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

“陛下。”興安趕忙湊上前去,扶住了朱祁鈺。

“朕沒事。”朱祁鈺站在車駕前,擺了擺手,只是浚國公陳懋的忽然離去,讓他一時難以接受,有些恍惚。

興安低聲勸慰着皇帝:“陛下,浚國公過了年就八十三歲了,是喜喪,況且浚國公爲大明徵戰多年,身上還有很多的傷。”

陳懋病逝的原因,就是冬天到了,舊傷復發引起的器官衰竭,這種病,即便是當下世界上醫術最好的太醫,也只能徒嘆無力,看着病人被病痛折磨,直到死去。

“嗯,朕知道,喜喪,喜喪也是喪,讓禮部準備官葬吧。”朱祁鈺抓着車駕的扶手,他其實很想進國公府看看,但是他是皇帝,是天子,他不能給臣子送行。

朱祁鈺站上了車駕,再次看了一眼浚國公府,對着興安說道:“讓太子帶着朕的悼文,主持官葬。”

興安甩動拂塵大聲的喊道:“起駕。”

朱祁鈺從來沒有變成一個冷血無情的、薄涼寡恩的政治生物,他是個人,是個俗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但是作爲皇帝,他無論如何哀痛,都需要放下,繼續向前。

浚國公陳懋的悼文是朱祁鈺親手寫的,將陳懋的一生功績記錄了下來,這個爲大明徵戰一生的老人,最後走的時候,是極爲欣慰的,他看到了大明正在用極快的速度恢復着國力,陳懋若是見到了朱棣,他可以問心無愧的說一聲,大明山河無恙,地盤還大了幾分!

文皇帝一定會很高興,文皇帝一輩子都在爲大明打地盤。

禮部尚書姚夔請旨,爲浚國公加官太保,贈清威郡王,諡號武靖,以兵徵,故能定,克定禍亂曰武;成衆使安,柔德安衆曰靖。

朱祁鈺准奏,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誰寫的!讓盧忠把他給朕找出來,送爪哇!”朱祁鈺將手中的一卷書用力的擰了下,扔在了地上,餘怒未消的說道:“放狗屁!臭不可聞,噁心!”

“這幫弔書袋的措大,除了奔着下三路去潑髒水,還會幹點別的嗎?還能幹點別的嗎?”

朱祁鈺向來不怎麼愛惜自己的名聲,民間多有流言,郕王篡位坐了寶座,朱祁鈺聽之任之,偶爾在廷推的時候,還會自嘲。御史大夫、翰林院翰林有時候也會罵皇帝是亡國之君,罵的多了,朱祁鈺頂多有些不樂意,他覺得自己怎麼着,也不應該跟隋煬帝並列纔是,不過也是置之不理。

這卷書上罵的不是皇帝,要是罵皇帝,朱祁鈺只會一笑而過,可這書裡,罵的是陳懋,這位在大明風雨飄搖之時,爲大明撐起了東南一片天的柱石。

在書中,說陳懋久享祿位,窮奢極侈貪墨鉅萬,聲伎滿院,雖老不少減雲,至交趾更豪奢,以養驪珠女爲樂。

陳懋貪墨鉅萬、聲色犬馬豢養聲伎,被褫奪了寧陽侯的爵位,這件事早有定論,不過是在興文匽武大勢下的自污手段,到了交趾,陳懋養沒養驪珠女,朱祁鈺能不知道?浚國公府鐵冊軍又不是吃乾飯的。

剩餘的內容,大幅大幅都是些朱祁鈺看都沒法看的污言穢語。

讓朱祁鈺如此憤怒甚至要抓人,以言降罪的原因是:這書裡,陳懋的死,是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興安一直等到皇帝陛下消了氣才說道:“陛下,真抓嗎?”

朱祁鈺已經恢復了冷靜,語氣頗爲平靜的說道:“抓,御史、翰林定會說朕獨斷專行,說朕堵塞言路,說朕什麼都行,但朕就是要抓人!天王老子來了,也攔不住,把人抓了,送爪哇去,讓南洋商總劉天和好生招待,朕不要他死,要讓他在爪哇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好好的活着。”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朕今天還當定了!”

