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佛寺

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大梁一向尊佛重道,江南更是佛教盛行之地,大大小小的州府都有寺廟,而餘杭城中更有靈隱寺、淨慈寺、法喜寺、法淨寺等諸多寺廟。這其中又以飛來峰旁的靈隱寺最爲出名,香火繁盛爲江南之最,而西湖旁的淨慈寺則鬧中取靜,多爲文人墨客逗留。

這天傍晚,兩個年輕公子走進了淨慈寺。

小沙彌見兩人衣着華麗、樣貌不凡,便不敢得罪,忙上前行了個佛禮道:“阿彌陀佛,天色已晚,鄙寺即將關閉山門,兩位施主可是要投宿鄙寺麼?”

兩人中較爲年輕斯文的一個回了個佛禮,道:“這位小師父,我們想請寺中高僧爲做場法會,超度亡者。”

做法會這等事一向找靈隱寺或者法喜寺,極少有到淨慈寺來的,小沙彌覺得奇怪,便道:“兩位施主且稍等,貧僧去請主持來。”

年輕斯文者行了個佛禮,小沙彌便去了,與主持來到時,那兩人正在大雄寶殿裡站着。

主持行了個佛禮,道:“貧僧法相,乃淨慈寺主持,兩位施主……”他說話間便見到了地上的蒲團,因天色晚了,僧侶們都開始打擾經堂,地上的蒲團也換過了,平整如新。

那兩人一齊回禮,法相便道:“兩位施主並非信佛之人,爲何要來淨慈寺請人做法事呢?恕貧僧無禮,淨慈寺向來不做法事,施主不如去靈隱寺吧。”

“主持大師好細的心,竟從蒲團上看出我倆未曾跪拜佛祖,不愧爲一代高僧。”年輕斯文者笑道,“只是這一樁法事,非要主持大師出手不可。”

法相一愣:“施主何出此言?”

年輕公子道:“大師不問在下爲何人超度麼?”

旁邊的小沙彌行佛禮道:“阿彌陀佛,施主如此掛念,兼程而來,自然是爲了極爲重要之人。”

“小師父說得對。”年輕公子點頭道,“在下是爲了孩子,在水災中死去的孩子。”

法相聞言便動了慈悲之心,口宣佛號道:“父母愛子之心可憫,但淨慈寺從不爲人做法事超度,施主若是執意,貧僧與靈隱寺主持也略有來往,可爲施主請寂空大師爲施主做法事。”

離得這樣近,竟然只是略有來往麼?年輕公子笑了,忽然湊近了法相,輕聲道:“主持大師可知,這次我要做的法會,是要超度千千萬萬人的?”

法相又是一愣,這位公子方纔說自己是爲了自己在水災中死去的孩子來做法事的,爲何現在又說要爲千千萬萬人?法相纔想問是何原因,忽然鼻間聞到一股馨香,這香味清淡雅緻,絕非男子所有。法相心中一震,不由得看向年輕公子的耳朵,只見上邊果然有兩個耳洞。再想到此人方纔的話,登時嚇得一身冷汗也冒了出來,立刻便要行禮,卻被那較爲年長冷峻之人托住了手,再也跪不下去。

年輕斯文者笑道:“大師,我們兄弟口渴了,不知是否能討一杯清茶喝?”

法相哪敢不應?“阿彌陀佛,兩位請隨貧僧來。”

“大師請。”

法相帶着兩人到了方丈院,入了禪房,等近身照料的小沙彌端來清茶,又命他在門外守着,關上了門,老主持才顫巍巍地撩起□□,拜下去。

“貧僧叩見吾皇。”

“嗯。”這年輕公子正是謝凝假扮的,她坐在禪牀上,低頭喝了口茶,才道:“法相大師是麼?你們江南道的佛寺當真是了不得啊,幾時跟逆賊勾搭在一起,朕還毫無知覺呢。朕可好奇了,若是新帝繼位,國師的位置可只有一個,你們這麼多主持,要怎麼定下誰當這榮華富貴的官兒?”

