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陛下差遣你在和林做事,我本是不贊同的,但是陛下說服了我,說你楊漢英真的就是那沒有心肝肺的牆頭草,那現在大明勢大,你也得對大明有那麼一點點的恭順之心,這總比一羣豺狼虎豹要強上那麼一點。”于謙對楊漢英說着話,這一字一句都是教訓。

在阿剌知院投降之後,楊漢英將會被封爲和林衛指揮同知,而和林衛和當初的關西七衛、兀良哈三衛的性質相同,高度自理,只要不復叛,每年朝貢、貢市都有它的份額,有好處可以沾點,若是大明有戰事也要他們出工出力。

和林衛,變成了大明的衛所,不過是六合之地的衛所,而不是四方之地的衛所。

要區分這兩者,其實非常簡單,只要看有沒有對這個衛所改漢名即可,比如兀良哈三衛,其實是泰寧衛、朵顏衛、福餘衛,改名發生在永樂七年,明太宗文皇帝第一次北伐之前。

當初爲了北伐,朱棣設立奴兒干都司,鋪設官道驛路,將三衛所同歸奴兒干都司管轄。

可惜,大明並沒有將東北完全消化掉,奴兒干都司隨着興文匽武,和吉林造船廠一起,成爲了歷史的一片塵埃。

于謙不同意啓用楊漢英,不過陛下說的也有道理,和林這地方窮的蕩氣迴腸,大明若是在此地駐軍,完全是得不償失之舉,大明眼下也養不起這廣袤的漠北,讓瓦剌人繼續霸佔此地,不出幾年,大明仍然要再次興兵,索性就讓楊漢英管着。

楊漢英沒有表態,到了他這個歲數,他這個身份,很多事兒,做,遠比說要更重要。

楊漢英離開了窩闊臺夏宮遺址,又看了一眼熱鬧無比的阿剌知院下葬的事兒,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容,他一甩手負手而立說道:“阿貴!從今兒個起,我又是半個大明人了,,嘿,走着,上任和林衛指揮同知。”

阿貴和楊漢英相處已經超過了八年的時間,對於楊漢英,阿貴是很瞭解的,這個人真的很喪,對很多事都是漠不關心。

萬事不爭不搶,做什麼事確實是做了,但完全沒有不過心,具體而言,楊漢英之前在和林,完全就是一具會走動的屍體,沒了心勁之後,做什麼都是敷衍了事。

而現在的楊漢英,容光煥發,如同換了一個人一樣,連走路都帶了幾分昔日的龍行虎步,甚至有幾分霸氣,阿貴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楊漢英。

楊漢英的軍事天賦和石亨是大致相同的,水平相近,才能成爲朋友,可今非昔比,十年匆匆而逝,楊漢英在失去了大明人的身份後,失去的遠比得到的要多的多的多。

楊漢英上任和林衛指揮同知的第一件事,便是配合大明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理,三萬餘衆的瓦剌人成爲了大明軍的俘虜,而這三萬餘衆將會被押解回大同府,閹掉之後,送入煤窯,暗無天日,勞作至死。

楊漢英認爲大明真的是有些多此一舉,在這草原上就地砍了腦袋,總比押回去處置要省事的多,若是覺得殺俘不祥,這畢竟是軍隊的規矩,楊漢英可以代勞,押回大明雖然進行了閹割,但也讓他們活到了終年,有些仁慈了。

這個處置結果,是經過了大明朝堂博弈之後,朱祁鈺又擔上了一頂暴君的帽子,纔得到的。

按照翰林院的翰林們的說法,就該像景泰三年陛下南下親征平叛之後,設立俘虜營,進行教化放歸,而當年的教化非常成功,當初的俘虜現在有很多都是江淮廠、馬鞍廠等官廠的中流砥柱,手藝極其紮實,爲大明的安全有序生產做出了貢獻。

興教化之功,大概是讀書人這輩子的追求,就連於謙也傾向於如此做,當年俘虜營也是于謙負責的,乃是大功德一件。

但是朱祁鈺卻完全不贊同這種做法,平定南衙僭朝後,設立俘虜營,朱祁鈺還親自去視察了一番,甚至還發了每人一銀幣讓這些俘虜過年,畢竟這些俘虜完成了預計的生產任務,保障了江南諸省的煤炭供應。

可是南衙的俘虜是大明人,朱祁鈺當然要興教化之功,當然要想方設法的教化,當然要仁義盡施,那是他的子民!

瓦剌人憑什麼!朱祁鈺恨不得全都砍了熬肥皂。

朱祁鈺首先是大明皇帝,這些俘虜都是大明的敵人!不殺了他們只是閹了,那還是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大明的高道德劣勢導致的。

在朝臣們看來,陛下作爲天子,四海一統之大君,是草原的君主,瓦剌人也是皇帝的子民。

朱祁鈺則是狹隘的多,他覺得他是大明皇帝,保證大明的切身利益,纔是根本。

“於少保今日可不清閒,怎麼楞起神來了?”石亨看着于謙看着窗外一言不發,似乎在思慮什麼問題,便隨口問道。

“我在想,是不是到了飛鳥盡良弓藏,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了。”于謙回過頭來,平靜的說了一句話。

石亨手裡的水壺砰的落在了地上,他也顧不上撿起來,愣愣的說道:“於少保,這玩笑可開不得,開不得啊!這話從哪裡說起?”