事情並不複雜,陳懋病逝,是個大事,朝廷輟朝,太子主持官葬,這麼大一件事,爲了博人眼球,一個詩社的筆正才弄了這些齷齪,緹騎們抓人的動靜都小不了,這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朱祁鈺左等右等,就是沒等到奏疏,更沒等到有人爲這事兒說三道四。

朝臣們聽聞皇帝因言降罪,立刻鋪開了奏疏,準備和陛下痛陳厲害。

開什麼玩笑,因言獲罪,這口子絕對不能開!

怎麼可以因言降罪?大明這麼大,難道就容不下一點批評的聲音嗎?!

結果御史們、翰林們一聽說事情始末,立刻把磨好的墨給倒了,說了一聲活該,啐了一口,再感慨一聲陛下盛怒之下居然只是把人送去了爪哇,而不是解刳院,於少保這麼多年勸仁恕,還是有些效果的。

陛下維護的是臣子的聲譽,臣子們沒有理由爲這種爲了博人眼球而胡說八道的人上奏求情,這等糟爛事兒,誰都不想沾染。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浚國公屍骨未寒,就潑這麼噁心的髒水,還傳的哪裡都是,最後被陛下看到。

于謙什麼態度?

于謙的態度是連帶着詩社衆人及家眷,一道送爪哇,這事絕對不是一個筆正自己就幹出來的,整個詩社能過稿刊印,最後流傳甚廣,甚至流傳到了皇帝的案前,這詩社理應同罪論之。

三法司對於少保的諫言極爲贊同。

朱祁鈺安插的兩個水猴子,宋傑、井敏上奏,這家詩社居然是駙馬都尉薛桓的產業,而這些事兒,居然是薛桓授意做的,目的很單純,噁心皇帝,對皇帝奪了他們五城兵馬司的權柄表達不滿。

朱祁鈺勃然大怒,立刻讓盧忠調查,次日便褫奪了薛桓的爵位,薛桓和他的詩社一衆一道,全都送爪哇去了。

太子主持官葬,忠國公、晉國公、英國公、成國公、定國公親自到國公府悼念,文武百官送行入葬,在南京的魏國公也發了悼文,而後聞訊的黔國公府亦發悼文,最後反應過來的是遠在交趾的浚國公府,陳懋子陳潤請旨入京守孝。

朱祁鈺並沒有准奏,責令陳潤仍鎮交趾,不得回京守孝,這是奪情,陳懋病逝,可是交趾不能亂,陳潤便不能回,朱祁鈺思考再三,還是令陳懋三子陳晟回京守孝。

陳懋葬禮結束之後,朱祁鈺收到了松江府奏報,舊港梅州李氏李成文抵達新港,因爲冬天密州市舶司結冰,改爲陸行進京面聖。

于謙贏了,李成文順利抵達,只不過吐得七葷八素,需要在松江府頤養半月,纔會進京。

這一路上,李成文在廣州府電白港靠岸,因爲軟腳瘟的緣故,李成文身體其實並不好,這一陣吐,把李成文給折騰的夠嗆,但李成文在廣州府並未停留過久,一路北上,一直到松江府市舶司,纔算是下了船。

李成文很清楚,他入京,很有可能影響到大明皇帝、朝廷對南洋僑民的態度,而這個態度決定了朝廷的政令,李成文很清楚他並不強健的體魄和肩膀上,扛着的到底是什麼。

所以,這一路李成文不敢因爲自己身體不好,不敢有任何的耽擱,因爲這一耽擱,耽擱不僅僅是他們李氏,還有南洋僑民。

李成文不僅自己來了,李成武的長子、次子也以慕大明風華、照顧叔父爲由,隨船進入了大明。

李成文因爲軟腳瘟不能生育,李成武將自己的次子過繼給了李成文,所以稱叔父。

“李成文這軟腳瘟能治得好嗎?”朱祁鈺詢問着身邊的冉思娘,夜已經深了,朱祁鈺批閱完了今日的奏疏。

冉思娘簡單的詢問了一番,搖了搖頭說道:“治不好,這病治不好的,這病不死,也是終身殘疾,他這算是好的了,這哥哥當的,真是有情有義。”