法相急聲道:“陛下明鑑,貧僧並未……”

“還敢狡辯!”謝凝猛地拍了一下茶几,冷冷道:“太尉,你同他說說,咱們都聽到了什麼?”

陸離道:“回陛下,當日臣與您喬裝成商人微服私訪時,便聽流民們說過,去年十二月,正是官藥令最嚴重時,江南道各大佛寺曾施粥賑濟災民。而且在施粥時說法,要災民忍耐,卻反而激起了災民們的民怨,叫不少災民生了反心。而昨日審問那兩個逆賊時,陛下提到信佛之語,兩個逆賊立刻就變了神色。這江南佛寺必定有古怪,陛下,臣懇請陛下下旨,臣立刻帶兵將這大大小小的和尚一個個抓起來審問,不怕審問不出逆賊的行蹤!”

法相登時嚇得臉色煞白,叫道:“陛下!貧僧……”

“可別說什麼佛寺跟逆賊無毫無關聯的話,朕一介女子能做到如今的位置上,可不是什麼好糊弄的人。”謝凝神色冷冷,“朕很早就疑惑過,江南這樣大,水災之後城鎮爲防災民帶來疫情,早已對來往進出之人嚴格把關。在此情形下,任何頻繁且異常的出入人員都會遭到質疑,逆賊究竟以什麼身份,竟然能在天下來去自如,叫朕審問了這麼多官員,卻一點頭緒也找不到?昨日,朕終於明白了,原來是行腳僧啊!”

和尚以化齋爲生,且常常雲遊四海,而大梁頗重佛教,便是再兇狠的官兵遇到和尚也要客氣三分,對和尚進進出出城鎮自然不作懷疑,更不會嚴加審問。而江南的佛寺遍地都是,根本不需要一個人跋山涉水,只需如驛站一般,一站傳一站便可,換人以後,更不容易引起懷疑,而誰能想到,正是這些出世修行的出家人,在謀劃着天下的權柄?

法相的臉色一時蒼白如鬼,跌坐在地上,半晌才道:“陛下果真聰慧過人,唉!是堪不破的迷障啊!但是陛下,貧僧敢以性命擔保,這淨慈寺上下,絕無一人私通逆賊。陛下若是不信,貧僧願以死明志!”

語罷看準禪牀的邊角,便要一頭撞去。哪知才動了一下,便被人按住了肩膀。

“大和尚,着急什麼?”陸離淡淡道,“陛下讓你死了麼?”

法相只是苦笑,嘆道:“陛下要如何才相信貧僧?這……淨慈寺確實未曾參與謀逆啊!”

“知情不報也是大罪,在朕這裡,便是欺君,出家人也要守我大梁律法的。”謝凝纖長的手指搭在竹製的小几上,指頭不住地點着。“大師,不如來說說,你們究竟是怎麼跟逆賊聯絡上的吧。”

法相滿面愁苦,又嘆了口氣,道:“無論陛下信與不信,淨慈寺上下無愧我佛。去年九月,確實有兩位自稱越王屬下的人一再來寺中拜訪,說當朝皇帝無道,放任江南數萬災民的死活不顧,他們要替天行道,爲民請命,希望淨慈寺能與之合作,略盡綿薄之力。那兩人言明絕不要出家人做傷天害理之事,只要出家人派出僧侶幫忙傳信便可。貧僧聞言只覺不妥,與諸位掌事師弟商量之後,拒絕了那兩人的請求,並且言明淨慈寺只與文人墨客來往,絕不參與朝政之事。一任那兩人責怪貧僧等人念着我佛慈悲卻不管蒼生死活,硬是請了那兩位施主出去。往後寺中弟子也有悄悄參與的,貧僧與戒律院首座師弟商議之後,便將這些弟子都逐出山門,收回牒牘,令其另投他寺或者還俗。”

他說到最後已是滿面悽慘,道:“陛下若是不信,只管將貧僧抓去拷問,貧僧願受紅蓮業火焚燒,以證涅槃。只是這寺中許多弟子都不過是一心向佛之人,生平只愛舞文弄墨,盼陛下仁慈,饒了他們吧。”

