃們是去守陵還是去享福的?”
“是。”蘭橈行禮,“那麼依婢子看來,若要解決此事,恐怕要花費百萬兩銀子。”
瓊葉不禁叫起來:“怎麼還要花費銀子呀?陛下都窮了!”
蘭橈微微一笑,道:“依婢子拙見,陛下不如先發個詔令,宮人中若有意出宮者,發遣送銀百兩,此舉必定有不少人願意離開。等第一批離宮之後,再發布第二條詔令,令多餘的宮人到禁苑、皇莊各處服役,若有不願前往者,亦可離開,但遣送銀只給五十兩。餘下的全部放入荒廢已久的禁苑,行耕種漁牧之事,帝陵那邊的宮人也是如此。依照先帝時分位,妃位留三人,嬪位留兩人,才人以下,不留宮人。”
“准奏。”謝凝道,“朕相信你,你自己看着辦。”她說着又補充道:“你們三人如今是朕在宮中最信任的人,更是宮人中品階最高者,爲官之道,在忠心,在用人,懂朕的意思麼?”
蘭橈等三人登時心中一驚,跪下行禮道:“奴婢謹遵陛下教誨。”
謝凝滿意地點頭,將後宮之事果斷交給蘭橈主持,第二天上朝只宣佈要削減後宮支出,但是要先從國庫提一百萬兩銀子。
百官散朝之後都是苦笑。“女帝嘴上說削減後宮支出,一開口卻是要百萬兩銀子,唉……”
“大人。”一位官員小聲地請示着丞相。
高崇禕玩味地笑了,“女帝怕是要整頓朝綱了。”
只是先從自己的地盤上開始抓,這還是頭一回見到,且靜觀其變。
謝凝回到紫宸殿就下了道旨意,將蘭橈封爲紫宸令史,官階提到從三品,成爲整個後宮裡品階最高的宮人,所傳命令爲紫宸署令。瓊葉爲紫宸殿掌事女官,與殿中省監也就是太監總管的祿升一樣,都是正四品。
蘭橈成爲紫宸令史之後的第一件事就傳下紫宸署令,宮人中願意離宮的發紋銀百兩,遣返原籍。第一道令下時只有約莫一千人願意離開。接着蘭橈便發了第二道紫宸署令,定下留在宮中人員名單,其餘的原則上全部遣送到禁苑皇莊,從事耕作漁牧之事。宮人中若有不願前往者,可領紋銀五十離宮。這一道紫宸署令之後,走了近五千宮人。
不過五天的功夫,宮裡少了六千人,光是遣送銀就花了三十五萬兩。爲防宮女亂逃,朝廷還給驛站撥了五十萬兩銀子,將以車舟將宮人送回原籍,讓各道州縣清點驗證。
“蘭橈,一百萬兩銀子如今只剩下區區十五萬兩了。”瓊葉小聲問道,“你要怎麼辦啊?還有九千多人呢!”
蘭橈卻不着急,她將禁苑、皇莊各處的掌事都叫來了解完情況之後,只在宮中留下千人,其餘的八千多人都趕到各處去了。十五萬兩中只花了萬餘兩準備車馬等物,將人都送到莊子上去。
“各處將自己新一年的莊子計劃都交上來,我看了合格了,給撥錢,年底驗收,若不能達到年初計劃裡的要求,全部罰俸祿。”
至於剩下的千餘人,蘭橈與長樂宮掌事女官桂棹、殿中省監祿升、紫宸殿掌事女官瓊葉一同,將人員分成三個系統。殿中省六局服侍女帝,後宮六尚負責太后,掖庭六司負責宮人。至於灑掃、守門、值夜、隨侍等事,自不必一一細說,全都安排妥當了。
“若是保持這個規模不變,後宮一年的支出不會超過百萬兩。”蘭橈稟告道,“而皇莊各處的收成,絕對能支撐後宮,陛下放心。”
謝凝對她的表現非常滿意,第二天就將後宮的整改給扔給朝中大臣了,微笑道:“如此,錢夠了吧?各部署的請款摺子都批了。”
羣臣面面相覷,着實不懂女帝究竟想做什麼。哪一年年初制定國庫支出時不要吵個天翻地覆?皇帝不肯少了自己的用度,羣臣們想爲自己部門撈油水,各地想多佔財政,每一個勢力都想多咬一口其他勢力的肉。這皇帝主動削減後宮支出,一個字不反駁便將羣臣的請款奏摺給批了的事,還是破天荒第一遭。
難道……羣臣不由得惴惴不安,女帝想做什麼大事?
彷彿是猜透了羣臣們的想法,謝凝一手撐在龍頭扶手上,笑吟吟地說:“朕長這麼大,還沒離開過京城的範圍呢,聽說江南春好,風光如畫,朕想去江南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