久病牀頭無孝子,李成文這個病是個磨人的病,李成武能把李成文照顧的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着實不易。

“夫君,這兩年爲何夫君就住在這講武堂後院,不回泰安宮了?”冉思娘問出了這個埋在心裡的疑惑。

朱祁鈺想了想,並沒有選擇糊弄而是實話實說道:“景泰九年秋,王直帶的那個翰林院講筵學士,和宮婢起了齷齪之後,朕,就不怎麼回去了,弄死朕才行,弄不死朕,朕就能弄死他們。”

朱祁鈺把那個和泰安宮宮婢勾勾搭搭的講筵學士,送到了奴兒干都司永寧寺修碑去了。

冉思娘打了個寒顫問道:“他們是誰?”

朱祁鈺直言不諱的說道:“不是具體某個人,而是一羣竊國爲私的蠹蟲,他們恨朕不讓他們竊國爲私,朕是皇帝,朕的權力是無限的,可是朕是個人,他們可以想辦法除掉朕,朕只要不死,他們就不敢對泰安宮裡任何人下手。”

“還敢有人對陛下下毒手?!”冉思娘驚駭無比。

朱祁鈺點頭說道:“竊國爲私都敢,還有什麼不敢的。”

韃清朝修明史,向來不客觀,更不公正,但是對明代宗和明代宗的長子朱見濟的死,連韃清朝修的明史,都沒有明確說是病逝,而是單寫了一個崩字,死的不明不白。

朱祁鈺只要保住了自己的命,泰安宮就沒人敢動。

“思娘,你說清威王,是不是咱去看了,才…”朱祁鈺有些不確定的問道,只是他的話還沒說完,冉思娘就打斷了他的話。

冉思娘看着朱祁鈺瞪着大大的眼睛,頗爲篤定的說道:“夫君怎麼能這般想?清威王本就行將就木,一身都是爲了大明留下的傷,夫君去了,反而了卻了清威王的心病,走的踏實了許多。”

“真的?”朱祁鈺仍然是有些猶疑。

冉思娘看着窗外靠在朱祁鈺懷裡說道:“以清威王身上的傷而言,至少有十三創,即便是痊癒了,到了這冬天,也是鑽心的疼,清威王打了一輩子的仗,疼痛還好,可是這最可怕的便是這傷口,如同被螞蟻咬一樣的癢,這纔是折磨人的地方。”

“疼,可能忍得住,可是這癢卻不行,不抓破了,不抓的都是血,是止不住的,太醫院說要用福祿三寶給清威王鎮痛,清威王紫府清明,堅決不肯,說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他不要做糊塗鬼。”

“我知道夫君對清威王薨逝很是悲傷,可我作爲一個太醫,還是要說,清威王走了,便不用那般痛苦了,臨到了,清威王其實心心念唸的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得了夫君不會二字,才安了心。”

“陛下一諾千金,從不食言。”

朱祁鈺聽聞後,愣愣的說道:“不管真假,思娘都寬慰了咱幾句,便好受了些。”

“我說的是實話啊,要不陛下到解刳院裡看看?”冉思娘眉頭稍蹙,想要證明自己實話實說,最好的地方,便是解刳院。

“解刳院?盧忠去了都腿軟的地方?不去。”朱祁鈺立刻搖了搖頭,他不是從業者,到地方萬一腿軟,那不是皇帝失儀嗎?能不去,就不去。

冉思娘笑着說道:“夫君這個閻王爺從來不去解刳院這個閻王殿裡看看,要不去看看?”

“不去不去。”朱祁鈺又搖了搖頭說道:“不去。”

朱祁鈺心裡很有數,他要是真的去了,冉思娘怕是得失寵,畢竟丟人的瞬間被寵妃看見,這再展雄風的時候,多少都有些尷尬。

“最近出了些事兒,朕這心裡頭兒,有些迷茫。”朱祁鈺抱着冉思娘略顯失神的看着窗外說道。

冉思娘大感驚奇,她這個夫君別的不說,就是這個目的性,是非常強的,很有主意的一個人,能讓朱祁鈺迷茫的事兒,讓冉思娘大感驚奇的問道:“陛下這是怎麼了?”