于謙看着石亨嚇住的樣子,頗爲無奈的說道:“朝堂這潭水,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時候,有風時候會狂風巨浪,無風的時候暗流涌動,即便是陛下,面對大勢所趨,也只能沉默的看着事情發展。”

“咱們倆回去就要封公了,陛下許諾了,甚至還讓朝臣們知道了,朝中已經事實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利益羣體,而這個羣體,便是以伱我爲首,你我二人,雖然對陛下的皇權並無威脅,可是陛下做事都要看我們臉色了。”

“你我二人爲首?”石亨往前走了一步說道:“你不要聽楊漢英胡說,他說我要做安祿山,是說我有野心,我是有野心不假,可是我這野心,現在全都變成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石亨還以爲于謙誤會了他的野心,乾脆說的明白清楚,國公爺而已,他回去就當上了,沒什麼稀奇的,而且是理直氣壯的當國公。

他這人生的野望,就剩下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而陛下連鐵馬都備好了,在石亨看來,這北伐僅僅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于謙擺了擺手說道:“我這麼說,不是因爲武清侯。”

“陛下說興文匽武二十四年,其實應當是二十七年,在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大明上至朝堂、下至百姓,都認爲仗已經打完了,興文匽武便成了大勢所趨,文皇帝最後的一次北伐,並且在親征的路上龍馭上賓,不過是文皇帝最後的倔強罷了。”

“當時文皇帝爲了北伐,連夏原吉都罷免了,不過很快就又任其爲輔臣了。”

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北衙之內,關於是否應該遷都,是否興文匽武鬧得沸沸揚揚,其實從永樂十九年起,興文匽武大勢已成,連朱棣都有些無可奈何,最後一次親征北伐,是朱棣的倔強。

于謙是永樂十九年的進士及第,當年他以策傷時,也是傷的窮兵黷武四個字。

“那該如何是好?”石亨想了想說道:“我倒是有個主意,你現在上奏彈劾我,說我在塞外多有不法,縱容軍士劫掠之類的,實在不行編點花邊,比如阿剌知院的女兒被我糟蹋了之類的,而後咱們倆鬧僵了,這以你我二人爲首,你我鬧僵了,這不就沒什麼威脅了嗎?”

石亨的想法很符合一個武將的作風。

于謙很擅長國家之制,石亨在這方面就是一竅不通了,于謙說的是勢,不是他和石亨兩個人。

“阿剌知院的女兒最小的也三十歲了,草原上這三十歲,臉都吹出褶子來了,我說出去也得有人信啊?武清侯稍安勿躁,我也是沒想明白,再看看,等咱們回去了,看看再說。”于謙沒把話說死,他總覺得景泰年間和永樂年間又有不同,具體有什麼不同,還得他想明白了才行。

于謙將自己的擔心直接寫到了奏疏裡,走鴿路送回了大明。

朱祁鈺當皇帝這十二年的時間,到底是給大明的朝堂帶來了些變化,比如這敞開天窗說亮話的作風。

于謙這番話,怎麼能直接跟石亨直接溝通,這不是奔着誓盟自保嗎?

于謙這擔心,怎麼能直接寫在奏疏裡上奏,說自己威脅到了皇權呢?

“哈哈哈!”朱祁鈺收到奏疏之後,笑的聲音格外的大,他將塘報放在桌上,對着興安說道:“你看看這個於少保,說些什麼胡話,他威脅朕?他一個忠臣,拿什麼威脅朕啊。”

興安看完了于謙的塘報,滿是疑惑的說道:“於少保說的不對嗎?”

興安覺得於少保的邏輯非常縝密,擔心並不是無的放矢,甚至興安不明白陛下在笑什麼,陛下應該憂慮纔是,這天塌的事兒,在陛下這裡怎麼就變成了好笑呢?