說着便長身一拜,再不言語。然而法相等了許久,卻不見女帝說話。他惶惑地擡頭,卻見謝凝忽然笑了。

“哎呀,太尉,看來朕在民間的名聲確實不好,連得道高僧見了朕,也要說朕要打要殺的。”

法相隱約明白了,道:“陛下……”

“主持大師起來吧。”謝凝擡手道,“朕心中早有懷疑,若是當真想將淨慈寺上下抓起來,豈會喬裝而來?直接叫府兵將你們都抓起來便可。朕今日來,不過是嚇一嚇大師罷了。”

法相一呆,苦笑道:“這權謀之心,貧僧當真是不懂,唉……”他蹣跚地站起來,合十手掌,閉眼虔誠道:“阿彌陀佛!”

“大師,別急着叫佛祖,朕的話還沒問完呢。”謝凝道,“那日逆賊來時的對話,大師可能爲朕寫一份出來?還有那兩人的樣子,大師可還記得?聽聞淨慈寺的法相大師畫得一手好荷花,不知這人像畫得如何?”

法相口宣佛號,道:“陛下稍等。”

說着便在書案前坐下,提筆寫字,又調丹弄青,畫了兩幅畫出來,雙手捧出,道:“陛下。”

陸離接過,看了一眼,遞給謝凝。謝凝得到想要的東西,便站起道:“果然出家人還是念唸佛、畫些畫纔是正道,出家了,這凡塵俗世還是少管爲好。噢,對了,法相大師,你可要記得,今日來找你的不過是一對尋常夫妻,他們想爲幼弟做場超度的法事,奈何淨慈寺不給做,於是他們氣沖沖地走了。”

“這……”法相爲難且不解。

“你只管這麼說,若是壞了朕的大事,朕只好讓淨慈寺上下爲之陪葬了,天子一怒是什麼後果,大師心中清楚。”謝凝回頭一笑,模樣仍然是斯文而溫婉的。“大師,朕是天子,想來佛祖也不會責怪你說了誑言的,有什麼罪過,且加在朕身上便可。”

語罷轉身,猛地將門打開,與陸離大步離去,將守在院門的小沙彌嚇了一跳。他慌忙跑回去問道:“方丈,這兩位施主怎麼了?”

方丈不語,只是合十手掌,垂眼道:“阿彌陀佛,冤孽啊!”

從這天起,餘杭城中便悄悄地流傳着一個流言。說是女帝爲了保住自己的皇位,誣陷十七王爺謝冼是假冒的,將十七王爺與他的兩個好友都殺了,還是用極其殘忍的手段。但至此以後,女帝便噩夢纏身,整夜整夜睡不着。

“那女帝不想辦法?”城中的小茶廬裡,一人小聲問道。“這是十七王爺的冤魂不散啊,我看要請法師做個法事才行。”

“誰說不是呢?”另一人道,“我聽淨慈寺的和尚說,幾天前曾有一對年輕公子在傍晚纔去寺裡,要主持幫忙做法事,說是多少錢都行,還說是爲了早夭的少年。可惜他們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淨慈寺不給人做法事的,方丈沒答應,那兩人就氣沖沖地走了。後來方丈說那兩位公子,其實是一對夫妻。”

“必定是女帝與太尉不錯了,都說他們倆最喜歡喬裝成百姓出行了,他們一定是怕十七王爺的冤魂來找他們,也怕大張旗鼓地請法事做法會讓人知道他們心虛,所以纔想偷偷地請法事。”

“我還聽說,剛剛有行宮的侍衛去法喜寺傳旨,說是要請方丈大師去給陛下講法呢。”

“陛下不是修道的麼?怎麼會請和尚去講法呢?”

“哎喲!你們還不知道吧?最新的消息已經不是這樣啦!聽說法喜寺的主持,因爲惹怒了女帝,被抓到大牢裡啦!”

正說着,一個小沙彌哭哭啼啼地走開了,有人認識那正是法喜寺方丈大師的小弟子,便問道:“小師父,你哭什麼呀?誰欺負你了?”