朱祁鈺抓着冉思孃的手說道:“鐵馬是蒸汽機驅動的,你知道,蒸汽機確實很厲害,可是它太厲害了,厲害到朕有些害怕了。”

“石景廠製造的蒸汽機不過三萬臺,已經造成了超過三十餘萬人失業了,近千餘工坊被機器給擠沒了了,蒸汽機價格不便宜,工坊上機器,沒那麼雄厚的資財,工坊不上機器,生產的成本又太高了,便打不贏同行,商品的價格隨着生產力增高而降低,工坊不上機器,利兒只會越來越薄,甚至難以維持,織造局的女工首當其衝,受到的影響極大。”

“計省估計,繼續推廣下去,還有數十萬失業,朕弄這個蒸汽機是爲了便民,不是爲了戕害百姓,計省也希望石景廠能稍微慢一點。”

“蒸汽機出現後,大明的生產力會飛速提升,生產的流動資財會呈現出一種井噴式的增長,可是到老百姓手裡的流動資財,並不會隨着生產力的提升而飛速提升,這是客觀的市場規律,如此多的流動資財無法被消費,也會導致冬序。”

“以石景廠煤井司舉例,本來石景廠煤井司有開坎兒井工匠一千三百人,上了蒸汽機後,只需要兩百人左右就夠用了,幸好現在大明官廠還在新籌辦,這些人還有去處。可是,石景廠的煤料生產效率提高了兩倍有餘,可是京師就這麼大的地方,就這麼多人,挖出來的煤卻用不完,堆積如山,還容易發生火災。”

冉思娘聽了半天,愣是沒聽明白夫君的擔憂,她無奈的說道:“夫君,我沒聽懂,要是醫術上的事兒,我還能說幾句,可是這些事,陛下得跟於少保商量。”

朱祁鈺也沒指望冉思娘能聽明白,他笑着說道:“朕就是有些迷茫罷了,跟你倒倒心裡的鬱結,說出來便好了很多,朕總不能跟於少保說,朕很迷茫吧。”

“朕其實跟伱細細講,你也能聽明白,裡面其實只有兩個關鍵,第一個是工坊上機器的錢哪裡來,第二個是老百姓手裡沒那麼多的錢來消費那麼多的流動資財。”

“要解決不難,寶源局給工坊借錢,工坊上了機器把錢賺回來,再還給寶源局,這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簡單?道理是這個道理,可事兒不是這個事兒。”

“就如同賑災一樣,朕有錢,朕放的錢,要過一道一道的閘,能真正的流入需要的地方,則是少之又少了,朕以爲有個三成就可以燒高香了,可是計省告訴朕,頂多能有一成,甚至不到一成,因爲幹工坊利兒不夠厚,不如買商舶拆股認籌賺得多,錢一定會被挪作他用,脫實向虛,錢一定會流向錢最多、不缺錢的地方。”

“這第二個關鍵,則是讓老百姓多起來,讓老百姓手裡的錢多起來,這市場自然就大了,生產的流動資財就有去處了,這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話是這麼說,可是讓老百姓多起來需要時間,人口增速遠低於生產力的提升,至於讓老百姓們手裡的錢多起來,那可就太難太難了,不是朕讓勞保局提高勞動報酬底線就能解決的,讓老百姓有錢,比讓勢要豪右們虧錢還難受。”

“因爲百姓有錢就有了物質基礎,有了物資基礎,這些勢要豪右們便不能肆意朘剝百姓了。”

冉思娘臉色羞紅,抿了抿嘴脣低聲問道:“夫君,這兩個關鍵,握的可曾舒適?”

“頗爲舒適,這不是習慣了嗎?”朱祁鈺握了握關鍵,手感極佳,有點像極爲勁道的麪糰。

有經驗的讀者都知道,說着話手就伸進去了,的確是一種習慣。

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十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
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魯、樑之綈舊事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52章 望之頗似人君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五百九十九章 顒顒十目窺,齪齪千人指!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二十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678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665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