朱祁鈺止住了笑意,仍然不住的搖頭說道:“若是朕真的被於少保和武清侯給撅了,朕認栽,這皇位朕讓給他們,但是隻要他們還沒穿龍袍,朕就不會猜忌他們。”

朱祁鈺笑的是,于謙這奏疏上說:陛下身邊有壞人,陛下身邊有威脅了,陛下你要看清楚奸臣的嘴臉,趕緊除之而後快!而這個威脅,就是于謙本人。

賊喊捉賊?這就是朱祁鈺笑的地方。

若是于謙真的大奸似忠,到了天塌地陷的那天,朱祁鈺也認了,自己能把一個鐵骨錚錚的大忠臣都逼反了,那失道天下,誤了性命,怪不得旁人。

大明軍的軍事理念也在不斷的革新,從最開始的從憑藉個人勇猛,到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成體系化的作戰,即便是大明京營,脫離了大明邊軍的配合協防保證後路無憂、脫離了大明朝廷的供給、脫離了大明無數官廠、民坊的生產供應,也無法表現出如此強悍的戰力來。

很多人將軍事爲政治服務歸功於趙匡胤的重文輕武,作戰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戰爭不再僅僅是兵強馬壯四個字便足夠了,也是軍事爲政治服務的大勢所趨。

而且,小張屠戶,一句話,那真的是頂得上千軍萬馬。

“這阿剌知院一死,就是他這一生最大的貢獻了。”朱祁鈺敲着桌子說道:“死得好,他這樣的死法,對大明有益,對大明王化韃靼有益,對大明邊方安泰有益,只是略顯可惜,沒能犁庭掃穴了。”

“陛下安心,於少保肯定把和林打掃的比犁庭掃穴更乾淨。”興安寬慰着陛下,興安可是知道于謙,那是個狠人,絕對不是什麼只會起高調的酸儒,興安想了想說道:“陛下,松江商總葉衷行負責的買賣,可是於少保請奏,親自過問打理過的買賣。”

興安說的就是高麗姬、倭女、占城女等人力資源進口的生意,于謙從提議到具體實行可是一點都沒落下,于謙從來不迂腐。

阿剌知院要是拼死,瓦剌說不定還有頑固分子,而且這股風力還能興風作浪,可是這一投降,于謙這個讀書人,肯定會把和林收拾的乾乾淨淨。

朱祁鈺頗爲認可的說道:“你這麼一說,朕也想起來了,於少保啊,他是讀書人。”

“陛下禮部請準兩件事,這第一件事,便是放煙花,這不是阿剌知院伏誅,死的乾淨利索,禮部尋思的在德勝門外的北土城放一場煙花,普天同慶。”興安說起了禮部的事兒,面色有些爲難。

朱祁鈺點頭說道:“放唄,該慶祝慶祝,大明軍前日在龍庭打掃,咱們在後面放炮慶祝,有爲難之處?”

“戶部不給批錢。”興安說起這沈翼沈不漏就頭疼,六部衙門,除了戶部,其他五部天天告狀。

“放個煙花纔多少錢,沈翼也真是的,平時摳唆也就罷了,這大喜的日子,真是掃興!多少錢?”朱祁鈺滿不在意的問道。

“兩萬銀幣。”興安低聲回答道。

朱祁鈺猛地打了個激靈,嘴角抽動了下說道:“多少?放個煙花,兩萬銀幣?胡濙這煙花是金子做的嗎!沈翼做得對!給個屁,奢靡鉅萬,浪費!”

戶部尚書沈翼一文不漏的底氣,是陛下,這一點,朝臣們也是心如明鏡。

“這裡面其他的煙花不貴,主要是兩盤十寸彈煙花,六十六響,貴了些,大概有這麼大。”興安大概比劃了下那個煙花的大小,大約就是八尺男人人頭大小,十寸。

“兩盤十寸彈煙花,它就是再大,怎麼可能這麼貴!”朱祁鈺頗爲不滿的說道,騙經費騙到他這裡來了,指不定禮部要那這兩萬銀幣,填補什麼窟窿。

“是一個彈頭腦袋大,十寸彈的意思是一個煙花彈頭十寸大小,一盤是六十六響,一共兩盤。”興安又詳細解釋了一番,兩盤六十六響十寸彈煙花的具體含義。

朱祁鈺這才瞭然,想了想說道:“那也太貴了,放一盤多少?”

“一萬銀幣。”興安趕忙回答道,沈翼做事也不是完全一點道理不講,其他煙花都行,這倆十寸彈,沒陛下的敕,想都不要想,什麼煙花,一盤要一萬銀幣那麼貴!

“感情禮部要錢,就是爲了這倆十寸彈煙花啊,那就放一盤吧,兩盤…鬧得慌,是吧。”朱祁鈺稍加權衡,還是決定放一盤,熱鬧熱鬧,大喜之日,連大煙花都不放一個實在是說不過去。

興安趕忙說道:“陛下英明,兩盤的確是鬧得慌,那就一盤。”

“這第二件事兒是什麼?不會又是要錢吧?”朱祁鈺看着興安問起了第二件事,目光炯炯的盯着興安,這目光和金濂、沈翼看國帑的眼神一模一樣,全都是守財奴,儒雅些,叫尚節儉。

“不是,是選秀女的事兒,前線仗打贏了,胡少師就上奏了,請陛下遴選秀女入宮。”興安趕忙搖頭說道。

朱祁鈺眉頭一皺問道:“預算多少?”

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八章 有內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
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二百六十三章 皇帝殿試策問,大數學家參考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85章 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中用啊!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八章 有內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