“貧僧的師父……師父他……要被砍頭啦!”小沙彌哭着說,“今天有人去寺裡傳旨,說要師父去給陛下講經。師父便去了,貧僧要跟進去,卻被人攔住了,說不許去。貧僧在殿外等了半天,一個侍衛出來同貧僧說要貧僧回寺裡去,貧僧問師父呢?那侍衛便說,師父不願爲女帝做法會,已經被抓起來了,若是女帝今晚還做噩夢,他們便要砍了師父的頭!嗚嗚嗚!”

“這……這可真是……”百姓們紛紛嘆氣,敢怒不敢言。

而從這天起,餘杭的各大佛寺的主持都被女帝請去說法,而最後都因爲不肯爲女帝做法會而被抓了起來。

到了第五日,終於輪到靈隱寺的主持寂空大師了。

第19章 斷鐲第21章 逼見第40章 收局(下)第17章 妝模第59章 謀定第147章 示衆第65章 密室第147章 示衆第151章第24章 離京第99章 錦書第42章 討賞第79章 旖旎第98章 醫谷第86章 翊衛第132章 姐弟第14章 幼弟第144章 驚嚇第19章 斷鐲第77章 除夕第171章第15章 寵妾(捉蟲)第99章 錦書第21章 逼見第104章 喜歡第118章 酒會第30章 測試第163章第70章 胎記第64章 密道第46章 拿捏第101章 無動第1章 傳位第126章 十七第115章 達理第41章 黃雀第2章 覲見第82章 狀元第68章 處置第158章第34章 忠衛(末尾加點劇情)第93章 善惡第51章 司月第154章第127章 黑白第38章 收局(上)第99章 錦書第31章 仗義第22章 立場第57章 長姐第163章第169章第48章 賀禮第126章 十七第93章 善惡第26章 表哥第148章 驗證第19章 斷鐲第170章第42章 討賞第129章 震怒第103章 決明第94章 相助第87章 出謀第98章 醫谷第44章 醉夢第110章 商討第16章 耳目第148章 驗證第159章第4章 議事第43章 小酌(入v通知)第72章 考驗第100章 誤會第12章 教導第120章 隨行第37章 佈置第85章 出巡第75章 銀錢第109章 起因第36章 錦囊第6章 皇姑第85章 出巡第163章第109章 起因第142章 過往第140章 聵第50章 深恨第26章 表哥第34章 忠衛(末尾加點劇情)第139章 師父第59章 謀定第103章 決明第27章 補償第160章第95章 孩子第37章 佈置第74章 試探第46章 拿捏
第19章 斷鐲第21章 逼見第40章 收局(下)第17章 妝模第59章 謀定第147章 示衆第65章 密室第147章 示衆第151章第24章 離京第99章 錦書第42章 討賞第79章 旖旎第98章 醫谷第86章 翊衛第132章 姐弟第14章 幼弟第144章 驚嚇第19章 斷鐲第77章 除夕第171章第15章 寵妾(捉蟲)第99章 錦書第21章 逼見第104章 喜歡第118章 酒會第30章 測試第163章第70章 胎記第64章 密道第46章 拿捏第101章 無動第1章 傳位第126章 十七第115章 達理第41章 黃雀第2章 覲見第82章 狀元第68章 處置第158章第34章 忠衛(末尾加點劇情)第93章 善惡第51章 司月第154章第127章 黑白第38章 收局(上)第99章 錦書第31章 仗義第22章 立場第57章 長姐第163章第169章第48章 賀禮第126章 十七第93章 善惡第26章 表哥第148章 驗證第19章 斷鐲第170章第42章 討賞第129章 震怒第103章 決明第94章 相助第87章 出謀第98章 醫谷第44章 醉夢第110章 商討第16章 耳目第148章 驗證第159章第4章 議事第43章 小酌(入v通知)第72章 考驗第100章 誤會第12章 教導第120章 隨行第37章 佈置第85章 出巡第75章 銀錢第109章 起因第36章 錦囊第6章 皇姑第85章 出巡第163章第109章 起因第142章 過往第140章 聵第50章 深恨第26章 表哥第34章 忠衛(末尾加點劇情)第139章 師父第59章 謀定第103章 決明第27章 補償第160章第95章 孩子第37章 佈置第74章 試探第46章 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